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受热过程和气温.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7269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气温.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气温.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气温.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气温.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气温.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气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的受热过程和气温.(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三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气温 高考考纲 大气的受热过程 考纲解读 1.了解:大气的组成,能够运用大气垂直分层图说明大 气各层厚度、大气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掌握: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保 温作用的原理。 3.应用: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解释生活中遇到的自然 现象。 气体成分作用体积积分数 水汽 固体杂质 N2 O2 CO2 O3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 干洁空气 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含量少,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78% 21% 很少 很少 因时因地 而异

2、 一、大气的组成(低层大气) 考点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思考:降水的形成条件? 充足的水汽 凝结核(杂质) 空气的上升运动(降温) 人工降雨 前提: 一般措施: 空中有云(水汽) 播撒碘化银(凝结核) 播撒干冰(降温) 人类活动影响着大气的成分和含量 燃烧矿物燃料CO2增加“温室效应” 制冷工业发展氟氯烃含量增加破坏O3层 ,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 例1:读“地球大气垂直分层图(部分)”,回答13题。 1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 情况的是 A B C D A 读“地球大气垂直分层图(部分)”,回答13题。 2影响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面辐射 BCO2气体吸收地面辐

3、射C 臭氧吸收紫外线 D人类活动 C 读“地球大气垂直分层图(部分)”,回答13题。 3有关图示大气层正确的叙述是 A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 B天气晴朗,对流旺盛,利于高空飞行 C上部冷下部热,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D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50左右 D 二、大气的垂直分布 1、分层依据:温度、密度、大气运动状况。 二、大气的垂直分布 2、各层特点 垂直 分布 主要特点与人类类关 系 C: B: A: 对 流 层 平 流 层 高层 大气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降低(0.6/100m) 气流:对流运动显著 天气:复杂多变 气温:随高度增高 而增高 气流:以平流为主 天气:晴朗 空气密度小 气温

4、先降后升 80-500千米有电离层 最密切 高空飞行 天然屏障 (臭氧) 电离层利于 无线通讯 (2011年高考全国卷)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 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图4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 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 20千米/时。 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 D 例2:读图,回答:45题。 4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与图 中哪些辐射或作用有关 ( ) A B C D B 5地球表面的温差比月球表面的温差小得多,与图中 哪些辐射或作用有关( )

5、A B C D D 例2:读图,回答:45题。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 散射 反射 太阳辐射 100% 大气上界 太阳常数 8.24Jcm2min 大气和地面的 反射散射34% 大气吸收19% 大 气 地面吸收47% 考点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三、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 散射 反射 (有选择性) (有选择性) 波长较短的_、_色光最易被散射。 _和较大颗粒的尘埃反射作用明显。 (无选择性) 紫外线 红外线 可见光 蓝 紫 云层 有趣的现象: 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 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2、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 3、

6、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是 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量多, 大气的削弱作用强 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总结:影响某地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 纬度、天气、地势、 日照时间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物体辐射定律:物体温度愈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 愈短(称为短波辐射);温度愈低,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 长愈长(称为长波辐射)。 对流层中的CO2、H2O主要吸收红外线长 波辐射,所以大气主要靠吸收地面辐射而 增温,对太阳辐射吸收的却很少。因此地 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太阳辐射短波辐射 地面辐射长波辐射 大气辐射长波辐射

7、 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 1、纬度因素 2、下垫面因素 3、其他因素(气象影响最大) 大气上界 大气 大气和地面的 反射34 太阳辐射 100 大气吸收19 地面吸收47 地面辐射 120 23 潜 热 输 送 10 湍 流 输 送 114 大气吸收 射向宇宙空间 6 射向宇宙空间 60 射向地面 106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小结 缩小了气 温日较差 对太阳辐射 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 的保温作用 使白天的 气温降低 使晚上的 气温升高 地球适宜人类居住 生活中的地理: 1、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2、在寒

8、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 失多,所以气温很低,易出现霜冻。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 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读某地近地面多年平均热量收支状况图分析回答: (1)阴影反映近地面空气热热量 (盈余/亏损损) 所以此段时间时间 气温呈 趋势趋势 。 盈余 上升 (2)曲线线A表明了 年内的变变化,这这种变变化与 的年变变化基本一致。 热量收入 太阳辐射 读某地近地面多年平均热量收入状况图分析回答: (3)曲线线B表明了 年内的变变化,这这种变变化与 的年变变化基本一致。 (4)该该地位于 半球。最高气温可能出现现

9、在 。 北 7月底或8月初 热量支出 地面辐射 【练习】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已成不争的事实。最近 ,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 地球变暗”效应。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 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 可能是 A25 B12 C10 D8 B 【练习】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已成不争的事实。最近 ,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 地球变暗”效应。读图回答问题。 (2)图乙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 B C D (3)图乙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 B C D D B (1

10、)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2)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 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 ,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 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 对流层的某一个高度范围内会出现气温随 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即下冷上热象),这就 是逆温现象。 若由地面到高空气温垂直递减率每100米下 降的温度低于0.6 ,也属逆温现象。 逆温现象 一、定义: 二、逆温形成的条件: 设理论温度(按温度的直减率变化)为T,实际温度为TS (1)当 r1 R时, TST 开始出现逆温现象,空气无垂直对流,大气层结

11、稳定。 (2)当 r2 R 时, TST 逆温现象消失,温差越大,对流越旺盛。 温度 高度m 2000 1000 63129 R r1 r2 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或黎明,由于大气 逆辐射较弱,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多,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 ,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小,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 。这种逆温现象黎明前最强,日出后逆温层自下而上消失 。 读某工业区不同时段气温垂直分布图,完成1213题。 12.该地当日大气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地面辐射减弱 B.大气逆辐射减弱 C.空气水平运动减弱 D.空气对流运动减弱 13.下列时段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A.19002200 B.0400070

12、0 C.07001000 D.13001600 由于太阳辐射引起逆温的生消过程。 D D 地形逆温:常发生在山地、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 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 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这样 的逆温主要是在一定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所以称为地形 逆温。如美国的洛杉矶因周围三面环山,每年有两百多天 出现逆温现象。 山坡冷气流向山底滑落,导致空气上热下冷 3.平流逆温 由于暖空气流到冷的地面上而形成的逆温称 为平流逆温。当暖空气流到冷的地面上时,暖空气与冷地 面之间不断进行热量交换。暖空气下层受冷地面影响最大 ,气温降低最强烈,上层降温缓慢,从而

13、形成逆温。 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回答: (1)图中出现逆温现象的是、中的 , 判断理由是 。此处气温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 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回答: (2)该城市工业高度集中,当天发生了重大烟雾事件, 这事件的原因是什么? 地形原因:商业居民区地处洼地,不利于气流扩散、自净,加剧了 污染; 气象原因:下冷上热,不利于气流的对流与扩散,加重 了大气污染; 人为原因:工厂排放煤烟、粉尘,空气污染。 思考:锋面附近垂直方向气温随高 度变化曲线图为: 锋面逆温:对流层中,暖空气运移到冷空气之上,形成冷暖 相交的锋面. 暖气团位于锋面之上,冷气团在下。在冷暖 气团之间的过渡带上,若锋

14、面上下暖冷空气的温差较大, 便形成逆温。由于锋是从地面向冷空气上方倾斜的,逆温 层也随锋面的倾斜而呈倾斜状态。因此逆温只能在冷空气 所控制的地区内观察到,在冬半年有时会形成冻雨一些恶 劣性天气。 右图(图3)中曲线表示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分析回答 1此时地的风向为: A偏东风 B偏西风 C偏南风 D偏北风 D 右图(图3)中曲线表示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分析回答 2关于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气温、气压高于 B处气温日较差大于 C处附近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 D处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3图4中甲、乙、丙、丁四种气温垂直分布状况,与 处最为接近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C D 高空的冰晶、雪花下降到距地面20003000米时时,因周围围温度升高 而融化成为为低于0C的过过冷却水滴,当这这些过过冷却水滴接触到温 度低于OC的地面或物体时时,就会迅速冻结冻结 成晶莹莹透明的冰壳, 即形成冻冻雨现现象。读读下图图,回答56题题。 3冻雨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图中的 A处 B C处 D处 4当某地区出现冻雨现象时,该地区 A处在单一气团的控制下 B正值春秋季节 C.上空有逆温现象存 D.地下潜水迅速上升 A C 城市逆温: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热岛效应,而形成的逆温现象 市区 郊区 郊区 市区市区 郊区郊区 市区市区 郊区郊区 3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