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17—18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840785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2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17—18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西省17—18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西省17—18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西省17—18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西省17—18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17—18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17—18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昌二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命题人:石 兴 审题人:刘玲玲一、基础知识(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 难堪(kn) 斟酌(zhn) 聒噪(gu) 味同嚼蜡(ju)B. 挣揣(chui) 郯子(tn) 巷道(hng) 广袤无垠(mo)C. 皴裂(jn) 逡巡(qn) 彗星(hu) 因噎废食(y)D. 蟠桃(pn) 范蠡(l) 丰腴(y) 奄奄一息(yn)2以下字词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蓬蒿 杜撰 隶属 龙蟠虎据 脍炙人口 依马可待B. 厮打 尾鳍 嬉戏 怙恶不悛 刨根究底 垂诞三尺C. 焦躁 干噪 岑寂

2、不落言筌 繁文缛节 恬不知耻D. 坍塌 淘汰 缔交 耳鬓厮磨 名噪一时 玉簪螺髻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导弹发射室内,崔玉晓果断地按下发射按钮,而碧海之上,导弹腾空而起,拖着震人心魄的尾焰一蹴而就。有人以为,谣言往“敏感”上靠,就可以占领话语权高地,谣言编得越“敏感”,辟谣者越会投鼠忌器。“举火把”是传统的民俗活动,在正月十四这天,村民们明火执仗绕走在大街小巷,增添了无限欢乐。世事变幻,白云苍狗,变化是永恒的。我们不必因迷茫而一味迎合世态人情,不必要求环境为自己而改变,因为自己也可能不会因环境而改变。要用越来越少的军队去保护越来越大的领土,显然是绠短汲深。如果

3、继续东扩,北约将会在军事上变得更弱。韩玉臣既敬重法国巴比松画派对于乡村田园生活那种瓜田李下的描绘,也崇尚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对于现实生活的发现与讴歌。A. B. C. 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使物流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物流人才存在结构性短缺,相关技能型人才远远不够,具有物流专业教育背景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B. 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C. 特朗普如果不放弃单边贸易主义政策,一意孤行,将追加税款政策付诸于实施,那么,不仅是中国,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

4、会起来反对的。D. 韩国统一部确认,朝鲜同意在板门店韩方一侧的“和平之家”举行高级别会谈,讨论韩国平昌冬奥会参赛事宜以及韩朝关系改善等问题。5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解释只有一个错误的一组是(3分)( )A赢粮而景从(通“影”影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令人吃惊的波浪) 吾从而师之(表目的和结果的连词)秦无亡矢遗镞之费(箭头) B回首向来萧瑟处(朝向来处) 小学而大遗(丢弃)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旧地,指古战场) 然秦以区区之地(狭小)C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毁灭) 以致天下之士(用来招纳) 或师焉,或不焉(通“否”没有) 圣人无常师(固定的)D君子不齿(看不起) 会盟而谋弱秦(削弱,使变弱) 流

5、血漂橹(盾牌)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黄河)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愈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B.贾谊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有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C.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D.“莼鲈之思”的说法缘自晋朝张翰,他在洛阳做官,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的文人就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6、完成79题。作为敦煌艺术结晶的莫高窟,它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晶,又是其载体和见证。第一,敦煌是最先接受外来思想的地方,也是外来宗教传入我国的最早落脚点。佛教、景教、摩尼教等都是经敦煌传入中原地区的,佛教并不是从印度直接传入中国的,而是间接经过中亚和西域一带的大月氏、安息、康居等国传入的。最早的汉文佛经也不是从梵文、巴利文直接译成汉文的,而是经过中亚和西域一带的“胡”语译成汉文的。这是因为当时既懂梵文又懂汉文,而且还精通佛典的人实在太少了。可喜的是,在敦煌文献中发现了一些梵汉对照佛经,如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智度论妙法莲华经等,这些佛经均附有梵文原经。而这些梵文原本,在印度早已散佚。现在就有可能利用这批

7、梵文本再次翻译,修正古译本的缺点和不足,以便人们更正确地认识这些佛经的宗旨。另外,敦煌文献中还发现了署名为马鸣、龙树、世亲等所著的佛经,他们都是古印度佛教大师。这些典籍的发现,为学者研究印度佛教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汉藏佛教交流,印度佛学大师的生平、著作及影响都提供了新的课题。第二,莫高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果。佛教从印度发祥后不断东传,在传播过程中开凿了许多石窟寺,莫高窟就是其中之一。从莫高窟早期洞窟看,带有较为浓厚的西域、中亚风格,但也显示出中原汉文化的影响;而后,中原风格渐渐产生较大影响,并在内容、形式上与印度、中亚、西域风格融合,形成了东西文化交流的敦煌石窟艺术。除了佛教这一世界主题外,敦煌

8、的艺术也是世界的,如敦煌壁画上发现的玻璃器皿,表现出了萨珊伊斯兰的艺术风格,由此可以探讨西亚地区玻璃器皿的制造工艺。另如敦煌壁画中最有名的飞天形象,是中外文化交流相互借鉴的代表。飞天出自印度,在公元前二世纪的雕刻和壁画中就已经出现了飞天形象。随着佛教的东渐,飞天也随着丝绸之路飞越千山万水,途经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犍陀罗,吸收了希腊、罗马和波斯的艺术之后,形成了最早雕刻佛陀形象的犍陀罗艺术,然后又进入西域。到了十六国时期,又从西域继续东传,飞越玉门关、阳关,才在莫高窟落户。在古代中国,飞仙有两个系统:一是中国固有的,就是指羽人,是神仙家思想的产物;另一个是印度传来的,是佛教天人。南朝大墓中的戏

9、龙、戏虎图,都是羽人和天人并存于同一画面上。这种羽人和天人并存的情况,在敦煌中也有发现。由此可知,羽人进入了佛窟,天人进入了陵墓。这种情况,既适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需要,又反映了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敦煌飞天,既不是印度飞天的翻版,也不是中国羽人的完全继承,而是以歌舞伎为蓝本,大胆吸收外来艺术营养,促进传统艺术的改变,从而创造出的表达中国思想意识、风土人情和审美思想的中国飞天。总之,莫高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在敦煌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与外来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摘编自刘进宝中西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敦煌与莫高窟)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佛教是

10、从印度经过中亚和西域一带的大月氏、安息、康居等国间接传入中国的,而景教、摩尼教则是直接传入中国的。B.敦煌文献中发现了古印度佛教大师所著的佛经,这些著作的发现为研究印度佛教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等内容提供了新的思路。C.莫高窟早期洞窟异域风格比较浓厚,只是后来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并与印度、中亚、西域风格融合,形成了敦煌石窟艺术。D.中国本来就有的羽人、从印度传来的佛教天人是古代中国两个飞仙传统,后来这两个传统相互融合,形成了敦煌飞天艺术。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莫高窟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晶,又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例如佛教和中国文化的交流、融合在莫高窟可以找到印迹。B.当时

11、既懂梵文又懂汉文、而且又精通佛典的人很少,所以最早的汉文佛经是经过中亚和西域一带的语言翻译成汉文的。C.“除了佛教这一世界主题外,敦煌的艺术也是世界的”的意思是,佛教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宗教,敦煌的艺术也将走向世界。D.南朝大墓、敦煌艺术中的羽人和天人共存形象,既适应了当时中国社会人们的需要,又反映了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些佛经的梵文原本在印度已散佚,在敦煌文献中却有这些佛经的梵文原经,这些文献的价值就在于能够帮助人们更正确地认识这些佛经的宗旨。B.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壁画上的玻璃器皿以及飞天形象都是中外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结晶,

12、在它们身上兼有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子。C.飞天在公元前二世纪印度的雕刻和壁画中就已经出现,后来佛教渐渐传入东方,飞天也随之历经很长时间、途经许多国家和地区后进入了中国。D.南朝大墓中的戏龙、戏虎图,都是羽人和天人并存于同一画面上。这一现象说明,在南朝时佛教已经传入中国,以及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三、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张永德,字抱一,并州阳曲人。家世饶财。父颖事晋至安州防御使。永德生四岁,母马氏被出,育于祖母,事继母刘,以孝闻。周祖初为侍卫吏,与颖善,乃以女妻永德。永德迎其母妻诣宋州时寇贼充斥乃易弊衣毁容仪居委巷中有贼过即邀乞焉绐曰此悲田院耳。贼即舍去,繇是免祸。乾

13、祐中,命赐潞帅常遇生辰礼币。遇,周祖之外兄弟也。时周祖镇邺,被谗,族其家。永德在潞州,闻有密诏授遇,永德探知其意,谓遇曰:“得非莅杀永德耶?永德即死无怨,恐累君侯家耳。”遇愕然曰:“何谓也?”永德曰:“奸邪蠹政,郭公誓清君侧,愿且以永德属吏,事成足以为德,不成死未晚。”遇以为然,止令壮士严卫,然所以馈之甚厚。亲问之曰:“君视丈人事得成否?”永德曰:“殆必成。”未几,周祖使至,遇贺且谢曰:“老夫几误大事。”显德元年,并州刘崇引契丹来侵。世宗亲征,战于高平,大将樊爱能、何徽方战退衄。时太祖与永德各领牙兵二千,永德部下善左射,太祖与永德厉兵分进,大捷,降崇军七千余众。及驻上党,世宗昼卧帐中,召永德语

14、曰:“前日高平之战,主将殊不用命,樊爱能而下,吾将案之以法。”永德曰:“陛下欲固守封疆则已,必欲开拓疆宇,威加四海,宜痛惩其失。”世宗掷枕于地,大呼称善。翌日,诛二将以徇,军威大振。太祖即位,加兼侍中。会出师讨金陵,永德以己资造战船数十艘,运粮万斛,自顺阳沿汉水而下。富民高进者,豪横莫能禁,永德乃发其奸,置于法。进潜诣阙,诬永德缘险固置十余砦,图为不轨。太祖命枢密都承旨曹翰领骑兵察之,诘其砦所,进曰:“张侍中诛我宗党殆尽,希中以法,报私愤尔。”翰以进授永德,永德遽解缚就市,笞而释之。时称其长者。 (选自宋史张永德传,有删改)【注】周祖:后周太祖郭威。繇:古同“由”,从、自。衄(n):引申指挫伤

15、、失败。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被谗,族其家 族:族灭 B. 遇贺且谢曰 谢:感谢 C. 永德乃发其奸 发:揭发 D. 时称其长者 长者:品德高尚的人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永德迎其母妻/诣宋州时寇贼充斥/乃易弊衣/毁容仪/居委巷中/有贼过即邀/乞焉绐曰/此悲田院耳B. 永德迎其母妻诣宋州/时寇贼充斥/乃易弊衣/毁容仪/居委巷中/有贼过/即邀乞焉/绐曰/此悲田院耳C. 永德迎其母妻诣宋州/时寇贼充斥乃易弊衣/毁容仪/居委巷中有贼/过即邀乞焉/绐曰/此悲田院耳D. 永德迎其母妻/诣宋州时寇贼充斥/乃易弊衣毁容仪/居委巷中有贼/过即邀乞焉/绐曰/此悲田院耳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