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成像原理.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7640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码成像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数码成像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数码成像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数码成像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数码成像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码成像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码成像原理.(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码成像原理 第五章 1 内容导航 5.1 引言 5.2 数码相机的特点 5.3 数码相机的分类 5.4 数码相机的技术指标 5.5 数码相机的新功能 5.6 数码相机的系统结构 2 5.1 引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快速、便捷的数字成像手段 ,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技术推动: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互 联网(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膨胀 应用需求:报刊、杂志;Internet互联网、家 庭 3 5.1 引言 光电器件记 录亮度分布 ,并以电荷 形式存储 并行 、串 行电 荷扫 描 模拟 信号 放大 模数 转换 数字 图像 液晶、存储 卡、计算机 客观 景物 光

2、学 成像 系统 DSP处理 和压缩 数码成像的基本流程 光电子成像方式 4 5.2 数码相机的特点 1. 瞬时显示摄影效果: 节省时间; 提高成片率 2.允许重拍:影像记录介质可读、可写、可重复使用 3. 更好的曝光控制:电子快门速度更快,可达微秒量级, 适合高照度环境拍摄;较大的相对孔径和较高的光电灵敏度 (有的器件具有相当于胶片灵敏度ISO1600的感光水平),使 得低照条件摄影不成问题。 4. 色彩更趋饱和:常规彩色胶片和相纸存在“有害吸收” ;而数码相机通过CFA分别记录红、绿、蓝光,而且还可以通 过影像增强,颜色曲线校正来避免“有害吸收”。 5 5.2 数码相机的特点 传统相机拍 摄

3、效果 数码相机拍 摄效果 6 5.2 数码相机的特点 5. 便于图像特技处理:可以利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诸如 对比度校正、曝光校正、色彩重建和多图像合成等,另外还 可以校正像差。 处理后 处理前 7 5.2 数码相机的特点 6. 便捷的图像通信: Email,Internet, 卫星与地面工 作站,视频聊天,视频会议 7. 准确复制和长期保存 :传统光化学底片和照片会发生 褪色,数码照片不褪色,不损坏。 8. 节省时间和空间 :一台电脑,一张桌子即可。 9. 绿色环保,没有化学污染 8 5.3 数码相机的分类 5.3.1 按照感光器件分 CCD芯片 CMOS芯片 u CCD(Charge-Cou

4、pled Device) 指电荷耦合型光电器件,是用集成电路工 艺制成的成像光电器件。CCD器件由微型光 电二极管以电荷包形式记录光强分布,然后 通过电荷的逐个转移依次读出每个像素上的 电荷量。 u CMOS (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er) 指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光电器件,由MOS芯片上的微型 光电管阵列记录图像的光强分布,并由CMOS开关阵列控制每 个像素电荷的读取,由行开关和列开关坐标决定被选中的像素 ,从而通过闭合的开关输出电荷信号。 9 5.3 数码相机的分类 5.3.2 按照图像接收器件的形式分 u 面阵型 感光面积大(正方形或

5、长方形),有1/3英寸,1/2英寸, 2/3英寸和1英寸几种规格,1英寸2.54cm。一次曝光,摄影 速度快,适于运动物体拍摄和闪光拍摄,但是制造困难。 u 扫描型 感光芯片长而窄,由微小光敏单元均匀排成一列,在CCD 移动过程中一行一行扫描“拍摄”景物,靠跨越影像平面的扫 描来俘获二维影像区。特点是分辨率高,曝光时间长,光机 结构复杂,不适于运动物体和闪光拍摄。 10 5.3 数码相机的分类 5.3.3 按照俘获方式分 u 单次俘获型 一次曝光记录彩色影像,绝大多数数码相机采用单次俘获方 式。有单CCD和3CCD两种形式。 3CCD型较单CCD型具有更 好的影像轮廓图形,其像素水平相当于单C

6、CD的3倍。但是, 叠加处理不好会导致影像模糊。 单次单CCD型 单CCD型用在每个像素上贴极 薄的染料滤色片阵列(CFA)构 成彩色成像传感器,各像素俘获 每种颜色的影像数据后,再合成 彩色影像。 11 5.3 数码相机的分类 单次3CCD型 3CCD影像传感器用3块二维成像 器件俘获被彩色分光棱镜分色的不 同波长的影像,而后通过计算机软 件将不同波长的影像结合产生彩色 影像。 u 三次俘获型 红、绿、蓝旋转滤色镜放置 在镜头或面阵成像器件前面, 需要3次各不相同的曝光,每 次曝光时接收穿过不同颜色滤 色镜的光线。分辨率高,色再 现性好,像素密度高。由于振 动会发生套色不准,不适合运 动物体

7、拍摄。 分 光 滤 色 系 统 12 5.3 数码相机的分类 5.3.4 按照能否独立使用分 u 脱机型 有自己的影像存储媒体(内置式存储媒体或可移动式存储媒 体),能作为独立的单元使用。便于携带,户外拍摄方便。 u 联机型 数码相机必须与计算机相连才能使用,主要用于户内拍摄, 如影楼室内拍摄、身份证拍摄等。结构简单,价格低。 13 5.3 数码相机的分类 5.3.5 按照光机结构分 u 单反型 在35mm单反相机的机体上加上CCD成像器件、信号放大、 模数转换、图像压缩与存储等相关部件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 ,机身更高或更厚。 u 轻便型 结构紧凑,小巧轻便,外形各异,镜头不可卸,广泛用于桌 面

8、印刷、多媒体、保安和制证等,讲究性价比,成像效果较 数码单反相机要低。 u 数码机背 用于中幅相机和大型相机,可方便地将现有中幅相机数字 化。数字拍摄与传统拍摄方式易互换,多用于要求较高的商 业摄影和广告摄影。 14 5.3 数码相机的分类 5.3.6 按照摄影功能分 只具有拍摄静态画面的功能,由于图像读取、处理与存储时 间充足,往往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静态、连续画面,电视会议,有些可以同时具有数字成像和 传统胶卷成像。 u 单功能型 u 多功能型 15 5.3 数码相机的分类 5.3.7 按照接口方式分 采用通用串行总线架构接口。 USB为树状拓扑结构,最多可 以分为5层,连接127个外部设

9、备。其用意是计算机外围设备连 接标准化、单一化,下载速率可达1.5Mbit/s和12Mbit/s,具有 软件自动侦察和热插拔功能。 u USB数码相机 注:USB (Universal Serial Bus)由Intel公司提出,由 Intel,IBM,Microsoft,NEC等公司于1994年11月共同制定的 计算机周边设备连接标准。 16 5.3 数码相机的分类 采用通用的并行接口,初期占统治地位,发展前景黯淡。 采用周边元件互连接口作为与计算机相连的接口。PCI插槽 支持7种外围设备,并支持32位和64位的数据传输。PCI接口 性能好,相机要贵一些。 u PP数码相机(Parallel

10、 Port) u PCI数码相机(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17 5.4 数码相机的技术指标 5.4.1. 成像器件像素水平 数码相机的像素数与其分辨率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将像素 指标用于评价CCD/CMOS的性能(只有一个),而将分辨率 指标用于评价数码图片的拍照质量(多个)。 根据像素水平,可以分为几个档次: VGA:30万(640480); XGA:80万(1024768); MegaPixel:百万以上(12801024)。 18 5.4 数码相机的技术指标 5.4.2 镜头性能 评价镜头质量需要考虑其像差校正水平和制造精度。 l 镜头的色贡献

11、指数是否较好地保证图像的色彩还原。 l 镜头的渐晕系数是否明显影响到像面照度的均匀性。 l 考虑光学弥散圆的控制是否与成像器件的像素很好地匹配。 l 相对孔径用光圈数F来表达:F数越小,镜头的相对孔径越 大,越有利于在照明不佳的条件下实现成像器件的正确曝光 。 l 光学变焦的范围越宽,越能在各种环境中进行拍摄。一般 变焦数码相机光学变焦能力在24倍之间,高的可达812倍 。 19 5.4 数码相机的技术指标 5.4.3 模数转换精度 模数转换器件用于将光电成像器件生成的模拟电信号转换 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它的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数码 相机的照片质量和数码相机的功能。 一般用转换速度和量化

12、精度衡量模数转换的优劣。 l 转换速度:指每秒钟A/D集成电路可以实现的将模拟量转 换为数字量的次数,它决定数码相机拍照时的处理速度(最 短曝光间隔时间)。 l 量化精度:指每次量化可以达到的离散电压等级,其大小直 接影响数码图像的亮度和色彩表现。(16位,24位,36位) 20 实现图像压缩。高压缩比可以节省数码相机的存 储空间,快的压缩速度可以提高相机的连拍速度。 5.4.4 DSP能力 对成像器件上获取的数字图像信号进行处理与完善 工作。比如黑色补偿、光照度补偿,缺陷像素修补等 。 从获取的数字图像中提取曝光量信息和对焦信息 并实时反馈,控制成像物镜和快门,实现自动对焦 和自动曝光。 5

13、.4 数码相机的技术指标 21 5.4 数码相机的技术指标 5.4.5 取景系统 l 平视取景:结构简单,取景器光轴与镜头光轴不重合,不 仅存在位置误差,也存在大小误差。 l 镜头取景(TTL):取景光轴与成像光轴重合,取景误差小。 u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取景 利用液晶显示屏显示由光电器件接收并经DSP预处理的图像 。取景视场精度高,所见即所得。目前还存在跟踪速度不高 ,对比度差,视角范围窄等缺点。 u 光学取景 22 5.4 数码相机的技术指标 数码相机中的存储器用于保存图像,其性能表现在存储容 量,数据交换能力和可更换性方面,结构类型可以是芯片和 磁性材

14、料,具体可以分为内存卡和可移动式存储卡。 5.4.6 图像存储 5.4.7 耗电量 由于成像光电器件、DSP图像处理器件、液晶显示等部件 工作时均需大量耗电,所以,数码相机的耗电量较传统照相 机要大十几倍之多。 23 5.5 数码相机的新功能 1. 声音备忘录:以MPEG文件格式保存,更具声色。 2. 间歇定时拍摄功能 3. MPEG数码视频功能 4. 浮动水印设定:在拍摄画面添加拍摄印记,保护版权。 5. 数码相机间的影像复制。 6. 定向感应。 7. 直接打印。 8. 显微拍摄:专业科研应用。 9. 全景功能和全景拼接功能。 10. windows图形操作界面 24 5.5 数码相机的新功

15、能 25 5.6 数码相机的系统结构 26 5.6 数码相机的系统结构 5.6.1 光学系统结构 光学系统是数码相机接收客 观景物信息的眼睛,是决定照相 机成像质量的关键之一。 其功能与传统相机的光学系统 基本一致:成像光学镜头将外界 景物成实像于光电器件上,光学 取景器将外界景物成虚像于人眼 的明视距离。 27 5.6 数码相机的系统结构 u 成像分辨率 数码成像 系统的分 辨率 成像光学系统的分辨率 光电成像器件的分辨率 电子电路的分辨率 成像光学系统的分辨率:光学弥散圆的大小,对焦物平面前、 后的点在像平面上呈现的模糊圆,小于人眼分辨率,由光学像 差或光学衍射引起。 光电成像器件的分辨率

16、:光电器件像素大小,由制作工艺和光 电灵敏度决定。 28 数码成像分辨率的定性描述 像素面积大于光学弥散圆,数码成像分辨率主 要由像素面积决定。常见于孔径较大的情况。 Case I Case II 光学弥散圆大于像素面积,数码成像分辨率 主要由光学弥散圆决定。常见于孔径较小的情 况。 5.6 数码相机的系统结构 29 数码成像分辨率的定量描述 假定:系统的综合分辨率可以用等效分辨长度Re来表示,而 Re与调制传递函数的平方成反比: (5-1) 式中,u是空间频率(线对/mm)。可见,当 MTFsys(u)时 ,Re,系统的分辨能力提高。 5.6 数码相机的系统结构 30 5.6 数码相机的系统结构 令R0为光学分辨长度,在不考虑光学像差的情况下,可以 近似表示为: (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