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17—18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840703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17—18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17—18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17—18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17—18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17—18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17—18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17—18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第I卷 (客观题 共6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早在2000多年前,思想家荀子就提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的观点。这表明中华文化 ( ) 源远流长 薪火相传 博大精深 独领风骚 A. B. C. D.2. 2017年7月17日,以“薪火相传珍爱汉字”为主题的汉字文化交流展示活动在东方卫视时尚汇栏目组拍摄基地举行。本次活动旨在倡导人们热

2、爱汉字书写,传承汉字文化。举办该活动,是基于汉字 ( ) 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具有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 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首要标志A. B. C. D. 3.我国的古籍“浩如烟海”,但受纸张老化、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古籍修复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亟待加强.加强我国古籍修复工作 ( ) A.才能够见证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B.才能够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C.是保证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客观要求 D.是展现中国历史文化成就的主要方式 4.中国首届青运会开幕式在福州海峡奥体中心举行.开幕式前的暖场演出有漳州大鼓凉伞表演、福州高湖舞龙表演、宁德霍童线狮表演、南平建瓯挑幡

3、表演,深受观众好评.这些凸显民俗特色的表演表明 (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民族文化异彩纷呈A. B . C. D.5.中国文人以梅兰竹菊为“四君子”: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直节,菊冷艳清贞.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真情,使花木草石拓展了原有的意义,成为人格的象征和隐喻.可见 (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B.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C.中国人热爱自然,自古就有保护环境的好传统D.中国人善于实践,从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6.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

4、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淡泊名利、宁静致 远的超然胸襟 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A. B. C. D. 7.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春节团拜会上发表讲话时满怀深情地说,我们要向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道一声辛苦,对他们焕发出来的非凡创造精神、创造的非凡业绩表示崇高的敬意。这是因为,勤劳勇敢精神 ( ) A能粉碎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 B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C是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精神力量D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8.抗战英雄赵

5、一曼诗云: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这首诗反映了 ( ) A.爱国主义始终具有共同的 具体内涵 B.维护国家利益是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C.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强的精神支柱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9.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几十年的发展,这不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 ) 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进性 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随着时

6、代的变化不断丰富A. B. C. D. 10.读书、看戏、听讲座、广场舞,无论身在繁华都市还是普通村镇,人们乐于用各种文化活动填补闲暇时间;插花、茶艺、琴艺等更为精致的“雅生活”也在普通百姓中悄然兴起。为此,政府应该承担的主要责任是 ( ) 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B.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C.提供多样文化产品,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D.培育文化创新人才,倡导经典高雅文化 11.千百年来,一批批先民,横渡海峡,移民台湾,海峡两岸形成了大批同名村。“台湾有板桥,大陆也有板桥!”在厦门集美板桥村举行的两岸同名村恳亲会上,祭祖访亲,老乡见老乡,亲情说不完。同名村恳亲会的举办能

7、 ( ) 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坚实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 A B C D 12.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川藏、青藏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两路”精神 ( ) 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体现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A. B. C. D.13.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需要坚定不移贯彻改革开放 的基本国策和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可见,弘扬民族精神,必须 ( ) A.发挥“主心

8、骨”的作用 B.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C.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D.和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14.一台能够正常运转的电脑和一套音乐编辑软件,就可以创作歌曲,甚至创造一夜成名的网络歌手。这说明 ( ) A网络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B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文化的快速传播成为可能C现代文化市场具有投机性、商业性 D文化市场的发展具有盲目性15.据国家广电总局官网报道,将把好内容导向关,宁缺毋滥,对过度娱乐化的抗战剧不得发证。也就是说,广电总局收紧抗战剧审查政策,过度娱乐化的抗战剧将绝迹荧屏。这表明,广电总局对文化市场要 ( )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加强管理,正确引导C.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继承传

9、统,推陈出新16.“接地气”的作品耐看,就是因为这些作品的创作者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 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这一论断旨在强调( )文化作品要有面向群众、扎根生活的风格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和重要源泉 文化创作者要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必须创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文化 A. B. C. D.17.“灵灵教”是国内危害较大的邪教组织之一,他们散布歪理邪说,蛊惑人心,煽动一些文化素质不高的群众加入该邪教组织,使他们放弃生产,坐等“世界末日”。对此,正确的做法是 ( ) A.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B.坚决抵制和依法取缔腐朽文化C.通过科学文化教育改

10、造落后文化 D.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18.梦想不是用来炫耀的名词,它贵在行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 ( )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把科技兴 国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铸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A. B. C. D. 19.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下列做法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有 ( )横店准备耗资3000亿元复制圆明园 某大学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 全民阅读立法被列入了国家立法计划 行业协会自发禁止录用劣迹艺人 A. B. C. D.20.某市为推进垃圾分类的,实施了小手拉大手生活垃圾分类

11、宣传教育“一二三工程”, 即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两个家长,影响三代人,普及全社会。这是因为( )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是做好垃圾分类的关键 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 B. C. D.21.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印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要求紧密联系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结合各行各业特点,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 ( ) A爱国、守法、诚信、友善 B爱国 、敬业、诚信、友善C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 D自由、平等、公正、法治2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弘扬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A B C D23.2017年5月3日,成都发生了司机开斗气车导致一女司机遭到殴打的事件,事件在网络公开后,引起人们对“路怒 症”的关注。所谓“路怒症”,是指汽车或其他机动车的驾驶人员有攻击性或愤怒的行为。要克服“路怒症”,公民应该 (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