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历史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8606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徽因历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林徽因历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林徽因历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林徽因历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林徽因历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徽因历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徽因历史课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诗大雅思齐 林林 徽徽 因因 计算机1304第三小组 主持人:林浩笙 人物简介 生平经历 感情生活 人物贡献 他人评价 林徽因 人物简介 1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福建闽 县(福建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 州。祖父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 江金华、孝丰等地。父林长民毕业 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 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六月,徽 因生于浙江杭州,随祖父母居住。 5岁,由大姑母林泽民授课发蒙。8 岁,移居上海,入虹口爱国小学学 习。 1 1916年,就读于英国教会办的 北京培华女中。1920年4月,随父 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 师影

2、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 向。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诗人徐 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1923 年,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 徽因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艺活 动,曾登台演出印度诗人泰戈尔的 诗剧齐德拉,饰演主角齐德拉 公主,台词全用英语。她流利的英 语和俊秀的扮相,在文艺界留下深 刻印象。 人物简介 生平经历 2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启超长子梁思 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由于当时美国 宾州大学建筑系不收女生,她改入该校 美术学院,而主要仍选修建筑系的课程 ,实现了自己的志愿。1927年夏,从 美术学院林徽因毕业后,又入耶鲁大学 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半年。 1928年春,她同梁思成结婚。

3、8月,夫 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 系。 林徽因在到职前先回福州探亲,曾应福州师范学校和英华中学之请,作建筑与 文学和园林建筑艺术的演讲。又为其叔林天民设计福州东街文艺剧场。翌 年,到东北大学讲授雕饰史和专业英语。 生平经历 2 1931年,她受聘于北平中国营 造学社。次年,为北平大学设计地 质馆和灰楼学生宿舍。在此后数年 中,她多次深入晋、冀、鲁、豫、 浙各省,实地调查勘测了数十处古 代建筑,单独或与梁思成合作发表 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 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 略等有关建筑的论文和调查报告 ,还为署名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 例一书写了绪论。这是一本研究 中国古代建筑必读的重要工

4、具书。 生平经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迸发出前所未 有的旺盛精力,不但出色地完成了所担负的工 作和教学任务,而且还与梁思成合作写了城 市规划大纲、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 等学术论文。为新观察等刊物撰写了10几 篇介绍中国古建筑的通俗读物。但到了1954年 ,她的身体已极度衰弱,所承担的中国建筑 史课程,几乎一大半是躺在床上讲授的。 1955年4月1日,病魔终于夺走了她的生命,享 年51岁。她的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墓 碑下方有一块刻著秀丽花圈的汉白玉。这原来 是为天安门前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雕饰试刻的 一个样品,人民把它作为一篇独特的无字墓志 铭,奉献给它的创作者林徽因。 感情生活

5、3 徐志摩 梁思成 感情生活 3 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 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林徽因被徐志摩 渊博的知识、英俊的外貌所吸引,后来才发现,自己对徐志摩只 是崇拜,并无爱情。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 引,为林徽因写过很多情诗。在后来的猛虎集序(1931年) 中有提到,他在二十四岁以前,与诗“完全没有相干”,是与林 徽因的相遇,激发了他的新诗创作。同年3月与发妻张幼仪提出 离婚。 之后,他们一起组织新月社活动,一起演戏,并常有书信来 往。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担任翻译,之 后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去了日本,林徽

6、因和梁思成到了宾夕法尼亚 大学,当徐志摩与林徽因再次见面的时候,已是四年之后。这期 间,林徽因已嫁给梁思成。1931年11月19日准备参加林徽因演 讲会的徐志摩遭遇坠机事故遇难。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也很大。他是林徽因文学道路上的引路 人。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 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 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与徐志摩 感情生活 3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同时赴美攻 读建筑学。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结合在当时可以说是新旧相兼,郎 才女貌,门第相当。他们在婚前既笃于西方式的爱情生活,又遵 从父母之命所结的秦

7、晋之好。又因林长民是段祺瑞内阁中的司法 总长,梁启超做过熊希龄内阁的司法总长、段祺瑞内阁的财政总 长,所以说是门当户对。 新婚之夜,梁思成问她:“这个问题我只问一遍,以后再也不 提,为什么你选择的人是我?” 林徽因说:“这个问题我要用一生来回答,准备好听我回答了 吗?”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 总领事馆举行婚礼。婚后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 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象力,也具 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 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 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

8、人所知。 与梁思成 人物贡献 4 在民国时期的著名才女中,林徽因的 才艺比萧红和张爱玲等显得更全面一些, 人生际遇也更幸运。她不仅最早加入了“ 新月社”,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她几乎标志 一个时代的颜色,出众的才,倾城的貌, 情感生活也像一个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 漫。 林徽因,既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寞,又 受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早年以名门出 身,经历繁华,被众人称羡的是她,战争 期间繁华落尽,困居李庄,亲自提了瓶子 上街头打油买醋的还是她;青年时旅英留 美,深得东西方艺术真谛,英文好得令费 慰梅赞叹的是她,中年时一贫如洗、疾病 缠身仍执意要留在祖国的又是她。

9、人物贡献 4 在林徽因的著作中,建筑学家的科学 精神和作家的文学气质揉合得浑然一体。 她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不仅有严谨的 科学内容,而且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和赞 美祖国古建筑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精湛成 就,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而在文学作品 中也常用古建筑的形象作比喻,如深笑 一诗中,就以古塔檐边无数风铃转动的 声音,比喻笑声的清脆悦耳,直上云天, 既贴切,又新颖,别具一格。由于她兼通 文理,在建筑学和文学创作上都显露出惊 人的才华,所以在30年代就享有“一代 才女”的美誉,被列入当时出版的当代 中国四千名人录,与冰心、庐隐同为著 名的闽籍女作家。 深笑 是谁笑得那样甜,那样深, 那 样圆转?一串

10、一串明珠 大小闪着光亮,迸出天真! 清泉底浮动,泛流到水面上, 灿烂, 分散! 是谁笑得好花儿开了一朵? 那样轻盈,不惊起谁。 细香无意中,随着风过, 拂在短墙,丝丝在斜阳前 挂着 留恋。 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 让不知名鸟雀来盘旋? 是谁 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 , 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 摇上 云天? 他人评价 5 徽因的健谈绝不是结了婚的妇人的那种闲言碎语,而常是有学识,有见地 ,犀利敏捷的批评她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这种纯学术的批评, 也从来没有人记仇。我常常折服于徽因过人的艺术悟性。 萧乾 她很美丽,很有才气。 冰心 林徽因应该是这一群体(中国妇女先觉者)中很特别的一个。面对这样的 女子,倘若还要纠缠她的情感,那么那个据说为她终身不娶的哲学家金岳 霖的真诚最能够说明她情感的品质。倘若还要记起她的才华,那么她的诗 文以及她与梁思成共同完成的论著还不足以表现她才华的全部,因为那些 充满知性与灵性的连珠的妙语已经绝响。倘若还要记起她的坚忍与真诚, 那么她一生的病痛以及伴随梁思成考察的那些不可计数的荒郊野地里的民 宅古寺足以证明,她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真正的女人。 陈学勇 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诗大雅思齐 林徽因 计算机1304第三小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