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7676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141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颈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颈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颈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颈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颈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颈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重庆医科大学内分泌乳腺外科 苏新良 一、颈部肿块解剖分区 二、 颈各区常见疾病 1、颈前区: 颌下颏下区:淋巴结炎、颌下腺炎、 颏下皮样囊肿 颈前正中区:甲状腺疾病、甲状腺 舌管囊肿 2、颈侧区 胸锁乳突肌区:转移癌、恶性淋巴瘤、 鳃裂囊肿、淋巴结结核、颈动脉体瘤等 肩胛舌骨肌斜方肌区(枕三角):淋巴 结炎、淋巴结结核、转移癌、囊状淋巴管瘤 、血管瘤等 锁骨上三角:转移癌(左侧称 Virchow 淋巴结)、淋巴结结核 3、颈后区 (1)脂肪瘤 无痛性,生长缓慢的圆形 肿块。触诊表现呈分叶状,质软、基底大 、活动度小、界限不清、有假波动感。 (2)纤维瘤 无痛性、生长缓

2、慢的圆形 肿块。触诊表面光滑、质地较硬、活动度 大、界清,和周围组织无粘连。 (3) 急慢性淋巴结炎 颈部各区常见肿块 部位单发性肿块多发性肿块 颌下亥下区颌下腺炎、亥下皮样囊肿急慢性淋巴结炎 颈前正中区甲状舌管囊肿、各种甲状腺疾 病 颈侧区胸腺咽管囊肿、囊状淋巴管瘤 、颈动脉体瘤、血管瘤 急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 核、转移性肿瘤、恶性淋巴 瘤 锁骨上窝转移性肿瘤、淋巴结结核 颈后区纤维瘤、脂肪瘤急慢性淋巴结炎 腮腺区腮腺炎、腮腺混合瘤或癌 三、 颈部肿块的分类及临床特点 1、 先天性: 多发于青少年,病程常以年计,一般 呈单个圆形或椭圆形,质地柔软,边界清楚 。B超检查呈囊性。有时继发感染后

3、形成瘘 。常见有:鳃裂囊肿、甲状舌骨囊肿、皮样 囊肿、囊性水瘤、血管瘤等。 2、 炎症: (1) 急性炎症:具有红肿热痛的特征。病 程以天计。 (2)慢性炎症:一般指慢性淋巴结炎,肿 块较小,病程较长,无痛,触之滑动。 (3)淋巴结结核:多个淋巴结肿大,进而 融合成团块状,干酪样坏死形成寒性脓肿。 3、 肿瘤: (1)良性肿瘤:单个圆形肿块,质地中等,境 界清楚,活动度较好,生长缓慢,B超检查多呈 实性。常见有:神经鞘瘤、颈动脉体瘤、腮腺混 合瘤、颌下腺混合瘤、甲状腺腺瘤等。 (2)恶性肿瘤:初为单个,迅速发展为多个, 融合成团块状,质硬,不易推动,病程常仅数周 或数月。恶性肿瘤又分原发性和转

4、移性。常见有 :唾液腺恶性肿瘤、甲状腺癌、淋巴瘤等 四、 颈部肿块的诊断 1、病史分析: 年龄、性别、肿块存在的时间,肿块 的发展速度以及肿块有无疼痛 等。 Skandalakis等提出“7”字规律,即7 天者多为炎症;7个月者多为肿瘤;7年者多 为先天性肿块。 2、 检查方法: (1) 理学检查:肿块部位、数目、大 小、形状、表面皮肤颜色、肿块质地、 边界、有无压痛、活动度、波动与搏动 、有无血管杂音。 (2) 穿刺针吸活检:安全、方便、快 速、创伤性小,阳性率可达80%,有较 高的诊断价值。 (3) 超声检查:鉴别囊实性,肿块数目、有无 被膜、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等。 (4) 影像检查:X平片

5、、CT、MRI等。 (5) 切除或切取活检:经多方检查与穿刺针吸 活检仍未能确定肿块性质者方可采用此法。搏动 性肿块禁忌切检。 附: 颈部肿块80%的规律(仿Skandalakis ): 颈部肿块 20%甲状腺肿块 80%非甲状腺肿块 20%炎性及先天性肿块 80%新生物 20%良性肿瘤 80%恶性肿瘤 20%原发性肿瘤 80%转移性肿瘤 20%原发灶在锁骨下区 80%原发 灶在锁骨上区 五、颈部各区常见肿块的鉴别诊断 (一)颌下三角区 1、 涎石病及慢性颌下腺炎 (1)临床上二者多并存或互呈因果关系,以中年 男性多见,表现为颌下腺肿大,质地变硬,并且多 为单侧受累。 (2)症状:涎石病最早出

6、现的症状为阻塞症状,在 进食时,尤其以进酸性食物时腺体肿大、胀痛,称 之为涎绞痛。慢性颌下腺炎早期颌下区不适或轻微 疼痛,口腔内常感有咸味,待颌下腺导管阻塞时, 亦可发生涎绞痛。 (3)检查:肿大之腺体可有压痛,颌下腺 导管口常有红肿,挤压腺体有时可有脓性 或粘稠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出,口底扪诊 可触及呈条索状的导管,或可扪及导管内 的结石。 (4)X线检查或造影:阳性结石X线咬合 片可显影,阴性结石在碘油造影时可见导 管充盈缺损或造影剂不连续。慢性颌下腺 炎时碘油造影常表现为导管外形不整齐, 扩张或狭窄,分支导管扩张,形成所谓雪 花状或葡萄状的影像 2 慢性淋巴结炎 (1)临床上表现为颌下区无

7、痛性肿块,有 时大、时小、反复肿大的发作病史,无腺 体导管阻塞症状。 (2)肿块位置表浅,数日可能有多个,呈 串珠状,可活动,腺体导管口粘膜正常。 (3)结核性淋巴结炎还可以有:a:血沉加快 ;b:OT试验阳性;c:可有低热、盗汗;d:试验 性抗结核治疗有效 3、颌下腺囊肿和舌下腺囊肿 颌下腺囊肿较舌下腺囊肿少见,而一些舌下腺囊肿 的肿胀却可以表现在口外颌下区,应当加以注意,其 鉴别点如下: (1)仔细观察口底有无肿胀,用手指轻压颌下区肿 块,如口底出现有波动感的囊肿,即可确定为舌下腺 囊肿。 (2)二者穿刺液淀粉酶试验均为阳性,但以舌下腺 囊肿的液体较为粘稠。 (3)有时如无法在术前确定囊肿

8、来源,可于手术中 观察囊肿与二腺体内的关系,最后确诊。 4、 颌下淋巴管瘤 淋巴管瘤按其组织结构和临床特性可分为毛细 管型、海绵型和囊肿型三种,发生于颌下区多为海 绵型淋巴管瘤。 (1)位置靠近颌下三角后缘,患处明显肥大畸形 ,多为无痛性肿胀。 (2)早期质地柔软,压迫可有部分回缩,但体位 试验阴性。晚期肿块可变硬。 (3)穿刺有时可抽出清亮透明的淋巴液,不含胆 固醇结晶,淀粉酶试验阴性,以资与腮裂囊肿、颌 下腺囊肿鉴别。 5 、腮裂囊肿 (1)多见于青壮年,肿块生长缓慢,质地柔软, 有波动感,但无搏动。 (2)病人多无自觉症状,如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 ,肿块可骤然增大,并可有疼痛,且向腮腺区放

9、射 。 (3)穿刺液多为黄绿色或棕色清亮液体,多数含 胆固醇结晶,继发感染后穿刺液则呈脓性。 (4)囊肿破溃后可引起长期不愈,形成腮裂瘘。 6、颌下腺肿瘤 (1)发病年龄在50岁上下,恶性者年 龄更大一些。症状多为无痛性,肿块呈 进行性增大。病程自数月至20年以上不 等,但恶性者很少有超过2年以上的,低 度恶性的粘液表皮样癌或恶性混合瘤病 程可稍长一些。 (2)恶性肿瘤多于良性肿瘤(5545),良 性肿瘤中95%为多形性腺瘤,恶性肿瘤中35% 为腺样囊性癌,其次为恶性混合瘤,粘液表皮 样癌各占20%左右,其余25%为表皮样癌、腺 癌、未分化癌和腺泡细胞癌等。 (3)颌下腺恶性肿瘤除病程较短,晚

10、期可有 疼痛外,其临床表现与良性肿瘤相似,临床上 诊断有一定困难,以吸取活检鉴别肿瘤良恶性 的准确率仅达70%左右,确诊多靠冰冻切片 (二)颈动脉三角区 1、颈动脉体瘤 (1)较少见。在颈动脉分叉处出现无痛单个肿块, 生长缓慢,常有数年病史。 (2)检查见肿块位置较深,质地较硬,可左右移动 但不能上下移动。在肿块上可扪及传导性搏动。听诊时 可闻及杂音,压迫颈总动脉肿块不缩小,部分病例肿块 可向咽部突出。 (3)颈动脉造影可见颈内、外动脉分叉部角度增大 ,角的顶端由锐角变为钝角。 (4)B超、CT检查在确诊时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 CT 检查,可清楚显示肿瘤与颈动脉的位置关系。 2、颈动脉瘤 (1

11、)极为罕见。可见于颈总动脉分叉处 或颈内、颈外动脉干。 (2)肿块不能被拉动,有明显搏动感及 杂音,压迫其近心端动脉,肿块可缩小 。 (3)颈动脉造影可见患部呈囊性扩大。 B超显示与颈动脉相连的囊性影像,CT 检查更有助于确诊 3、神经鞘瘤 (1)临床上以中年人多见,表现为圆形或卵圆 形,初起时质地坚韧,长大后容易粘液变,质地 变软。 (2)触诊时肿块可沿神经轴左右移动,但不能 上下移动,较大的肿瘤可有囊肿样感觉。本区的 神经鞘瘤多来自迷走神经,如来自感觉神经可有 压痛和放射痛。 (3)穿刺可抽出陈旧性血性液体,不凝固 。 (三)颈侧区 1、 囊性肿块 (1)腮裂囊肿:颈侧区亦为好发部位 (2

12、)囊性水瘤: 临床上以儿童多见,尤其以2岁以内 男性幼儿好发,本病90%在颈侧部,生长缓 慢,无自觉症状。 触诊有波动感,但体位试验阴性,透 光试验阳性。 穿刺可吸得清亮的淋巴液。 (3)海绵状血管瘤: 本病属先天性疾患,临床上如位置表浅 ,可使表面皮肤呈兰色或紫色,如位置深则 皮肤颜色正常。 触诊肿块边缘不清,既有压迫性,又有 回复性的特点,仔细扪诊有时在肿块内可触 及绿豆大小的静脉石,体位移动试验阳性。 穿刺可吸得可凝固的血液。 2 、实质性肿块 (1)转移癌:颈部出现实质性、位置较 固定的肿块,按照80%规律,应高度怀 疑转移癌的可能,及时准确地寻找原发 灶,对早期治疗,提高病员生存率十分 重要。 按80%规律首先在锁骨以上区域 寻找原发灶。 按淋巴引流的区域寻找原发灶。 颈部淋巴结分区: 1991年美国耳鼻喉 头颈外科协会建议颈 部淋巴结分为6区, 2002年AJCC增加第 区,即前上纵隔淋巴 结。 原发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 口 底 磨牙后三角 扁桃体 软软 腭 口咽壁 舌 根 声门门上癌 下 咽 甲状腺 鼻 咽 声门门下癌 、 、 、 、 、 、 、 、 、 Va 穿刺抽吸或手术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