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842635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7-2018年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7-2018年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7-2018年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7-2018年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Cu-64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含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下列与化学有关的文献,理解错误的是A. 咏石灰中“烈火焚烧若等闲要留清白在人间”其中“清白”是指氢氧化钙B. 咏煤炭中“凿开混沌得乌金不辞辛苦出山林”其中“乌金”的主要成分是煤炭C. 天工开物记载:“以消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魂散惊而魄齑粉”文中提到的是火药D. 天工开物有如下描述:“世间丝、麻、裘 ,皆具素质”文中的“裘”主要成分

2、是蛋白质【答案】A【解析】A. 咏石灰(明于谦)中“烈火焚烧若等闲要留清白在人间”,描述的是碳酸钙的受热分解,其中“清白”是指氧化钙,故A错误;B. 咏煤炭(明于谦)中“凿开混沌得乌金不辞辛苦出山林”描述的是煤炭的开采,其中“乌金”的主要成分是煤炭,故B正确;C. 天工开物中记载:“以消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魂散惊而魄齑粉” ,消石、硫磺是制造火药的主要原料,故C正确;D. 天工开物中有如下描述:“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的“裘”指的是动物的毛皮,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D正确;故选A。2. 对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A. B. 26Fe3 C. D. 【答案】C【解析】A

3、、盐酸电离的氢离子抑制水电离,故A错误;B、铁离子水解,促进水电离,故B错误;C、氯离子不水解,对水电离没有影响,故C正确;D、醋酸根离子水解,促进水电离,故D错误;故选C。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 30g乙烷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8NAB. 2.8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AC. 1mol甲基含10 NA个电子D. 标况下,22.4L己烷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生成气态物质分子数为6NA【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A每个乙烷分子含有6个碳氢键和1个碳碳单键,则30g乙烷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7NA,故A错误;B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为CH2,2.8

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2.8g14g/mol2NA=0.2NA,故A错误正确;C甲基是中性基团,每个甲基含有9个电子,1mol甲基含9NA个电子,故C错误;D标况下,己烷为液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D错误;答案为C。【考点定位】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名师点晴】顺利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一方面要仔细审题,注意关键字词,熟悉常见的“陷阱”;另一方面是要把各种量转化为物质的量,以此为中心进行计算。特别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注意:气体的摩尔体积适用的对象为气体,而标况下水、CCl4、HF等为液体,SO3为固体

5、;必须明确温度和压强,只指明体积无法求算物质的量;22.4L/mol是标准状态下或一定温度、一定压强下的气体摩尔体积。4. 在反应3H2 + N2 2NH3 中,经一段时间后,氨的浓度增加了0.6 molL1,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 molL1s-1。则反应所经过的时间为A. 0.44s B. 1s C. 2s D. 0.33s【答案】C【解析】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 molL1s-1,根据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以及方程式可知用氨气表示的反应速率应该是0.3 molL1s-1,所以反应所经过的时间为0.6 molL10.3 molL1s-12s,答

6、案选C。5. 下列实验装置正确(固定装置略去)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A.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A错误;B.温度计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出口处,且冷却水应该是下口进上口出,B错误;C.苯的密度小于水,在上层,C错误;D.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装置正确,D正确,答案选D。6. 已知某有机物A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A. 由红外光谱可知,该有机物中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化学键B. 若A的化学式为C2H6O,则其结构简式为CH3OCH3C. 仅由其核磁共振氢谱无法得知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总数D. 由核磁共振氢

7、谱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红外光谱可知分子中至少含有C-H键、C-O键、O-H键三种不同的化学键,故A正确;B、红外光谱可知分子中含有C-H键、C-O键、O-H键,A的化学式为C2H6O,满足化学键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故B错误;C、核磁共振氢谱中只能确定H原子种类,无法得知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总数,故C正确;D、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个峰说明分子中3种H原子,且峰的面积之比为1:2:3,所以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个数比为1:2:3,故D正确;故选B。【考点定位】考查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名师点晴】本题考查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的简单识图。注意

8、核磁共振氢谱只能确定H原子种类,峰的面积之比等于H原子数目之比。7. 用铅蓄电池电解甲、乙电解池中的溶液。已知铅蓄电池的总反应为: Pb(s) PbO2(s)2 H2SO4(aq) 2 PbSO4(s) 2 H2O(l) 电解一段时间后向c极和d极附近分别滴加酚酞试剂,c极附近溶液变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d极为阴极B. 放电时铅蓄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PbO2(s) 4 H(aq)SO4 2(aq)4e PbSO4 (s) 2H2O (l)C. 若利用甲池精炼铜,b极应为粗铜D. 若四个电极材料均为石墨,当析出6.4 g Cu时,两池中共产生气体3.36 L(标准状况下)【答案】C【

9、解析】A、电解一段时间后向c极和d极附近分别滴加酚酞试剂,c极附近溶液变红,说明C极附近有OH生成,c电极上氢离子放电,c是阴极,则d极是阳极,故A错误;B、放电时铅蓄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s)+SO42(aq)-2e=PbSO4(s),PbO2(s)+4H+(aq)+SO42-(aq)+4e-=PbSO4 (s)+2H2O(l),是正极上的反应,故B错误;C、若利用甲池精炼铜,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所以b极应为粗铜,故C正确;D、若四个电极材料均为石墨,甲电解池中b阳极上生成氯气,a阴极上生成铜,乙电解池中d阳极上生成氧气,c阴极上生成氢气,当析出6.4 g Cu时,转移电子是0.

10、2mol,所以生成0.1mol氯气、0.1mol氢气、0.05mol氧气,所以两池中共产生气体5.6 L(标准状况下),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解题关键:能准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D是易错点,找全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求出总体积。难度中等。8. 下列化合物的一氯代物的数目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CH3CH2CH2CH2CH2CH3 (CH3)2CHCH(CH3)2 (CH3)3CCH2CH3 2,2,3,3四甲基丁烷A. B. C. D. 【答案】C【解析】根据等效氢原子的判断方法结合烷烃的结构简式可以判断四种烷烃的一氯代物的数目,CH3CH2CH2CH2CH2CH3的一氯代物

11、有3种;(CH3)2CHCH(CH3)2的一氯代物有2种;(CH3)3CCH2CH3的一氯代物有3种;2,2,3,3四甲基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3)3CC(CH3)3,一氯代物有1种,因此为,答案选C。点睛:掌握等效氢原子的判断方法是解答的关键,尤其是具有对称性结构的烷烃。若不能从结构简式上直接判断,可以把它们的结构式画出来,这样判断更为直观。9. 某无色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和C(OH)的乘积为11018( 25),下列离子组在此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MnO4 Cl K Na B. CO32 NO3 Cu2+ NaC. SO42 HCO3 K Na D. SO42 NO3 K N

12、a【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水电离产生的c(H+)和c(OH-)的乘积为110-18( 25),为酸或碱溶液;A酸溶液中MnO4-、Cl-、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且MnO4-为紫色,与无色不符,故A不选;B酸溶液中不能存在CO32-,碱溶液中不能存在Cu2+,且CO32-、Cu2+结合生成沉淀,Cu2+为蓝色,与无色不符,故B不选;CHCO3-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则不能共存,故C不选;D酸、碱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均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且离子均为无色,故D选;故选D。【考点定位】考查离子的共存【名师点晴】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由水电离产生的c(H+)和c(O

13、H-)的乘积为110-18( 25),为酸或碱溶液,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弱电解质等,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离子大量共存,并结合离子的颜色来解答。10. 某溶液中只含有Na、H、OH、A四种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若溶液中c(A)c(Na),则溶液一定呈中性B. 溶液中不可能存在:c(Na)c(A)c(H) c(OH)C. 若c(OH)c(H),溶液中可能存在:c(Na)c(OH)c(A)c(H)D. 若溶质为NaA、HA,则不可能存在:c(A)c(Na)c(H)c(OH)【答案】D【解析】A由电荷守恒可知c(Na+)+c(H+)c(OH-)+c(A-),溶液中c(

14、A-)c(Na+),则c(OH-)c(H+),溶液为中性,A正确;B阳离子大于阴离子浓度,溶液电荷不守恒,如果c(Na+)c(A-),则一定存在c(OH-)c(H+),B正确;C如NaOH的量较多,则可能存在c(Na)c(OH)c(A)c(H),C正确;D若溶质为NaA、HA,二者等物质的量时且酸电离大于盐的水解,则可以存在c(A-)c(Na+)c(H+)c(OH-),D错误;答案选D。点睛:明确溶液中的溶质及电离、水解的程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溶液中只含有Na+、H+、OH-、A-四种离子,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为NaA或NaA、HA或NaA、NaOH,结合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合理利用溶液中电荷守

15、恒定律分析离子浓度的关系。11. 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MgSO4(s)CO(g) MgO(s)CO2(g)SO2(g)H0,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A. A B. B C. C D. D【答案】A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12. 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中正确的是:A. 3甲基4乙基戊烷 B. 3,3,4三甲基己烷C. 3,4,4三甲基己烷 D. 3,5二甲基己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支链编号之和必须最小,正确命名是:3,4-二甲基己烷,A错误;B符合烷烃命名原则,主链最长,主链编号之和最小等,B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