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上)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56220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207 大小:17.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构造(上)1._第1页
第1页 / 共207页
汽车构造(上)1._第2页
第2页 / 共207页
汽车构造(上)1._第3页
第3页 / 共207页
汽车构造(上)1._第4页
第4页 / 共207页
汽车构造(上)1._第5页
第5页 / 共2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构造(上)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构造(上)1.(2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 车 构 造 *1 总论 现代汽车类 型 汽车的总体构造 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汽车的行驶原理 *2 1 现代汽车类 型 轿车 客车 货车 牵引车和汽车列车 特种车 工矿自卸车 农用汽车 越野汽车 *3 轿车的分类- 1、按排量分类 类型发动机排量(L)车型 微型1.0夏利、奥拓 普通型1.0 1.6富康、捷达 中级1.6 2.5桑塔纳、奥迪100 中高级2.5 4.0皇冠、奔驰300 高级4.0CA770、卡迪拉克、林肯、奔驰500系列 *4 轿车的分类-2.按发动机布置形式 发动机布置和驱动型式示意图 发动机前置、前驱 发动机前置、后驱 发动机后置、后驱 *5 客车的分类-按长度分类 类型

2、 车辆长 度(m ) 微型 3.5 轻型 3.57 中型 710 大型 1012 超大型 12(铰接式 ) 1012(双层) *6 客车的分类-按车身型式分类 长(短)头客车 箱形客车 流线型客车 铰接式客车 双层客车 *7 货车的分类-按驾驶室总成结构型式分类 长头 车 短头 车 平头 车 *8 货车的分类-按货箱型式分类 栏板式罐式 自卸式平台式 箱式篷式 *9 货车 的分类 3、按汽车质 量分类: 类型 总质量(t) 微型 1.8 轻型 1.86 中型 1.6 2.5 重型 14 *10 2 汽车的总体构造 1)发动机 2)底盘 3)车身 4)电气设备 *11 3 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1

3、.整车整备质 量: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完整的发动 机、底盘、车身、 全部电器设备 和车辆 正常行驶所需要地辅助设备质 量。 2.最大总质 量:汽车满载时 的总质 量。 3.最大装载质 量:最大总质 量和整车整备质 量之差。 4.最大轴载质 量:汽车单轴 所承载的最大总质 量。 5.车长 :垂直与车辆纵 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在汽车前、后最外短突出部 位的两垂面间的距离。 6.车宽 :平行与车辆纵 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车辆 两侧固定突出部位的两 平面之间的距离。 7.车高:车辆 支撑面与车辆 最高突出部位抵靠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 *12 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8.轴距:汽车直线行驶位置时,同侧相邻

4、两轴的车轮落地中心点到车辆 纵向对称平面的两条垂线间的距离。 9.轮距:在支撑面上,同轴左右车轮两轨迹中心间的距离。 10.前悬:在直线行驶时,汽车前端刚性固件的最前点到通过两前轮轴线 的垂面间的距离。 11.后悬:汽车后段刚性固定件的最后点到通过最后车轮轴线的垂面件的 距离。 12.最小离地间隙:满载时,车辆支承平面与车辆最低点之间的距离。 13.接近角: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4.离去角: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5.转弯直径:外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直径。 *13 4 汽车的行驶原理 汽车行驶所受阻力 : 滚动阻力Ff 空气阻力

5、Fw 上坡阻力Fi 总阻力F= Ff +Fw+Fi F0 Ft V Mt F0= Mt/r *14 行驶时总 阻力与驱动力的关系: 驱动力和总阻力的关 系 行驶状态 Ft F加速 Ft =F 匀速 Ft F=G 汽车车轮 打滑 *16 作业 说明汽车主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课后思 考 *17 第一章 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基本概念 发动机总体构造 四冲程发动 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发动 机的分类 *18 发动机概述 发动机是汽车最主 要的总成之一,动 力的来源。被称为 汽车的“心脏”。 *19 1.2 基本术语 上止点 下止点 活塞行程(S) 曲柄半径(R) 气缸工作容

6、积(V h ) 发动 机排量(VL) 燃烧室容积(Vc ) 气缸总容积(Va ) 压缩比() 工作循环 VL= V h I = Va / Vc Vh= D2S 10-6/4 (L) D气缸直径mm S活塞行程mm *20 压缩 比 定义: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容 积之比称为压缩 比。用表示。 = Va/Vc 压缩比过大的不良后果 现现代化油器式发动发动 机压缩压缩 比一般为为69(轿车轿车 有的 达911)。上海桑塔纳轿车纳轿车 汽油机压缩压缩 比为为8.2。 *21 压缩比过大的不良后果 名称成因现象后果 爆燃 由于气体压力和 温度过高,在燃 烧室内离点燃中 心较远处 的末

7、端 可燃混合气自燃 而造成的一种不 正常燃烧。 火焰以极高的速 率向外传播,形 成压力波,以声 速向前推进。当 压力波撞击燃烧 室壁时就发出尖 锐的敲缸声。 还会引起发动 机过热 ,功率下降,燃油消耗 量增加等一系列不良后 果。严重爆燃时甚至 造成气门烧 毁、轴瓦 破裂,火花塞绝缘 体 击穿等。 表面 点火 由于燃烧室内炽 热表面与炽热处 (如排气门头 ,火 花塞电极,积炭 处)点燃混合气产 生的另一种不正 常燃烧。 伴有强烈的较沉 闷敲击声。 产生的高压会使发动 机机件负荷增加,寿 命降低。 返回 *22 1.3 发动机总体构造 机体及曲柄连杆机构 配气机构 燃油供给系 点火系(汽油机) 冷

8、却系 润滑系 起动系 *23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两大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 配气机构 五大系统 供给系 点火系 冷却系 润滑系 起动系 *24 1.4 四冲程发动机的简单工作原理 1.4.1 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1、进气行程 2、压缩行程 3、作功行程 4、排气行程 单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过程 *25 进气行程 示功图图:表示活塞在不同位置时时气缸内气体压压力的变变化情况 。 排气门关闭 进气门开启 活塞 温度370440 K, 压 力7590 kPa 大气压压力线线 P V r a 示功图图 上止点 下止点 *26 压缩行程 进气门关闭 排气门关闭 活塞 压缩 比: =Va/Vc P V

9、 r a 示功图图 大气压压力线线 c 上止点 下止点 温度600800K, 压力6001500 kPa *27 作功行程 进气门关闭 排气门关闭 活塞 P V r a 示功图图 大气压压力线线 c Z b 上止点 下止点 瞬时最高:温度 22002800 K, 压力 35MPa 作功终了:温度 15001700 K, 压 力300500 kPa *28 排气行程 进气门关闭 排气门打开 活塞 P V r 示功图 大气压压力线线 c Z b 上止点 下止点 温度9001200 K 压力 105125 kPa 残余废气 *29 四冲程发动机工作状态 状态 行程 温度(K)压力 进气行程37044

10、07590 kPa 压缩行程6008006001500 kPa 作功行程 22002800(瞬时最 高) 15001700(作功终 了) 35MPa (瞬时最高) 300500 kPa (作功终 了) 排气行程9001200105125 kPa *30 1.4.2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喷油器 喷油泵 吸气行程压缩压缩 行程作功行程排气行程 进气门 排气门 纯空气 温度300370K压 力800900 kPa 温度8001000K压 力35 MPa 瞬时:温度18002200K压 力510 MPa 温度8001000K 压力105400 kPa 终了:温8001000K 压力105400 k

11、Pa *31 柴油机工作时各行程状态参数 状态 行程 温度(K)柴油机工作时 各行程状态参数 压力 进气行程320350800900 kPa 压缩行程800100035MPa 作功行程 22002800(瞬时最高) 15001700(作功终了) 510MPa (瞬时最高) 300500 kPa (作功终了) 排气行程8001000105125 kPa *32 思考 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 机的工作循环有什么 异同之处呢? *33 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二冲程发动机 二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二冲程柴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34 二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压缩混合气 进气 点火燃烧 排气 扫气孔进气孔 排

12、气孔 火花塞 1、结结构 *35 二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换气燃烧 排气 压缩 喷油器 空 气 扫气泵 废 气 排气门 *36 *37 思考 1.理论论上它的功率应应 等于四 冲程发动发动 机的二倍。 2.由于作功频频率较较大 ,二冲 程发动发动 机的运转转比较较 均匀 平稳稳。 3.构造简单简单 ,质质量较较 小。 4.易受磨损损和经经常需 要修理 的运动动部件数量较较少 。 二冲程发动机与 四冲程发动机相 比,有何优点? *38 1.4.3 发动机的分类 车用内燃机 水冷发动机 风冷发动机 车用内燃机 车用内燃机 车用内燃机 四冲程发动机 二冲程发动机 汽油发动机 柴油发动机 单缸发动机 多

13、缸发动机 化油器式发动机 直接喷射式发动机发动机 车用内燃机 单列式发动机 双列式发动机 *39 连杆飞轮曲轴活塞 进气 门 排气门推杆挺柱 正时齿轮 配气机构 曲柄连杆机 构 *40 摇臂 凸轮轴 *41 桑塔纳发动 机结构示意图 *42 桑塔纳发动 机冷却系示意图 *43 桑塔纳发动 机润滑 系示意图 *44 第二章 曲柄连连杆机构 机体组 活塞连杆组 曲轴飞轮组 *45 2.1 概述 一、功用 将燃料燃烧时产 生的热能转变为 活塞往复运动 的机械能,再通过连杆将活塞的往复运动变为 曲 轴的旋转运动而对外输出动力。 二、组成 1、机体组 2、活塞连杆组 3、曲轴飞轮组 *46 三、工作条件

14、 承受机械载载荷: 1、气体压压力、往复惯惯性力、离心力、摩擦力 2、汽车车行驶驶中产产生的冲击击力。 以上各种力,使曲柄连杆 机构和机体的各零件承受了不 同形式的载荷,为保证工作可 靠,需要采取相应结构措施。 *47 2.2 机体组 机体组组成: 曲轴轴箱 气缸体 气缸垫垫 气缸盖 气缸 油道和水道 油底壳 *48 一、气缸体 1、气缸体:水冷发动发动 机的气缸体和上曲轴轴箱常铸铸成一体 ,称为为气缸体曲轴轴箱。 气缸体的工作特点:高温高压、高速运动摩擦 气缸体的结构特点: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高精度内表面 一汽奥迪100汽车发动车发动 机气缸体 气缸体 曲轴箱 *49 2、分类 (1)按气缸体与油底壳 安装平面位置不同分为 名称性能应用 一般式( 平分式) 机体高度小、重量 轻、结构紧凑, 便于加工拆卸。刚 度和强度差。 492Q汽油 机,90系 列柴油机 。 龙门式 强度和刚度较好 。工艺性差、结 构笨重、加工困难 。 捷达轿车 、富康轿 车、桑塔 纳轿车 隧道式 结构紧凑、刚度 和强度好。难加工 、工艺性差、曲 轴拆卸不方便。 负荷较大 的柴油机 上 。 油底壳安装平 面和曲轴旋转 中心在同一高 度。 油底壳安装平 面低于曲轴的 旋转中心。 气缸体上曲轴 的主轴承孔为 整体式。 *50 (2)根据冷却方式不同 散热热片 风风冷气缸体和气缸盖 1、水冷 2、风风冷 *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