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844714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年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6-2017年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6-2017年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6-2017年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6-2017年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2017年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年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一、单选题:共50题12016年首都博物馆举行“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特展”,妇好作为商王的妻子,生前深得信任和宠爱,死后得以厚葬。某观众据自己的观展记录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妇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仅是个案,不具有普及型,不能说明女性地位很高,错误,故A项错误;妇好墓中出土了大量甲骨卜辞,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一手史料,正确,故B项正确;妇好墓中有大型的青铜盛酒器,说明了商朝时中国有了酒,“开始”表述错误,错误,故C项错误;墓内发掘出的6800多枚海贝,与中国的南

2、海地区当时由商王管辖无关,错误,故D项错误。2为避免出现“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的情形,周朝开始确立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嫡长子继承制【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材料“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体现了不立嫡长子会产生诸子互相争夺王位而产生混乱局面,所以周朝确立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借此避免纷争,故D项正确;而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的政治制度,夏朝自启开始就废除了,故A项错误;王位世袭制是从夏朝开始的,故B项错误;周朝确立的分封制,分封的是诸侯,是为了加强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与周王王位继承无关,故C项错误。3论语为政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

3、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下列各项与材料主张符合的是A.“以法为教,以吏为师”B.“贵贱无序,何以为国”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D.“我欲不欲,而民自朴”【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根据材料判断是儒家“为政以德”的思想的体现,“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法家思想的体现,与材料中强调“德”“礼”不符,故A项错误;“贵贱无序,何以为国”讲求的贵贱等级秩序,但无法体现材料的主旨,故B项错误;“为政以德”即德治,与材料强调“德”相符,故C项正确;“我欲不欲,而民自朴”是道家思想,故D项错误。4春秋战国时期,最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的学派是A.儒家B.法家C

4、.道家D.墨家【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据材料“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可知儒家、道家符合条件,其中最突出的是道家的思想“道法自然”,故C项正确;故A、B、D三项错误。5某思想家指出,“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战国后期实践这一思想最成功的地区是A.B.C.D.【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据材料“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和“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可知该思想为法家思想,属于燕国,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属于齐国,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属于秦

5、国,商鞅与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影响深远,故C项正确;为楚国,与材料意思不符,故D项错误。6诗经国风收录了周南、召南、卫、郑、齐、魏、唐、秦、陈、曹等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由此可知,周朝控制的主要区域位于A.黄河中下游B.长江中游C.巴蜀地区D.关中地区【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诗经国风部分共选了十五地区的乐调,称十五国风,这十五国风是:周南(今陕西、河南之间)、召南(今河南、湖北之间)、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其中周南、召南位于汉水和长江中游,其余为黄河中下游。故A项正确;“长江中游”的说法是片面的,故B项错误;巴蜀地区、关中地区没有涉及到,故C

6、、D两项错误。7古代算数例题:“今有大夫(注:秦汉时爵位名,列为第五级)、不更、簪褭、上造、公士(注:秦汉时爵位名,列为第一级)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书中记载正确的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1又2/3、1又1/3、1、2/3、1/3只鹿。这道题反映的古代中国社会的特点是A.年龄在鹿肉分配上的重要性B.古代数学严密的逻辑体系C.个人的地位由猎鹿活动决定D.礼制渗透于社会生活之中【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材料“大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是指不同的爵位,从材料这分配的原则可以看出不同爵位在分配猎物的权利方面存在差异,而分配的多寡是由爵位的高低决定的

7、,年龄在鹿肉分配上的重要性材料体现不出,故A项错误;数学严密的逻辑体系很明显错误,故B项错误;个人的地位不是在猎鹿活动中决定的,而是由个人的身份决定,故C项错误;材料中分配的不同,反映的是他们各自爵位的高低,体现的是等级秩序,故D项正确。8汉书百官公卿表说:“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百官中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的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九卿【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

8、九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故D项错误。9“(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秦朝驰道的修建A.加强了对诸侯国的控制B.有效地扩展了统治疆域C.建立起了垂直管理体系D.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秦代没有诸侯国,故A项错误;秦灭六国,完成了统一,驰道有利于巩固统治而不是有效扩展了统治疆域,故B项错误;建立起了垂直管理体系是指郡县制,不是修建驰道,故C项错误;驰道方便了各地交往,故D项正确。10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

9、为匹夫无辅拂,何以相救哉?”此大臣A.主张郡县制B.主张分封制C.主张郡国并行D.主张皇帝制【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是秦朝博士淳于越对秦始皇的进谏,他认为商(殷)周统治时间长,是因为分封了子弟功臣的缘故;否则天下大乱时没有诸侯国的救助就会孤立无援。因此他实际是向皇帝进言,实行分封制,反对郡县制,故A项错误;故B项正确;郡国并行是在汉代,不符合材料,故C项错误;材料已提到“向皇帝进言”,不可能主张皇帝制,故D项错误。11汉武帝选拔严助、主父偃等人,加授他们为侍中使他们出入皇宫,接受皇帝垂询参与大政。汉武帝这样做的结果是A.解决了王国问题B.削弱了丞相权力C.确立了察

10、举制D.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根据材料中“选拔严助、主父偃等人,加授他们为侍中,使他们出入皇宫,接受皇帝垂询,参与大政”得出是汉武帝时设置中朝,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主要是重要和地方的矛盾问题,主要通过推恩令实现的,故A项错误;汉武帝设中朝,参与大政,原来的丞相成为外朝,因此削弱了丞相的权力,有利于加强皇权,故B项正确;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题目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儒学的正统地位指的是思想方面,材料中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12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强本干,弱

11、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A.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B.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C.肯定了西汉的“推恩令”D.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材料中“诸侯稍微”的原因是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极大削弱了地方王国实力,将大的王国分割成小的候国,无法同中央对抗,加强了中央集权。从而达到“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效果,主要反映了对西汉的“推恩令”持肯定态度,故A项错误,故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郡国并行制出现问题之后,汉武帝的措施,故B 、D两项错误。13董仲舒曾向汉武帝建议:“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名

12、田:名下的土地),以赡不足。”对上述建议理解正确的是A.不赞成儒家借鉴古制的传统B.平均分配土地以缓和矛盾C.取消土地私有以恢复井田制D.限制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根据题干中“限民名田(名田:名下的土地),以赡不足”可知董仲舒是建议限制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以赡不足,故D项正确;董仲舒赞成借鉴儒家,故A项错误;“平均分配土地”的表述错误,故B项错误;取消土地私有不符合实际情况,故C项错误。14西汉中期以后,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A.孟子主张“民贵君轻”B.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政C.荀子主张“仁义”“王道”D.新儒学适应了时代需

13、要【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的正统地位。孟子 “民贵君轻”的主张与汉代儒学无关,故A项错误;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政仅是措施之一,关键还是为什么重视儒学,故B项错误;荀子 “仁义”“王道”的主张与汉代儒学无关,故C项错误;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统治思想还是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D项正确。15有学者提出统治者需“顺天志”,新王朝建立时必须“更称号,改正朔,易服色”,这位学者是A.孔子B.韩非子C.董仲舒D.王阳明【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的正统地位。据材料“顺天志”体现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汉代董仲舒的思想符合,故C项正确;孔子思想强调道德修养,与材料不符,故A项

14、错误;韩非子的思想没有涉及人与天的关系,故B项错误;王阳明强调反省内心,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16下列手工业成就出现在东汉的是灌钢法的发明成熟的白瓷成熟的青瓷水力鼓风冶铁工具A.B.C.D.【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灌钢法的发明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不符合题意,错误;成熟的白瓷要到隋代才出现,不符合题意,错误;成熟的青瓷出现在东汉,符合题意,正确;东汉杜诗发明了水排,属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正确;正确,故B项正确;故A、C、D三项错误。172009年7月30日-10月7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了“秦汉罗马文明展”,如图是其中的一幅展品“东汉书信纸”。它原衬垫于铜镜

15、之下,故呈圆形,推测为家书的残片。纸以麻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施胶等加工技术,改善了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纸张厚薄均匀。以上介绍和图片说明A.东汉时已经出现较成熟的造纸技术B.东汉时造纸术由罗马人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欧洲C.东汉时更多的人有了受教育的机会,拥有文化的人很多D.东汉时纸已经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根据材料“纸以麻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施胶等加工技术,改善了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纸张厚薄均匀”可知,东汉的造纸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故A项正确;东汉时造纸术仅传入朝鲜,传入欧洲到了唐代,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书信纸与教育发展无关,故C项错误;纸张仅是出现,普及并不属实,竹简仍是最主要的书写材料,故D项错误。18唐人王维所画伏生授经图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学者伏生(公元前260年公元前161年)受聘官府讲经的场景。伏生所授之“经”应为A.法家学说B.儒家著作C.佛教典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