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一章药糖化学.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6053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第一章药糖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生物化学第一章药糖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生物化学第一章药糖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生物化学第一章药糖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生物化学第一章药糖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第一章药糖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第一章药糖化学.(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 生命的分子基础 第一章 糖的化学 (一)糖的概念、分布 由C、H、O组成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聚合物和衍 生物的总称。 糖在生物界分布广、含量多; 可与蛋白质、脂类结合之复合糖形式存在。 (二)糖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1.能源利用、储存形式。糖原,葡萄糖 2.细胞结构。纤维素,糖胺聚糖等 3.生物活性物质及药物作用物质。 第一节 概述 一、糖的概念、分布及主要生物学作用 1.单糖(monosaccharide)结构最简单 (1)丙糖:甘油醛 二羟丙酮 (2)丁糖:D-赤藓糖 D-赤藓酮糖 (3)戊糖:D-核糖,D-木糖 (4)己糖:数量最多,机体代谢最密切 D-葡萄糖、D-半乳糖、D-

2、甘露糖;D-果糖(酮糖) 除葡萄糖外,多以多糖形式存在 (5)庚糖: D-景天庚酮糖,以磷酸酯形式存在 二、糖的分类 4 蔗糖 (sucrose) G+F 麦芽糖 (maltose) GG 乳糖 (lactose) G+Gal 2.寡糖(oligosaccharide) 单糖缩合的单链结构(26单糖分子) (1)二糖:两分子单糖以糖苷键连接而成 (2)三糖: 棉子糖(半乳糖、葡萄糖、果糖组成) 棉子、桉树,甜菜中存在 3.多糖(polysaccharide) 多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长链结构,分子 量很大,均无甜味和还原性。有旋光性。 淀粉(starch)、 糖原(glycogen)、 纤维素(

3、cellulose) 复合糖(非糖物质结合的): 糖蛋白、糖脂 7 n还原性糖种类: 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等。 非还原性糖有蔗糖、淀粉、纤维素等,但它们都可以通过水解 生成相应的还原性单糖。 n还原性糖概念: 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 在糖类中,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单糖和含有游离醛 基的二糖都具有还原性。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果糖分子中含有游离酮基,乳 糖和麦芽糖分子中含有游离的醛基,故它们都是还原糖。 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都是检验还原性糖的试剂,二者的使用 方法及原理、成分有区别,与还原糖均生成砖红色(沉淀)。 第二节 多糖的化学 一、多糖的分类 (一)多糖(

4、按来源)分类 1.植物多糖: 水溶性多糖:(如当归、枸杞、大黄、艾叶等)多糖。 水不溶性多糖:淀粉、纤维素等 2.动物多糖:为水溶性粘多糖。 肝素、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猪胎盘脂多糖等 3.微生物多糖: 香菇、茯苓、银耳等的多糖 4.海洋生物多糖: 甲壳素、螺旋藻多糖等。 (二)多糖(生理功能)分类 1.储能多糖: 淀粉、糖原(供能用) 2.结构多糖: 具有硬性和韧性,支撑组织。 几丁质(甲壳素)、纤维素 1.均一多糖:同聚多糖,单一单糖组成。 homopolysaccharide 淀粉、糖原、糖胶类、几丁质等。 2.不均一多糖:杂聚多糖,由不同类型单糖缩合而成 heterpolysaccha

5、ride 肝素、透明质酸、植物中的多糖 3.粘多糖(糖胺聚糖) mucopolysaccharide,glycosaminoglycan 含氮的不均一多糖,通常为糖醛酸及氨基己糖或其衍 生物,有的含有硫酸。 透明质酸,肝素,硫酸软骨素 (三)多糖(组成成分)分类 (1)糖蛋白glycoproteins 糖与蛋白质共价结合的复合分子,糖少于Pr 连接方式: 1)O连接:与AA(ser,thr,Hlys)OH连接为糖苷 2)N连接:与Aln的酰胺基连接,多为糖胺链连接 (2)蛋白聚糖proteoglycan 糖胺聚糖链共价连接于核心蛋白组成,多、复杂。 软骨蛋白聚糖、动脉蛋白聚糖、角膜蛋白聚糖 4

6、.结合糖:糖复合物glycoconjugate (3)糖脂:glycolipids 糖类通过其还原端以糖苷键与脂类连接的化合物 各种衍生糖脂(鞘糖脂、甘油糖脂、磷酸多萜醇衍生的糖 脂、类固醇衍生的糖脂) (4)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糖为主体的糖脂复合物。胎盘脂多糖等 二、重要多糖的化学结构与生理功能 (一)淀粉 starch 植物多糖,存在于种子、块根与果实中 ,大米淀粉达70%80%。 天然淀粉: 均为 - D-葡萄糖缩合的同聚多糖 直链淀粉: -1,4糖苷键直链结构,空间结构为空心螺 旋状,6个葡萄糖单位/圈螺旋 支链淀粉 : -1,4糖苷键形成多个较短的分子,其之

7、间 连接键为 -1,6糖苷键 (糯米含支链淀粉比例高(几乎达100%),粘稠 ) 淀粉的性质: 冷水中不溶解,加热淀粉膨胀成糊状 碘反应: 直链淀粉遇碘产生兰色 支链淀粉遇碘产生紫红色 淀粉水解与碘反应: 淀粉 大小不一多糖(糊精) 淀粉糊精 红糊精 无色糊精 麦芽糖 G 碘反应: 兰色 红色 无色 班氏试剂: 阳性 (二)糖原glycogen 动物淀粉(肝、肌肉 ) -D-葡萄糖构成的同聚多糖 与支链淀粉相似,为带有1,6分支点的 -1,4-葡萄 糖多聚物。但分支多(短链约含810个葡萄糖单位) 遇碘产生红色,彻底水解产生 D-葡萄糖 (三)葡聚糖dextran 右旋糖酐 酵母菌及其某些细菌

8、的储存多糖 为-1,6-葡萄糖同聚多糖 (偶有-1,2, -1,3, -1,4连接) (四)纤维素cellulose 植物胞壁成分。 结构: D-葡萄糖以-1,4-糖苷键连接的直链同聚多糖 不溶于水、稀酸及稀碱(-1,4键对酸较强抵抗力), 强 酸水解产生D-葡萄糖及纤维二糖。 哺乳动物无-1,4糖苷键的水解酶,反刍动物(牛羊 )消化道细菌存在水解纤维素的酶。 17 反应: 成酯:纤维素中葡萄糖的自由羟基与酸成酯 纤维素与浓硝酸-硝化纤维素(酯) 医药化学工业原料 (火棉胶,炸药原料) 纤维素与醋酸成醋酸纤维素 : 多种塑料的原料 ,生化试 剂等。 琼胶能吸水膨胀,不溶于冷水,但可热水成溶胶,

9、冷却后成 凝胶。不易被细菌分解,所以作细菌培养基的凝固剂. D-半乳糖 ( 9个D-半乳糖单位以 -1,3-糖苷键连接) 与L-半乳糖以1,4-糖苷 键相连, L-半乳糖C6结合一硫酸 基. 结构: (五)琼胶agar 琼脂(海藻多糖) (六)几丁质chitin 甲壳素或壳多糖 虾蟹昆虫夹壳的主要成分 、 植物、菌类藻类植物细胞壁 亦含有。 其量仅次于纤维 素 组成: N-乙酰氨基葡萄糖 通过-1,4糖苷键连接起 来的同聚多糖。 为医药、化工及食品 行业辅料 (七)黏多糖 1,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存在于动物的结缔组织、眼球的玻璃体、角膜、关节液中。 具强吸水性,形成粘度很大

10、胶状液,具黏结与保护细胞的作 用。 透明质酸酶(细菌、蜂毒)水解透明质酸(异物侵入或药 物扩散) 组成: D-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交替组 成线性结构(以1,3糖苷键连接成二糖单位,再 以1,4糖苷键同另一二糖单位连接). 2.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 体内最多的黏多糖,为软骨主要成分 结构: 二糖的聚合物(ABC三种) A:葡萄糖醛酸-1,3-N-乙酰氨基半乳糖? -4-硫酸酯 B:艾杜糖醛酸-1,3-N-乙酰氨基半乳糖? -4-硫酸酯 C:葡萄糖醛酸-1,3-N-乙酰氨基半乳糖? -6-硫酸酯 硫酸软骨素B-硫酸皮肤素(存在于皮肤的黏多糖) 半乳?葡萄糖 降

11、血脂和缓和的抗凝血作用。 3.肝素heparin 存在于肝、肺、血管壁、肠粘膜中天然抗凝血物质 组成: 硫酸氨基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和艾杜糖醛酸的硫 酸酯。 氨基葡萄糖苷为 型,糖醛酸糖苷为型。 肝素中为四糖重复单位。 粘多糖的组成成分及分布 名称 主要组成成分 分布 透明质酸 乙酰葡萄糖胺,D-葡萄糖醛酸 眼球玻璃体脐带关节 硫酸软骨素A 乙酰葡萄糖胺,D-葡萄糖醛酸,硫酸 软骨、骨 硫酸软骨素B 乙酰葡萄糖胺,L-艾杜糖醛酸,硫酸 皮肤腱心瓣膜 硫酸软骨素C 乙酰葡萄糖胺,D-葡萄糖醛酸,硫酸 皮肤脐带腱 软骨素 乙酰葡萄糖胺,D-葡萄糖醛酸 皮肤 硫酸角质素 乙酰葡萄糖胺,D-半乳糖,硫酸

12、 角膜,肋骨 肝素 磺酰葡萄糖胺,D-葡萄糖醛酸,硫酸 肝肺肾、肠粘膜 硫酸类肝素 乙酰葡萄糖胺,D-葡萄糖醛酸,硫酸 肝 肺等 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素 硫酸软骨素B透明质酸 (八)细菌多糖 1,肽聚糖peptidoglycan 又称胞壁质murein 构成细菌细胞壁基本骨架的主要成分 结构:多糖与氨基酸链相连的多糖复合物 结构中糖以-1,4键连接成二糖重复单位. AA为D-AA。 形成的聚合物肽聚糖 DAA肽有抵抗肽水解酶的作用,故对细菌细胞有 保护作用。 溶菌酶水解肽聚糖结构中1,4糖苷键,而导致细 菌细胞膨胀破裂。(该酶溶解革兰氏阳性菌机制) 青霉素抗菌作用: 抑制肽聚糖的生物合成,使得细

13、胞壁不完整,从而导 致细菌死亡。 2.脂多糖 革兰氏阴性菌除含有10%肽聚糖外,含有 十分复杂的脂多糖。 组成: 外层低聚糖链;核心多糖;及脂质。 细菌脂多糖的外层低聚糖是使人致病的部分( 单糖组分随菌株而不相同),各种菌核心多糖链均 相似。 27 三、多糖提取、分离和纯化的原理 (一)多糖的提取与分离 来源不同,提取方法各异 第一类 难溶于水,可溶于稀碱液。 主要是胶类,如木聚糖、半乳聚糖 原料粉碎后用0.5mol/LNaOH水溶液提取,后中 和、浓缩,最后加入乙醇,得粗糖沉淀物 第二类 易溶于温水,难溶于冷水的多糖。 可用7080C热水抽提,提取液用氯仿:正丁 醇(4:1)混合去蛋白质,经

14、透析,浓缩后再加入乙 醇即得粗多糖产物 第三类黏多糖的提取 (组织中黏多糖与蛋白质共价结合) 用蛋白酶水解蛋白或用碱处理,使之间共价键断 裂,促使粘多糖释放,以便于提取。 (1)碱液抽提法: 原料经预处理后,用0.5mol/LNaOH溶液于 4C提取,酸中和。蛋白质用调节pH、加热或用白 陶土吸附去除。最后以乙醇沉淀即可获成品。软骨 中提取软骨素即用此法。 (2)蛋白水解酶消化法 组织中释出粘多糖的方法 蛋白水解酶:木瓜蛋白酶及链霉蛋白酶 经酶消化的提取液用5%三氯醋酸去蛋白(或透 析),乙醇沉淀粘多糖。 (二)多糖的纯化 方法多,根据条件适当选择,多种方法同时使用以 达到理想的分离结果 1.分级沉淀法:乙醇分级沉淀分离各种硫酸软骨素。 2.季铵盐络合法: 表面活化剂与粘多糖聚阴离子形成络合物,水不溶。 3.离子交换层析: 利用pH及盐浓度梯度分离各种多糖 4.制备性区带电泳: 利用分子大小、形状、电荷区分 5.固定化凝集素的亲和层析法: 特异结合单糖和寡糖(可逆) 如刀豆凝集素ConA专一与甘露糖基结合。(半乳糖干 扰素等) 31 (三)多糖的降解 制备低聚糖 1.化学降解法:常用亚硝酸控制降解法。污染 2.酶法降解:特异性强。 产量低,成本高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