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立叶红外光谱定性分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7364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傅立叶红外光谱定性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傅立叶红外光谱定性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傅立叶红外光谱定性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傅立叶红外光谱定性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傅立叶红外光谱定性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傅立叶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傅立叶红外光谱定性分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9 傅立叶红外光谱定性分析 指导教师 姜桂兰 实验9 傅立叶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方法 o一、实验目的 o二、实验原理 o三、实验仪器及用品 o四、实验步骤 o五、实验注意事项 o六、思考与作业 一、实验目的 o1、掌握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o2、掌握红外光谱法对试样的要求及制样技术 o3、了解透射红外光谱法的原理及应用 o4、学会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o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方法主要是依据分子内部原子间的相 对振动和分子转动等信息进行物质测试的方法。 o 利用物质分子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并由其振动及转动运 动引起偶极矩的净变化,使得分子由基态振动和转动能级跃 迁到激发态,获得分子

2、的振动-转动光谱,即红外吸收光谱 。它反映了分子中各基团的振动特征。 o 由于不同分子的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不同,能级间的能 量差值不同,不同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波长必然不同。所以 根据物质的红外吸收波长就可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同时, 物质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符合朗伯-比尔定律,故可用于定量 分析。 实验原理 1、红外吸收的条件 1)某红外光刚好能满足物质振动能级跃迁时所需 要的能量。 2)红外光与物质之间有耦合作用。即分子的振动 必须是能引起偶极矩变化的红外活性振动。 在常温下,绝大多数分子处于基态,由基态跃迁到第一激 发态所产生的吸收谱带称为基频谱带。即基频谱带的频率与分 子振动频率相等。 当物质

3、受到频 率连续变化的红外 光照射时,分子吸 收了某些频率的辐 射,并由其振动或 转动运动引起偶极 矩的净变化,产生 分子振动和转动能 级从基态到激发态 的跃迁,使相应于 这些吸收区域的透 射光强度减弱。记 录红外光的百分透 射比(吸光度)与 波数或波长的关系 曲线,就得到红外 吸收光谱。 2、红外吸收光谱 官能团具有特征吸收频率 基团频率 在不同的分子中,和一个特定的基团 有关的振动频率基本上是相同的。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3、影响基团频率发生位移的因素: o内部因素: 电子效应 包括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中介效应,它们都是由 于化学键的电子分布不均匀引起的。 氢键效应 氢键对红外光谱的主要作用

4、是使峰变宽,使基团频 率发生位移。 振动的耦合效应 两个化学键或基团的振动频率相近(或相等 ),位置上直接相连或接近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原来的谱 带分裂成两个峰,一个频率比原来的谱带高,一个频率低于原来 谱带,这就称为振动耦合。 o外部因素: 物态的影响(包括试样的状态、粒度、温度)和溶剂(溶剂 和溶质的相互作用不同,因此测得光谱吸收带的频率也不同)的 影响;样品的制样方法也会引起红外光谱吸收频率的改变。 实验原理 4、红外光谱吸收区域的划分: o1)3750-2500cm-1区,此区为各类A-H单键的伸缩振动区( 包括C-H、O-H、X-H的吸收带)。3000cm-1以上为不饱和碳 的C

5、-H键伸缩振动区,而3000cm-1以下为饱和碳的C-H键伸缩 振动区。 o2)2500-2000cm-1区,是三键和累积双键的伸缩振动区,包 括碳碳叁键,碳氮三键,C=C=O等基团以及X-H基团化合物的 伸缩振动。 o3)2000-1300cm-1区,是双键伸缩振动区,C=O键在此区有 一强吸收峰,其位置按酸酐、酯、醛酮、酰胺等不同而异。在 1650-1550cm-1处还有N-H键的弯曲振动吸收峰。 o4)1300-667cm-1区,包括C-H键的弯曲振动。此曲在鉴别链 的长短、烯烃双键取代强度、构型基本换取待机位置等方面可提 供有用的信息。 三、实验仪器及用品 (一)IRPrestige-

6、21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1、产品简介 该仪器利用一个迈克尔逊干涉仪获得入射光的干涉图,通过数学运算 (傅立叶变换)把干涉图变为红外光谱图。操作简便的软件IRSolution 。 具有如下参数: 1) 波束范围 4700-340cm-1(标准配置) 2) 分辨率 0.5、1、2、4、8、16cm-1(中红外、近红外),2、4 、8、16cm-1(远红外) 3) S/N(信噪比) 大于40000:1 实验仪器 2、仪器结构组成 o2、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组成部件 o Fourier变换 红外光谱仪 没有色散元件,主要由 光源(硅碳棒、高压汞灯)、Michelson干涉仪、检测 器、计算机和记录

7、仪组成。 o 核心部分为Michelson干涉仪,它将光源发出的 信号以干涉图的形式送往计算机进行Fourier变换数学 处理,最后将干涉图还原成光谱图。 o 它与色散型红外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干涉仪和电 子计算机两部分。 3、 干涉图包含光源的全部频率和与该频率相对应的强度信息,所 以如有一个有红外吸收的样品放在干涉仪的光路中,由于样品 能吸收特征波数的能量,结果所得到的干涉图强度曲线就会相 应地产生一些变化。包括每个频率强度信息的干涉图,可借数 学上的Fourier变换技术对每个频率的光强进行计算,从而得到 吸收强度(或透过率)随波数(或波长)变化的普通光谱图。 Fourier变换 红外光

8、谱仪工作原理 仪器中的Michelson干涉仪的作用是将光源发出的光分成两光 束后,再以不同的光程差重新组合,发生干涉现象。 当两束光的光程差为/2的偶数倍,则落在检测器上的相干光相 互叠加产生明线;相反,为/2的奇数倍时,相干光相互抵消, 产生暗线。此为单色光的干涉图 由于多色光的干涉图等于所有各单色光干涉图的加合,故得到 的是具有中心极大,并向两边迅速衰减的对称干涉图。 (1)扫描速度极快 Fourier变换仪器是在整扫描时间内同时测定所有频率的信息,一般 只要1s左右即可。因此,它可用于测定不稳定物质的红外光谱。而色散型红 外光谱仪,在任何一瞬间只能观测一个很窄的频率范围,一次完整扫描通

9、常 需要8、15、30s等。 (2)具有很高的分辨率 通常Fourier变换 红外光谱仪分辨率达0.10.005 cm-1,而一般棱镜型 的仪器分辨率在1000 cm-1处有3 cm-1 ,光栅型红外光谱仪分辨率也只有 0.2cm-1 。 (3)灵敏度高 因Fourier变换 红外光谱仪不用狭缝和单色器,反射镜面又大,故能量 损失小,到达检测器的能量大,可检测10-8g数量级的样品。 除此之外,还有光谱范围宽(100010 cm-1 );测量精度高, 重复性可达0.1%;杂散光干扰小;样品不受因红外聚焦而产生 的热效应的影响;特别适合于与气相色谱联机或研究化学反应 机理等。 4、傅立叶红外光谱

10、仪的突出优点 实验仪器 5、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的基本操作 o1)打开红外光谱仪的电源开关。 o2)点击电脑屏幕打开IRsolution工作站软件。 o3)点击测定,使屏幕转到测定界面。之后初始化仪器。 o4)制备溴化钾空白片和样品压片。 o5)将压制好的溴化钾空白片(不含样品的溴化钾空片)放入光谱仪样 品仓内的样品架上。 o6)点击测定按钮下的背景按钮,输入光谱名称,确认采集参比背景光 谱。 o7)背景谱图采集完毕后,将待测样品片放入光谱仪内,关上仓盖。 o8)软件可按要求对谱图进行各种分析处理,从文件菜单中选择打印, 将谱图以不同形式打印出报告。 o9)退出系统。 实验仪器 5、仪器使用注意事

11、项 1、仪器一定要安装在稳定牢固的实验台上,远离振 动源。 2、供试品测试完毕后应及时取出,长时间放置在样 品室中会污染光学系统,引起性能下降。样品室应保 持干燥,应及时更换干燥剂。 3、所用的试剂、试样保持干燥,用完后及时放入干 燥器中。 5、压片模具及液体吸收池等红外附件,使用完后应 及时擦拭干净,必要时清洗,保存在干燥器中,以免 锈蚀。 6、光路中有激光,开机时严禁眼睛进入光路。 7、测定完毕,要及时做好仪器使用登记记录。 实验用品 o(二)实验器具: 玛瑙研钵 筛网2um SHIMADZU压片磨具组合 o(三)药品: KBr粉末、未知样品、无水乙醇 四、实验步骤 (一)样品的制备 o(

12、a) 固体样品制样 固体样品制样由压模进行,压 模的构造如图所示: 压模由压杆和压舌组成。压舌 的直径为13mm,两个压舌的表 面光洁度很高,以保证压出的薄片 表面光滑。因此,使用时要注意样 品的粒度、湿度和硬度,以免损伤 压舌表面的光洁度。 组装压模时,将其中一个压舌 光洁面朝上放在底座上,并装上压 片套圈,加入研磨后的样品,再将 另一压舌光洁面朝下压在样品下, 轻轻转动以保证样品面平整,最后 顺序放在压片套筒、弹簧和压杆, 通过液压器加压力至95pa,保持 5min。 样品制备技术 o(b) 液体样品制样 o液体池组成:后框架、垫片、后窗片、间隔片、前窗片和前框架 7 个 部分。 o 一般

13、后框架和前框架由金属材料制成;前窗片和后窗片为氯化钠 、溴化钾等晶体薄片;间隔片常由铝箔和聚四氟乙烯等材料制成,起 着固定液体样品的作用,厚度为 0.012mm。 o在液体池装样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o 灌样时要防止气泡; o 样品要充分溶解,不应有不溶物进入液体池内; o 装样品时不要将样品溶液外溢到窗片上。 o 目前以中红外区(4000400cm-1)应用最为广泛,一般的 光学材料为氯化钠(4000600 cm-1)、溴化钾(4000400 cm-1);这些晶体很容易吸水使表面发乌,影响红外光的透过。因 此,所用的容片应放在干燥器内,要在湿度小的环境下操作。 四、实验步骤 (二)实

14、验内容与方法 o1、扫描背景谱图 o 1)背景试样的制备 o 称取烘干的KBr粉末0.5g ,倒入玛瑙研钵中 研磨10分钟,过筛(2m),过筛后的药品质量应在 0.05-0.08g之间,放到压片磨具中压片,之后装入 样品池。 o 2)扫描背景谱图,保存。 2、扫描样品谱图 1)待测试样的制备 称取烘干的待测样品0.005g放入研钵中,加入 0.5gKBr粉末混匀,倒入玛瑙研钵中研磨10分钟,过筛 (2m),之后压片。 2)扫描样品谱图。 3、谱图处理及图谱检索(识别) 将待测试样的扫描谱图与标准谱图相比较,确定未知组分 。 4、在实验预习报告上记录待测试样扫描谱图的最大吸收波长 及其强度,画出

15、吸收峰,确定待测组分。填写实验报告并上交。 5、清洗 测量结束后,用无水乙醇将研钵,压片器具清洗 干净,置于干燥器内。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必须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实验未涉及的命令禁止乱动; (2)软件不会自动保存数据,所有的数据要保存都必须点击 “Save”进行保存,否则数据丢失。 (3) 谱图处理时,平滑参数不要选择太高,否则会影响谱图 的分辨率。 六、思考与作业 1、红外吸收光谱法对固体试样的要求有哪些?为什么? 2、用压片法制样时,为什么要求研磨到颗粒度在2m左右? 3、红外光谱法能否直接对混合物进行定性分析?为什么? 4、编写预习报告 预习报告内容: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用品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