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合成工艺-第8章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56181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合物合成工艺-第8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聚合物合成工艺-第8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聚合物合成工艺-第8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聚合物合成工艺-第8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聚合物合成工艺-第8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聚合物合成工艺-第8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合物合成工艺-第8章(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线型缩聚原理及生产工艺 概述 缩聚反应 含有反应性官能团的单体经缩合反应,析出小分子 化合物,生成聚合物的反应称为缩合聚合反应,简 称缩聚反应。 缩聚反应的工艺特点 缩聚反应为逐步进行的平衡反应,产物的聚合 度与反应的程度有关 后期反应的速度较慢,必需加入催化剂 NA/NB 1,Xn=1/(1-p) 原料的配比及纯度要求严格 设反应的转化率为100 P 1时,Xn=(1+)/(1-) 缩聚反应的工艺特点 封端的重要性 单官能团物质的封端作用 A.调节分子量 B.起黏度稳定剂的作用 封端后的大分子不再进行缩合反应,可以起到分 子量稳定剂的作用;否则两官能团之间还会在成 型加工时进行反应,

2、使黏度增加(进一步缩聚) 或缩小(发生解聚)。 缩聚反应的工艺特点 反应析出的小分子和平衡常数K的影响 以酯化反应为例 K=(COOH2O)/(COOHOH) pH2O/(M01-p2) pH2OXn2/M0, 令nw(水的质量分率)H2O/M0,则Xn2K/pnw 当p接近100时 Xn K/nw 8.2实施方法 熔融缩聚 在无溶剂的情况下,使反应温度高于原料和生成聚合物 的熔融温度,即反应器中的物料在始终保持熔融状态下 ,进行缩聚反应的方法。 优点 工艺过程简单 成本较低 污染小 操作方式灵活 可以是间歇式,也可以是连续式 设备单位体积的生产率高 熔融缩聚 缺点 反应温度高 要求单体和聚合

3、物在反应的温度下不分 解 对单体的纯度和配比要求高 反应过程中物料十分黏稠 造成小分子不易脱除,故 不易使产物的分子量大幅提高 易产生副反应 反应热容易集中 对聚合设备的要求高(密封性能和搅拌器的设计等) 目前,熔融缩聚仍是大品种缩聚物的主要生产方法,如 涤纶、锦纶等的生产。 8.2实施方法 溶液缩聚 将单体和聚合物溶解在溶剂中进行缩聚反应的方法。 该法适用于不宜采用熔融缩聚法生产的缩聚物,如芳族 、芳杂环类缩聚物的生产。 界面缩聚 将可以进行缩聚反应的两种有高反应活性 的单体分别溶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当中,使反应在两 相的界面上进行的方法,如PC的生产。 8.2实施方法 固相缩聚 反应温度在

4、单体或预聚物的熔融温度以下 进行缩聚反应的方法。 主要有两种情况 a.分子内含有两种可相互反应基团的结晶 型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如,-氨基酸 ,环状内酰胺等的缩聚。 实施方法 b.预聚物的固相缩聚 以预聚物为起始原料,在其 熔点以下进行固相缩聚,主要目的是提高产物的分子量 。 该法主要用来生产分子量大,且质量要求高的聚合物, 如PET、PBT、尼龙6、尼龙-66等。 先采用熔融缩聚生产预聚物,当分子量达到一定程度, 体系的黏度太大,用熔融缩聚法已经很难再使反应继续 进行下去时,改用固相缩聚法进行进一步的缩聚。 固相缩聚的一般工艺 将具有适当分子量的预聚物粒 料(颗粒体积一般要求0.03cm3)

5、或粉料,在设备中于 真空下或惰性气流中,在TgTm之间进行反应。 各种聚合方法的比较 特点熔融缩聚溶液缩聚界面缩聚固相缩聚 优 点 生产工艺过程简单,生 产成本低。可连续法直 接纺丝。聚合设备的生 产能力较高。 可降低反应温度避免单体 和产物分解。反应平稳, 易控制。聚合物溶液可直 接用作产品。 反应条件缓和, 反应不可逆,对 两种单体的配比 要求不严格。 反应温度低于熔 融缩聚,反应条 件缓和。 缺 点 反应物温度高要求单体 和缩聚物在反应温度下 不分解,单体配比要求 严格、反应物料粘度高 ,小分子不易脱除。局 部过热易引起副反应, 对聚合设备要求高 溶剂可能有毒,易燃,提 高了成本。增加分

6、离、精 制、溶剂回收等工序,生 产高分子量产品时必须将 溶剂蒸出后进行熔融缩聚 。 必须使用高活性 单体,如酰氯等 ,需要大量溶剂 ,产品不易精制 。 原料需充分混合 ,要求达到一定 细度,反应速度 低,小分子不易 扩散脱除。 适 用 范 围 广泛用于大品种缩聚物 ,如聚酯、聚酰胺的生 产 适用于单体成缩聚物熔融 后易分解的产品生产,主 要是芳香族、芳杂环聚合 物的生产。 适用于气液相、 液-液相界面缩聚 和芳族等特种聚 合物的生产。 适用于提高聚酰 胺、聚酯等分子 量的进一步提高 及难熔芳族聚合 物的生产。 8.3熔融缩聚生产工艺 原料的配方与设计 单体与配比 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的单体 如

7、,-氨基酸、己 内酰胺等,需严格精制并根据分子量要求,计算分子量 调节剂的用量。 2,2-官能团体系 酰胺类单体需预先制成盐类。如尼 龙1010盐,计算分子量调节剂的用量。 对于聚酯类单体需先制成缩合物。如BHET,再计算应加 入的分子量调节剂用量。 8.3.1原料的配方与设计 催化剂 各种反应体系要求的种类和用量不同 ,以金属化合物为主。 稳定剂 主要为抗氧化剂(如亚磷酸三甲酯、 磷酸三甲酯TMP等)和UV稳定剂。 其它添加剂 根据产物的性能要求,有时需添 加消光剂、增白剂、颜料等。 8.3.2 缩聚工艺 操作方式 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都适合。 连续操作时,采用多釜串联,但各釜的工艺条件不 同

8、。 一般是逐级提高反应温度和体系的真空度。 这样可以不必使各釜都必需满足苛刻的工艺要求, 降低设备的制造费用和操作成本。 8.3.2 缩聚工艺 缩合方式 直接缩合 要求单体的纯度高,如果单体容易精制,可以采 用直接缩合的方式。 酯交换法 对于单体的纯度要求稍低。如单体不易精制,可 以先进行缩合,制成缩合单体,再通过酯交换。 主要的反应器类型 立式无搅拌反应釜 立式搅拌反应釜 主要反应器简介 卧式反应釜 管式反应器 如尼龙66聚合用的VK管、U型 管。 8.4涤纶-PET生产工艺 概述 合成纤维与成纤聚合物的特性 合成纤维是相对于天然纤维(棉花、蚕丝等)而言的, 由全合成材料制成。合成纤维自20

9、世纪30年代开始发展 ,自第一种合成纤维尼龙-66工业化以来,目前已有几 十种合成纤维投入工业生产。 其中,最主要的是涤纶(PET)、锦纶(尼龙)和腈纶 (聚丙烯腈)。 氨纶(聚氨酯纤维)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性能新型纤 维(从通用型到高性能型都有)。 8.4.1.2 成纤聚合物的特性 成纤聚合物需具有以下特性和结构 聚合物的分子链必需是线型的,尽可能少的支链,无交 联 分子结构规整,易于结晶,能形成部分结晶结构者最佳 适当高的分子量和窄的分子量分布 分子中最好含有极性基团,以增加分子间的作用力,提 高纤维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尤其是可染性 聚合物的熔点和软化点应比允许的使用温度高 具有一定的热

10、稳定性 8.4.1.3 PET的发展简介* 人们对PET的研究始于1941年,当时的科学家采用对苯二甲酸 与乙二醇缩聚,经熔融纺丝制成了性能优良的PET纤维。并在 1953年实现工业化生产。 至1972年PET的生产量已经超过锦纶纤维,居合成纤维的首位 。 我国PET的生产历史比较短,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PET生产装 置位于江苏的仪征化纤(聚酯聚合能力175.4万t/a、瓶级固 相缩聚切片45.5万t/a、涤纶纤维抽丝74.7万t/a、加弹涤纶 长丝6.9万t/a、PTA氧化精制100万t/a)。 我省的皖维集团建有6万t/a的PET生产装置 我国PET纤维总产能约为2600万t/a,约占全球总

11、产量13 8.4.2 PET的生产方法 酯交换法 该法曾经是PET的主要生产方法 PET的主要原料为对苯二甲酸(TPA)与乙二醇(EG) 在PET发展的早期,由于技术原因,TPA的精制存在一些 技术瓶颈,暂难以得到高纯度的TPA。 人们不得不采用这条技术路线 即将纯度不高的TPA先与甲醇进行反应,制得对苯二甲 酸二甲酯(DMT)。 DMT比较容易进行提纯,制得高纯度DMT(99.9)后,再 与EG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 (BHET) 再通过BHET之间的缩合反应制得PET 酯交换法生产PET 环氧乙烷加成法 乙二醇的生产是通过环氧乙烷(EO)的水加成开环反应制得 将单体之一的

12、乙二醇改为环氧乙烷,直接与TPA进行加成反应 制得BHET,再缩聚为PET,可省去EG的制备过程,并降低生产 成本 但该法存在EO的运输问题,大规模的EO运输存在着成本问题和 安全问题,未能大规模进行推广。 只在一些EO的生产企业得到了应用 直缩法 TPA精制问题的由来 TPA的生产主要采用对二甲苯氧化法工艺 在合成中会伴生对羧基苯甲醛(4-CBA),其含量一般 为0.16%0.3%。 4-CBA的存在会影响TPA与EG的缩聚和PET的色泽 4-CBA与TPA的分离一度使TPA的精制成为难题。因为 : TPA的熔点高(封管法测定值425) 易升华(升华点300) 在溶剂中不易溶解 因此,难以通

13、过一般的精制方法使TPA提纯。 直缩法 此后,直缩法工艺逐渐取代酯交换法,成为PET生产 的主要方法。 1965年以后,采用以下方法成功解决了TPA精制技术 难题。之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高纯TPA成为现实。 直缩法的反应原理 直缩法生产PET-流程示意图 PET合成工艺的特点与分析 反应的平衡常数小、反应温度和真空度较高 BHET的缩聚反应是一可逆平衡反应 平衡常数K值已有报道,但是数值不一。280时为4.9 或0.093或260时为0.60,总之平衡常数较小。 从PET聚合度与EG平衡蒸汽压关系曲线还可发现,制备 同样聚合度的产品,反应温度越高,所需的平衡EG蒸汽 压越高,即对真空度的要求越

14、低。 因此,为使反应达到所需的聚合度要求,应采用尽可能 高的反应温度,以降低对体系真空度的要求。 PET合成中 EG 平衡蒸汽压 与聚合度 的关系 PET合成工艺的特点与分析 在工业生产中考虑到其它的因素(热分解等副反应 ),反应温度不可能无限提高。 比较适合的温度范围是260-280 此时需要的蒸汽压为0.15kPa左右,可采用大型的真 空设备,如蒸汽喷射泵来实现。 如果降低温度,需进一步提高真空度,则对真空系 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易实现。 其次,PET的缩聚反应温度与最终聚合物的熔点有关 喷射泵简介* 喷射泵简介* PET合成工艺的特点与分析 PET的聚合度、熔点及熔体黏度之间的关系 一

15、般PET民用纤维的聚合度要求为110,其对应的熔 点为265,在280下的熔体黏度已高达300Pas。 为使得反应中EG能扩散逸出,其后期的反应温度必 需在265以上。 聚合度 5 20 110 熔点, 225235 260265 熔体黏度, Pas 0.05(240 ) 1.0(265 ) 300(280 ) PET合成工艺的特点与分析 副反应多 由于PET的生产采用熔融缩聚,在高温下反应,会发生 许多副反应。如: 热降解反应 热氧化降解反应 环化反应 生成醚键的反应 故在聚合中必需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在反应结束后,对制得的聚合物熔体进行过滤,以除 去生成的副产物 副反应-热降解反应 PET热降解反应十分复杂。这些反应产生多种化合物, 使PET的分子量和熔点下降,着色和使用性能劣化。 不饱和键不饱和键 生成醛类生成醛类 生成二甘醇生成二甘醇 副反应-热氧化降解反应 有氧存在下加热PET,可使PET发生热氧化降解 研究表明,该反应按自由基机理进行 引起PET降解的程度比单纯的热降解更为严重,甚至 可产生交联物。 若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