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2011(二级).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8546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133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2011(二级).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看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2011(二级).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看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2011(二级).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看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2011(二级).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看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2011(二级).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看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2011(二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2011(二级).(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课件 n考试时间、考试题型及应试技巧 n本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 n其中: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合计20分; n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合计20分; n案例分析题4题,合计80; n试卷总分120分。 2A310000 建筑工程技术 n一、荷载的分类 n按时间的变异分类(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 n按结构的反应分类 静态作用或静力作用 动态作用或动力作用 n按荷载作用面大小分类 均布面荷载Q 线荷载 集中荷载 n按荷载作用方向分类(垂直荷载水平荷载) n二、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n二力的平衡条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

2、 用线相重合,这就是二力的平衡条件 n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是X=0和Y=0 n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是X=0 ,Y=0和M=0 n结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 n安全性 n适用性 n耐久性 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概括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极限状态通常可分为如下两类:承载力极限状态与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过度变形、裂缝发展过宽、过 大的振幅) n结构的安全性要求 n1、材料发生破坏时的应力称为强度 n2、杆件稳定的基本概念 n(1)压杆的材料。 n(2)压杆的截面形状与大小。 n(3)压杆的长度。 n(4)压杆的支承情况。(当柱的一端固定一端自由; 两端固定;一端固定一端铰支;两端铰支) n3、杆件刚

3、度 n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影响位移因素为: n(1)材料性能:与材料的弹性模量E成反比。 n(2)构件的截面:截面越大惯性矩越大,与截面的惯 性矩成反比。 (3)构件的跨度:此因素影响最大。 n裂缝控制分为三个等级: n(1)构件不出现拉应力 n(2)构件虽有拉应力,但不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n(3)允许出现裂缝,但裂缝宽度不超过允许值 n1、关于梁的变形说法错误的是( )。 A、与材料的弹性模量E成反比 B、与截面的惯性矩成反比 C、构件的跨度对于梁的变形影响最大 D、与材料的强度成反比 n2、关于杆件稳定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压杆件受力达到一定的数值时,突然发生弯曲,以致引起整个 n结

4、构的破坏,这种现象称为失稳 B、弹性模量大有利于杆件稳定 C、压杆的截面大则不易失稳 D、压杆的长度大则不易失稳 E、两端固定的与两端铰接的比,前者不易失稳 n结构的耐久性要求 n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普通房屋和建筑物) n环境类别:(五类) n(一般环境) n (冻融环境)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20,板20,梁30 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混凝土最低强度、保护层 厚度、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 n梁的正截面破坏:适筋、超筋、少筋破坏 n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要求: n(1)纵向受力钢筋 n(2)箍筋 n(3)弯起钢筋(当梁高800mm,弯起角为60) n(4)架立钢筋 n(5)纵向构造钢筋:当梁

5、较高450mm,为了防止 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而产生竖向裂缝 n单向板与双向板的受力特点: n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或等于2时; n大于2但小于3时; n大于或等于3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n连续板的受力特点: n跨中有正弯矩,支座有负弯矩 n钢筋混凝土柱的受力特点及配筋要求: n(1)当柱子截面短边尺寸大于400mm且各边纵向钢 筋多于3根或当柱子短边不大于400mm,纵向钢筋多 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 n(2)对于截面形式复杂的柱,不能采用内折角箍筋 n砌体的力学性能: n(1)砌体抗压强度比砖抗压强度小得多 n(2)砌体结构的静力计算 n 刚性方案、刚弹性方案和弹性方案 n

6、横墙中开有洞口时,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超过横墙截面面 积的50% n横墙的厚度不宜小于180mm n单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多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 宜小于H/2(H为横墙总高度) n当横墙不能同时符合上述要求时,应对横墙的高度进行验算 n墙、柱的高厚比验算 n砌体结构的主要构造要求:伸缩缝、沉降缝和圈梁 n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 n(1)可采用240mmX180mm n(2)构造柱必须与圈梁连接 n(3)应沿高每500mm设置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 墙内不宜小于1.0m n(4)构造柱可不必单独设置柱基或扩大基础面积 n结构抗震的相关知识 n我国规范抗震设防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是:

7、三个水准 n(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n建筑抗震设防分类:甲、乙、丙、丁 n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 (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建筑。 (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大于24m的为高层建筑 (3)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n建筑高度的计算: n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计算。 n楼梯平台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 小于2.20m; n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 n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其高不应小 于1.05m; n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楼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

8、须采取安全措施。 n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 n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 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 室内光环境:自然采光,人工照明 室内声环境:低频、中频、高频 声压级单位:分贝(db) 体形系数: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F0与其 所包围的体积V0的比值。 体形系数越大,耗热量比值也越大。 墙体节能改造前,必须进行如下计算:外墙的平均传 热系数,保温材料的厚度,墙体改造的构造措施及节 点设计。 噪声限值: 土石方阶段,昼间噪声限值是75分贝,夜间噪声限值是55分 打桩阶段,昼间噪声限值是85分贝,夜间禁止施工 结构阶段,昼间噪声限

9、值是70分贝,夜间噪声限值是55分贝 装修阶段,昼间噪声限值是65分贝,夜间噪声限值是55分贝 n建筑钢材的主要钢种 n低碳钢(含碳量小于0.25%)、中碳钢(含碳量 0.25%0.6%)和高碳钢(含碳量大于0.6%) n质量分别用A、B、C、D表示,D级钢质量最好,为 优质钢; n脱氧方法符号的含义为:F-沸腾钢,Z-镇静钢,TZ- 特殊镇静钢 n钢板分厚板(4mm)和薄板(4mm) n国家标准规定,有较高要求抗震钢筋应满足以下要求: n(1)钢筋实测抗拉强度与实测屈服强度之比不小于1.25; n(2)钢筋实测屈服强度与规定的屈服强度特征值之比不大 于1.30; n(3)钢筋的最大力总伸长率

10、不小于9%。 n不锈钢是指含铬量在12%以上的铁基合金钢。 n建筑钢材拉伸性能的指标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 率。 无机胶凝材料按其硬化条件的不同又可分为气硬性和 水硬性两类。 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 生石灰:氧化钙(CaO) 特点:硬化时,体积收缩大。 石膏:以硫酸钙(CaSO4)为主要成分 特点:硬化时体积微膨胀。 水泥: (1)凝结时间 六大常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均不得短于45min,硅酸盐 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6.5h。 (2)体积安定性 (3)常用水泥的特性及应用: 早期强度高、抗冻性好应该使用硅酸盐或普通水泥 矿渣水泥:耐热性好 火山灰水泥:抗渗性较好 水化热小:矿

11、渣、火山灰和粉煤灰水泥 n(一)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n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等三方面的含义 n(二)混凝土的强度 n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条件(温度20 2 ,相对湿度95%以上)下,养护到28d龄期 n(三)混凝土的耐久性 n1.抗渗性 n2.抗冻性 n3.抗腐蚀性 n4.混凝土的碳化(中性化) n5.碱骨料反应。 n砂浆的和易性: n流动性(稠度) n保水性(分层度) 砂浆的分层度不得大于30mm n抗压强度与强度等级 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 采用 M20、M15、M10、M7.5、M5、M2.5六个等级 n加气混凝土砌块(1)保温隔热性能好(2)可减轻 结构自重(3)但

12、由于其吸水导湿缓慢,导致干缩大 n花岗石为酸性石材 、放射性指标 n大型公共建筑或装饰等级要求较高的室内外装饰工 程 n大理石属碱性石材 (用于室内) n木材的含水率指标:是纤维饱和点和平衡含水率 n人造木板: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和细木工板 n胶合板 按甲醛释放限量分为E0(可直接用于室内) 、E1(可直接用于室内)、E2(必须饰面处理后方可 允许用于室内)三个级别。 安全玻璃包括钢化玻璃、防火玻璃和夹层玻璃 节能装饰型玻璃包括着色玻璃、镀膜玻璃和中空玻璃 塑料管:PP-R(属于可燃性,不得用于消防给水系统 ) PB、PEX(用于地板辐射采暖系统) n一、施工测量仪器的功能与使用 n水准仪

13、水准仪的主要功能是测量两点间的高差,它不能直接测量 待定点的高程 n经纬仪 经纬仪的主要功能是测量两个方向之间的水平夹角 n全站仪 全站仪由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和数据记录装置组成 n建筑物细部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 n直角坐标法(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或轴线) n极坐标法(测设点靠近控制点) n角度前方交会法(测设点远离控制点) n距离交会法(从控制点到测设点的距离,若不超过测 距的长度时) n开挖原则 n基坑一般采用“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 禁超挖”的开挖原则 n浅基坑开挖 n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一般应距基坑上部 边缘不少于2m,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5m。 n土方回填 n一般不能

14、选用淤泥、淤泥质土、膨胀土、有机质大 于8%的土、含水溶性硫酸盐大于5%的土、含水量 不符合压实要求的黏性土。 n每层虚铺厚度:人工回填 2025cm n验槽方法 n1、地基验槽通常采用观察法 n2、对于基底以下的土层不可见部位采用钎探法 n3、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基地进行轻型动力触 探: n持力层明显不均匀; n浅部有软弱下卧层; n有浅埋的坑穴、古墓、古井等,直接观察难以发现时; n勘察报告或设计文件规定应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时。 n砖、石基础施工技术要求 n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烧结普通砖含水率宜为 10%15% n砖基础大放脚一般采用一顺一丁砌筑形式 n砖基础的水平灰缝厚度和垂直灰缝

15、宽度宜为10mm。 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 n基础墙的防潮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宜用1:2水泥 砂浆加适量防水剂铺设,其厚度宜为20mm。防潮层 位置宜在室内地面标高以下一皮砖处。 大体积混凝土 n1.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全面分层、分段分层、 斜面分层等。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 浇水。 n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 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n采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 间不得少于21天。 n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n(1)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 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 n(2)在保证

16、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前提下,适当降低 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 n(3)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 差(当设计无要求时,控制在25以内)。 n(4)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 n(5)可在基础内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水,强制 降低混凝土水热产生大的温度。 n(6)在拌合混凝土时,还可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 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 温度应力。 n(7)设置后浇缝。 n(8)大体积混凝土可采用二次抹面工艺,减少表面 收缩裂缝。 主体结构施工工程技术 n模板工程 n1)木模板:缺点是制作量大,木材资源浪费大 n2)组合钢模板:缺点接缝多且严密性差 n3)钢框木胶合板模板: n4)钢大模板:模板重量大,移动安装需起重机械 n5)散支散拆胶合板模板 n6)其他 n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