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 第三章基础与地下室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85406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构造 第三章基础与地下室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建筑构造 第三章基础与地下室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建筑构造 第三章基础与地下室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建筑构造 第三章基础与地下室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建筑构造 第三章基础与地下室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构造 第三章基础与地下室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构造 第三章基础与地下室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基础与地下室基础与地下室 1. 1. 地基地基 2. 2. 基础基础 3. 3. 地下室构造地下室构造 基础是建筑地面以下的承构 件,用以承受建筑物上 部结构传下来的全部荷 载,并将其与 本身的重 量一起传给地基 地基是用以承受由基础 传下的荷载的土层 1. 1. 地基地基 1.1 地基的承载力 地基的层次: 持力层:直接承受建筑荷载的土层 下卧层:持力层之下的土层 1.2 地基的设计要求 强 度: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抗变形:能抵抗不均匀沉降 稳定性:防止滑坡 地基的承载力:fk N/A, A N/fk 图 地基应力扩散示意: 1.3 地基的分类 1.3.1 天然地基 岩石:fk2

2、004000 kPa 碎石:fk200 kPa 粒径2mm的颗粒数:50% 分为: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圆砾石、角砾石、 六种 砂土:fk140500 kPa 粒径2mm的颗粒数:50% 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粉砂、 五种 粘性土:fk105680 kPa 分为:老粘性土、一般粘性土、新近沉积粘性土 人工填土: 土层分布不均匀,压缩性强,易湿陷,承载力低 1.3.2 人工地基 致密法 机械法致密(即:夯实法、压实法) 挤压法致密 向软弱或松散土中打(压)入钢管,或用水冲成 孔,然后注入砂、石或土,将土层挤压密实 排水法致密 预先对地基加载,使土层孔隙中的水排出,达 到紧密和防止发生不

3、均匀沉降的目的 换土法 打桩法 2. 2. 基础基础 2.1 基础的材料 砖、石、砼、灰土、三合土、钢筋砼 2.3 基础的埋深 2.3.1 埋置深度(埋深) 室外地面到基础底面的高度,Ho500 浅基础埋深:5m 深基础埋深:5m 图 2.2 基础的设计要求 强 度: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耐久性:能抵抗不均匀沉降 经济性:防止滑坡 2.3.2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土层构造:a. 均为好土:浅埋500 b. 软土深度2m:尽量埋至下层好土 c. 软土深25:荷载小浅埋,荷载大深埋 d. 下卧软土:宜浅埋 e. 软硬交替:荷载小浅埋,荷载大应深埋 冻土深度:埋于冻土线以下200mm处 地下水位:a.

4、水位低:埋于最高地下水位以上 b. 水位高:埋于最低地下水位以下200mm 相邻基础:两基础间距(内侧边距离) L(12)H; (H埋深差)图 建筑高度:高层建筑中,Ho1/12 1/15 H (H建筑高度) 2.4 基础的类型与构造 2.4.1 基础的材料 2.4.2 基础构造类型 砖砌体、石材、灰土及三合土、砼、钢筋砼 (1)条形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 a. 材料:砼C20,受力筋二级 b. 断面:梁高=(1/41/8)柱距,翼板厚度200 翼板厚度200250时等厚 翼板厚度250时变厚,坡度1:3 墙下条形基础 图3-2 (2)独立基础 柱下独立基础 杯形基础、 锥形基础、 阶形基础、壳形

5、基础 墙下墩式基础 图 (3)联合基础 交叉梁基础 片筏基础 a. 材料:砼C20,水位以下时用抗渗砼S68 b. 筏板厚度:200 c. 形式:板式墙下筏板基础 梁板式柱下筏板基础 箱形基础 图3-4 箱形基础 a. 适用范围:采用天然地基的820层或60米以下钢筋砼框架 或现浇剪力墙结构的基础 有抗震 人防及地下室要求的高层建筑 b. 组成:底板 顶板 侧墙及一定数量的隔墙 c. 埋深:满足地基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地震区1/10H d. 构造要点: 墙体布置:外墙沿建筑四周,内墙沿上部柱网和剪力墙纵 横均匀布置 墙体数量:长度40cm/m2基础面积,面积1/10基础面积, 纵墙3/5墙体 墙

6、体厚度:外墙250,内墙200 (4)桩基础 用于软土层5m时 组成 承台:宽度500,周边至桩边净距0.5桩径 厚度300,砼C15 桩顶嵌入深度5100mm 可分为 承台梁 承台板 用以支承墙 用以支承柱 桩柱 图3-5 桩基的类型 按材料分:砼桩、钢筋砼桩、土桩、木桩、砂桩 按承载方式分:a. 端承桩:桩端阻力承载 用于软土层少,下层坚硬之处 b. 摩擦桩:桩侧摩擦和桩端阻力共同承载 用于较厚软土层 按施工方式分:a. 预制桩:截面200200 桩长12m 砼C30 b. 灌注桩:砼C15,水下灌注砼C20 1) 沉管灌注桩:D=270480 2) 钻孔挖孔冲孔灌注桩:D=3001000

7、 3) 爆扩桩:D=300400,L=57米 图 图 图 图 2.5 基础的受力类型 2.4.1 刚性基础 刚性角基础放宽的引线与墙体垂直线之间的夹角。 tgb /H 刚性角越大,有效受力面积越大 基础底面宽度 Bo=B2H tg 砖基础 石基础 砼基础 灰土、三合土基础 刚性基础的类型: 图 大放脚:等高式两皮放出1/4砖 间隔式两皮放1/4与一皮放1/4间隔 垫层:地基为老土时:铺3050mm厚水泥砂浆 地基较弱,荷载较大时:北方:450厚3:7灰土 南方:300厚1:3:6三合土 材料:砖Mu10 砂浆M2.5,M5 砖基础 tg1/1.5 石基础 tg1/1.251/1.5 材料:石M

8、u25,砂浆M5, M2.5 类型:a 毛石基础:B700时用矩形断面 B700时用阶形断面,每阶伸出200 通常: 当墙厚240370时 基宽做成500600mm 基高900mm,矩形 当基高1000mm时 基宽B按比值放阶,但三阶 b 条石基础: 尺寸:3003001000, 2502501000 砼基础 tg1/1.01/1.5 材料:砼C10, C7.5C15。 形状:H350 采用矩形断面 H350 采用阶梯形断面,每阶高度300500 B2m 采用锥形断面,边缘高度200 混凝土地基的形式 灰土、三合土基础 tg1/1.01/1.5 材料:灰土 2:8,3:7 三合土石灰:砂:骨料

9、1:2:4,1:3:6。 适用范围:四层以下建筑 且用于地下水位之上,冰冻线之下 做法:每步虚铺220,夯实至150 四层用3步,三层用2步 2.4.2 柔性基础 材料:钢筋砼,C15,垫层50100厚C10砼 特点:不受刚性角限制,底面宽度按结构计算确定 形式:锥形断面 边缘高度200 阶梯形断面 每阶高度300500 壳形基础 杯形基础 2.6 基础构造中的特殊问题 2.6.1 管沟穿越基础 (1 1)上部穿越)上部穿越 (2 2)下部穿越下部穿越 预留洞 埋套管 洞顶与管顶间距200 洞底与基底间距1/2洞宽,且400 防水:套管止水带,弹性材料防水 设管沟 图 2.6.2 变深度基础

10、基底放阶:H500,L2H 2.6.3 湿陷性黄土地基 (1)湿陷性黄土特性 湿陷性黄土 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迅速破坏,并发 生显著附加下沉。 湿陷性黄土分类 a 自重湿陷性黄土: 在上覆土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发生沉降 b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在大于上覆土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发生沉降 (2)工程设计措施 地基处理措施 1)垫层法: a 垫层材料:素土,灰土 b 垫层厚度:13米 c 处理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垫层厚度,且2米 2)夯实法 a 强夯法:可消除湿陷性土层厚度36米 每边应超出基础外缘3米 b 重夯法:可消除湿陷性土层厚度12米 c 挤密法:孔径:机械成孔300700;爆扩成孔10002000 填料:素土或灰土 垫层:500厚灰土垫层在基底 3)桩基础 a. 形式:预制桩,灌注桩 b. 深度:穿透湿陷性黄土层 4)预浸水法 将基坑预浸水使其沉降,水位300,可处理湿陷性土 层厚度10米的地基 5)化学加固法 a. 单液硅化:将硅酸钠(Na2.nSiO2)溶液注入土中 每孔可加固半径400500mm b. 碱液加固:将碱液(NaOH)注入土中 每孔加固半径300400 建筑设计 a 宽度:无组织排水,檐高8米,宽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