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流行病学测量指标.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7629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流行病学测量指标.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临床流行病学测量指标.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临床流行病学测量指标.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临床流行病学测量指标.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临床流行病学测量指标.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流行病学测量指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流行病学测量指标.(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流行病学测量指标 v临床科研中无论作诊断、预测和治疗,均 需对机体的生理功能或疾病状态进行测试 和评价 v日常工作性测量的目的在于确定诊断、治 疗及判断单个患者的治疗效果 v临床科研测量的目的在于掌握研究群体的 总体特征、研究基线情况与干预措施的效 应反应。 v临床科研测量要求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测 量的方法要统一,并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在测量的各个环节都要避免测量误差 v测量的概念 v测量(measurement)就是用数值(数据) 来反映事物的某种状态或特征的转换过程 ,即将非数世界的某种状态A转换成数世界 中状态A,简而言之就是资料(数据)的收 集过程。 研究设计 测量 统计分析 A

2、 A (模型) (假设) 非数世界 数世界 (理论定义) (操作定义) 图2-1设计、测量和结果分析过程 v测量包括3个要素: v测量对象 v测量规则:是指针对测量对象如何给予数 字或符号(测量值) v测量值 v一个好的测量能实现研究设计的目的,并 为统计学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 v一个差的测量不仅难以达到研究设计的目 的,而且用再好再高深的统计分析方法也 难以挽救或弥补。 v因此,必须注重测量和评价。 v测量方法的分类 v1.感官测量法 望、闻、切、叩、触、摸 v2.仪器测量法 身高计、体重计、血压计等 v3.实验室检测法 血液检查、肝(肾)功能 检查等 v4.询问调查法 以人为研究对象,可将

3、其主 观体验、经历或状态以问答方式测得。 v测量指标的统计类型 应用条件、实际意义和相应分析方法 v(一)比例(proportion) v(二)比(ratio)或相对比(relative ratio) v(三)率(rate)或真率(true rate) v(一)比例(proportion) v 是指分子包含于分母的分数,如A/A+B,常表示为百分 数,无量纲,取值范围0-1. v 分子和分母代表的应该是同一人群。 v 可以是反映某事件发生或现存状态的概率,如发病概率( 风险)、时点患病率 v 也可以是反映大类中各小类的概率或强度(率)等的组成 比例,即相对频率,如疾病或死亡构成比 v 概率性比

4、例指标多用于小人群或固定的短时间随访资料 v(二)比(ratio)或相对比(relative ratio) v 是指分子不包含于分母的分数,如A/B,它有量纲或无量 纲 v 分子和分母本身可以是绝对数,真率、比例或比 v 如优势比、相对危险度 v(三)率(rate)或真率(true rate) v 是指描述离散事件某变量在单位时间内的瞬时改变量,类 似于速率的概念,有量纲,反映事件发生的强度或密度。 v 在流行病学实际应用中,多使用平均率,即一段时间内的 平均改变量,如发病密度或死亡密度。 v 分子是发生事件数,分母是人时(观察人数乘以观察时间 ) v 真率指标多应用于大人群长时间随访的资料或

5、有观察时间 变量的生存资料。 测量指标的应用类型 频率 测量 指标 指标 类型 效应 测量 指标 描述性指标 两类:疾病率 死亡率 分析性指标 三类:绝对效应(率差) 相对效应(率比) 归因(防治)比例 v疾病频率的测量是在社区人群或医院患者 群体中对疾病进行定量研究的起点 疾病率 v一、发病率的分类 v广义的发生率:发病率、新感染发生率、 临床症状或体征的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 或特定效应发生率等 v从统计特征将发病率分为 v 风险(危险概率) v 真率(发病密度) v(一)风险(risk)或危险概率 v定义:指个体在一个特定期间并以不发生 其他原因的死亡为条件(无竞争风险), 发生某病或经历

6、某健康状态改变的概率。 v该类测量指标无测量单位,数值范围0-1 v可表达为针对观察的无病固定队列的累计 发病率 v观察的“特定期间”是人为确定的。 v调查局部传染病暴发,可定义为流行期间 或第一代病例出现期间,此时风险称为罹 患率 v并不是真率,属于比例 v(二)真率或发病密度 v定义:是指在给定时间(点)上,疾病发 生相对于观察队列大小在单位时间的瞬时 改变强度。 v该类测量指标有量纲,为时间的倒数(1/ 时间),数值范围为0 v针对观察的无病固定或动态队列的发病密 度(发病数/观察人时数) v真率和风险的区别 v例:p14 v100人观察1年均发病: 风险(期间1年)和真率(单位1/年)

7、均为1; 如果真率的单位取1/月,则该真率=1/12; 100人观察半年均发病: 风险(期间0.5年)为1 真率(单位1/年) 为2; 发病率(incidence rate) 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 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分子 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 分母 指可能会发生该病的人群。 K= 100%, 1000/千,或 10000/万 罹患率 定义 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观察时间可以日、周、旬、月为单位 应用 局部地区疾病的暴发 食物中毒 传染病 职业中毒等暴发 v发病风险的分母一定是观察期初的无病人 数。 v发病密度的估计 v发病密度是瞬时发病率,但是很少计算。 一般是

8、针对给定的随访期间估计平均密度 ,就如同估计车辆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 度,而不是某一时点的瞬时速度。 v发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ID)是指在 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速度。 v I vID= v PT vI是观察期间新病例的发生数,PT是该期间 内观察人群产生的人时数(人年、人月或 人日等) v最常用的是人时(person-time,PT) v例如,有一固定队列101人随访2年(t) ,有2个新病例刚好发生在随访期中点,请 计算该疾病的发病密度。 v如果每一个被随访的个体的观察期已知, 可以通过累计随访个体的观察期间来计算 人时PT v如果假设随访的动态人群是稳定的,即

9、人 群大小和年龄分布保持恒定,人时( PT) 等于稳定的无病人群大小N乘以实际随访 期( t)来计算 v二、患病率 v广义的患病状态:感染(不含新感染发生)、亚 临床状态或危险因素状态(如吸烟),以及临床 分类状态等。 v时点患病率(point prevalence) v常简称为患病率,是指群体中个体在某时点为病 例的概率。时点患病率( Pt)可估计为在时点t研 究群体(Nt)中患病者(Ct)的比例。 Pt = Ct / Nt K= 100%, 1000/千,或 10000/万 K= 100%, 1000/千,或 10000/万 期间患病率(period prevalence,PP) 是指群体

10、中个体在给定期间(t0,t)内任一时 点为病例的概率。 续发率(二代发病率) 定义 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 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 数的百分率。 续发率100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 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 (死亡率)死亡指标 v 死亡率 (mortality rate) v 病死率 (fatality rate) v 生存率 (survival rate) (一)死亡率(motality rate) 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 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 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 K= 100%, 1000/千,或 10000/万 死

11、亡率= v 死亡粗率(crude death rate) 指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是一种未经过调整 的率。 v 死亡专率 死亡率可按不同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民 族、种族、婚姻状况及病因等分别计算。 (二)病死率(fatality rate) 表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年),患某病的全 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K= 100%, 1000/千,或 10000/万 表示某确诊疾病的死亡概率 表明该疾病的严重程度 v 若某病处于稳定状态时,病死率可由死亡率和 发病率推算: K= 100%, 1000/千,或 10000/万 (三)生存率 (survival rate) 是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

12、患某病的人中 ,经若干年随访(通常为1、3、 5 年)后, 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 中位生存时间(平均存活时间) 例1, 某医生在住院的肝炎病人中进行肝炎病人 转归观察,10年共收治560例肝炎病人,其中 死亡56人,好转256例,治愈175例,未愈64 例。 结论:肝炎死亡率10%(56/560)。 (病死率) 练 习 (构成比) 例2, 某作者报告发现STD患者 320例, 其中 工人120例,农民110例, 个体户80例,其他10例, 工人发病率最高,为37.5%,农民为34.4%, 个体户为25.0%, 其他人员为3.1%。 (37.5%+34.4%+25.0%+3.1%=100%

13、 ) 练 习 1998年,在某镇新诊断200名糖尿病患者,该镇年初人口 数为9500人,年末人口数为10500人,年初该镇有800名糖尿 病患者,在这一年中有40人死于糖尿病。 问题:1. 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发病率 2. 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死亡率 3. 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病死率 4. 1998年1月1日该镇糖尿病的患病率 5. 1998年12月31日该镇糖尿病的患病率 练 习 1. 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发病率 200/(9500+10500)/2-800=2.17% 2. 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死亡率 40/(9500+10500)/2=0.4% 3. 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病死

14、率 40/1000=4% 练 习 4. 1998年1月1日该镇糖尿病的患病率 800/9500=8.42% 5. 1998年12月31日该镇糖尿病的患病率 (1000-40)/ 10500=9.14% 练 习 某乡2000年末为22000人,2001年末为23000人,2000 年留下确诊肝癌病例数为20人,2001年新发生病例数50人 ,该年肝癌死亡人数为35人,计算2002年元旦零时肝癌的 现患率,2001年肝癌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 。 练 习 v 2002年元旦零时肝癌的现患率=(20+50-35)/23000=0.15% v 2001年肝癌的发病率=50/(22000+23

15、000)/2=0.22% v 患病率=(20+50)/(22000+23000)/2=0.31% v 死亡率=35/(22000+23000)/2=0.16% v 病死率35/(50+20)=50% 某工厂有10000人,2004年底留下的甲型肝炎病人30人 ,2005年新发生甲型肝炎病人210人,其中9月份因饮用水 被污染发生甲型肝炎暴发发病有110人,请问根据上述资料 可计算哪些流行病学指标?其结果如何? 练 习 v 发病率=210/10000=2.1% v 患病率=(210+30)/10000=2.4% v 九月份罹患率=110/10000=1.1% 某一居民区共有3000人,原有慢性肝炎患者10人,在 一次甲肝流行中,发生了新病人50人。随后对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