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842587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2018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2018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2018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2018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昌二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政治试卷出题人:周静霞 审题人:艾志娟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马克思和黑格尔一样,认为世界是按照一个辩证法公式发展的,但是关于这种发展的原动力,他和黑格尔的意见完全不同。黑格尔相信有一个叫“精神”的神秘实体,使人类历史发展下去。在马克思看来,推进力不是精神而是物质,这种特别意义的物质,是人对物质的关系。关于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完全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主观唯心主义辩证法人对物质的关系最重要的部分是人的生产方式

2、A. B. C. D. 2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小分子硫醇一直以来被视为消除生命体有害物质的“清道夫”。日前,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现,它们除了具有清除毒害的保护性功能,还具备“导演”抗生素精密合成的建设性功能。该发现揭示了以硫醇化学为核心的林可霉素生物合成机制,改变了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传统认识,为设计和创造新型人造“生命细胞”并在“细胞工厂”中实现含糖单元的新型生物基化学品的“生物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这说明了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传统认识在无限实践发展中被推翻 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认识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获得发展人类可以在对小分子硫醇的新认识的指导下创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

3、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新认识为创造“生命细胞”奠定了物质基础A. B. C. D. 3. 面对雾霾天气,人们有两种心理倾向,一种是这种雾霾天气是全国性的一些地方认为,如此大范围的污染天气,仅靠自己这里一个地区的治理是没有用的另一种倾向是,谁都有话说,谁都有理,企业说:“几万职工要吃饭,停掉生产只能靠政府来补贴生话”;工地说:“要赶速度,必须在时限内完成”;车主说:“我们不愿意换车”以下对这两种心理倾向分析正确的是第一种心理倾向没有看到部分发展对推动整体发展的意义第一种心理倾向没有看到整体的功能、状态影响着部分第二种心理倾向没有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第二种心理倾向没有搞好局部,重视部分的作用A.

4、B. C. D. 4结合互联网的创新模式、解决“最后一公里”痛点、凸显节约资源、绿色出行的社会效益,当大家纷纷为共享单车的共享便捷、酷炫造型等点赞时,“乱占道”现象、竞争环境激烈、车辆被不当使用、甚至恶意损坏、频出的技术故障等也让人们怀疑。对于共享单车的发 展,我们应该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又不能否认发展道路的曲折性认识到事物发展的渐进性,积极推动事物发展质的飞跃把握事物之间联系的普遍性,又要认清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把握事物之间的斗争性,又要推动双方的转化A. B. C. D. 5. 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交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

5、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中国发明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作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的发明生产佐证了主次矛盾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矛盾的斗争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A. B. C. D. 6. 对漫画“发现人生走错了方向,停止也是一种进步”的哲学解读正确的是价值观不同,人生道路就不同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实现人生价值必然要经历曲折的过程成功的人生需要从错误的选择中汲取营养A. B. C. D. 7.梅花与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还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中华文化有“春兰,夏荷,秋菊,冬梅”。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

6、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宋代诗人王安石著有梅花一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下列选项与此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A. B. C. D. 8.下边与漫画中的人“吃一堑,长一智”犯了同样错误的观点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A. B. C. D. 9. “知识付费”正在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一个引人瞩目的发展趋势。只要人们轻点鼠标,花点儿 小钱,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就能快

7、速得到专业人士的解答。不过,我们在轻松得到答案的同时,却失去了存疑、寻找、分析、判断、论证的过程。对待知识付费应坚持辩证否定观,支持新出现的事物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研究新问题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认识到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抓住重点A. B. C. D. 10. 在过去30多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变化说明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

8、识的变化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科学理论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 支配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A. B. C. D. 11. 历经对一根神秘人腿骨化石的数年研究,中澳古人类学家用碳-14等测定法把化石主人生存年代定位为1.4万年前生活在云南蒙白的马鹿洞人,这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发现的一直生存到距现代人最近的古人种,很可能是一个史前全新人种。该研究具有社会历史性,马鹿洞人是否为全新人种仍然具有不确定性自觉选择性,确定马鹿洞人是否为全新人种是其最终目的直接现实性,科学实验也不能确认马鹿洞人是否为全新人种客观物质性,马鹿洞人是否为全新人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 B. C. D. 12.去年,贵阳

9、市政府上线运行“大数据民生”工程:一方面,按照“1+N”模式,即“个综合平台,融合N项领域政务服务”,将数据进行汇聚、关联,优化服务流程;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准民生服务的难点、痛点、堵点,使服务供需双方对接精准,最终让需求者“一站式”快捷享受服务。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大数据民生”工程的实施是政府兼顾供需双方,坚持了事物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立足整体,统筹规划,坚持了系统优化的方法从完善服务做起,坚持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 B. C. D.13.习近平主席指出,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想信念坚定,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都

10、风雨如磐不动摇。理想信念的坚定,离不开思想理论的坚定。中国共产党要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A. B. C. D.14.2017年秋季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中华骄傲”。中华骄傲,是文化的骄傲,是民族的自信。第四节课“文以载道”带领大家学习古典文化之美。文学体现着中国人的审美、情怀和志向,字里行间,有意境、有韵味、有风骨,回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共鸣。翻开一本书、读上一首诗,就像乘着文学的小船,漫游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

11、神世界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文学作品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A. B. C. D. 15.2017年7月8日厦门鼓浪屿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项目。鼓浪屿入遗是基于A. 保护鼓浪屿文化民族情感集中表达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民族凝聚力B. 保护鼓浪屿文化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繁荣世界文化C. 保护鼓浪屿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标志研究中国文明演进传承民族文化D. 保护鼓浪屿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文明的标志民族文化交流16“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再添中国元素。在“二十四节气”的主题活动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有道理的是“春夏秋冬雨露霜雪”,二十四节

12、气是通过观察太阳运动所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二十四节气是时令、气候、物候的规律,我们应该尊重二十四节气是华夏民族特有的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冬至大如年”,冬至饮食习俗延续至今,传统习俗对人们物质生活的影响最持久A. B. C. D. 1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把发展和创新作为继承传统文化的前提和基础要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享用者要把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立

13、足点A. B. C. D. 18.记者从苏州市姑苏区法院了解到,2017年上半年,苏州市930人涉嫌酒驾,数量跃居普通刑事案件之首。中国自古就有“无酒不成席”“酒逢知己千杯少”的传统观念,然而今天众多酒驾惨案却不得不让我们反思自己的传统文化。由此可见传统酒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必须反对固守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倾向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A. B. C. D. 19.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80年来,长征精神的魅力历久弥新,长征精神的感召力跨越时空、跨越国界,成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史诗。长征精神的强大魅力和感召力在于它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它是鼓舞各族人民不断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动力它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它作为一部伟大史诗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A. B. C. D. 20.中华大地,地域辽阔,仅汉语方言就可以分为北方话、广东话、江浙话、福建话、湖南话、江西话、客家话,方言潜移默化地滋润着我们的生活。这表明我国方言魅力独特,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 绚丽多彩,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因时而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千差万别,体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