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起重机基础设计.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69582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6.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塔式起重机基础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塔式起重机基础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塔式起重机基础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塔式起重机基础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塔式起重机基础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塔式起重机基础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塔式起重机基础设计.(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塔式起重机基础设计 一、基础受力分析 二、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QTZ60 自重(包括压重)F1=833.00kN,最大起重荷载 F2=60.00kN, 塔吊倾覆力距Mk=787.50kN.m,塔吊起重高度 H=50.00m,塔身宽度B=1.80m, 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基础埋深D=0.00m, 基础最小厚度h=1.20m, 基础最小宽度L=5.00m, 三、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002)第5.2条承载力计算。 当不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 V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设计值,它包括 塔吊自重,压重和最大起重荷载。 V=1.2F1+1.4F2

2、=1.2833+1.460=1083.6(KN) 三、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 G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 G=1.2(25.0LLh+20.0LLD) =1.2(25.0551.2+20.0550) = 900.00(kN) L基础底面的宽度,取L=5.00m W础底面的抵抗矩, W=LLL/6=555/6=20.83(m3) M倾覆力矩,包括风荷载产生的力距和最大起 重力距,M=1.4Mk =1.4787.50=1102.50(kN.m) 三、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 当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 当考虑偏心距较 大时的基础设计 值计算公式: 三、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 当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

3、值计算公式: 当考虑偏心距较 大时的基础设计 值计算公式: 1.请大家根据图 示关系,推导一 下这个公式。 2.为什么要是 eb/6才用这个 公式、这个图示 ? 三、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 a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距离(m) ,按下式计算: 三、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 经过计算得到: 无附着的最大压力设计值 无附着的最小压力设计值 三、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 有附着的压力设计值 偏心距较大时压力设计值 有无问题? 四、地基基础承载力验算 地基基础承载力特征值计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第5.2.3条。 计算公式如下: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250.00kN/m2;

4、 b基础宽度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见表5.2.4,取0.00; d基础埋深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见表5.2.4,本工程地 基承载力特征值是采用深层平板实验取得的,故取0.00; 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取20.00kN/m3; 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重度,取20.00kN/m3; b基础底面宽度,取5.00m; d基础埋深度,取0.00m。 四、地基基础承载力验算 解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实际计算取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fa=200.00kPa pkfa (5.2.1-1) fa=200.00kPapmax=132.27kPa,满足要求! pkmax1.2fa (5.2.1-2) pkmax =136.3

5、3kPa b/6)的 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 (1)推导当eb/6时, 基础设计值计算计算 公式 (2)上述推导出的公式 ,为什么是在eb/6情 况下成立?若eb/6时 ,上述公式是否也成 立?试加以证明。 2. P44第2、4、5题 塔式起重机基础设计础设计 (四桩基础) 塔吊四桩基础的设计计算 最常用的塔吊基础是采用四桩基础,塔吊桩基础 的设计的内容包括: (1)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与弯矩计算 (2)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 (3)矩形承台截面主筋的计算 (4)矩形承台截面抗剪切计算 (5)桩承载力验算和桩竖身极限承载力验算及桩 长计算。 塔机型号 QTZ63 ( 5510) 塔机独立状态的最

6、大起吊高 度H0(m) 32 塔机独立状态的计算高度 H(m) 40 塔身桁架结构方钢管 塔身桁架结构宽度B(m)1.6 一、塔机参数 一、塔机参数 塔身自重G0(kN)251 起重臂自重G1(kN)37.4 起重臂重心至塔身中心距离RG1(m)22 小车和吊钩自重G2(kN)3.8 最大起重荷载Qmax(kN)60 最大起重荷载至塔身中心相应的最大距离 RQmax(m) 11.5 最小起重荷载Qmin(kN)10 最大吊物幅度RQmin(m)55 最大起重力矩M2(kNm)Max6011.5,1055690 平衡臂自重G3(kN)19.8 平衡臂重心至塔身中心距离RG3(m)6.3 平衡块自

7、重G4(kN)138 平衡块重心至塔身中心距离RG4(m)11.8 一、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 QTZ63 (5510) 塔身宽度B=1.6m ,基础埋深D=0.00m ;桩直径d=0.40m,桩间 距La=3.70m,桩身混凝土强度C25,承台厚度 h=1.20m 混凝土强度:C35,钢筋级别:级,承台箍筋间距 S=200mm,承台长度或宽度L =4.50m, 保护层 厚度:50mm; 二、风荷载计算 k风荷载标准值(kN/m2); z高度z 处的风振系数; s风载体形系数; z风压高度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 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 0基本风压;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8、结构荷载 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 1.基本风压 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基本 风压附录D5,施工场地位于温州茶山高教园区: 1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w0=0.35kN/m2; 50年一遇的 基本风压w0=0.6kN/m2; 10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 w0=0.7kN/m2;取50年一遇基本风压计算。 0=0.35(kN/m2) 离地面或海 平面高度 (m) 地面粗糙度类别 ABCD 5 10 15 20 30 40 50 60 117 138 152 163 180 192 203 212 100 100 114 125 142 156 161 177 0

9、74 074 074 084 100 113 125 135 062 062 062 062 062 073 084 093 表7.2.1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 z =1.61 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 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 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D四类: 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 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3.高度z 处的风振系数z 脉动增大系数; 脉动影响系数; z 振型系数,查表F1.1, z =1; 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T1=(0.0070.0

10、13)H 钢结构可取高值,钢筋混凝土结构可取低值。 本例取T1=0.013*50=0.65(S), 0T12=0.35*0.652=0.15(KNs2/m2),=1.96 =0.87 z=1 z 3. 高度z 处的风振系数z 脉动增大系数; 脉动影响系数; z 振型系数,查表F1.1, z =1; 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4. 风载体形系数s 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80009-2001)中 的表7.3.1中第34项中的“塔架”风向情形,挡风 系数=0.35,得s=2.1。 s=2.1 5.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二、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与弯矩计算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1.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

11、竖向力: 塔机自重:F1 F1=G0+G1+G2+G3+G4 =251+37.4+3.8+19.8+138=450(KN) 起吊重量:F2=60(KN) V= F1 +F2=450+60=510(kN) 2.承台自重和上面覆土自重 G=25.0LLh+20.0LLD =(25.04.54.51.2+20.04.54.50) = 607.5(kN) 二、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与弯矩计算 3. 塔吊的倾覆力矩: M=G1*RG1+G2*RG2-G3*RG3-G4*RG4+G1*RG1 +0.9(Qmin*RQmin+c*Fh*H0/2) =37.4*22+3.8*11.5-19.8*6.3-13

12、8*11.8 +0.9*(60*11.5+54.656*40/2) =718.168(KN.m) 二、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与弯矩计算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 1.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 塔机自重:F1 F1=G0+G1+G2+G3+G4 =251+37.4+3.8+19.8+138=450(KN) 起吊重量:F2=60(KN) V= 1.2*F1 +1.4*F2=1.2*450+1.4*60=624(kN) 2.承台自重和上面覆土自重 G=1.2*(25.0LLh+20.0LLD ) =1.2*(25.04.54.51.2+20.04.54.50) =729(kN) 二、塔吊基础承台顶面

13、的竖向力与弯矩计算 3. 塔吊的倾覆力矩: M=1.2*(G1*RG1+G2*RG2-G3*RG3-G4*RG4+G1*RG1) +1.4*0.9*( Qmin*RQmin+c*Fh*H0/2) =1.2*(37.4*22+3.8*11.5-19.8*6.3-138*11.8) +1.4*0.9*(60*11.5+54.656*40/2 ) =1182.763(KN.m) 三、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 三、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 1. 桩顶竖向力的计算(GB 50007-2002第8.5.3条) n单桩个数,n=4; V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 G桩基承台的自重标准值; Mx,My承台底面的弯

14、矩设计值(kN.m); x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 , xi=yi =1.85m; Ni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 三、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 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Ni 按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计算Ni 三、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 2. 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GB 50007-2002第8.5.16条 ) Mx,My计算截面处X、Y方向的弯矩设计值(kN.m); x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 Ni1扣除承台自重的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 三、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 经过计算得到弯矩设计值: 四、矩形承台承台主筋计算 1. 配筋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中7.2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