慢性心力衰竭-上官婷婷.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8619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X 页数:46 大小:6.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心力衰竭-上官婷婷.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慢性心力衰竭-上官婷婷.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慢性心力衰竭-上官婷婷.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慢性心力衰竭-上官婷婷.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慢性心力衰竭-上官婷婷.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性心力衰竭-上官婷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心力衰竭-上官婷婷.(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慢 性 心 力 衰 竭 (chronic heart failure) 温医附二院 CCU 上官婷婷 流行病学 n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 病发病率的上升,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n2016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上获悉,全球每1000人中就 有9名心衰患者,约60%的患者在确诊5年内死亡。 n在中国,目前没有准确的数据,2003年我国总发病率 0.9%。 英国、美国HF的流行状况 约约7070亿美元亿美元约约3.43.4亿英镑亿英镑医疗费用医疗费用 0.50.52 2 ( (2000000)2000000) 1 12 2 ( (600000)600000) 患病率患病率

2、 ( (人数人数) ) 400000400000 170000170000每年发病例数每年发病例数 美国美国英国英国 目的要求 【掌握】 1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和健康指导; 【熟悉】 1心力衰竭的概念、基本病因和诱因 2.左、右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并能进行心功能分级; 3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要点。 【了解】 1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COMPANY 主要内容 一、心衰的概念 二、慢性心衰的病因、诱因 三、慢性心衰的病理生理 四、临床表现 五、实验室检查 六、慢性心衰的治疗 七、护理问题、护理措施 八、健康指导 一、心衰的概念 1.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由于心脏各种结

3、 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低而引起的一 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 留。 2.慢性心力衰竭: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最主要的 死亡原因 心肌(原发或继发性)(结构、功能) 功能障碍(收缩或舒张) 心输出量及肺/体循环淤血 心力衰竭(各种心脏病所致综合征) 3、分类 (1)按发展速度:急性、慢性 (2)按发生部位:左、右、全 (3)按生理功能分为:收缩性、舒张性 一、心衰的概念 (一)、病因 1、原发性心肌损害 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DM,甲减) 2、负荷过重 二、慢性心衰的病因及诱因 压力(后)负荷: 容量(前)负荷:瓣膜返流

4、、血液分流(先心病) 全身血流量增加(甲亢、慢性贫血 ) 左室: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 右室: 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 (二)、诱因 1、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 2、心律失常:特别是房颤 3、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妊娠与分娩 4、血容量:钠盐摄入过多,输液过多过快 5、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 6、治疗不当:不恰当停用利尿药物 二、慢性心衰的病因及诱因 三、慢性心衰的病理生理 注:十分复杂、多种机制相互作用、心功能由代偿到失代偿。 (一)、代偿机制 (二)、心力衰竭时各种体液因子的变化 (三)、心肌损害与心室重塑 三、慢性心衰的病理生理 (一)、代偿机制 1、FrankStarling 机

5、制:代偿性增加心脏的前负荷及心 肌收缩力。 2、心肌肥厚:常发生在心脏后负荷增高时 3、神经体液的代偿机制 : (1)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心率增快,心肌耗氧增加,促 使心肌细胞凋亡。 (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外周血管收缩 ,心肌收缩力增强,液体潴留,细胞和组织重塑。 无心力衰竭症状 三、慢性心衰的病理生理 (二)、各种体液因子的改变 1、利钠肽和脑钠肽 2、精氨酸加压素 3、内皮素 (三)、心肌损害与心室重塑 在心腔扩大、心肌肥厚的过程中,心肌细胞、胞外基 质、胶原纤维网等均有相应变化的过程就是心室重塑。 四、临床表现 (一)左心衰竭: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 1、症状 (1)、呼

6、吸困难: 劳力性、夜间阵发性、端坐 (2)、咳嗽、咳痰和咯血: 始于夜间,白色浆液性 泡沫状痰,偶见血丝 (3)、乏力、头晕、心悸 (4)、少尿及肾损害症状 四、临床表现 2、体征 (1)、一般情况:交替脉、发绀、端坐位 (2)、肺部湿性啰音:左心衰的主要体征 (3)、心脏体征:心脏扩大、舒张期奔马律、P2亢进 四、临床表现 (二)、右心衰竭:体静脉淤血 1、症状 (1)、消化道症状 (2)、呼吸困难 2、体征 (1)、水肿 (2)、颈静脉征:颈静脉充盈、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 (3)、肝脏体征:肝肿大、肝硬化 (4)、心脏体征: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 四、临床表现 (三)、全心衰 1

7、、继发于左心衰的右心衰:同时出现肺淤血及体循环淤血 2、右心排血量减少,肺淤血减轻,呼吸困难反而有所减轻。 四、临床表现 左心衰:肺部疾患所引起的呼吸困难 与非心源性肺水肿相鉴别 右心衰:引起水肿和腹水的心包积液 与缩窄性心包炎,肾炎,肝硬化鉴别 鉴别鉴别 ! 四、临床表现 (四)、心功能的评估 1、心功能分级 四、临床表现 2、心力衰竭分期(ACC/AHA) A期:无心脏结构异常或心衰表现 B期:有心肌重塑或心脏结构异常,无心衰 C期:有心力衰竭表现 D期:即难治性终末期心力衰竭 四、临床表现 3、6min步行试验:尽可能快地行走,6min步行距离 150m, 重度心衰 150425m,中度

8、心衰 426550m,轻度心衰 五、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X线检查 超声心动图 放射性核素检查 心肺吸氧运动试验 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诊断:病因、病史、症状、 体征、检查 六、慢性心衰的治疗 目的 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 抑制心室重塑,防止进一步损害心肌 降低死亡率 六、慢性心衰的治疗 (一)、病因治疗 (二)、药物治疗 (三)、非药物治疗 六、治疗-病因治疗 1、基本病因的治疗: 纠正诱发因素,治疗可逆性因素 2、消除诱因: 控制感染、控制心室律 纠正贫血、甲亢等 六、治疗-药物治疗 1、利尿剂 2、正性肌力药物 3、血管活性药物 4、受体阻滞剂 5、消心痛 治疗-药物治疗 1、利尿剂

9、(最常用) (1) 促进钠和水的排泄,降低心脏容量负荷, (2)排钾 氢氯噻嗪、呋塞米 保钾 安体舒通、阿米洛利 (3)口服、静推、静滴 治疗-药物治疗 2、正性肌力药物 (1)洋地黄制剂(地高辛,西地兰) 作用 a.加强心肌收缩 b.直接兴奋迷走神经 c.对抗交感神经兴奋 治疗-药物治疗 口服:地高辛 0.125-0.25mg/片 a.适于中度心衰的维持治疗 b.70岁以上或者肾功能不全的需减量 c.必要时监测血药浓度 静脉:西地兰 0.2-0.4mg a.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加重期 b.心衰伴快房颤 c.稀释后静推 洋地黄类剂量和用法 六、治疗-药物治疗 洋地黄中毒 a.胃肠道反应:恶心,胃

10、纳减退,腹痛腹泻 b.神经系统症状:头昏,嗜睡,视力模糊,黄绿视 c.心脏毒性:成联律的室早,伴房室传导阻滞的室上速 六、治疗-药物治疗 洋地黄中毒处理 a.立即停药,注意补钾; b.快速性心律失常:苯妥因钠,利多卡因 c.缓慢性心律失常:阿托品 六、治疗-药物治疗 洋地黄使用注意事项: a.个体差异大,老人及心肌缺血缺氧者慎用 b.勿与奎尼丁,钙剂,胺碘酮等合用,免增加毒性 c.定时监测血清地高辛浓度 d.自测脉搏,小于60次/分及节律不规则时及时就医 e.出现中毒现象立刻停药 六、治疗-药物治疗 (1)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 a.直接的正性肌力药物:多巴酚丁胺 多巴胺(2-5ug/kgmi

11、n) b.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米力农 可用于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期,不推荐长期使用 六、治疗-药物治疗 3、血管活性药物 (1)醛固酮拮抗剂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3)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六、治疗-药物治疗 (1)醛固酮拮抗剂 螺内脂 20mg,1-2次/天 a.对抗心血管重塑 b.改善慢性心衰的远期预后 六、治疗-药物治疗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 a、慢性心衰首选药物 b、 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c、改善和延缓心室重塑 d、小剂量开始,长期维持 e.干咳 六、治疗-药物治疗 (2)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抑剂

12、(ARB) 氯沙坦,颉沙坦 有效阻断血管紧张素对组织的有害作用 六、治疗-药物治疗 (3)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卡维地洛 a.抑制交感神经兴奋 b.抑制心室重塑 c.心衰情况稳定后小剂量开始,长期维持 六、治疗-非药物治疗 1.运动训练 2.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脏起搏 3.室性心律失常与猝死的预防: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 4.心脏移植 六、治疗-非药物治疗 1.预后很差的(612月)和积极性调整药物和任何其他外 科治疗不能改善症状的晚期心脏病 2.NYHA- 3.年龄6065岁 4.强烈的个人愿望 5.无恶性肿瘤,活动性感染,消溃,肺栓塞,严重的外周血管 疾病及吸毒等 心脏移植条件:

13、 六、治疗-非药物治疗 男,49,近3年来反复胸闷、气促,尤夜间不能平卧,常需 坐起,伴双下肢水肿,曾两次住院,长期服用地高辛、速尿, 近三周来浮肿明显,静息时气促,伴咳嗽、咳痰.既往高血 压史.查体:端坐位,口唇轻紫绀,心界扩大,腹水(+),双下 肢重度凹陷性水肿。 七、护理问题、护理措施 (一)常见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 2.体液过多 3.活动无耐力 4.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6.焦虑 7.营养失调 七、护理问题、护理措施 (二)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a.生理:休息原则 b.环境:通风,温湿度适宜 c.二便护理:大便通畅,记录24H尿量 d.饮食护理:清

14、淡,易消化 e.吸氧护理:氧浓度=21+4*氧流量 f.心理护理 七、护理问题、护理措施 2、对症护理 a.感染:保暖,通风,翻身拍背,合理应用抗生素 b.心悸:用药,观察 c.呼吸困难:吸氧,体位,口腔 d.水肿:基础护理,皮肤护理 e.栓塞:活动指导,正确识别 七、护理问题、护理措施 3、药物护理 a.扩血管药物使用:疗效和副作用的观察,血压监测 b.利尿剂:记录尿量,监测电解质 c.强心剂:毒副作用 d.抗凝剂:出血倾向 e.抗心律失常:用法,副作用 八、健康指导 1、宣传防治与急救知识 2、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因 3、活动指导 4、合理饮食 5、正确服药 6、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