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规划概述,人教版,第二版,第一章.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74894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分析规划概述,人教版,第二版,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区域分析规划概述,人教版,第二版,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区域分析规划概述,人教版,第二版,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区域分析规划概述,人教版,第二版,第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区域分析规划概述,人教版,第二版,第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分析规划概述,人教版,第二版,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分析规划概述,人教版,第二版,第一章.(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主讲教师:符小洪 职 称:副教授 1 符小洪,男,1967年9月生,闽江学院副教授。 1991年本科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毕业 到闽江学院工作,为本科生讲授区域分析与规划、 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MapInfo基础与应用 、建筑CAD等课程。 先后主持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崛起过程中城市集群化战略研究、海西城市聚集 区空间格局趋势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聚集区战略规划研究、基于组件 式MO的福州市房地产查询系统”等纵向科研项目;参与了福州市人民政府、三明 市人民政府等多项横向科研项目;在经济地理、热带地理等CN刊物上 发表论文近20篇。 参与研发的景观规划可视化三维信息系统成

2、果获2005年全国15届工会 博览会三等奖、福建省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福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福州 市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先后获得闽江学院优秀共产党员、闽江学院先进工 作者、闽江学院第二届师德之星、福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 教学总体规划 (一)本课程的定位分析 1、课程的定位分析的意义 认清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地位与作用; 明确学习本课程需要补救或扩展或掌握的知识与能力; 有利于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学习方法。 结论:地理系各本科专业高年级学生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学 什么?如 何学? 3 2、本课程的定位 基础理论,如自然地理学、地图学、经济地理学等; 应用理论,如数量地理学、

3、生态经济学、城市相关学科、国 土经济学、区域经济组织理论、经济活动空间分析等; 应用技术(工程)理论,如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 划、乡镇(村)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 地 理 系 部 分 专 业 课 程 的 定 位 与 要 求 各个专业方向必修 熟悉基础理论后能分析具体实 例,并为实际应用打基础 掌握相关技能并学以致用 结论:本课程介于第二与第三层次之间的一门实用性学科 4 1、教学内容处理 二、本学期教学安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区域分析理论区域规划理论 区 域 及 区 域 分 析 内 容 (1) 区 域 发 展 基 础支 撑条 件 分 析 (2-4) 区 域 发 展 整 体 评 价

4、(5) 区 域 优 势 与 产 业 分 析(6 -7) 区 域 规 划 基 础 理 论 (8) 区 域 发 展 战 略 与 空间 结 构 理 论(9 -10) 区 域 专 项 规 划 选 讲 (11 - 15) 区域基础设施 规划 区域城镇体系 规划 区域生态环境 规划(选讲) 区域产业布局 规划(选讲) 区域土地利用 规划、管治 5 2、教学思路围绕上述模块精讲“区域规划”相关的区域 分析思想;以案例为载体精讲“区域规划”的基本构思。 3、本教学安排54学时,教学与复习共18周,分课堂教学 与实践教学(扣除节假日后); 4、教学要求:课堂适当记笔记,每单元教学前介绍本章 教学安排,教学后均附

5、应掌握的复习思考题。 学习参考资料 1、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崔功豪等编著,高教出 版社,2006年5月第2版,2007年5月第3次印刷。 2、姚士谋主编的区域与城市发展论(第2版); 3、吴殿廷(北师大)主编的区域分析与规划, 4、阅读有关区域经济、区域规划的论文资料 5、阅读有关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资料,特别是09年5月国务院出台的 全面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及2011年4月 通过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等省委省政府的若干文件精神 6 关于本课程的自学方法提示 1、在老师的引导下把握本课程的总体框架; 2、熟记本课程的重点专业词汇; 3、除课本外,应阅读一定量有

6、关区域分析与规划的文献; 4、完成作业时,不能仅依靠老师与课本提供的信息,要充分 利用网络与图书馆的资料; 5、经常在图书馆或网络上阅读有关区域规划的图件,体会一幅 规划图所包含的区域规划思想及表现手法(专业与技能结合); 6、熟练掌握一种GIS软件与图像处理软件(规划图更多用CAD/PS 软件完成)。 7 福州市大交通体 系的总体规划思路是 :构筑“一个主骨架 、环城高速路、八条 辐射线”的交通网络 。即建成贯通东西、 南北的福银、沈海国 道主干线主骨架、由 福州绕城高速公路洋 门至中洲段、福银高 速中洲至青口段、福 州东绕城高速公路的 洋门至青口段构成总 长约154公里的环城 高速公路。

7、沈海国道 主干线153km 福银国道 主干线101km 绕城高速 西北段46km 京台线古田 至鸿尾43km.罗源湾北港 疏港高速20km 可门港疏港 高速30km 机场一期 21km 机场二期 26km 江阴疏港 高速公路 16.2km 平潭海峡大桥 4976m 湾边大桥 1874m 沈海复线 福州段69km 牛头尾 已建项目 在建项目 动建项目 储备项目 马宅顶 长乐机场 中洲 马尾 琴亭 洋门 湾边互通 娘宫 小山东 渔溪 江阴港 青口 南屿 潼关村 闽清 永泰 绕城高速 东南段71km 福清渔溪至小 山东高速73km 松下港 鸿尾 沈海复线 长乐至平潭 连接线 149 高速公路规划 8

8、 9 未来中心城及外围八个新之一城亭江-琅岐新城,2020年规划人口11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27平方公里。 其中琅岐组团建设用地规模16平方公里利用农业和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 观光业、生态农业、海洋养殖业。为福州未来主城区发展中不可预见的重大项 目留有备用地。 10 对同学的几点要求 1、按时上课,随时抽查,计入期末考评 2、课堂积极参与教学(适当做笔记),计入期末印象考评 3、按时独立完成作业,计入期末平时考评 4、半期考与规划实践报告计入期末成绩 5、学习中的疑问和对老师讲课建议或意见 欢迎多与老师沟通! 联系方式:13625025278或fuxh168 或QQ号418799759 愿我

9、们愉快地共度本学期! 1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区域与区域划分 第二节 区域发展、区域研究与区域科学 第三节 区域分析 12 本章重点专业词汇 区域(节结区与匀质区)、区域发展、区域科学、区域分析 13 一、区域(region)内涵 1、关于区域的认识 政治学观点强调国家行政管理下的一个单元,如我 国的省、县、乡三级行政管理单元。 地理学观点强调地球表面的一个地理单元,如大洲 、大洋、青藏高原等。 经济学观点强调经济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如城市 经济区或圈、我国的三大经济圈、太平洋经济圈等。 社会学观点强调某种社会特征(语言、宗教、民族 、文化等)相同的聚集区,如人种分布区、民族分布区 、宗

10、教教信仰区等。 14 特别指出,地理学界对区域也有不同的看法,强调区域要有 连续性,或中心有某种程度的共性;或区域邻近的标志性等 。可见区域概念的复杂性与生动性。 2、与区域相类似的概念 地区(area) 地域(territory) 15 3、区域的含义(本书观点) 指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 的地域结构形式。这样的结构是具有内聚力的地表空间。 借用物理学名词 物质客体包括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地域结构区域内部是不平衡,有强弱、大小、等级或贫富等差异; 内聚力区域内的各种“流态”或向心集聚或离心扩散的。 为此,就要抓住区域的特征与类型来理解。 16 二、

11、区域的基本特征 区域是地表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三维)。 区域是有一定范围和界线的,除行政界线外,均较模糊的 或是过渡性的。 区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即分级性或多极性 或层次性。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但却以人的不同要求和对象加以划分。 区域内部具有整体性、结构性 特别指出:区域的本质特性是整体性与结构性? 17 1、按区域的内在结构划分(北大的扬吾扬教授提出) (1)均质区 指区域内部间特性的一致性与相似性,并以这种特性区别 于其他的区域。如农业区、吴语区等。常用均质度表示。 (2)结节或功能或枢纽区 指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紧密相连的且具有共 同利益的外围区域所组成。其中的结点

12、有一个或多个,如 上海经济区的中心有浦东与浦西。 三、区域的类型划分 18 1) 结节区由结节性、结节点、吸引区三要素组成。 吸引区域与结节点就组合成结节区域,如城镇(市)体系。 吸引区有强弱影响区之分。 关于对结节区的深度认识 2) 结节性指一定范围内地域中某些地段对人或物能量交换 场所而产生的聚焦作用。 结节点指结节区具有聚焦性能的地段或区域。 吸引区域(腹地)指结节点按半径所服务的某个区域。 19 商业中心等级体系吸引区规划研究方法(介绍) 一是从商业设施角度,如可选取“总商业活动从业人数、商 业活动类型数量、低级商品服务从业人数、高级商品服务 从业人数、百货店从业人数”等指标进行(早期

13、的做法); 二是从消费者行为角度,如根据“交通小区不同购物消费出 行量分组排序,将排序靠前的小区归类合并若干个主要商 业吸引区。然后分别按购物消费出行吸引量和交通小区吸 引数量排序后,综合进行商业中心分级。进而可划分商业 中心的服务半径。如居民区商业中心的服务半径划分 居住区级商业中心的服务半径为800-1000M; 居住小区级为400-500M; 居住组团级为150-200M。 特别指出:对某经济活动吸引区域的研究有利于认识该经 济活动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是否可再举例说明呢? 20 湄洲湾港区划分为湄洲湾南岸的 肖厝港区、斗尾港区,北岸的秀 屿港区、东吴港区。 21 主要节点、吸引区域、节结性

14、等级? 22 福州市“一城两翼两线的地域结构示意图 琅岐经济区 一城即所 谓的“一中 心六组团” 包括中心 城区(含 东部新城 )、长乐 滨海新城 、甘荆组 团、大学 城、青口 组团、马 尾魁岐组 团、长安 组团、琅 岐组团 区位图(二 ) 23 课堂讨论:(从经济活动吸引区域角度) 1)同在湄洲湾,莆田秀屿港发展不如泉州肖厝港的原因? 2)2004年初,福建省提出构建“海西”的战略意义? 提高 24 2、按物质内容划分(了解) (1)自然地理区域,如长江流域、长白山生态系统。 (2)社会经济区域,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 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等。 (3)社会文化区域,如东南亚华人文化

15、圈,闽南语区、港 澳粤文化区、吴语区等。 25 第二节 区域发展、区域研究与区域科学 一、区域发展概念及新趋势 二、区域研究新动向 三、区域发展、区域研究与区域科学的关系 26 一、区域发展概念及新趋势 (一)区域发展概念P3 (二)区域发展的新趋势 1、全球化趋势(跨国公司的作用不可忽视) 2、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 3、可持续发展观念 可见,区域成为竞争单元已成为共识 资源开发 产业组织 结构优化 课外活动 在网络上搜索:2010年8月底,在福州市举行的“泛珠商贸恰 谈会”相关信息,思考经济活动区域划分与合作的意义? 27 二、区域研究新动向 1、更新区域资源观念(有形与无形资源的关系) 区域文化资源(人文精神) 信息资源 人才(力)资源 2、强调区域间关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区域与更大区域的“竞合”认识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认识 区域研究视角要主动融入更大区域分析 省委省政府最近 在各种媒体中常 用了12个字 “更高层次、更大 范围、更深层次” 实现跨越式发展 。就说明区域发 展观念。 28 如何理解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五个统筹”思想与十六届四中全会 的“和谐社会”战略等都强调区域统筹与区域和谐的重要性 3、重视区域创新环境研究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求(知识经济 新产业区) 发达国家经验启示(知识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