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4790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160 大小:15.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_第1页
第1页 / 共160页
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_第2页
第2页 / 共160页
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_第3页
第3页 / 共160页
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_第4页
第4页 / 共160页
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_第5页
第5页 / 共1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1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 土木教研室 第四章 混凝土 本章学习指导 1、掌握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的品种、技术要求 及选用。熟练掌握各种组成材料各项性质的要求 ,测定方法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熟练掌握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质及测定和调整 方法。 3、熟练掌握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质,变形性质 和耐久性及其影响因素。、 4、重点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5、了解混凝土技术的新发展及其发展趋势。 41 概 述 正在施工的秦山核电站正在施工的秦山核电站 第六讲 混凝土拌合物组成材料 一、混凝土的定义 混凝土(广义) 由胶凝材料、细骨料、粗 骨料、水(外加剂、掺合料)组 成,经过胶凝材料凝结硬化后, 形

2、成具有一定强度和耐久性的人 造石材。 普通混凝土 由水泥、砂、石子、水以 及必要时掺入的外加剂组成,经 过水泥凝结硬化后形成的、具有 一定强度和耐久性的人造石材。 又称为水泥混凝土,简称为“混凝 土”。 三峡工程钢筋混凝土重力坝三峡工程钢筋混凝土重力坝 二、混凝土的分类 按体积密度分 重混凝土 02800kg/m3。 普通混凝土 0 2000 2800kg/m3。 轻混凝土 02000kg/m3。 按胶凝材料分 水泥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沥 青混凝土、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聚 合物浸渍混凝土等。 按用途分 结构混凝土、防水混凝土、道路 混凝土、耐酸混凝土、大体积混凝 土、防辐射混凝土等 。 二、混

3、凝土的分类 按生产和施工工艺分 预拌混凝土(商品混凝 土)、泵送混凝土、喷射 混凝土、碾压混凝土、离 心混凝土等。 按强度分 普通混凝土 C60。 高强混凝土 C60。 超高强混凝土 100MPa。 按配筋情况分 素混凝土、钢筋混凝 土、预应力混凝土、钢 纤维混凝土等。 喷射混凝土施工喷射混凝土施工 三、混凝土的特点 优点 抗压强度高、耐久、耐火、维修费用低 ; 原材料丰富、成本低; 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混凝土与钢筋粘结良好,一般不会锈蚀钢筋 。 缺点 抗拉强度低(约为抗压强度的1/101/20)、变形 性能差; 导热系数大约为1.8W/(mK); 自重大(约为2400kg/m3左

4、右); 硬化较缓慢、生产周期长。 四、混凝土的结构组成 混凝土体积构成 水泥石25左右; 砂和石子60-80以上; 孔隙和自由水15%。 组成材 料 硬化前 硬化后 水泥+水润滑作用胶结作用 砂+石子填充作用骨架作用 42 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 一、水泥 水泥品种 根据工程性质、工程环境,施工条件 强度等级 与配置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适应 等级过低:用量大,成本高,收缩大; 等级过高:用量少,不满足工作性、耐久性等。 二、砂 定义 砂是指粒径在4.75mm以下的颗粒。 分类 按产源分 按技术要求分 类 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 类 用于强度等级为C30C60及抗冻、抗 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

5、土; 类 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 筑砂浆。 砂 天然砂 人工砂 机制砂 混合砂 河砂、湖砂、 山砂、和淡化 海砂等 二、砂 质量技术要求 1.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及空隙率 表观密度s2500kg/m3; 松散堆积密度so1350kg/m3; 空隙率P47%。 2.含泥量、泥块含量及石粉含量 含泥量是指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 泥块含量是指粒径大于1.18mm,经水洗、手捏后小 于600m的颗粒含量; 石粉含量是指人工砂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 。具体指标见表。 二、砂 3.有害物质含量 砂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等 杂物,有害物质主要是云母、轻物质、有机

6、物 、硫化物及硫酸盐、氯化物等。见表。 二、砂 4、砂的粗细程度 (1)定义: 不同粒级的砂粒混合在一起的总体砂的粗细程度。 颗粒大,比表面积小,水泥浆用量少 ,但空隙率大,密实度差 颗粒小,比表面积大,水泥浆用量多 ,但空隙率小,密实度高 第七讲 混凝土拌合物组成材料 二、砂 (2)衡量砂的粗细程度的指标细度模数MX 用六个标准方孔筛测定砂的各号筛的累计筛 余百分率之和即为细度模数MX 由于砂是指粒径小于4.75 mm的岩石颗粒, 故细度模数MX的公式可表示为: 二、砂 (3)细度模数MX的测定方法筛分法 筛筛孔 尺寸 分计筛计筛 余累计筛计筛 余 百分率(%) 分计计 筛筛余 量(g) 分

7、计筛计筛 余百分 率(%) 4.75m m m1a1= m1 /m A1= a1 2.36m m m2a2 = m2/m A2 = a1 + a2 1.18m m m3a3 = m3 /m A3 = a1 + a2 + a3 600m m4a4 = m4/m A4= a1 + a2 + a3 + a4 300m m5a5 = m5 /m A5 = a1 + a2 + a3 + a4 + a5 150m m6a6 = m6 /m A6= a1 + a2 + a3 + a4 + a5+ a6 二、砂 (4)砂按细度模数的分类: 根据细度模数的计算公式可知,细度模数值 越大,表示砂越粗; 粗砂:MX

8、 =3.73.1 中砂:MX =3.02.3 细砂:MX =2.21.6 二、砂 5、颗粒级配 (1)定义: 颗粒级配是指不同粒径颗粒搭配的比例情况 (2)意义: 级配良好的砂,不同粒径颗粒搭配比例适当,其空隙 率小,可使颗粒达到理想堆积状态,密实度高且总表面积 小,综合考虑砂的粗细程度及颗粒级配,应选择空隙率小 (级配好)且尽可能粗的砂。可以节约水泥或改善混凝土 拌合物的和易性。 二、砂 (3)颗粒级配采用筛分法确定。 (4)颗粒级配的指标(详见下页表) 级配区: 国家标准GB/T146842001规定:对细度模数为3.7- 1.6的普通砼用砂,根据600m方孔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A4, 划分

9、为1区、2区、3区三个级配区。 (5)级配的选择 宜优先选择级配在2区的砂;当采用1区砂时,应适当 提高砂率;当采用3区砂时,应适当减小砂率。 二、砂 方筛孔累计筛余率, 1区2区3区 9.50mm 4.75mm 2.36mm 1.18mm 600m 300m 150m 0 100 355 6535 8571 9580 10090 0 100 250 5010 7041 9270 10090 0 100 150 250 4016 8555 10090 1)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中所列数字相比,除4.75mm和600m筛档 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应小于5。 2)1区人工砂中150m筛孔的累计

10、筛余可以放宽到10085,2区人工 砂中150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80,3区人工砂中 150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75。 砂的颗粒级配区(国家标准GB/T146842001) 三、石子 定义 粒径大于4.75mm的骨料称为粗骨料。 分类 按产源分:卵石和碎石 按技术要求分: 类 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 土; 类 用于强度等级为C30C60及抗 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 类 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 土和建筑砂浆。 三、石子 质量技术要求 1.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及空隙率 表观密度g2500kg/m3; 松散堆积密度go1350kg/m3; 空隙率P47%。

11、 2.含泥量、泥块含量及石粉含量 含泥量是指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 泥块含量是指卵石、碎石中粒径大于4.75mm经水洗 手捏后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具体指标见表。 三、石子 3.针片状颗粒含量 针状颗粒是指颗粒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 粒径2.4倍者; 片状颗粒是指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 针片状颗粒不仅本身容易折断,而且会增加骨料的 空隙率,使拌合物和易性变差,强度降低。见表 4.有害物质含量 卵石、碎石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 塑料、煤块和炉渣等杂物。见表。 三、石子 5.强度 采用岩石抗压强度和压碎指标两种检验: 岩石抗压强度是将母岩制成 50mm50m

12、m50mm立方体试件,在水饱和状态下测定其 极限抗压强度值。 压碎指标是将一定质量风干状态下9.50 19.0mm的颗粒装入标准圆模内,在压力机上按1kN/s速度均 匀加荷至200kN并稳定,卸荷后用2.36mm的筛筛除被压碎 的细粉,称出筛余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Qc压碎指标值 ; G1试样的质量 ,g; G2压碎后的筛余量,g。 6.颗粒级配 为减少空隙率,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及提高混 凝土的强度,粗骨料也要求有良好的颗粒级配。 筛分分级:12个标准筛: 2.36mm 4.75mm 9.5mm 16mm 19mm 26.5mm 31.5mm 37.5mm 53.0mm 63.0mm及9

13、0mm共十二个方孔筛 粗骨料的颗粒级配有连续级配与间断级配两种 三、石子 三、石子 (1)连续级配: 石子的粒径从大到小连续分级,每一级都占适当比 例 A、六个连续粒级:5-10 mm、5-16 mm、5-20 mm 、5-25 mm、5-31.5 mm、5-40 mm,适合于现浇塑性 混凝土; B、优点:拌和物工作性好,不易发生离析; C、缺点:粒径较大时在运输、存放时易发生离析 ,影响级配。 三、石子 (2)间断级配: 石子粒级不连续,人为剔去某些中间粒级 A、五个间断级配:10-20 mm、16-31.5 mm、20- 40 mm、31.5-63 mm、40-80 mm,适合于采用机械拌

14、 合和振捣的干硬性混凝土; B、优点:能有效降低颗粒间空隙,节约水泥; C、缺点:易发生离析。 三、石子 7.最大粒径 粗骨料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该粒级的最大粒级的最 大粒径。 从结构上考虑 根据规定,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 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 的3/4;对混凝土实心板,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 40mm。 从施工上考虑 对泵送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 径之比碎石不宜大于1:3,卵石不宜大于1:2.5,高层建筑 宜在1:31:4,超高层建筑宜在1:41:5。 从经济上考虑 当最大粒径小于80mm时,水泥用量随最大粒 径减小而增加, 当大于150mm后,节约水泥的效果却不明 显。 四、水 混凝土拌合和养护用水按水源不同分为饮用水 、地表水、地下水和经适当处理的工业用水。 拌制和养护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它 来源水时,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JGJ631989)的规定。 二、砂含泥量、泥块含量及石粉含量 项 目指 标 类类类 含泥量(质量计,%)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