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884580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7-2018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7-2018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7-2018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7-2018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高安中学 2017-2018 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命题人:周 凤 审题人:邹瑜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小题。以“君子”为中国理想道德人格的典型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今天人们仍将“君子”作为人格美的典范。在孔子之先,君子主要指统治者,自孔子后才成为主要以道德为标志的理想人格。很多论著中都有这样的解释:儒家所推崇的君子,是指拥有高尚道德和理想人格的人。论语中,君子是有着几乎完美人格的人,他们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极好的行为准则。君子内心的人格修养来自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学习和思考是君子实现其人格理想、成为人

2、格典范的前提和基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通过学习和思考,才能拥有自立于世的能力,拥有洞穿宇宙人生的犀利眼光与广阔视野。孔子重视学习儒家典籍,强调在政治实践中贯彻礼乐教化的原则,以实现儒家的社会理想。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表明,诗在孔子时期是君子修身的重要项目。正是通过学诗,君子才更具有人生美学意义上的价值仁义,知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是精神化的人,他追求的不是物质和名利,而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感,其核心就是仁义。仁者,爱人;义者,宜也。但很多时候,人总要面临仁义与利益的选择。里仁篇对此表达了明确的看法:“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也就

3、是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知礼,以礼来处理人与自身、他人、社会的关系。论语中以君子衣食住用等方面的礼节来表明君子好礼的品质。日常生活中,对祭祀礼仪的推崇与尊重最能表现君子好礼的品质。在周礼几近消亡时,孔子的弟子问他是否可以结束一些祭祀仪式了,孔子表现得十分不舍。他难以割舍的不是礼的具体形式,而是礼所包含的精神导向作用。这不仅是对长幼有序、尊卑有法的留恋,更是对礼制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的不舍。无论君子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君子”形象所承载的人生美学价值一直是几千年来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人格美的典范。君子在中国知识分子心中是理想形象:博学多识,仁义知礼,德行高尚:有治国安邦

4、之能;处下位不馁,居上位不骄。在道德和行为上,君子由内而外的人格魅力始终令人神往。当今时代,作为有知识有理想的一代人,我们仍然向往君子式的人生。1. 下列关于“君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君子”要想实现自己的人格理想,成为人格典范,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借以提升内心的 人格修养。B. 论语中的“君子”,不仅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而且有着极好的行为准则,所以他们有着 几近完美的人格。C. 中国一直以来都有把“君子”作为理想的道德人格典型的传统;即使在今天人们依然把它作为人 格美的典范。D. 虽然“君子”曾经是指统治者,但根据诸多论著的解释可知,儒家所推崇的君子是指拥有高尚道

5、 和理想人格的人。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孔子时期,诗是君子修身的重要内容。体现君子人生美学意义上价值的仁义和知礼,正是 通过学诗获得的。B. 君子知礼好礼。日常生活中对祭祀礼仪的推崇与尊重最能表现君子好礼的品质。C. 只学习而不思考或者只思考而不学习都是不可取的,唯有二者结合,才能拥有自立于世的能力和 洞穿宇宙人生的眼光与视野。D. 君子和小人对待“义利”的态度明显不同,君子追求的是一种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感,他们 从不考虑物质和名利。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一些祭祀仪式的去留问题上,孔子并非难以割舍具体的形式,而是留恋长幼

6、有序、尊卑有法,更不舍礼制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B. 几千年来,“君子”形象承载的人生美学价值始终是中国人所追求的人格美的典范,这与君子在 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有关。C. 无论在道德上还是行为上,君子由内而外地不断散发着人格魅力。在当今时代,君子式的人生仍然让有知识、有理想的人为之神往。D. 富与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就不去享受,这是儒家在处理仁义与利益之间的矛盾时持有的鲜明态度。【答案】1. B 2. D 3. B【解析】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君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章重要概念的理解和概括能力。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

7、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不仅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而且有着极好的行为准则,所以他们有着几近完美的人格”不当,文章第二段说的是“论语中,君子是有着几乎完美人格的人,他们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极好的行为准则”,“君子有着几乎完美人格”与“他们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极好的行为准则”并无因果关系,选项强加因果。且“极高的内心修养”和“极好的行为准则”都属于完美人格的一部分,二者之间不存在递进关系。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D项,“君

8、子从不考虑物质和名利”不当,这一说法太绝对。文章第三段说“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意思是“若缺乏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接受”“仁者虽然喜爱钱财,但却要用正常的渠道去获取”,由此可知,君子从不考虑的是不义之富与贵。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

9、,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如本题D项,选项中“从不考虑物质和名利”的说法过于

10、绝对,从文章第三段来看,从不考虑的应是“不义的富与贵”。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项,“这与君子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有关”有误,选项曲解文意。文章第五段说的是“无论君子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君子形象所承载的人生美学价值一直是几千年来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人格美的典范”,由 “无论君子

11、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可知,“君子”形象与君子所扮演的角色无关。(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隐瞒中午时分,忽然,一辆宝马名车停在我的铺门口,下来一位四十多岁的贵妇人。这人我认识,住在我的楼上,叫尚海英。海英一进来就对我说:“老王,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好的牙多少钱?差的又是多少?”“海英,好的牙有五千多,也有六千多的,那差的一两百元。”我回答海英说。“老王,你看这样行吗?我想给我妈镶一两百元的,你当她的面说是五千多元的。”海英对我说。我看了看海英,非常不解地问:“海英,你家有的是钱,干吗这样做?”“老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妈已六十多岁

12、,镶那么好的牙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海英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我知道她后面想说的是什么话。我用有点鄙视的眼光看了她一眼,很不情愿地说:“好好吧!”“老王,就这么说,咱们是好邻居,你可得替我隐瞒。下午,我带她来做牙模。”海英说完就走了。海英走了不久,住在我楼下的夏玉莹骑着一辆单车来了。玉莹笑着问我说:“王医生,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我妈这人真是的,怎么叫她,她都不来。好的牙多少钱?最差的又多少钱?”我看了看玉莹心想,你也和海英一样?但我转念一想,玉莹一家不容易,夫妻都是小学教师,两个儿子都在读大学。于是,我还是很和气地说:“林老师,好的有五千多元,差的有一百来元。”“王医生,妈为我们操劳了

13、一辈子,每次看到她吃东西,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你帮我镶一口最好的牙给她吧,我妈很心疼钱,但你得跟她说是一百来元的,要不,她肯定不镶。”玉莹十分认真地对我说。我听到玉莹这话,内心很是感动,但故意用海英的话对她说:“林老师,你妈不都七十多岁了吗,镶那么好的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玉莹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不满地说:“王医生,你怎么说这话?”我知道我说错了,歉意地对她说:“夏老师,我是跟你开玩笑的。”玉莹走时,又郑重对我说:“王医生,这事就拜托你了,千万别让我妈知道。她要是知道了,她是不会来的。”真是无巧不成书。几天后,尚海英带着妈妈来了,夏玉莹也带着妈妈来了。尚海英的妈妈叫她尚妈妈,夏玉莹的妈

14、妈叫她夏妈妈。因为是同一栋楼,彼此都认识。尚妈妈问夏妈妈:“大姐,你镶多少钱的牙?”“我我我本来不想镶牙,都七十多了,还镶什么牙,可玉莹就是不肯。”夏妈妈回答说。“我是问你镶多少钱的?”尚妈妈又问了她一句。 “一一百多块的就行了,都这把年纪了。”夏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说,她不是钱少不好意思,是怕媳妇在他们的面前没有面子。 “什么?一百多块的?一百多块的还不跟纸糊的一样,我的儿媳妇就给我镶五千多的!”尚妈妈颇为得意地说。海英有点用质问的口气,对玉莹说:“夏老师,你怎么给夏妈妈镶这种牙,你要是没钱,跟我说一声。老王,你说是不是?”海英的话,我装着没有听见。玉莹理了理刘海,有点尴尬地说:“将、将就

15、一下吧。” 我自言自语说了一句:“真作假时假作真。”海英婆媳走了,夏妈妈却安慰儿媳说:“莹,她们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她家有的是钱,咱们一百元要相当她们的五十万元。”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对她们婆媳说什么好。我精神十分集中,想把这口牙镶好,不然,我就对不起玉莹的那份孝心。一个星期后的中午,天下着雨,我在房里休息。尚妈妈和夏妈妈到我家来跟我的妈妈聊天。聊来聊去,她们聊起了牙。尚妈妈问夏妈妈说:“大姐,你的牙好使吗?”“哎呀,我的牙好得很,跟年轻时的牙齿一样。”夏妈妈喜形于色地说。“这就怪了,你一百多块的牙那么好,我五千多元的牙却差得很。会不会给小王搞错了?”尚妈妈有点怀疑地说。“让我给你看一看就知道

16、了。”妈妈对尚妈妈说。妈妈一看到尚妈妈那口牙,就肯定地说:“错了,这牙是便宜的牙。”妈妈说完又对夏妈妈说:“你的牙,我也看一下吧。”妈妈一看到夏妈妈的牙又说:“你这口牙可是好牙,搞错了,搞错了。”妈妈走进我的房里,把我叫了出来,当着她们的面质问我:“她们的牙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搞错了?”我本想为她们继续隐瞒,现在看来,不说出实情不行了。于是,我只好把真相告诉她们。三位老人听后,面面相觑。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善于通过人物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虽然海英和玉莹的言语有些地方是相似的,但表达的内心情感却完全不同。B. 说“真作假时假作真”这句话,是因为“我”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