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我们的地球1冀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784152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我们的地球1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我们的地球1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我们的地球1冀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我们的地球1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我们的地球1冀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的地球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及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2、观察地球仪,认识经线、纬线和地球仪上不同颜色代表的含义。 3、制作地球仪模型,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制作资料卡片。 教学重点难点:观察地球仪,认识经线、纬线和地球仪上不同颜色代表的含义。制作地球仪模型 教具准备 :地球仪、小球、报纸、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在“的”后面要不要加一个“?”。 2、提问:有人不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二.新课 1、过渡:我们现在知道地球是圆的,那么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古人认为脚底下的陆地是什么形状的呢? 2、让学生观察地板,并让

2、其回答:若只用眼睛看,不经过大脑的思考:你们认为地板是平整的还是弯弯曲曲有起伏的呢? 3、解释古人为何认为大地是平的(生活范围小)。 4、让学生观察书中的两图,解释古代中国人的“天圆地方”说。 5、过渡: (1) 是谁证明地球是圆的?(麦哲伦) (2) 麦哲伦环球航行是什么时候? 在此之前的几千年里,古人是怎样认识到地球不是平的而是圆的呢? 6、介绍毕达哥拉斯的猜想。 7、介绍亚里士多德的推论。 8、介绍麦哲伦环球航行的重要意义。 9、过渡;麦哲伦绕地球一圈用了3年多的时间,那么绕地球一圈到底有多长呢,地球到底有多大呢? 10、请学生读出书上的一组关于地球的数据。 11、讨论:能否用一把超长的

3、卷尺直接绕地球赤道一周来测量其周长呢? 12、请学生说出地球表面积、中国领土面积(注意单位要相同),用地球仪直观感受两者的比例。 评: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观察方法,在自由、有趣的氛围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时教师应不断地给予引导、点拨,使学生的观察具有目的性。 三.总结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呢? 2、关于地球你们还知道些什么呢? 3、关于地球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4、完成书后活动记录 制作地球模型 一、准备 1.请学生说出地球内部的三圈层。 2.为了能具体、形象地看到这个构造,我们今天就要把来把一些枯燥的地球数据变成一个地球模型。 3.提问:制作模型前要做什么准备工作? 4.

4、学生把书中的模型数据换算成所需橡皮泥球的大小比例。 二、学生制作 三、评比 1.生把制作好的模型一切为二,用纸遮住一半,露出四分之一的球。 2.评比谁的模型制作地最好。 地球表面是什么样的 一、导入新课 上几节课我们是走到了地球的内部去瞧了瞧,今天,我们要从地球的内部走出来,走到我们生活的地表来看一 看。 二、新课 1. 提问:生命要维持离不开什么? 2.指明地球表面主要的固体、液体、气体分别是岩石、水和大气层。 3. 讨论:(1)地球表面还有哪些地形? (2)无锡是什么样的地形。 4.提问:地球上有几大洲、几大洋? 5.请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三.总结 1.请学生在书后的世界地图上找到并写出洲名、洋名。 认识并绘制地图 一、导入 1.地图有什么作用 2.那些地方要用到地图 二.新课 1.给学生看本市地图,请学生找到自己的家大致在什么地方。 2.仔细观察地图,说出地图有哪些基本要素组成及其作用。 3.讨论比例尺的大小该怎样选择。 4.绘制校园地图 (1)准备:统一所使用的图例及比例尺,要求在地图上 标明方向、比例尺、图例。 (2)请学生绘制校园地图。 (3)评比谁的地图画的最好。 课后小记: 课堂上教师只是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把实践和空间都留给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