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安全防火防爆篇.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85681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9.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油站安全防火防爆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加油站安全防火防爆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加油站安全防火防爆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加油站安全防火防爆篇.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加油站安全防火防爆篇.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油站安全防火防爆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油站安全防火防爆篇.(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四章 加油站防火与防爆技术 第一节 燃烧与爆炸 一、燃烧的基本概念 燃烧是可燃物(气体、液体或固体)与氧或氧化剂发 生伴有放热和发光的一种激烈的化学反应。 燃烧的必要条件 (1)可燃物 (2)氧化剂 (3)着火源 事 故 频 发 倾 向 理 论 海 因 里 希 因 果 连 锁 理 论 能 量 意 外 释 放 理 论 系 统 安 全 理 论 事故致因理论 1919年 1931年1961年 20世纪 5060年代 现 代 安 全 理 论 20世纪 90年代 能 量 伤 害 损 坏 能 量 事 释 故 放 屏 蔽 失 效 物 故 障 环 境 因 素 人 失 误 新事故因果连锁(两类危险源理论)

2、伤 亡 事 故 不 不 安 安 全 全 行 状 为 态 个 工 人 作 原 条 因 件 管 理 失 误 (二战后博德)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人 的 缺 点 遗传 及 社会 环境 人 物 的 的 不 不 安 安 全 全 行 状 为 态 事 故 伤 亡 (1931年美国)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2、燃烧的充分条件 (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2)一定的含氧量 (3)一定的着火源能量 (4)相互作用 2001年3月18日下午13点15左右,湖北宜昌x x 加油站在进地中油机输油管线与油罐出油管线法兰 对接时,外请施工队改造油罐上部出油管线。施工 队在未向加油站工作人员请示的情况下,擅自在油 罐区动火。焊

3、枪一经点燃,油罐立即爆炸,气浪将 施工队一民工抛出20余米后摔成重伤,经医院抢救 无效死亡。 特别提示: 这起事故是因违章造成的,反映出在加油站改 造、施工过程中,管理松懈,制度不落实等问题。 应加强对加油站施工现场的监护和管理,严格按照“ 三不动火”的制度进行施工管理。 1998年7月1日晚9时,上海某医院的一辆卡车在市 某加油站加油时机械发生故障,司机赵X X打手电 筒修车,边上围了一些司机观看,突然发生爆炸, 然后燃烧。汽车燃烧后,加油站职工用石棉被、灭 火器进行扑救,立即将火扑灭。事后人们得知在汽 车着火的地下,有九只油罐,储存各种油品 60000KG,齐称万幸。 事故分析: (1)加

4、油站在加油过程中油蒸气很浓。 (2)赵X X用旋凿敲打机械撞击产生火花,遇油 蒸气发生爆炸。 特别提示: 加油站是易燃易爆场所,管理制度中明文规定 :严禁在站内检修车辆、敲打铁器等产生火花的作 业。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不到位,制度不落 实,往往造成类似事故的发生。 1993年3月12日上午10点左右,山西省阳曲县某加油站, 油罐汽车向地下罐卸油时,营业室内“轰”的一声,接着油罐 口发生火灾。虽经及时扑救,但营业室室内物品均被烧毁, 烧掉汽油5000KG左右。 事故分析: (1)油罐车卸油时,由于是敞口接卸产生大量的油蒸气 。 (2)加油站地下罐与营业室之间的地沟不严密,大量的 油蒸气进入室

5、内。 (3)罐车司机在营业室内吸烟划火,将燃着的火柴丢人 地沟盖板的缝隙中,引燃油蒸气。 (4)引燃的油蒸气又沿管沟引燃卸油罐。 特别提示: 1992年12月以前,加油站建设没有统一的规范,加油 站管理也没有统一的制度。现在,国家有了统一的建设规范 ,加油站油品的接卸必须采用密闭卸油,输油管线宜采用直 接埋设,如采用管沟则必须用干沙填实。另外,加油站内严 禁烟火,但许多加油站至今我行我素。 2000年9月山西榆次某加油站,一辆黄色出租车在该站加完 油后,驾驶员发动车时,只听“轰”的一声,驾驶室内即刻着 火。接着引燃地面残油,火势猛烈,驾驶员已无法将车开出 加油站。后经该站员工奋力扑救,才避免了

6、一场更严重的后 果。 事故分析: (1)车上开关钥匙丢失,不能启动,司机用电线接通电 源,启动时点燃油蒸气。 (2)该车油箱漏油,漏到地面,油蒸气到处扩散。由于 油蒸气从汽车底板的缝隙进入车内,遇电火引起燃油蒸气。 特别提示: 司机用电线接通启动车辆时,产生火花是此起事故的主 要原因。而车辆油箱漏油,加油员未及时发现也是导致这起 事故的原因之一。作为加油员在加油过程中,一定要观察车 辆油箱、加油机等是否正常。 3、燃烧的过程 大多数可燃物在蒸气或气态下进行。 可燃气体只要达到其本身氧化分解所需要的热量, 便能燃烧,其燃烧速度较快。 可燃液体在火源作用下,首先发生蒸发,然后蒸气 再氧化分解,进行

7、燃烧。 固体燃烧物分简单物质和复杂物质。简单物质,如 硫、磷等,受热后首先熔化,然后征伐、燃烧。复 杂物质在受热时分解成气态和液态产物,然后气态 产物和液态产物的蒸气着火燃烧。 蒸 发 熔化蒸发或分解 气 体 液 体 固 体 氧 化 分 解 着 火 燃 烧 气体、液体、固体燃烧过程示意图 二、火灾及灭火的基本方法 1、火灾的概念 凡是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都称为火灾。火灾统计管 理规定中火灾的定义是:凡失去控制并对财产和人 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都为火灾。 2、火灾的分类 按照GBJ140-9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根 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5类: (1)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

8、 、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2)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 柴油、煤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 (3)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 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4)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 、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5)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加油站和加气站主要是B类火灾、C类火灾和带电火 灾,一般不存在D类火灾。 3、灭火的基本原则 (1)消除着火源 (2)控制可燃物 (3)隔绝空气 (4)防止形成新的燃烧条件,阻止火灾范围扩大。 总之,防火基本措施两个方面:一是防止燃烧基本 条件的产生;二是避免燃烧

9、基本条件的相互作用。 三、爆炸的基本知识 爆炸是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 放出大量的气体和能量的现象。由于 物质状态的急剧变化,爆炸发生时会 使压力猛烈增高并产生巨大的声响。 1、爆炸的破坏作用 (1)冲击波 (2)碎片冲击 (3) 震荡作用 (4)造成二次事故 2、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气与空 气或氧气混合后,在一定浓度范 围内,遇到火源将引起爆炸,此 浓度范围称为混合气体的爆炸浓 度极限,简称爆炸极限,通常用 体积百分数表示。 3、爆炸危险度 爆炸危险度是爆炸浓度极限 范围与爆炸下限浓度之比值。 爆炸危险度说明,爆炸极限 范围越宽,爆炸下限越低,爆 炸上限浓度越高,其爆炸危险 性

10、越大。 4、可燃物质化学性爆炸的条件 (1)存在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蒸气或薄雾。 (2)上述气体按一定的比例与空气或氧气相混合, 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其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内 。 (3)存在足够引燃该混合物的引燃能量,如火花、 电弧或高温。 5、防爆技术措施的基本理论 防止三个基本条件的同时存在。 第二节 灭火的基本方法 及防爆措施 一、基本灭火方法 1、冷却灭火法 2、窒息灭火法 3、隔离灭火法 4、化学抑制灭火法 二、加油站防爆措施 1、生产工艺设计中消除或减少可燃气体、易燃液 体的蒸气或薄雾的产生及积聚: (1)采用系统密闭流程,减少汽油外泄开口,选 用较低的压力和浓度,液体尽量限制在密

11、闭的容器 内,杜绝“跑、冒、滴、漏”。 (2)合理布置总平面和单体平面,限制和缩小危 险区域范围,爆炸区与非爆炸区分开,留有安全距 离,明火在较远的边部。 (3)工艺官网合理布置排放口、放空口、取样口 ,尽量减少法兰、丝扣等活动连接部位,管线尽量 采用直接埋地敷设,若采用管沟敷设必须用干砂填 实。 2、防止爆炸气体混合物的形成,减少 其达到爆炸极限的概率: (1)尽量采用露天式、开敞式或半开 敞式建筑物,有利于爆炸气体的自由扩 散和释放。 (2)设置必要的通风装置。 3、选用适当的电气设备,消除或控制 电气设备及线路产生火花、电弧或高温 的可能性。 4、设置自动检测、安全报警装置。( 下限25

12、%) 第三节 加油站消防设施 一、消防设备设施的设置 1、消防站 1)消防站的基本要求 2)消防设备器材的配备 (1) 每2台加油机应设置不少于2只4kg手提 式干粉灭火器或1只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1 只泡沫灭火器。加油机不足2台按2台计算。 (2) 地上储罐应设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2 个。当两种介质储罐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 应分别设置。 (3) 地下储罐应设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1个 。当两种介质储罐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应分 别设置。 (4) 泵、压缩机操作间(棚)应按建筑面积每 50m2设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1只,总数不应少 于2只。 (5)一、二级加油站应配置灭火毯5

13、块,沙子 2m3;三级加油站应配置灭火毯2块,沙子2m3 。加油加气合建站按同级别的加油站配置灭火毯 和沙子。 2、消防给水系统与设置 灭火 机种 类 泡沫 灭 火 机 酸碱 灭 火 机 CO2 灭 火 机 1211 灭 火 机 干粉 灭 火 机 药 剂 筒内装有碳酸氢钠 发沫剂和硫酸铝 筒内装有碳酸氢 钠水溶液和一瓶 硫酸 瓶内盛有压缩成液 态的二氧化碳 钢瓶内装有卤代 烷液化气体以氮 充压 瓶内装小苏打或钾 盐干粉,并充有二 氧化碳气体 用 途 适合扑救油类火 灾 适用于扑救木 材、棉花、纸 张等火灾,不 能扑救电器油 类 不导电,适用于 扑救电气、精密 仪器和设备,不 能扑救金属钾、 钠

14、、镁、铝等物 质的火灾 适用于扑救易 燃液体,可燃 气体等火灾和 电器设备火灾 适用于扑救石油 、石油产品、油 漆、有机溶剂和 电器设备等火灾 效 能 10灭火机喷射时 间60 s ,射程为8 m ;15喷射时间 170 s,有效射程 为135 m 10灭火机喷射 时间50 s ,射程 10 m 要接近着火地点, 保持3 m远 根据上述灭剂量 ,喷射时间和射 程分别为10 18 s 和25 m 8干粉喷射时间14 16 s ,射程为4 5 m 使 用 方 法 倒过来稍加摇动 或打开开关,药 剂喷出 把灭火机身倒 过来,溶液即 可喷出 一手拿好喇叭筒 对准火源,另一 手打开开关即可 先拔掉按销,

15、 然后握紧压把 开关,压杆使 密封阀开启, 药剂即在氮气 压力下沿喷嘴 喷出 打开保险销,把 喷管喷口对准火 源,拉动拉环, 即可喷出 保 管 和 检 查 方 法 1、灭火机要放在方便地方; 2、防止喷嘴堵塞; 3、注意使用期限; 4、冬季防止灭火机冻结,做好 保温 应放在明 显取用方 便的地方 ,要防止 热源与热 晒。每半 年检查一 次灭火机 总重量, 当减少 1/10以上 时,应补 充药剂和 充气 应保存 在干燥 通风处 ,防止 受潮日 晒,每 年应抽 查一次 ,干粉 是否结 块,二 氧化碳 气体每 半年称 重一次 泡沫灭火机, 泡沫发生倍数 为55倍,存 放期间低于4倍 时应换药;第 二种方法是用 重计试验内外 药,内药为30 ,外药为10, 低于规定应换 药 酸碱灭 火机的 检查方 法与检 查泡沫 灭火机 的第二 种方法 相同 二氧化碳灭 火机的检查 应按月测量 一次重量, 测出的重量 应与机体上 注明的机体 重量和二氧 化碳净重减 少到原净重 的10%以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