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 司马光 人教部编版 (1)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7843341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 司马光 人教部编版 (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 司马光 人教部编版 (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 司马光 人教部编版 (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 司马光 人教部编版 (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 司马光 人教部编版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 司马光 人教部编版 (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司马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中字词的含义。2能够流利地翻译本篇课文。3通过此篇文言文,我们能够学习到司马光身上的哪些品质。教学重难点:1 能翻译此文,读懂其意思。2 学习司马光身上的舍己救人品质。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古诗望天门山,导入新课。在没有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背诵下望天门山。这是一首什么?生答:古诗。古诗也就是古人写的诗。来,看看它的准确表述。古代的人,我们也可以称为什么?古人古代的人写的文章呢?古文,即古人写的文章,是在1954年以前的古代文言文的统称。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2、,俗称“之乎者也”。学习古诗的六步骤是:一是知诗人,二是解诗题,三是读诗文,四是明诗意,五是入诗境,六是悟诗情。学习古文和学习古诗有相同的地方,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看看文言文是怎样叙述司马光这个小故事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随文识字“司”。司马是复姓,光是名。司马光距离现在有1000年了,我们可以称他为什么?古人。简介司马光。我们今天要读的这个故事就记载在600多年前的宋史司马光传当中,这本书我们称之为-古书。对于司马光的这个故事,大家并不陌生,一开始我们都是这样的一个故事中认识他的。出示现代文司马光二、对比古今司马光,了解古文的特点现在,我们穿越到600多年前,他是这样表述的。他和我们现在的文

3、章有所不同,请你对比一下,发现,有哪些不同呢?对比之前,先自己默读下,默读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默读完告诉我,这两篇文章有什么不同。左边的文言,字数很少;右边的多。一篇文言中只有30个字,而右边的文章有180个字,6倍之多。简、文字短,这就是文言的特点,其实他还有很多很多的特点,但是我们要在今后学习文言过程当中不断的去发现。3、 读通课文,整体感悟大意。(一)初读课文1请同学把课文试读一次,要求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请画出来与同桌交流。2.检测生字读音。3.学习本课中的两个多音字“没”、“得”,读准字音。(二)再读课文,大家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指名读。(三)三读课文

4、,读文言停顿1、出示划停顿课文,师范读2、学生练读,指名读四、看注释,自解句意文意。1自读自悟。每读一句,就看这句有关词语的注释,把注释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摩句子的意思,这样读懂每一句话,自己弄不懂的记下来,留待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与同学研讨。2小组合作学习。各自汇报对每句话的理解,一句一句相互研讨,说句子意思,弄不懂的语句记下来,留待向全班同学或老师请教。布置作业:下课后,运用查找资料、请教同学和老师、查看注释等多种方法,继续了解课文含义,我们下节课来交流。第二课时1、 朗读课文,引入新课指名朗读,进行评价。二、全班交流,弄懂句意文意。1、各组推荐代表说每句话的意思,互相评议,每句意思的说法不

5、求完全一致,但求主要意思不错。学生说不准,教师应予以点拨。2、各组提出疑难问题,同学讨论,教师点拨。3、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全文大意。三、朗读课文,感悟人物。1我们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你能说说在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吗?(先同桌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1)自己读读,根据句子的意思学做司马光的动作。(光持石击瓮破之)(2)讨论:你学着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师走到学生中,询问了解学情。)(3)情景感悟:请一学生上台做做。你做这样的动作能帮助自己理解“持”“击”的意思吗?通过朗读体会,让学生提建议怎样把这两个动作做得再好些。(如:要举双手,要对准了,要用力等。)(4)

6、司马光持石击瓮时,心里怎么想?(5)继续探寻司马光的心理,感受一下砸缸之前司马光在想什么。(6)小结: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马光砸缸砸得好!(7)了解结果,引读“水迸,儿得活”。2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引导动脑筋想办法。)3从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你想对他说什么话?4、品读,读出理解和韵味。(1)自己练习朗读,把对词句的理解读出来。“与群儿戏于庭”要读出欢快的语气;“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要读出着急的语气;“光持石击瓮破之”要读出沉着的语气,敬佩的语气;“水迸,儿得活”要读出高兴的语气。(2)指名读。评议是否读出文句的情感、韵味。

7、(3)齐读,读出语气和韵味。四、拓展练习1、用自己的话讲讲司马光的故事,指名讲故事,注重仪式感。2、增加课文前半部分的选文,读一读3、尝试用学习古文的方法理解前半部分4、去标点再读古文5、了解其他智童的故事(曹冲称象)原文: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6、 背诵课文五、总结提升: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写下了著名的资治通鉴。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司马光的话,课后就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读吧。板书设计:司马光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翁破之遇事沉着有主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