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配电装置检修规程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1784293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0kV配电装置检修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220kV配电装置检修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220kV配电装置检修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220kV配电装置检修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220kV配电装置检修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20kV配电装置检修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0kV配电装置检修规程(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0kV配电装置检修规程1适合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华豫发电厂一期220kV申城变内设备检修的周期、标准检修项目、大修的施工步骤及工艺质量标准,并附录了一些检修维护相关的知识,供220kV配电装置检修工作使用,也可做运行、检查人员参考。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L/T 573-2010 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 GB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T 7252-2001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电力设备交接和

2、预防性试验规程(2005年版)3 概 述我公司采用平顶山高压开关厂生产的LW6B-252型SF6断路器LW6B-252型断路器是以LW6-220型产品为基础,通过重新设计和简化液压操作而生产的新产品它保留了原产品的优良性能。SF6断路器液压机构中,除贮压器和工作缸外全部液压元件均封在油箱内,减少了大量管路,同时由于液压系统效率的提高,使得工作油压由原来的32MPa降至26MPa,所以从根本上解决了液压系统渗油问题,为断路器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3.1检修周期A级检修周期每5年进行1次B级检修,每两次B级检修进行1次A级检修。 C级检修周期C级检修每年进行一次。3.2检修项目3.2.1C级检修

3、项目3.2.1.1断路器外观检查、清扫。3.2.1.2检查并清扫各瓷套。3.2.1.3检查各油管及动力单元有无漏油,必要时予以修理。3.2.1.4检查SF6气体压力,并补充到额定值。3.2.1.5检查密度继电器的动作值,校验密度继电器报警压力。3.2.1.6检查液压机构的管路、元器件有无渗漏。3.2.1.7检查油箱油位,必要时补充。3.2.1.8检查、清理辅助开关接点。3.2.1.9检查压器预压力。3.2.1.10检查油泵启动、停止压力值。3.2.1.11检查分闸、合闸闭锁压力。3.2.1.12检查分、合操作油压降。3.2.1.13油泵打压试验。3.2.2B级检修项目3.2.2.1按C级检修项

4、目进行检查。3.2.2.2将液压油全部放出,清理低压油箱。3.2.2.3将油箱注满新液压油至规定油位。3.2.2.4做排气操作后,打压至额定油压。3.2.2.5进行20次合、分和2次分0.3秒合分闸试验。3.2.2.6测量断路器各相动作时间,相间同期,必要时可测量分、合闸速度。4主要技术规范:项目单位数 值额定电压KV252额定频率z50额定电流A3150额定开断电流KA4050动稳电流(峰值)KA125热稳电流(3S)KA50工频耐压(1min)极对地KV470断口470(146)雷电冲击耐压(1.250s)极对地KV1050断口1050(146)SF6气体零表耐压(工频5min)KV290

5、累计开断电流KA420050KA连续开断电流次数次19机械寿命次3000合闸时间ms单极操作30(DC220V)、三极联动38(DC220V) 分闸时间ms90金属短接时间ms4065(出厂时)SF6额定气压(20)Mpa0.6项目单位数 值气体年漏率1气体水分含量PPM(V/V)150(交接时)泄漏比距cm/kv1.7(对地) 2.5(断口)2.5(对地) 3.2(断口)单极重量kg2000液压机构重量kg31000SF6气体重量 (台)0.4MPa(20)kg220.6MPa(20)30分闸操作力 N6104合闸操作力N3104端 子 静压力水平拉力纵向N1250横向1000垂直力(向上、

6、向下)1250分、合闸线圈电流220V/110VA2/4机构油泵电机AC380V 1.5KW或DC220V 1.1KW5 SF6断路器本体的检修5.1 SF6气体的回收5.1.1 支柱、灭弧室、并联电阻内气体回收及高纯氮冲洗步骤检 修 方 法质 量 标 准1将回收装置上的自动充气接头和密度监视器上的自动充气接头连接起来回收罐应事先处理合格,各管路事先进行过干燥处理。2启动回收装置,将支柱、灭弧单元、并联电阻内气体回收。3启动真空泵,将支柱、灭弧单元、并联电阻内气体抽至133Pa左右 4然后充入高纯氮气至0.30.5MPa(表压)。9999,水分含量不大于50ppm(v/v)5停留十分钟左右,依

7、次重复步骤34二至三次。6最后将氮气放至零表压。5.1.2 三联箱内气体回收及高纯氮冲洗步骤检 修 方 法质 量 标 准1将回收装置上的自动充气接头和三联箱上的自动接头连接起来回收罐应事先处理合格,各管路事先进行过干燥处理。2启动回收装置,将三联箱内气体回收。3启动真空泵,将支柱、灭弧单元、并联电阻内气体抽至133Pa左右 4然后充入高纯氮气至0.30.5MPa(表压)。9999,水分含量不大于50ppm(v/v)5停留十分钟左右,依次重复步骤34二至三次。6最后将氮气放至零表压。5.2 SF6断路器解体的注意事项5.2.1 SF6断路器灭弧室和支持瓷套的解体应在无尘的工作间进行。5.2.2

8、由于SF6在电弧下与微水修成有毒的氢氟酸,因此SF6开关解体必须戴防护手套,检修后所用的白布和清洗剂要深埋处理。5.3断路器本体的拆卸5.3.1 灭弧单元的拆卸a. 拆卸三联箱两侧封盖,取出分子筛筐,将分子筛到入20NaOH溶液中处理,拔下支柱与断口、并联电阻充气接头。注意站在上风处。(分子筛筐浸泡12小时后深埋)b.取下提升杆与三联箱连接的20卡环、垫圈及销轴。(在灭弧单元打上晃绳,防止三联箱晃动)c.将吊车勾住专用吊具在三联箱上对中,然后将专用工具扣紧三联箱,拧紧专用工具上的螺杆,并轻轻收紧吊绳。d.卸下三联箱底部法兰与支柱联接的12个M14螺帽。g将吊勾徐徐升起使三联箱稳妥的与支柱分离,

9、取下均压环,然后将保护法兰盘装在三联箱底部,将瓷套表面清洗干净,紧固后放在卡车上运出。f.对单口断路器,其端口连同支柱一起拆卸下来,拆卸方法见2.2。5.3.2 支柱的拆卸a.卸下支柱与液压机构之间的连接油管,用闷头和塑料布将各管接头封好,保持其内部清洁。b.拆下密度监视器和氮气压力信号引线,卸下密度监视器辅助油箱,用塑料布将各接头封好。c.将两个M14螺母拧入支柱上部对称位置的两个螺杆上,然后装上吊环及细钢丝绳,吊勾对中后,勾住细钢丝绳并轻轻收紧吊绳,支柱上瓷套系一根晃动绳,防止晃动。d.卸下支柱四个支腿的地脚紧固M20螺母后,支柱支腿系二根晃绳,防止晃动,将支柱徐徐吊起,转动吊车,将支柱横

10、卧放在专用支架上,两个支腿落在地上。e.将吊绳绑在最上面的支腿上,利用吊车轻轻将吊绳带紧。f.拆下支腿之间的联板上的4个M16的螺栓,卸掉联板。g.拆下支腿与基座联接的5个M20螺母,卸掉支腿。拆卸后应带上螺母。h.重复步骤(e)(g),依次拆下其他两个支腿。i.将瓷套表面清洗干净,并将支柱装上保护帽,利用卡车将支柱运至无尘车间。5.3.3 灭弧单元的分解(如图1)1.导电管;2.灭弧室;3.导电连接板;4.并联电容器;5.五联箱装配;6.并联电阻;7.连板;8.连板;9.均压环;10.均压罩图1 灭弧单元装配5.3.3.1 并联电容器的拆卸a.将吊绳绑在并联电容器的瓷瓶上,利用吊具轻轻将吊绳

11、带紧。b.松开连接螺母。c.利用吊具将并联电容器移至铺有橡皮垫的地面上。5.3.3.2 灭弧室的拆卸 a.将吊绳绑在灭弧室第六片小瓷裙上,利用吊具轻轻将吊绳带紧。b.卸掉图2中的导电连接板3连接灭弧室的9个M14螺栓和三联箱的连接导管1的4个M12螺母,取下导电连接板3、导管1、均压罩10、将拆下的各个螺栓、螺帽、垫圈集中装在专用箱内。c.卸掉图3中的20卡环5、铜垫圈8和轴销4,将卸下的各个卡环、轴销、垫圈集中装在专用箱内。d.拆掉灭弧室与三(五)联箱的六个连接螺帽。e.起吊灭弧室,使灭弧室沿45度轴线方向慢慢拉出至全部起吊为止。(不得碰伤三联箱的密封面并保持三联箱的平衡)。f.将灭弧室平稳

12、放在专用小车上,并运至洁净室。(小心轻放)。g.单断口断路器灭弧室的拆卸。3.3.3 并联电阻的拆卸a.将吊绳绑在并联电阻中间小瓷裙上,利用吊具轻轻将吊绳带紧。b.卸下图3三(五)联箱与并联电阻的连板13。c.卸掉与五联箱连接的6个M14的螺母 (不得碰伤三联箱的密封面并保持三联箱的平衡)。e.将并联电阻水平拉出五联箱(小心轻放)。f.将并联电阻平稳放在专用小车上,并运至清洁室。54 灭弧室的分解检修(如图2)1.动弧触头;2.压圈;3.触指弹簧;4.触指弹簧;5.分子筛筐;6.静弧触头;7.均压罩;8.触指;9.触指;10.喷管;11.护套;12.阀挡环;13.滑动触头;14.压气缸;15.

13、M1625内六角螺钉;16.夹板;17.垫圈;18.挡圈;19.触座;22.接线端子;26.垫圈;27.阀座;28.阀片;31.塞子装配;32.动触头;33.缸体;34.接头;35.导轨;36.充气接头;37.接头;40.静弧触头座;43.拉杆;44.鼓形瓷套;46.接丝端子(G1、G2、G14、G15、G16、G17、G18)密封圈 图2 灭弧室装配5.4.1 解体a.测量单个断口主触头电阻后,将灭弧室处于分闸位置,竖直放在平地上(动触头侧在上方)。b.拧下动触头端法兰的6个M16固定螺母。c.利用吊具从瓷套中慢慢提出动触头部件。工作人员应马上离开现场三十分钟。(不得将瓷套内部碰伤)d.用吊

14、绳将瓷套绑好,并轻轻带紧,拆下静触头端法兰上6个M14紧固螺母,吊起瓷套10mm左右。 h.将吸附剂倒入装有20%NaOH溶液的塑料桶中(浸泡12小时后装入密封容器深埋)。 5.4.2 检查a.用刷子及吸尘器清除灭弧室瓷套中粉尘,并用丙酮和布擦洗干净。b.检查各部件损伤情况。如动静触头系统各部件完好且符合标准,则无需进一步解体,可直接进行清洗过程;否则,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分解(有问题应予以处理)。5.4.3 动触头系统的分解检修5.4.3.1 拆卸与检查a.将接线板法兰46固定,用手拉紧压气缸14,使接头34的斜孔位于缸体33两长孔的位置,将一个1214mm的铁棒插入接头34的斜孔中,使之和缸体联成一体,拆卸导轨35并取下密封圈G15,用喷灯加热37螺纹处,用另一铁棒插入接头37的孔中旋转,直至接头37和拉杆43分离为止。b.拉出压气缸14,此时连同动触头32等均拉出(不得直接用手触摸喷管10)。c.检查喷管10、护套11、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公共安全/评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