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库设计汇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56222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6.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温库设计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高温库设计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高温库设计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高温库设计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高温库设计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温库设计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温库设计汇编(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制冷工艺设计 情景三 高温库设计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第一节:冷风机的选型 第二节:冷风机布置 第三节:风道设计 第四节:静压箱设计 第五节:管道设计 第六节:通风换气装置设计 第七节:平面、剖面、系统图设计 设计项目:800t高温库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7.3:冷风机的选型计算 7.3.1冷风机的结构形式 冷却物冷藏间的冷却设备采用冷 风机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落地上吹: 大型冷藏间 吊顶式: 中小型冷藏间 或氟系统冷间 落地侧吹: 冻结间 冷风机的选型: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7.3.2 冷风机形式的选择 1.根据冷间冷却设备负荷

2、,计算所需冷风机的冷却面积F F=Q/Kt (m2) (7-6) 式中 Qq冷间冷却设备负荷(W); K冷风机传热系数(Wm2),可近似地按表 5-10所列数值采用; t冷间空气温度与制冷剂温度差。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相对湿度90%左右时,t可在5.05.5范围内选用; 相对湿度80%左右时,t可在5.56.5范围内选用; 相对湿度75%左右时,t可在6.510范围内选用。 2.冷风机风量计算 冷风机的风量取决于冷风机的使用场 所,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qv=Qq (m3/h) (7-7) 式中, qv冷风机风量(m3/h); Qq冷间设备负荷(W); 配风系数(m3/W*h)。冻结间取0

3、.91.1,冷却 间与冷藏间取0.50.6。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3.融霜水量计算 V=0.035Ft(m3) (7-8) 式中,V冷风机融霜水量(m3/h); F冷风机冷却面积(m2); 0.035冷风机每平米冷却面积所需融霜水量( m3/m2h); 融霜延续时间,一般采用(1/31/4h)。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4.冷风机选型 选择冷风机应根据冷却面积及所需风量,结合使用条件 与布置方式确定冷风机的型号与台数。冷却间、冻结间采 用纵向吹风机式一般选一台冷风机;冻结间采用横向吹风 时,结合冷间长度确定冷风机台数,几台风机的型号要统 一,布置要均匀。 例题: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三、冷风机蒸发

4、面积的计算 冷却气体用冷却设备计算公式 t传热温差,取78 库房温度,取0 ; 蒸发温度,取-8 ; K传热系数,查表5-10,k=15.4;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第二节:冷风机的布置 一、冷风机的布置 1.冷风机布置在门侧 优点:1)操作比较方便, 2)门侧温度较稳定 缺点:操作走道占面积大, 库房利用率较低。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2.冷风机布置在门对面侧 优点: 操作走道占面积销, 库房利用率较高。 缺点:, 门侧温度易波动 冷风机的位置尚需考虑机房与库 房的相对位置。 右图,若机房在库房上侧,冷风 机宜布置在近门侧,反之安装在 远门侧。 第二节:冷风机的布置 情景三:

5、高温库设计 1、送风道的分类及特点 1)百叶送风道,低风速,大风量。 2)条缝型送风道,低风速,大风量。 3)炮口型送风道,设计制作简单,射程长。 第三节 风道设计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第三节 风道设计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2、送风道布置与设计要求 1)主风道设计选首段风速1012m/s,高度450630( 根据风量及风道变径要求,一般首段宽度为高度的23倍 ) 2)末段尺寸:宽度不小于高度(侧出风风道,若高度超 过宽度,出风阻力大)。采用渐缩型设计。 3)圆形风口的直径,按喷嘴出风口风速1012m/s计, 百叶型8m/s左右,条缝型5 8m/s左右.

6、4)圆形风口,4 或 6个/节,百叶型风口,2或4个/节。 第三节 风道设计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1)库房平面图设计 第七节 库房平、剖面、系统图设计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第七节 库房平、剖面、系统图设计 2)库房剖面图设计-1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第七节 库房平、剖面、系统图设计 2)库房剖面图设计-2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第七节 库房平、剖面、系统图设计 3)库房系统图设计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3. 风道设计实例: 风道大样图 第三节 风道设计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图2.1.6 各类咬口型式 第2.1.6条 制作金属风管,板材的拼接咬口和圆形风 管的闭合咬口可采用单咬口

7、;矩形风管或配件,可 采用转角咬口、联合角咬口、按扣式咬口;圆形弯 管可采用立咬口,详见图2.1.6。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风管和配件钢板厚度 表2.2.1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风道设计实例:风道平面布置 第三节 风道设计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1. 静压箱作用:1)消声,2)稳定气流,3)合并风机支 管。 2、设计原则:一般风速2.5m3m/s。 3、经验设计方法:对于250450冷风机, 1)断面取1.2m*1.2m, 2)长度:L=(n-1)*c+D+150*2 3)校核风速。 n轴流风机台数,c轴流风机间距,d轴流风机直径 第四节 静压箱的设计 情

8、景三:高温库设计 与均匀送风道连接尺 寸由风道尺寸决定 与冷风机连接同轴 流风机直径 4. 设计实例: 计算确定 第四节 静压箱的设计 2450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高温库设计 1.冷风机选型KLL-300 尺寸:长2950,宽1330, 风机3台,4.5#,风量8000*3=24000m3/h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2.静压箱离墙距离 冷风机中心离墙距离 400+50+(1330-150-50)/2 =1015 静压箱离墙距离: 1015-1200/2=415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风道长度: =18-(0.185*2+0.1*2+0.045*2)-(0.415+1.3+0.

9、4)-0.3 =14.925m 末端1节风道长1.75m,6节长2米,1节1.175m无风口。 风道设计:起始段尺寸:风速12m/s 24000/3600/12=0.556m2 取高度0.5m,宽度1.1m,风速为12.12m/s 末端尺寸为0.5*0.5(高度不大于宽度)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风口设计: 共28个风口 风口直径计算: 24000/3600/28=0.238m3/s 风口直径:风速12m/s 直径=SQRT(0.238/12*4/3.14)=0.158m 取0.15m,实际风速: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2950 2650 N*850 1330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情景三:高温库设

10、计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第五节 管道设计 任务:计算、选定管道直径,连接冷风机与其它设备。 意义:决定制冷系统性能、运转是否稳定及安全。 一、对管道的要求 氨系统管道一律采用无缝钢管。工作压力不超过1.5MPa (表压力)。高压部分试压压力为1.8MPa(表压力), 低压部分试压压力为1.2MPa(表压力)。根据工业金 属管道设计规范的要求,蒸发温度-29以上,采用20 号碳素钢无缝钢管,低于-29,采用10号碳素无缝钢管 ;低于-40,采用16Mn钢。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二、制冷剂在管道内允许流速及允许压力降 流速影响:制冷系统的经济性、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流速过低,沿程阻力损失较小,但需

11、要的管道直径就较大 ,带来的管道、保温与支架等用料耗量也较大,造价较高 ; 流速过高,管径可以小些;但沿程阻力损失较大,会影响 制冷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安全,表52为推荐的氨在管道内 的允许流速。 第五节 管道设计(第五章内容)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有不压力损失,这些压力损失引起的 压力降,对汽体则引起汽体过热,对液体制冷剂来说,会 引起蒸发,使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发生变化,例如-33 系统的回汽管压力降为5.26kPa,则受控蒸发器的蒸发温 度将上升1,压力降过大,对蒸发温度的影响就更大。 氨制冷管道的允许压力降见表53。 第五节 管道设计(第五章内容)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三、

12、对氨制冷管路设计要求 (二)管道的坡度要求 为使整个系统能有效地工作、对制冷系统的各种管道要 有一定的坡度和坡向要求。坡度的建立靠管架进行调整。 管道的坡度要求和坡度方向见表54。 第五节 管道设计(第五章内容)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二)蒸发器供液管设计要求 1.每个冷间均应有自分配站上单独引出的并能在分配站 控制的供液管。 2.冷风机与排管的供液管道应从分配站分别引出,不得 并联在同一供液管上。 3并联于一根供液管的蒸发器,应考虑到沿程阻力对 供液量的影响,对各并联供液的蒸发器,要求其量长度当 基本相等,以保证每组蒸发器有良好的制冷效果,如可采 用中进中出、先进后出的方式。如图5-1(a)

13、所示。 第五节 管道设计(第五章内容)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五. 通风换气装置设计 1. 冷却物冷藏间,根据储藏的食品,每天换气2-3次。 2. 冷间面积大于150m2。宜采用机械通风,库空气需经过 冷却或加热处理。 3. 新鲜空气风管应引至冷风机下部经冷却后由均匀送风道 送至室内,如图4-21所示。 4. 冷间内废气应直接排出库外,出风口应设置方便操作的 保温启闭装置。 第六节 通风换气装置设计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5. 新鲜空气的进口与废气排出口不宜设在一侧,如设在同 一侧,排风口应设在进风口下面,垂直距离不小于2m, 水平距离不小于4m。 6. 冷间内通风换气管道,通风管穿过围护结构处其

14、外侧 1.5-2m长的管段和穿堂内排气管均需设保温层,排气管应 坡向库外,进气管应坡向冷风机,风道最低处应有放水装 置。 第六节 通风换气装置设计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1、冷风机的布置 1)落地式冷风机,冷风机轴线与库房纵轴线重合; 2)冷风机后部据围护结构400450,一般取400。 2、静压箱布置 1)竖向布置:静压箱距库房顶部50 100,一般取50。 2)横向布置:静压箱下部接管与冷风机上的轴流风机对 正。 第七节 库房平、剖面、系统图设计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1)库房平面图设计 第七节 库房平、剖面、系统图设计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3、风道布置 1)风道末端距围护结构300; 2)风道首段与静压箱相连,安装高度根据静压箱高度确 定。 4、管道布置 1)管道高度的确定,管道沿走廊布置时,一般距走廊吊 顶500。 2)冲霜水供水管库内部分坡向冷风机,库外部分坡向库 外。 第七节 库房平、剖面、系统图设计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第七节 库房平、剖面、系统图设计 2)库房剖面图设计-1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第七节 库房平、剖面、系统图设计 2)库房剖面图设计-2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第七节 库房平、剖面、系统图设计 3)库房系统图设计 情景三:高温库设计 情景三 全部结束 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