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复习-刘学聪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4680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学复习-刘学聪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有机化学复习-刘学聪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有机化学复习-刘学聪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有机化学复习-刘学聪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有机化学复习-刘学聪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机化学复习-刘学聪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复习-刘学聪讲解(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有机化学复习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一、甲烷的结构与性质 1组成与结构 2.物理性质质 KMnO4 原子或原子团团 原子或原子团团 强酸 强碱 二、烷烃的组成、结构与性质 1结构特点 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以 结合,剩余价键全部与 结合 ,使每个碳原子都达到价键饱和,烷烃又叫 。 2性质 (1)物理性质 所有烷烃均 溶于水且密度比水 。 随碳原子数的增加,熔沸点逐渐 ,密度逐渐 。 碳原子数小于5的烷烃,常温下呈 。 (2)化学性质 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通常较稳定,不与 、 及 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烧,可发生取代反应和分解 反应。 单键单键 氢氢原子 饱饱和烃烃 难难小

2、 升高增大 气态态 强酸强碱 强氧化剂剂 1下列叙述错误错误 的是( ) A通常情况下,甲烷烷跟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剂不起反应应 B甲烷烷化学性质质比较稳较稳 定,不能被任何氧化剂剂氧化 C甲烷烷跟氯氯气反应应无论论生成CH3Cl、CH2Cl2、CHCl3,还还是 CCl4,都属于取代反应应 D甲烷烷的四种取代物都难难溶于水 B 2关于CH4和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能用CnH2n2组组成通式来表示 B与所有烷烃烷烃 互为为同分异构体 C因为为它们结们结 构相似,所以它们们的化学性质质相似,物理性质质相同 D通常情况下它们们都是气态烷烃态烷烃 A 1.反应应条件:光照(漫射光,不能强光直射

3、,防止爆炸)。 2反应应物质质:纯卤纯卤 素气态态,例如甲烷烷与溴水不反应应,与 溴蒸气见见光发发生取代反应应。 3反应产应产 物:烷烷的取代反应应是分步进进行的,所以烷烃烷烃 的 氯氯代物并不是一种,而是几种氯氯代物的混合物。 1.同系物 2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特点 分子式相同,相对对分子质质量相同。但相对对分子质质量相 同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如C2H6与HCHO等。同 分异构体的最简简式相同,但最简简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是 同分异构体,如C2H2与C6H6。 结结构不同,即分子中原子的连连接方式不同。同分异构 体可以是同一类类物质质,也可以是不同类类物质质。 分子式为为C

4、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虑立体异构)(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B 2(1)C3H2Cl6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 (2)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 【解析解析】 (1)(1)利用利用“ “换元法分析换元法分析” ”C C 3 3 HH 8 8 的二氯代物和六氯代物的同分异的二氯代物和六氯代物的同分异 构体种数相等,也应为构体种数相等,也应为4 4种种 。 (2)4(2)4种,种, 即即 四同”概念比较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一、乙烯的组成与结构 3用途 (1)重要的化工原料, 的产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发展水 平的重要标标志。 (2)用于 剂

5、剂和 剂剂。 乙烯烯 植物生长调节长调节水果的催熟 2.化学性质质 二、烯烃 1概念:分子里含有 的不饱和链烃,分子通式: 。 2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烯烃的燃烧通式: 。 烯烃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 例如:丙烯使溴水褪色的化学方程式: 。 碳碳双键键CnH2n(n2) (3)加聚反应应 由丙烯烯合成聚丙烯烯塑料的化学方程式: 三、苯 1组成与结构 2物理性质质 3化学性质质 1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说说说法正确的是法正确的是( ( ) ) A 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CH 2 2 CHCH 2 2 B B“西气东输西气东输”中的中的“气

6、气”主要成分是甲烷主要成分是甲烷 C C分子式为分子式为C C 6 6H H6 6 的物质一定是苯的物质一定是苯 D D乙烯使溴水褪色说明乙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乙烯使溴水褪色说明乙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B 2 2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 A A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B B常温下苯是一种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液体常温下苯是一种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液体 C C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 D苯不具有典型的双键,不应具有加成反应的性质,故不苯不具有典型的双键,不应具

7、有加成反应的性质,故不 可能发生加成反应可能发生加成反应 D D 3某混合气体由两种气态烃组态烃组 成,2.24 L 该该混合气体完 全燃烧烧后,得到4.48 L 二氧化碳(气体体积积已折算为标为标 准状 况时时的体积积)和3.6 g 水,则这则这 两种气态烃态烃 可能是( ) ACH4和C3H8 BCH4和C3H4 CC2H4和C3H4 DC2H4和C2H6 B 4下列化合物中既能使溴的四氯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在 光照下与溴发发生取代反应应的是( ) A甲苯 B乙醇 C丙烯烯 D乙烯烯 C C 【解析】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反应是加成反应,能够发生加成反应的 有机化合物在结构中需要含有碳

8、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由此可以排除选项A、B ;再根据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为含有苯环的物质或烷烃(或烷基), 4(2010潍坊模拟)100 时时,两种烃烃蒸气组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 烧烧后所得CO2 和H2O的物质质的量随混合烃烃的总总物质质的量变变化如图图所 示。则则下列对该对该 混合烃组烃组 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甲烷烷 B一定含有乙烯烯 C一定含有苯 D一定不含乙烯烯 【解析】 由图象中的线性关系,选取混合 烃的总物质的量为1 mol 作研究,生成的CO2 和H2O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6 mol 和2 mol, 故其平均分子组成为C1.6H4,由于碳原子数 小于1.6的烃只

9、有甲烷一种,因此一定含有甲 烷。CH4分子中含4个氢原子,故另一种分子 中一定含4个氢原子,且其碳原子数大于1.6 ,故可能是乙烯,一定不含有苯。 【答案】A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一、烃的衍生物 1定义:烃分子中的 被其他 所取代而生成 的一系列化合物。 2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的 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 的官能团有 等。 氢氢原子原子或原子团团 化学特性 卤卤素原子、羟羟基、羧羧基 二、乙醇 1结构 2.性质质 (1)物理性质质 俗名: ,颜颜色: ,状态态:液体,密度:比水 ,溶解性 :与水以 比互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2)化学性质质 与Na反应应: 。 燃烧烧: 。

10、 催化氧化: 。 与酸性KMnO4溶液或K2Cr2O7溶液反应应:氧化为为 。 酒精无色小 任意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乙酸 三、乙酸 1结构 2.性质质 (1)物理性质质 俗名: ,颜颜色: ,状态态: ,温度低于16.6 凝 结结成 ,溶解度:在水和乙醇中 。 (2)化学性质质 醋酸无色液体 冰醋酸 易溶 1“E85”是含85%乙醇和15%汽油的新型燃料。美国科学家最 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大量使用“E85”可能导致大气中O3含量上升 ,将会对人体造成更直接的伤害。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E85”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一种燃料,属于新能源 B乙醇和汽油都可以与钠反

11、应生成氢气 C乙醇分子的比例模型为: D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解析解析】 新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潮汐能、新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潮汐能、 氢能、核能等,氢能、核能等,“ “E85E85” ”是含是含85%85%乙醇和乙醇和15%15%汽油的新型燃料,其中汽油属于汽油的新型燃料,其中汽油属于 常规能源,且汽油本身是混合物常规能源,且汽油本身是混合物A A不正确;汽油的主要成分为烃,不与钠反不正确;汽油的主要成分为烃,不与钠反 应,应,B B不正确;不正确;C C选项中图为乙醛分子的比例模型图,选项中图为乙醛分子的比例模型图,C C不正确。不正确。

12、 D 2可以证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氢氢原子与另外氢氢原子不 同的方法是( ) A1 mol 乙醇燃烧烧生成3 mol 水 B1 mol 乙醇可生成1 mol 乙醛醛 C1 mol 乙醇跟足量的钠钠反应应得到 0.5 mol H2 D1 mol 乙醇可以与1 mol 乙酸作用,生成1 mol 乙酸乙 酯酯 C 3 3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 A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B B乙酸分子中乙酸分子中4 4个氢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个氢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C C乙酸在常温下能发生酯化反应乙酸在常温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D D乙酸酸性较弱

13、,不能用来除去锅垢乙酸酸性较弱,不能用来除去锅垢 A 4如图为实验图为实验 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酯的装置图图。下列关于该该 实验实验 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向a试试管中先加入浓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边摇动试 管边边慢慢加入 乙醇,再加入冰醋酸 B试试管b中导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实验 过过程中产产生倒吸现现象 C实验时实验时 加热试热试 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时将乙酸乙酯酯蒸出, 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酯的方向移动动 D试试管b中饱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酯蒸出 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答案】 A 1.原理 其中浓H2SO4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 2反应特

14、点 (1)属于取代反应应;(2)通常反应应速率很慢;(3)属于可逆反应应。 3装置(液液加热反应)及操作 用烧烧瓶或试试管,试试管倾倾斜成45角(使试试管受热热面积积大),长导长导 管起 冷凝回流和导导气作用。 4现象 饱和Na2CO3溶液上面有油状物出现,具有芳香气味。 5提高产率采取的措施 (1)用浓浓H2SO4吸水,使平衡向正反应应方向移动动。 (2)加热热将酯酯蒸出,使平衡向正反应应方向移动动。 (3)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有冷凝回流装置。 6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 降低乙酸乙酯酯的溶解度、中和乙酸、吸收乙醇。 7反应的断键规律:有机酸与醇酯酯化时时,酸脱羟羟基,醇脱氢氢。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一、糖类 1组成与分类 (1)糖类的组成元素为 。 (2)分类: C、H、O 2.性质质 (1)葡萄糖CH2OH(CHOH)4CHO 有甜味,易溶于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