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性电路的分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8363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123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阻性电路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电阻性电路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电阻性电路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电阻性电路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电阻性电路的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阻性电路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阻性电路的分析.(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电阻性电路的分析电阻性电路的分析 第一节 电路的等效变换 第二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第三节 电阻的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第四节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第五节 支路电流法 第六节 网孔电流法 第七节 节点电压法 第八节 叠加定理 第九节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第二章小结 线性网络的分析方法 u网络方程法:通过选择适当的未知变量,根据基 尔霍夫定律和电路元件的特性,建立一组独立的 网络方程,求解该组方程,从而求得所需要的支 路电流、支路电压或其他变量。 u等效变换法:应用网络定理和网络等效变换的概 念,将网络的结构进行适当的变换,使之得以简 化,从而较方便地求得待

2、求变量。 u电阻性电路:由电阻元件和电源元件组成的电路。 u线性网络:是指由线性元件和独立电源组成的网路。 u线性电阻性电路:仅含有线性电阻元件、线性受控源和 独立电源的电路。 第一节 电路的等效变换 一、等效变换 u等效变换:如果用一个电路去替代另一个电路中的某一 部分,替代后电路中未被替代部分的各支路电流和各节点 之间的电压均保持不变的变换。 用is与R并联电路 “等效”是对外部电路而言 us与R串联电路 二、等效网络二、等效网络 u等效网络:对应外接端钮之间的电压与对应外接端钮上的 电流之间的关系完全相同的两个网络。 结论:两个等效网络对于任一外电路来说都可以等效互 换,而等效变换中相互

3、替代的两个网络未必都是等效网络 。 等效变换的充分条件:相互替代的两网络是等效网络。 21 下列有关等效网络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 A.如果两个二端网络分别接到某一外电路时,它们的引出端钮之间电压相等,引出 端钮的电流相等,则这两个网络就是等效网络。 B.如果两个网络分别外接任何相同的电路时,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端钮电压和相同的 端钮电流,则这两个网络就是等效网络。 C.如果两个网络是等效网络,则这两个网络对于任意外电路是等效的,但当它们分 别与相同的外电路连接时,它们内部所发生的物理情况未必相同。 D.如果两个网络具有相同的外部特性,即两网络对应的引出端钮间的电压与引出端 钮处对应的支路电

4、流的关系相同,则这两个网络是等效网络。 第二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一、电阻的串联 u 串联:若干个电阻一个接一个地依次连接起来,构成一条电流通路 的连接方式。 电阻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阻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流过同一电流。 (2)电阻串联电路的总等于各电阻电压之和。 电阻串联电路的特点 (3)电阻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于各个串联电阻之和。 (4)电阻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上的电压与其电阻值成正比。 分压公式 (5)电阻串联电路中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与其电阻值成正比。 P1:P2: : Pn= R1:R2:Rn 二、电阻的并联 u 并联:若干个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具有二个节点 和多条支路二端电

5、路的连接方式。 电阻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阻并联电路中各电阻承受同一电压。 (2)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阻并联电路的特点 (3)电阻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 各个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即电阻并联 电路的等效电导等于各个并联电导之和 。 n个电阻并联电路的等效电导为 两个电阻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为 电阻并联电路的特点 (4)电阻并联电路中各个并联电阻中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与其 电导成正比)。 分流公式 两个电阻并联电路的分流公式 电阻并联电路的特点 (5)电阻并联电路中各电阻的功率与其电阻值成反比。 三、电阻的混联 u电阻的混联:电阻的连接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又称 为电

6、阻的串、并联。 任一二端网络( 只含有电阻) 等效电阻 等效变换 混联电路计算 【例21】 有个表头(仪表测量机构), 其满刻度偏转电流为50A,内阻R0为3k, 如右图所示。若用此表头制成量程为100V的 电压表,应串联多大的附加电阻。 解 满刻度时表头的电压为 满刻度时附加电阻的电压为 附加电阻为 混联电路计算 【例22】 用一个满刻度偏转电流为1mA,内阻R0为300的表头制成 一个量程为100mA和300mA的双量程毫安表,其电路如图所示,试求分 流电阻Rf1和Rf2 。 解 量程为100mA时,即I1=0,I2=100mA时,有 量程为300mA时,即I2=0,I1=300mA时有

7、混联电路计算 【例23】 计算下图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 解 例题2-4:电桥 22 电阻R1和R2并联后再与电阻R3串联,外接电压源US;当R1的阻值增大时, 通过电阻R2的电流( A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变化情况无法确定。 28 求图233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Rab 图233 解 29 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36V的电源上,电流为4A;并联后接在 同一电源上,电流为18A。试问: (1) 求电阻R1和R2为多少? (2) 并联时,每个电阻吸收的功率为串联时的多少倍? 解 (1)由题意,列方程组 解方程组 或 (2) 第三节 电阻的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u

8、电阻的星形(Y形)连接:将三个电阻中各个电阻的一个端钮连接在 一起来构成一个节点,而将它们另一端作为引出端钮的连接方式。 u 电阻的三角形(形)连接:将三个电阻依次一个接一个地连接起来 构成一个闭合回路,从三个连接点引出三个端线,以供与外电路连接 的连接方式。 电阻的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 YY等效变换等效变换 Y等效变换:Y形电路与形电路的等效变换。 Y Y YY等效变换等效变换 Y Y YY等效变换等效变换 或 如果如果 【例24】 在图 (a) 所 示 电 路 中,已 知 Us=220V,R0=1,R1=40, R2=36,R3=50,R4=55,R5=10,试求各电阻的电流。 解 将形连

9、接的电阻R1、 R3、 R5等效变换为Y形 连接的电阻Ra、 Rc、 Rd,变换后的等效电路如 图(b)所示。根据Y变换式,求得: 在图(b)中, Rc与R2串联,串联电路等效电阻为 Rd与R4的串联等效电阻为 Rc2与Rd4并联的等效电阻为 经串并联等效变换后,可得到图(c)所示电 路,该电路中电流为 由图(b)所示电路求得电流 再回到图(a)所示电路,由KVL可得 于是可得R5的电流 由KCL得 210 求图230所示电路中的电流 I。 解 电路右侧为一平衡桥电路,移去平衡桥支路,进行电路 化简,得: 图230 第四节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一、实际电源的数学模型 u 电源的伏安

10、特性:实际电源的端电压u与输出电流i之间的 关系,也称外特性。 可通过实验测得 实际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际电源伏安特性方程 (实际电源的数学模型) 二、实际电源的电路模型 u实际电源的电路模型:用以模拟实际电源的理想电路 元件的组合体。 实际电源的电路模型 结论: 1.一个实际的直流电源,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与电阻的串联组 合来模拟,该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实际电源的开路电压,此 电阻的阻值等于实际电源的内阻。 2.一个实际的直流电源也可用一个电流源与电阻的并联组合 来模拟,该电流源的电流等于实际电源的短路电流,此电 阻的阻值等于实际电源的内阻。 三、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等效 条件 两种实际电

11、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注意: 电压源电压的参考方向与电流源电流的参考方向之间的对 应关系; 电流源电流的参考方向的流出端应与电压源电压的参考极 性的正极相对应。 【例25】 利用等效变换法求图(a)所示电路中 的电流I。已知Us1=12V,Us2=36V,R1=2,R2=3 ,R=6。 解 先将电压源与电阻串联的支路变换为电流源与 电阻并联的支路,变换后的电路如图(b)所示 ,其中 再将图(b)中并联的两个电流源用一个等效 电流源来替代,其值为 图(b)中电阻R1、R2并联,它们的 等效电阻为 简化后的电路如图(c)所示。应用 分流公式,求得支路电流I为 课后212 通过实验测取一直流电源的伏安特

12、性曲线,经 近似处理后的伏安特性曲线为一条直线,如图231所示, 该直流电源的电路模型中的电压源电压及串联电阻各为多 ? 解 图231 课后213 用等效变换法化简图232所示各网络。 图232(a) 图232(b) 课后214 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法求图233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和电 压U。 解 图233 课后215 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法求图234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解 图234 第五节第五节 支路电流法支路电流法 u网络方程法:通过建立电路方程、求解电路方程来求解 电路的一种方法。 支路电流法 网孔电流法 节点电压法 以网络中的各支路电流作为未知变量, 根据KCL、KVL和元件的伏安关系建立 电

13、路方程,求解电路方程,求得各支路 电流,若有必要,再求其他待求变量。 方程未知变量不同 网 络 方 程 法 应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电路的方法 对电路中的节点列出KCL方程 只有一个是独立方程 结论: 对于具有n个节点的电路,其独立KCL方程的数目为(n1)。 对具有n个节点的电路中的任意(n1)个节点应用KCL列写出来 的KCL方程都是彼此独立的。 u独立节点:对应于独立KCL方程的节点。 节点数为n的电路的独立节点数等于(n1)。 应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电路的方法 对电路中的回路列KVL方程 其中任意两个方程彼此是独立的 结论: 对具有b条支路、n个节点的电路应用KVL,能够且只能够列出b-(n-1

14、)个 独立的KVL方程。 u独立回路:与独立回路电压方程对应的回路。 具有b条支路、n个节点的电路的独立回路数为b-(n-1) 选取独立回路的方法 方法一:每选取一个新的回路,使此回路至少具有一条新 支路(即未包含在已选回路中的支路)。 方法二:对于平面电路,选择网孔作为独立回路。 u独立回路:与独立回路电压 方程对应的回路。 支路电流法求解电路的方法步骤 (1)设出各支路电流,选定其参考方向并标于电路图中; (2)对电路中(n1)个独立节点应用KCL,列出节点电 流方程; (3)选取(bn1)个独立回路,应用KVL列出回路电压 方程; (4)联立求解上述b个独立方程,求得各支路电流; (5)

15、根据计算的需要,由支路电流再求出其他待求变量。 平面电路: b条支路 n个节点 m个网孔 【例26】 在图示电路中,US1=130V、R1=1两者串联组合为直流发电 机的模型;US2=117V、R2=0.6两者串联组合为蓄电池组的模型;电阻 负载R3=24。试求各支路电流和各元件的功率。 解 (1)以支路电流作为未知变量,设电 路中的支路电流分别为i1、i2、i3,选择 其参考方向并标以电路图中。 (2)对电路中独立节点a应用KCL, 列写出节点电流方程 (3)选择网孔作为独立回路,选取回路绕行方向如图中所示。对网 孔应用KVL,列写出回路电压方程,并将电阻元件的电压用支路电流 来表示,于是可得 (4)联立求解上述方程,求得支路电流 解之,可得 (5)由支路电流求得各元件的功率。 电压源US1发出的功率为 电压源US2发出的功率为 各电阻接受的功率为 (6)用电路中功率平衡关系进行验算。 u电路的功率平衡原理:在任一个独立的电路中,每一瞬间,各电源 发出功率的总和等于各负载吸收功率的总和。 因为负载总功率为 故有 含有电流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