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最终稿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最终稿解析(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 物质性活动. 包括两层基本含义 (1)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 象的物质性活动。(人类特有) ( 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 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不是纯主 观的思维活动) 实践的含义 人人 (人们)(人们) 改造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一切物质性活动 一切物质性活动 主体 对象 客体 范畴 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 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 本能活动有根本的区别。 实践不同于人的 纯主观思维活动 形式多样 能 动 性 引 起 变 化 表 现 最基本: 生产实践 练一练 1、关于实践的含义正
2、确的是: A、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B、实践就是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C、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D、实践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C 2、以下所列各项活动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有 A 、老师给学生讲课 B 、农民种地、工人炼钢 C 、经济体制改 D 、宇航员上月球采集资料 E 、 修身养性 F 、学生的学习活动 G 、蜘蛛结网 H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ABCD 原因: 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客观 实践的主体 (体力、智力) 实践的对象 (自然界、社会关系) 实践的手段 (工具、设备)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
3、客观规律的制约 (2)实践有主观能动性 神七将于25日21时07分至22时27分 择机发射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 关注点:我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 “神七”航天员:将搭载3名,其中1名将出舱行走。 现乘 组人员已确定为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航空服:中国自主研制,重120公斤,价值3000万 里程碑:载人航天二期工程开始 新起点:打造属于中国人的空间站 可见: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错误实质:把盲目的实践活动理解为无目的 、无意识的活动。 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没有 意识指导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但是这并 不意味
4、着盲目的实践活动不存在。盲目的实 践是指没有以正确的意识为指导的实践,这 样的实践活动最终要导致失败。 辨析: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 的实践活动不存在。 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是否矛盾? 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主要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实践 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性 , 坚持了实践的客观性 , 就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 也就在实践问题上坚 持了唯物论 , 可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辩证唯物论是 紧密相连的 , 是统一的。 第二个特征主要体现了辩证法的观点:坚持实践的能 动性 .就在实践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 ; 坚持实践的能 动性 , 就是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及意识根源于 物
5、质 , 又反作用于物质 , 可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 唯物辩证法是紧密相连的,是统一的。 (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2002年月12 月30 日“神舟”四号飞 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标 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 ,“神舟”四号飞船从设计、生产、检 测、安装到试验发射凝结了一百多个 单位,三千多家工厂数亿万计的工作 人员的心血的汗水,这说明了什么哲 学道理? 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 想一想 一些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取得重大发现,以 至用他个人的名字来命名科学定理、定律。 他们的科学实验工作是否具有社会性?为什 么? (1)科学家的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 的; (2)科学家也是一定
6、社会关系中的人,他们 离不开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 (3)他们的实践活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错误实质:混淆了单个人的孤立活动(纯粹的个人的 实践活动)和单个人的活动。 分析: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既可以表现为集体 行动的方式,也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的活动,无论采取 哪种方式,都是社会性的活动。 单个人的活动具有单个人的性质和特点,但仍然 离不开社会,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 离不开共同的协作,也具有社会性。实践的社会性, 排斥的只是单个人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 动。 正确: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实践 具有社会性,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 辨析: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所
7、以单个人的实 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2004年勇气号登陆 火星(美国) 实践是历史性的活动 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 (美国) 1961年人类首次升 入太空(前苏联) 历史上第一阶段实践的内容、规模 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 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 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小结 材料一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WTO成员国 ,中国正式融入世界经济大家庭中。 材料二 2003年10月14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进一
8、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材料三 国家计委某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 出:“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来促进经济发 展的阶段,不调整就不能继续前进。”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具有哪些特征?这些特征是如 何体现?(12分)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具有客观物 质性。材料三表明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 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这一 点。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具有主观能 动性。材料二中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我国 市场经济发展做出了规划,体现了这一点。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具有社会历 史性。材料一
9、中中国争取加入WTO,表明中国 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世界,体现了实践的社 会性。同时,中国加入WTO,对经济结构进行 战略性调整,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中的具体实践,具有历史性。 3 3、实践的三种、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基本形式 (1)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2)变社会的实践 (3)科学实验活动 (了解)还其它实践活动:教育活动、艺术活动等 (农业生产、工业生产) (命、改、阶级斗争) (科技工作者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验活动) (科学实验)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变社会的实践) (科学实验活动) (艺术活动) (教育活动) 练一练:区分以下实践活动分别属于何种形式: 4、天文观测 5、拍摄影
10、片生死抉择 6、举办红岩魂大型展览 1、我国在部分省区试行高考“3+X”科目的改 3、十月命 2、治理“三湖两河”污染行动 7、东华高级中学举办第三届元旦文艺晚会(艺术活动) 咏咏 菊菊 宋宋 王安石王安石 苏苏 轼轼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据载,一天,苏东坡到当朝丞相王安石府上拜访,被仆人据载,一天,苏东坡到当朝丞相王安石府上拜访,被仆人 安排在书房等候接见。闲来无事,他在书房随意走动观看,突安排在书房等候接见。闲来无事,他在书房随意走动观看,突 然,他看到一首题为然,他看到一首题为
11、咏菊咏菊的诗稿,上面只有的诗稿,上面只有“ “西风昨夜过园西风昨夜过园 林,吹落黄花遍地金林,吹落黄花遍地金” ”两两句诗,没有完稿。他认得这是王安石的句诗,没有完稿。他认得这是王安石的 笔迹,但却想不通王安石怎么会吟出这有悖情理的诗句来。因笔迹,但却想不通王安石怎么会吟出这有悖情理的诗句来。因 为据他看来:为据他看来:“ “黄花即菊花。此花开于深秋,其性属火,敢于秋黄花即菊花。此花开于深秋,其性属火,敢于秋 霜鏖战,最能耐久,随你老来焦干枯烂,并不落瓣。说个霜鏖战,最能耐久,随你老来焦干枯烂,并不落瓣。说个 吹落吹落 黄花满地金黄花满地金 ,岂不是错误了?,岂不是错误了?” ” 这么一想,苏
12、东坡不由兴之所发,便举笔舐墨,依韵续了 这么一想,苏东坡不由兴之所发,便举笔舐墨,依韵续了 两句诗:两句诗:“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所咏之王安石所咏之 菊乃一特殊品种,此菊花产于黄州。不久,经王安石一番安排菊乃一特殊品种,此菊花产于黄州。不久,经王安石一番安排 ,朝廷任命苏东坡为黄州团练副使。,朝廷任命苏东坡为黄州团练副使。 果不其然,在苏东坡赴黄州上任后的那年重阳节之后几天 果不其然,在苏东坡赴黄州上任后的那年重阳节之后几天 ,连日大风,苏东坡与来访的好友陈季常一道去后花园赏菊花,连日大风,苏东坡与来访的好友陈季常一道去后花园赏菊花
13、,没想到只见菊花棚下满地遍洒黄灿灿的菊花,枝上全无一朵,没想到只见菊花棚下满地遍洒黄灿灿的菊花,枝上全无一朵 。这一情景使苏东坡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这一情景使苏东坡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目的和归宿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为什么? 因为: 莫泊桑在一部小说中需要细腻地描写一个被踢过 的感觉,但他本人没有这种体验,觉得实在是难以下笔 。于是他信步走到大街上,迎面正好遇上一个乞丐。莫 泊桑迎上前去,言辞恳切地说:“喂,请踢我几脚吧? ” 那乞丐被说得莫名其妙,愣住了,以为他神经不正
14、 常。莫泊桑继续赔笑,又从口袋里掏出钱说:“你踢, 我给你钱。”那乞丐见钱一把抓了过去,伸脚猛踢了莫 泊桑的屁股一下。 莫泊桑忍痛揉着屁股,忙跑回屋子,飞快地记下了 这一真实被踢的感受。 莫泊桑这种真实被踢的感受又是怎样发生的?是在 被乞丐猛踢了一脚之后发生的。也就是说,关于被 踢的感受的认识正是在被踢的实践中发生的。这从 哲学上说明了什么? 判断:判断: 1 1、“秀才不出门,秀才不出门,能能知天下事。知天下事。 ” 2 2、“秀才不出门,秀才不出门,难难知天下事。知天下事。 ” 说明每个人受主客观条件限制,不说明每个人受主客观条件限制,不 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参加实践。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参加
15、实践。 对对客观事物的真正认识,还必须在客观事物的真正认识,还必须在 理性认识的指导下,亲自参加实践理性认识的指导下,亲自参加实践 ,才算理解深刻,才继续深化发展,才算理解深刻,才继续深化发展 认识。认识。 农牧业生产农牧业生产 天天 文文 学学 战战 争争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 改改 开开 放放 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P44)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从实践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1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 于实践。不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于实践。不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 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2 2)但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但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多方面的。 通过实践可直接获得知识,另外,读书也通过实践可直接获得知识,另外,读书也 是人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实践是人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实践 不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要把知识的来不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