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17—18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840654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17—18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17—18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17—18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17—18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17—18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17—18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17—18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性教学反馈高一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60分一、选择题(30分)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许多散文作家各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合在一起看,真如一个 的大花园。 执法人员当场没收了用于非法行医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并依法 了这家黑诊所。 “精”“专”的专业研究须依赖于深厚宽广的知识,否则,就会成为 。 A姹紫嫣红 取缔 花拳绣腿 B姹紫嫣红 取消 花拳绣腿 C美轮美奂 取缔 无本之木 D美轮美奂 取消 无本之木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政府部门将综合治理、研究出生人口性别比不正常问题,依法打击各种非

2、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B梁金辉临危受命,成为古井集团的掌舵者。他注重市场需求,拒绝盲目跟风,以独特产品设计与创新营销方式盘活销售困境。C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看到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的差异,更要看到学生的兴趣、个性以及潜能等方面的差异。D网络作家唐家三少、编剧蒋胜男与传统作家陈徒手等人同台对话,梳理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畅谈网络文学未来的发展趋势。3.下列诗句所涉及的年龄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弱冠异柔翰,卓荦观群书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残年真欲数期颐,一事无营饱即嬉 敦诗梦得且相劝,不用嫌他耳顺年 A.

3、 B. C. D.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什么是诗歌精神?当我想到这个句子,自己不禁哑然失笑。 , 。 , , 。 说到底应该是以“诗歌”一词命名能持续激活诗人及民众的精神 在号称后现代的今天没有人敢这样提问 对于习惯肢解诗歌器官的学者来说这个问题太笼统了 简单地说它大得容不下流行的诗歌分类学 它的提出正在于真正的诗人对任何分类法发自内心的不信任 A B C D5.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董卓欲除丁原,但惧怕丁原的义子吕布,便亲自带着赤兔马和重金去劝说吕布,吕布见利 忘义,就杀了丁原归顺了董卓。吕布归顺,董卓

4、更加飞扬跋扈,自行废掉少帝,另立九岁的陈留王为帝,并改元初平,自任相国,专权朝野,捏造罪名杀死废帝。 B.为了除掉董卓,司徒王允巧使连环计,让董卓和吕布为争夺歌伎貂蝉而发生冲突:他把歌伎貂蝉纳为义女,将董卓请到家中,把貂蝉作为歌伎献给董卓;几天后,他请吕布到家,把貂蝉许给吕布为妾。之后,他就把貂蝉送到董卓府中。 C关羽兵败后被围在一座土山上。曹操亲自前去劝降,说了拼死有“三罪”,投降有“三利”。关羽也提出三个条件:一,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必须供奉刘备的两位夫人;三,一旦有了刘备的消息,不管千里万里,马上辞去。曹操应允了。 D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有庄田,卖酒

5、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因杀了倚势凌人的势豪,逃难江湖五六年矣。闻刘焉招军破贼,特来应募。 6.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 A.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B.人皆得以隶使之 C.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D.卒廷见相如 7.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C、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D、穷饿无聊,追购又急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其无礼于晋 B、君知

6、其难也 吾其还也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若使烛之武见秦军 D、惟君图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9.从句式角度分析,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3分)( ) 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C.死生,昼夜事也。 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10.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疏”通称“奏疏”。疏,原本是“疏通”的意思。后来作为一种公文形式,成了古代官员向帝王进言,以便使下情上达的进谏奏文。 C.史记有12本纪、70列传、30世家、10表、8书,共130

7、篇,52万余字,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文帝约三千年的史事。 D.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九龄幼聪敏,善属文。年十三,以书干广州刺史王方庆,大嗟赏之,曰:“此子必能致远。”开元十年,三迁司勋员外郎。时张说为中书令,与九龄同姓,叙为昭穆,尤亲重之。十三年,车驾东巡,行封禅之礼。说自定侍从升中之官,多引两省录事主书及己之所亲摄官而上,遂加特进阶,超授五品。初,令九龄草诏,九龄言于说曰:“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唯令公审筹之,无贻后悔也。”竟不从。及制出,内外

8、甚咎于说。初,张说知集贤院事,常荐九龄堪为学士,以备顾问。时范阳节度使张守珪以裨将安禄山讨奚、契丹败衄,执送京师,请行朝典。九龄奏曰:“禄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绝后患。”上曰:“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误害忠良。”遂放归籓。二十三年,加金紫光禄大夫,累封始兴县伯。李林甫自无学术,以九龄文行为上所知,心颇忌之。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龄屡言不可,帝不悦。二十四年,迁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后宰执每荐引公卿,上必问:“风度得如九龄否?”九龄为中书令时,天长节百僚上寿,多献珍异,唯九龄进金镜录五卷,言前古兴废之道,上赏异之。又与中书侍郎严挺之、尚书左丞袁仁敬、右庶子梁升卿、御史中丞卢怡结交

9、友善。挺之等有才干,而交道终始不渝,甚为当时之所称。至德初,上皇在蜀,思九龄之先觉,下诏褒赠。 (选自旧唐书张九龄传有删节)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唯令公审筹之,无贻后悔也. 贻:造成,遗留B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 故事: 旧例C竟不从 竟:竟然D下诏褒赠 褒:褒奖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说利用皇帝泰山封禅的机会,推荐和自己亲近的官员代理官职登山,并对他们特别加以 晋级,张九龄认为这样做会引来非议和指责。B.张九龄认为要防患于未然,要处死安禄山,但皇上特别赦免了安禄山,后来唐玄宗到了蜀地,才体会到张九龄的先知先

10、觉。C.张九龄的品行被皇帝赏识,而李林甫不学无术又妒忌他,于是张九龄只好推荐牛仙客担任知政事。D.中书侍郎颜挺之,尚书左丞袁仁敬,右庶子梁升卿,御史中丞卢怡都是有才干的人,他们与张九龄的交情被世人广泛地称道。1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4分)(1)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4分) (2)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3分) (3)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4分) (4)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分)3、 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宿湘江遇雨唐谭用之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乡

11、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注:谭用之:唐末五代时人。刘琨:晋代人,当时北方被少数民族所统治,刘琨和好友祖逖胸怀统一大志,为报效国家,他们常常闻鸡鸣而起舞。14.这首诗第一句“湘上阴云锁梦魂”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句话在全诗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3分)15.诗歌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景象?(3分)16.诗的最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_,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2) _,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3) 忧懈怠,_。 (4) 吾所以为此者,_。 (5) _,身世浮沉雨打萍。 (6) 志

12、士仁人,_,有杀身以成仁。 (7) _,唇亡齿寒。 (8) 忠言逆耳利于行,_。 (9) _,衣食足而知荣辱。 (10)_,偏信则暗。五、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药罐 贾平凹我们村三十户人家共用着一个井,一个碾盘,一个土地庙,也共用着一个药罐。这药罐年代很久,但一直是完好的,它最早属老社长私有。老社长已经死去十五年,大家还记得他的好处。药罐自那时流传,谁家有人病了用罢药,罐子就放在门楼脑上,等着另一家有人病了来取用。风俗里送药罐等于送病,是要忌讳的。便又放于门楼脑上,等着别一家人病了再来“用用”。药罐就像老社长,人们对它畏惧,却不敢有半点亵渎心。那阵,一般人有个病病

13、灾灾,大都是抗着。吃些烧糊的葱根,喝些姜汤,捂被子发汗,用火罐在额上拔一个紫红的印或者用针扎中指、挑眉心,放出些黑血就罢。抗不过去了,再往土地庙里求神拜鬼。病人还是不好的,就只有说:“这是阳寿到时了,治了病治不了命的。”却没有想到去上百里的县城医院或抓几副中药吃。上医院是不敢思想,抓中药那也是要许多钱的,我们没有钱买更多的粮食吃稠饭还能买药吃?吃药和买香烟一样被认作奢侈。社长是吃中药的,因为他是社长,是我们村的光荣,吃公家的净粮,药费可以报销。社长是一个瘦老头,留大背头,穿黑呢子中山服。社长的气管常发炎,肠胃不好,腰酸,肾也虚亏,有几次病得要丢了命了,但后来却又好起来。于是社长说:“得了病怎么不吃药?瞧瞧,不是几副药就保住一个命吗?”社长说过这话后,一般人家也开始吃起药来,但往往吃过一副二副,实在是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