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5 太阳系|教科版 (3)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7845266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5 太阳系|教科版 (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5 太阳系|教科版 (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5 太阳系|教科版 (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5 太阳系|教科版 (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5 太阳系|教科版 (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5 太阳系|教科版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5 太阳系|教科版 (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阳系教学设计【教学分析】太阳系主要是在学生研究了几类简单天文现象的基础上对太阳系这一宇宙基本天体结构进行介绍、归纳和总结,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理解力。太阳系中的绝大多数天体是学生平时难以观察到的,用直接观察的方法来完成对太阳系的认识不再是有效的途径。六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收集与整理资料的能力,利用资料来帮助学生认识太阳系,在此活动中建立太阳系建立太阳系的模型显得更为有效。【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2.过程与方法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建太阳系模型。3.情感态度与价

2、值观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教学重点】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教学难点】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太阳系模型。【调查问卷及分析】设置的问题设计意图1.太阳系中都有哪些不同类型的天体?了解学生对于太阳系中天体构成的认识程度。2.太阳系有八大行星,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它们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由近及远是怎样排列的?了解学生对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称及距离地球的远近排序是否有一定的认识。3.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各有特色,

3、比如:木星最大,再比如只有地球上有水有生命,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它们的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呢?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于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是否有更深入的认识。【教学准备】调查问卷,视频、教学PPT,橡皮泥等【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日食和月食,谁来描述一下日食、月食形成的原因?2(学生活动)太阳、地球、月球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中间,遮住了太阳光,从而形成了日食现象。(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引入本节课的第一个新内容。)二、新课(一)通过描述太阳、地球、月球三颗天体的特征来明确恒星、行星、卫星的划分标准。1讲:日食实质上就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相互位置的变化而导致的天文现象。那

4、么,这三颗天体各自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可以从天体自身是否发光发热、围绕对象和体积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描述)小组交流,全班展示太阳自身发光发热,体积巨大,地球和月球都围绕它运行;地球自身不发光发热,体积比太阳小比月球大,围绕太阳运动月球自身不发光发热,靠反射太阳光发亮,体积比地球小得多,围绕地球运动(设计意图:根据不同天体的不同特征来对太阳系中的天体进行分类,明确太阳系中的天体类别。)2、归纳我们把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天体称为恒星。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的一颗恒星(1)太阳系中,能够自身发光发热的天体有几颗?(2)地球自身是不发光的,它是围绕太阳运行的,我们把围绕恒星进行公转的天体定义为什么呢?(行星)(

5、3)围绕地球这颗行星运行的月球,我们又称为什么?(卫星)(拓展: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到太空中并围绕地球运转,对地球进行观测的人造天体我们称为人造卫星。)3、小结:请同学们用最简单的语言来准确描述一下恒星、行星和卫星的划分标准。自身能发光发热的天体是恒星;自身不发光发热并围绕恒星公转的天体是行星;自身不发光发热并围绕行星公转的是卫星。(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于各类天体划分标准的掌握。)(二)通过归纳总结,明确太阳系八大行星及与太阳的远近排序。1、同学已经知道地球是围绕太阳不停地运动的,那么除了地球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围绕太阳进行公转运行的行星呢?2、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八

6、颗天体都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它们自身都不发光发热,我们把这八颗天体称为太阳的八大行星。3、播放 “太阳系”视频。思考:“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是怎样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是谁?(木星)4这八颗行星离太阳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它们的大小到底是怎样的?请看书P55。5引导学生分析八大行星直径和距离太阳远近数据,学生以组为单位,通过分析数据视频建太阳系平面图。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展示,学生真切感受到太阳系的整个三维空间图及其运动方式,收集到太阳系的相关知识;阅读8大行星的相关资料,加深八大行星及排序的记忆,为下面打建太阳系

7、模型打下基础。)二、建太阳系模型,总结太阳系概念(一)根据八大行星赤道直径和距离太阳远近数据表建太阳系模型。1、以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初步建太阳系平面图 (注意行星直径和与太阳距离的比例、大小)2、学生太阳系模型3、展示,评价。(二)总结太阳系概念,让学生展示并讲解太阳系模型图。1、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板书课题)2、展示并讲解太阳系模型图。小组合作分析数据:(1)根据八大行星直径大小对比得出八大行星大小排序:由大至小: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2)根据八大行星距离太阳远近确定行星间的距离学生进一步完善太阳系模型

8、图。学生展示小组作品,并讲解八大行星排列顺序、大小对比。(设计意图:通过建太阳系模型图,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太阳系结构和组成它的成员位置,激发学生对于探索宇宙知识的热情。)三、总结,复习1本节课,我们通过归纳总结对比太阳系中不同天体的特征,对太阳系中的各天体进行了分类,划分为恒星、行星、卫星同时,通过比较它们的直径大小以及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绘制出了太阳系平面结构图。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八大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八大行星的大小差异很大。太阳系在宇宙中也是很渺小的,宇宙的奥秘正等待着同学们去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2判断练习:(1)地球是太阳的行星。()(2)月球是地球的卫星。()(3)地球是太阳的一颗行星。()【板书设计】太阳系太阳系:恒星太阳(中心)行星水星、金星、地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卫星月球彗星、小行星、流星、矮行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