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风险分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6383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7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信用风险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企业信用风险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企业信用风险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企业信用风险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企业信用风险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信用风险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信用风险分析.(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信用评估及信用风险分析 国外机构发布风险报告 担忧中国再现“三角债” o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谈佳隆/上海报道 o 2009年4月8日,国际信用保险及信用管理服务机构 科法斯集团(Coface,下称“科法斯”)在上海等多地 针对中国内地“企业微观付款行为”发布了2008中国 企业信用风险状况调查报告(下称调查报告), 该报告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国内企业付款行为及 其信用风险。据调查报告显示,由于客户现金流紧 张及融资困难,已经让中小企业面对流动性不足的风险 ,并可能带来“多米诺骨牌”式的破产及“三角债”威胁。 企业信用风险的内涵 o 指信用交易的一方不能正常履约或不能全部 履约而给另一方

2、带来的风险, o 一种损失的可能性 o 风险发生与否、发生时间、发生原因、潜在 损失多少等的不确定性 企业信用风险 买方信用风险 o 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 务,造成信用销售合同违 约而给授信企业带来的风 险; 卖方信用风险 o 授信方拒绝提供所承诺的 货物或服务而给受信方带 来的风险; 常见的企业信用风险 买方信用风险 o 客户拒绝付款 o 拖欠货款 o 无力还款 o 不能足额偿付货款 卖方信用风险 o 授信方不能按时保质交货 o 授信方拒绝提供货物等情 况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 o 企业信用管理技术就是从授信方的角度出发 ,帮助授信机构规避因客户违约带来的信用 风险,提高授信的成功率。客户到期

3、不付款到期不付款 是最主要的信用风险形式。 o 授信方的信用风险 n 现金周转风险 n 坏账风险 授信方的信用风险 现金周转风险 o 由于客户不能按时足额按时足额偿 付货款或拒绝付款,使企 业的资金不能按时回笼, 出现现在周转困难的风险 。 坏账风险 o 由于客户拒绝付款或已经 完全丧失付款能力,而导 致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 企业信用风险的特点 o 综合性 o 双向性 o 传递性和扩散性 o 累积性 o 隐蔽性和突发性 o 不确定性 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受信企业 o 客户履约能力 n财务危机 n经营不善 n客户破产 o 客户履约意愿 n贸易纠纷 n恶意占用对方资 金 n蓄意欺诈 外部因素 o

4、国家风险 o 行业风险 o 法律法规不健 全 授信企业 o 自身信用风 险管理能力 低下 11 客户信息管理问题,档案不完整; 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缺少有效的沟 通; 企业内部业务人员与客户勾结; 企业内部资金和项目审批不科学, 领导主观盲目决策; 产生拖欠的内部管理原因 Y缺少准确判断客户的信用状况 的方法; Y没有正确地选择结算方式和结 算条件; Y对应收帐款监控不严; Y对拖欠帐款缺少有效的追讨手 段; 对内缺少科学的信用 管理制度和组织体系 对客户缺少科学的信用政 策和规范的业务管理流程 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的意义 o信用作为一种可利用资源,作为企业营销战略的一项重要手段和 客户关系管理中的

5、联系纽带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n企业信用的合理使用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力和维系客户关系的重要途径; n而信用风险是企业当前面临的最大、最为严重的风险之一,是导致企业破产的 主要原因, o在信用扩张和风险激增的两难境地中,信用管理就成为现代企业 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o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风险和机遇如影随形,企业实施信用管理的 战略目标不再是一味的追求风险最小化(风险控制),而是根据 企业的发展战略在信用发授和保持适度风险间取得平衡,谋求企 业的利益最大化。 企业信用评估 o 我们使用广义上的信用评估概念,即企业在实施信用管理 战略中,所进行的信用发授、信用

6、风险控制、信用价值实 现等与企业一切信用活动相关的评估活动。 o 在企业信用管理战略中的信用评估主要涉及下列三方面: n (1)客户的信用评级、违约判别; n (2)信用交易的信用风险暴露评估; n (3)企业信用管理绩效评估。 企业信用评估 客户信用质量度量与违约判别 o 客户信用评级 o客户信用评估与其他形式的财务 预测分析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注 重的不是企业盈利增长的潜力, 而是集中注意力在交易发生后, 债务方在未来期限内出现导致经 济状况恶化、财务实力削弱以至 破产而造成违约风险的可能性的 问题 企业信用风险暴露分析 o 交易信用风险分析 企业信用评估理论信用评级 o信用评级法在80年代

7、以前是一种主流的信用评估法,通过对反映企业信 用质量的各种要素的分析,在一定的指标体系(标准)下,按照预设的信 用等级,由信用评估专家(机构)通过主观判断,给出待评估企业的信用 评分或信用等级归类。 o信用评级的依据是,企业的信用质量和信用风险发生概率之间的相关性。 国际著名信用评估公司标准普尔对信用质量和信用风险发生的概率之间的 相关性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与验证,在其1981年7月1日起所评估的6700 家债务人的数据库中,通过采样分析,发现信用等级越高,违约的概率越 小。信用等级和风险发生概率二者之间存在着强负相关性。如图所示,相 似的结论在其他评估机构的研究中也可以得到确证。 o信用评级的本

8、质通过对企业信用等级的划分来表征在未来信用期限受信方 偿还债务能力及发生违约的可能性。 信用评级VS.违约率 企业信用评估理论信用评级 专家信用评级法 o传统的信用分析依赖于训练有 素的专家通过对债务人信用要 素的主观判断专家方法 o信用要素学说 基于模型的违约判别 o为了弥补主观评级法的不足, 大量的信用评估系统和模型应 运而生: n如Altman(1968)Z计分模型 nZETA模型 n神经网络 n工智能 n市场报酬模型及死亡率等。 企业信用评估理论信用评级 企业信用评估理论信用评级 o使用专家方法,简单易行,但受到评估者经验、背景、知识结构 等因素的影响。信用分析的过程是个人化的,不完全

9、按照预定的 规则和分析技术做出决定,每一个信用分析师在做出信用判断的 过程中运用最多的是自己的经验、常识做出的判断。评级结果对 评估人员的经验,主观性和能力等依赖性较强,评级的标准会受 到流行趋势、个体倾向以及行业竞争等非信用因素的影响,从而 导致评级结果的客观、公正性难以保证。以下三点是基于要素学 说专家分析方法存在的主要缺憾: n 主观性 n 一致性 n 成本高 企业信用评估理论模型法 出处 模型类型 单变量多变量 统计方法比率分析 资产负债表分解 回归分析 判别分析 Logit分析 行为反映Share price behavior model 贷款办公室的试验 案例研究分析违约的普通因素

10、 迭代/优化(模拟)信用评分 回归分析 基于专家系统的规则 神经网络 非参数DEA分析 信用风险评估方法与模型 企业信用评估理论 交易信用风险度量理论 o信用评级和违约判别只是对信用风险的相对度量,信用评级只能 够客观的反映评级对象的相对违约风险,信用等级越高,其违约 的可能性越小,信用评级在企业信用管理中决定的是企业是否发 授信用和最大限度可能的信用发授限制。 o但信用评级与被评级对象的违约率和绝对违约风险没有稳定的对 应关系,信用评级不能有效表示违约的绝对风险。当企业一旦做 出授信决定,授信方就处于信用风险暴露的情境中,这时候,需 要对授信方的信用风险暴露进行科学、准确的度量,从而为信用

11、交易的债权保障机制和应收账款管理提供指导依据。针对与此, 大量更为精细、严谨的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方法、技术被大量开发 出来,对信用风险的度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评级和违约判别。 企业信用评估理论 交易信用风险度量理论 o 信用风险度量要素 n 违约概率 o违约概率量度债权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一般与债务人或其他合约义务 人(担保方等)的信用质量、外部经济条件的变化密切相关。 n 违约风险暴露 o信用风险主要反映发生违约事件的可能性,违约暴露是由于违约事件的 出现而使债权方遭受损失的合约值。 o违约风险暴露=交易额度X风险发生概率 n 违约损失 o违约损失是债务人违约时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失,在通常情况下,

12、债权人 并不会丧失全部的信用,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n 期限 o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期限越短,意味着违约风险越小。期限是债 权方用来控制信用风险的一种有效途径。 企业信用评估理论 交易信用风险度量理论 o 随着对信用风险认识的深入,各种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不断推陈出 新,由于在信用管理领域,银行业始终走在前列,目前主流信用 风险度量模型大量是针对银行业和债券的评级。 o一般来说,现代信用风险模型可分为以下两类: n(1)盯市的投资组合理论模型(比如JPMorgan 的Credit Metrics和KMV公司提出的以Merton模型为基础的信用风险 模型。 n(2)违约模式模型,违约模式模型是用来

13、估计在给定期限内 资产组合的违约风险概率分布。 企业信用评估理论 信用管理绩效评估 o 企业实施信用管理的目标是在合理信用风险 频段上谋求信用交易受益最大化。企业实施 信用管理的目的是合理授信赢得市场竞争力 ,规避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对企业信 用交易的收益分析和信用管理的绩效评估也 是现代企业信用管理战略中重要的一部分。 企业信用评估理论 信用管理绩效评估 企业信用管理效果图 客户信用评级 客户信用评级 o 对债务人主体进行信用评级时不但需要从企业的前景、 行业、规模、所有权状况、资产结构、负债、净资产等 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因素出发,还需要充分考虑企业所 在地区/国家的信用状况以及企业的管

14、理绩效。 o 目前信用评估的出发点主要是从企业的: n财务状况 n管理水平 n所处行业前景 n企业所在的国家和地区信用来评判 客户信用评级(一)财务评估 o企业财务健康状况是企业是否会发生违约风险的最直接反映。通 过对企业运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状况的探测,考察企业是否有满意 的收入、是否能带来真实保险的现金流(现金流是否保持持续、 稳定的还款能力)、是否具有抵挡不可预期财务困境的能力; o资深的信用分析师能够通过研究客户公司的财务报告探知公司的 收入和现金流是否能够偿还债务,用于偿债的资产是否是高质量 的,是否能够为债务人提供真正的现金储备,以及公司是否有合 适的借款能力,甚至可以预见其在未来是否

15、能够得以生存。 o财务评估的主要依据是客户公司定期编制的财务报表体系所提供 的数据。在我国,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的 要求,企业所采用的财务报表体系由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 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组成。三张主要财务报表和相应的册表 以及财务报表附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财务试算表等反应了企业 财务运营的基本状况。 客户信用评级(一)财务评估 o 通常财务评估从企业的财务特征、财政政策 、盈利性、资本结构、现金流保护、财务灵 活性等方面进行分析。透过反映企业基本财 务状况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信息表象, 洞察企业在预期的信用期限内的偿债能力。 右表为企业 在信用评估 中关于财务 信息报

16、告的 一个样板, 当前许多实 施会计电算 化和拥有会 计信息系统 的企业都能 够通过计算 机输出反应 企业效率、 成本、盈利 性、收益的 稳定性、债 务杠杆等因 素的财务比 率。 因素行业标 准 公司指数 资 产 负 债 表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营运资本 固定资产 长期负债 固定价值=固定资产 -长期负债 资本净值 损 益 表 年销售额 营业 利润(EBIT) 折旧和分摊 坏帐 收入税 纯利/净亏损 红利/预支 各种调整 net capital expenses 利息花费 比 率盈利率 反映企业是否能够获 得足够现 金 以偿还 到期债务 的能力 EBITDA/销售额 净收入/销售额 适用税率 财务 杠杆长期负债 /资本金 流动负债 /有形资产 价值 偿付能力EBIT/I 自由现金流-资本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