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师辅导口腔生理学.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85980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9.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医师辅导口腔生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口腔医师辅导口腔生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口腔医师辅导口腔生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口腔医师辅导口腔生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口腔医师辅导口腔生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医师辅导口腔生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医师辅导口腔生理学.(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腔执业医师辅导 口腔生理学 第1节 牙列 定义:上、下颌牙齿按一定的规律、一定的顺 序在牙槽骨上紧密地排列形成一个弓形的整体, 称为牙列。以位置关系可分为上牙列、下牙列。 依据牙在口腔内存在的时期,又可将牙列分为: 乳牙列(1/2岁6岁) 混合牙列(6岁12岁) 恒牙列 (12岁以后) 乳牙列 混合牙列 乳牙列 恒牙列 乳牙列 基本类型: 切牙略为平直,尖牙 远中才转向远端 侧切牙即明显转向 远端 侧切牙远中逐渐转 向远端 (另有混合形) 尖圆形(27) 椭圆形(48) 方圆形(25) 一、牙列的形状及其生理意义 尖圆形 椭圆形 方圆形 后牙弓形 n上颌牙弓的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的近中部,其颊牙

2、尖 相连呈一条直线。 n从第一磨牙远中部开始,经第二磨牙至第三磨牙逐 渐转向内侧与腭中缝平行,有利于颊肌的活动。 1.互相支持,分散牙合力 2.防止食物嵌塞 3.保持面形 4.利于舌的活动 牙列的生理意义 牙齿正常排列的倾斜规律 1. 倾斜方向与力的方向适应 2. 有利于力沿着牙体长轴传递 3. 牙齿接触广泛而紧密,增大咀嚼面积 4. 衬托唇颊,面形。 二、牙排列的规律 n1、近远中向倾斜 n2、唇颊颊舌向倾倾斜 n3、垂直向关系 牙齿的倾斜 1、近远中向倾斜 牙齿正常排列的倾斜规律 牙颈部偏向 上颌前牙 远中132 下颌前牙 远中 123 前磨牙较正 磨 牙 近中 角度依次增大 近远中向倾斜

3、 2、唇颊舌侧倾斜 牙冠唇(颊)舌向倾斜 牙齿正常排列的倾斜规律 切合唇舌向倾斜度 切牙唇向,1下颌 尖牙直立或腭向 前磨牙较正 上颌磨牙颊向倾斜 下颌磨牙舌向倾斜 牙合力为轴向力,有利于力沿着牙体长轴传递, 保护和维持牙周组织健康 3、垂直向关系 垂直方向的关系 合平面:参考平面 假想平面 修复学:连接上颌中切牙与双侧第一磨牙近中舌尖 解剖学:下颌中切牙与双侧最后磨牙远中颊尖 1、眶耳平面:眶下缘与外耳道上缘,与地面平行。 2、鼻翼耳屏线 :鼻翼中点到耳屏中点连线,与牙合 平面平行。 15 1 2 上前牙与合平面关系 上后牙与合平面关系 下颌牙列的排列标准 四、牙合曲线 n(一)纵牙合曲线

4、n(二)横牙合曲线 合曲线 牙弓内所有牙齿的切缘及牙尖连续所形成的曲面,叫 合曲线。 从侧面观察,所有矢状方向的合曲线称为纵合曲线; 从前方观察,所见冠状方向的合曲线称为横合曲线。 (一)纵牙合 曲线(矢状曲线) n1、上颌牙弓的纵牙合曲线 n2、下颌牙弓的纵牙合曲线 1、上颌牙弓的纵牙合曲线 由切牙至第一磨牙近颊尖段较直,从第一磨牙的近颊尖至最 后磨牙的远颊尖段则逐渐向上弯曲,此段曲线亦称为补偿曲线。 2、下颌牙弓的纵牙合曲线 (Spee曲线) 切牙段较平,从尖牙向后经前磨牙至第一磨牙的远颊尖逐 渐降低,然后第二三磨牙的颊尖又逐渐升高。为一条凹向上的 曲线,又称为Spee曲线。 (二)横牙合

5、曲线 n 连接一侧上下磨牙的颊尖、舌尖与对侧同名磨牙的舌 尖、颊尖所形成的曲线,即为上下颌的横牙合曲线。 n 由于上颌磨牙的牙长轴向颊侧倾斜,下颌磨牙向舌侧 倾斜,故上颌的凸向下,下颌的凹向上。 牙列的合面曲线意义 在咬合运动中,上下颌牙出现尖对尖、尖 对窝、沟与嵴的咬合接触关系,但其运动都 是循着上下牙列的纵合曲线及横合曲线的曲 面进行的,并不是按照直线行使功能,这样 的运动可以稳定上下合关系,并有利于维持 牙及牙周组织的健康。 第2节 牙合 一、概述 定义 上下颌牙发生接触的现象 牙合关系 上下颌牙发生接触的关系 基本牙合 牙尖交错牙合 前伸牙合 侧牙合 1、定义 n牙尖交错牙合即正中牙合

6、。 n是指上下颌牙牙尖相互交错,牙合面接触最广的 咬合接触关系。 n此时,上下颌牙齿保持最广泛、最紧密、最稳定 的接触关系。 (一)牙尖交错牙合 (1)上下牙的对位关系 上下颌第一磨牙的对位关系 上下颌尖牙的对位关系 2、牙列特征 n 第一磨牙关系: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对 着下颌第一磨牙的颊面沟。 n 尖牙接触关系:3对34颊外展隙 3对23舌外展隙 牙尖交错牙合的正常标志: 1上下牙列中线对正,正对着上颌唇系带。 2除上颌最后一个磨牙及下颌中切牙外,每个牙 都与对颌的两牙相对应接触。 3尖牙,第一磨牙关系 4前、后牙的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 唇(颊)舌向关系 覆合上牙盖过下牙的垂直距离 覆

7、盖上牙盖过下牙的水平距离 (2)牙尖交错牙合上下牙列覆盖与覆牙合关系 1.提高咀嚼效率: 上牙弓大于下牙弓 密切上下牙的接触关系 2. 保护唇颊舌软组织:上牙弓大于下牙弓 防止咬伤唇颊舌软组织 覆合 覆盖的生理意义 覆盖 覆盖又称超牙合。 n覆盖是指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水平 向的距离。 n对于前牙,它是指上前牙切缘与下前牙唇面之间前 后向的水平距离。正常成人为2mm4mm(平均3mm)。 n前牙覆盖如果超过3mm,则称为深覆盖 。 覆牙合的定义 n覆牙合是指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 垂直方向的距离。临床上一般是指前牙间覆牙合 。 n正常覆牙合为下前牙切缘咬在上前牙舌面的切1

8、/3 以内,超过者为深覆牙合。 前牙的覆盖覆牙合分类 A、正常 b、对刃 c、深覆 d、深覆盖 e、反 f、开 正常 牙 合 深覆盖 深覆 (内倾型)牙 合 对刃牙 合 反 (乳牙列)牙 合 定义:下颌前伸至前牙切缘相对接触的咬合状态。 三种情况: 切咬细线或薄纸 下颌前伸至切缘相对 发怒,咬牙切齿 特征: 前牙接触 后牙不接触 意义:1 保护后牙 2 利于关节健康 3 利于下颌稳定 (二)前伸牙合 (三)侧向牙合 n1.定义:下颌向左或向右运动时,工作侧接触, 非工作侧不接触的现象。 n 2.牙列特征:侧方咬合时,工作侧上下后牙均保 持接触,而非工作侧上下后牙不接触。 1、尖牙保护牙合:是以

9、尖牙作支撑,对其他牙起到 保护作用。 2组牙功能牙合:是指在行使咀嚼运动过程中,工 作侧上下牙成组的接触。 适宜牙合 理想合的条件: n上下牙广泛均匀接触 ,尖凹、尖嵴接触,尖 凹接触时尽可能呈鼎式 n前牙浅覆合,覆盖适中 n上下牙列邻接关系正常,无间隙 n前伸合:前牙组牙接触,后牙不接触 n侧方合:工作侧尖牙保护合或组牙功能合,非工作 侧无接触 n1牙尖交错牙合平衡 是指在牙尖交错位时,上下 颌后牙间存在着广泛而均匀的点、线、面的接触, 前牙间轻轻接触或不接触。 n2前伸牙合平衡 是指由牙尖交错位,下颌前伸至 前牙切缘相对时,后牙保持牙合接触关系为三点、 多点或完善的接触牙合平衡。 n3侧方

10、牙合平衡 是指下颌作侧方咀嚼运动时,工 作侧和非工作侧均有牙合接触,在非工作侧牙的接 触亦分为三点、多点或完善的接触牙合平衡。 全口义齿合平衡 咬合紊乱 n牙合干扰: 咬合高点阻碍或干扰了下颌在保持牙接触情况下所进 行的平滑协调的各向运动,而迫使下颌发生偏斜运 动或非功能接触。包括前伸、侧方和后退合干扰。 早接触: n上下牙发生接触,如果只有少数牙甚至个别牙接触 ,而不是牙尖交错广泛的紧密接触,这种少数牙甚至 个别牙接触,称为早接触。 n1.前伸合干扰:前伸时后牙有接触影响前牙的接触。 n2.后退合干扰:正常后退时双侧后牙接触,如果仅一 侧后牙接触,则称为。 n3.侧方合干扰:下颌侧方运动时非

11、工作侧不接触,或 轻于工作侧接触;如果工作侧无接触,而非工作侧有 接触则称为。 四、咀嚼运动 1.切割运动 下颌前伸切咬对刃后退至正中牙合 2.捣碎和磨细 捣碎双尖牙从垂直方向将食物压碎。 磨细下颌先向外下,继向上,同名牙尖相对, 然后下磨牙颊尖颊斜面,沿上磨牙颊尖舌斜面滑 回正中合。 韧性强者,增加下磨牙颊尖舌斜面从中央窝向舌 尖颊斜面滑动至一半分离。 磨耗 磨耗是在咀嚼过程中,由于牙面与食物或牙 面与牙面之间的摩擦,造成牙齿缓慢的,渐进性 消耗的现象。 最常发生在牙齿的合面、切嵴及邻面。 磨耗的生理意义 消除早接触点而建立平衡合 降低牙尖高度,减少咀嚼时所受侧向力 协调老年人的冠根比 全牙列邻面持续性磨耗,可代偿牙弓持续性向前 移动,使前牙不因后牙的推动而拥挤 n牙齿过快过多或不均匀的磨耗,不但可使牙体形态 发生改变,牙弓的合关系亦受影响,以致形成各种 病理状态。 n如 深覆合 反横合曲线、牙冠纵裂 邻面点状接触变成面接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