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2017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840594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肇庆市2017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省肇庆市2017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省肇庆市2017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省肇庆市2017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东省肇庆市2017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肇庆市2017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肇庆市2017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2017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检测题语 文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位置,再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填涂区将考号涂黑。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答题区内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

2、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卷 阅读题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题。 (一)空灵之美空灵之美的形成,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息息相关,具体地讲,主要是受老庄道学和佛教禅宗的影响。老庄厌恶人生,要求超脱尘世的纷扰,通过“虚”“静”的途径,回到那种没有纷争、喧闹的“人间世”。庄子“无己、无我、无欲、无碍”的放达态度,可以说是产生空灵之美的最早和最深刻的思想渊源。佛教禅宗的“坐忘”“顿悟”与空灵之美的那种琼澈晶莹的艺术境界,从表面上看,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处。而实际上,佛道两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东西,空灵之美则恰恰相反,它根植于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既有奔雷

3、逐电、慷慨悲歌的壮美,又有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优美,还有纤尘不染、玲珑剔透的空灵美。这种空灵美并非是老庄的“虚”“静”,佛教的“空”“忘”那样引人飘然出世的“禅意”和“禅境”,而是一种实与虚、有限与无限的契合统一。空灵美首先因其“空”,所以境界广阔廓大。如张孝祥词念奴娇过洞庭所写,湖草青青,湖面无际,多么廓大的境地!其次,空灵美因其“灵”,所以境界闲淡、琼澈。再次,空灵美的客体是静穆、幽远、浑茫的,它不致引起人的情绪的急剧波动,而只能使人感到闲散、飘逸,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美感。第四,空灵美是虚与实、浓与淡的浑然统一。从表面上看,似乎“虚”“淡”与现实生活仿佛是“雾里看花,隔着一层”,其实,它又

4、蕴含着“实”的情调、“浓”的色彩,它以空灵的形式包孕着无限丰富的内容。空灵美是许多艺术家追求的创作境界。南宋画家马远一反以前画家的那种“全境山水”构图,很有选择地从某一角度和局部对画面进行经营,在一角半边中集中画面的物象,表现出极为丰富的诗意、情调。如他的山水小幅风雨归舟,画面上的物象集中在边角,而大部分只是空白或远水平野,给人以一种极其广阔的空间感。比起郭熙、李唐等人的“满纸山水”来,马远的“残山剩水”具有更为隽永的艺术魅力。由于空灵美具有境界廓大、琼澈的特征,所以,人们在欣赏时,总觉得它的内涵难于穷尽,难于理解。在审美活动中,虽然审美者的意念、思绪、情感注入对象之中,但物我之间的距离终不能

5、全部消失,似乎只可远观,不可近玩,只可接近,终难抵达。审美主体只能在大体上把握和感受这种带有朦胧色彩的空灵美,却无法大彻大悟。空灵美的审美过程,还是一个从“有我之境”进入“无我之境”的过程。欣赏空灵美之初,人们还是清醒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没有把自己游离于现实之外;随着境界的廓大和意蕴的深化,欣赏者不知不觉飘飘欲仙、超然物外。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空灵之美的形成,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息息相关,老庄道学和佛教禅宗是空灵之美形成的最早和最深刻的思想渊源。B佛道两教和空灵之美的不同在于,前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后者则植根于现实生活。C空灵美和壮美、优美不同,它纤尘不染、玲

6、珑剔透,虚实相生,在有限中包含着无限。D空灵之美的境界广阔、闲淡、琼澈;它的客体静穆、幽远、浑茫,不会使欣赏者的情绪急剧波动。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马远的山水小幅风雨归舟之所以比郭熙等人的“满纸山水”更有艺术魅力,是因为它表现出极为丰富的诗意与情调。B虽然空灵美美感体验与审美主体个人情感等关系非常密切,但尽管审美主体将自己的意念、思绪、情感注入对象之中,也只能在大体上把握和感受其中的空灵美。C审美主体只能在大体上把握和感受带有朦胧色彩的空灵美,所以在空灵美的审美过程中,物我之间的距离是不会消失的。D对空灵美的感受,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从最初的清醒地感受到自己的存

7、在进入到飘飘欲仙、超然物外的忘我境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空灵美的欣赏对象的内涵总是让人觉得难于穷尽,难于理解,似乎只可远观,不可近玩,这就给空灵美带来了一种朦胧的美感。B南宋画家马远作画是从某一角度和局部对画面进行经营,画面中留下很多空白,给人带来广阔的空间感,可见绘画更适宜在一角半边中进行。C在空灵美的审美过程中,审美者和审美对象之间会始终存在着一种距离感,这是由空灵美境界廓大、琼澈的特征所决定的。 D空灵美以空灵的形式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给人意味无穷的感觉,从而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二)请过路吧,亲爱的藏羚羊,欢迎“孕妇”来,不舞彩旗;喜送“

8、母子”去,不敲锣鼓,这段青藏铁路又成“无人区”。请过路吧,亲爱的藏羚羊朱海燕 昨晚,约有500只藏羚羊带着刚满月的儿女们,通过可可西里青藏铁路建设工地,向黄河源头的扎陵湖、鄂陵湖迁徙。 为不惊扰这些可爱的精灵,可可西里至五道梁一线,铁路夜间停止施工,拔走彩旗,灯光休眠,机器熄火;作为高原生命线的青藏公路,过往车辆在夜间停驶3个小时。这里又呈现一种远古洪荒的宁静,只有高原的夜风为这群母子结成的队伍送行。 潜伏下来的观察哨称:跨越铁路线,母藏羚羊若无其事,像跨过自己家的门坎一样;小羊羔紧依着母羊,流露出一种莫名其妙的惊喜。 每年6至8月,藏羚羊集结成群,长途跋涉,前往可可西里腹地的卓乃湖、太阳湖一

9、带产崽,去完成一年一度的延续种群的历史使命。小羔羊满月后,再由母羊呵护着返回原栖息地。 今年6月20日前后,两万多只雌性藏羚羊北上产崽,铁路夜间停止施工10天,为它们开辟通道。一个多月里,两万只小羔羊诞生在那块神秘的“天然产床”上。估计,从8月4日到8月15日,将有4万只大小藏羚羊跨过铁路安然回迁。 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羊绒之王”之称,因此,也带来杀身之祸。近10多年,偷猎者大量涌入,每年有上万只藏羚羊遭到捕杀。1994年,保护区工委书记索南达杰,为保护藏羚羊,在太阳湖与18名偷猎者搏斗壮烈牺牲。 青藏铁路开工后,环保理念渗透到建设者的血脉之中,青藏高原成为他们心目中的环保圣地。他们

10、精心爱护每寸绿草,善待每一种动物。一年来,他们将五只失去母爱的小藏羚羊送到自然保护区机关,可爱的小宝贝得到妥善的保护。在他们的精神昭示下,没有一只藏羚羊在捕杀的枪声里倒下。 这块拥有野生动物23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动物有20多种的土地,正在恢复野生动物天堂的动人景象。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党委书记才嘎说,铁路建设的一年间,藏羚羊增添了两万多只,到铁路建成之日,将由现在的7万只增至15万只。 据悉:青藏铁路在设计中专门设立了动物通道。铁路建成后,不影响野生动物正常生活和自由迁徙。 (中国铁道建筑报2002年8月17日)相关链接:记者为采访此稿,在海拔近4800米的可可西里生活近一个月,对

11、藏羚羊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新闻发生时,又亲赴现场采访。作品发表后,引起读者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该作品为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消息。这篇消息即以其题材重大、主题鲜明、可读性强、传播效果好而赢得评委们的青睐。这一作品的采写成功,亦为行业新闻媒体如何反映重大题材,写出有分量的精品,作了有益的探索和示范。只有深入社会生活的第一线,践行“三贴近”,才能采写出新闻精品来。从写作特点上来说,这篇消息文采飞扬,通篇透出一个“美”字。(刘保全一篇报道保护藏羚羊的美文评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消息)4.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则新闻在标题设计上新颖别致,由

12、引题和主标题构成。引题运用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以散文诗的形式交代了事件发生的背景。标题中的“请过路吧”蕴含着人类对动物及自然的敬畏之情。B可可西里至五道梁一线铁路停止施工,是为了让藏羚羊可以顺利返回栖息地。那种仿佛远古洪荒的宁静的场景,寄予着作者深切的内心期盼,说明作者在当今生活中的无奈之情。C青藏铁路开工后,环保理念渗透到建设者的血脉中,青藏高原成为了他们心目中的环保圣地。所以,人们保护藏羚羊,是环保理念所致。D这篇消息运思独特灵动,写作讲究艺术性,从标题的设计到细节的抓捕,再到语言的使用,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文学性。5. 这则新闻的导语在设计上可谓别出心裁,请找出导语部分,并分析其作用。(4

13、分)6. 从写作特点上来说,这篇消息文采飞扬,通篇透出一个“美”字。联系全文,分析这篇消息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5分) (三)灯 火陈夫 余秋雨在乡关何处中写道,思乡往往可以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只是我的乡思没有落脚在河湾、小树或苍苔,而是无数个乡村的灯火。 灯火,是一个个村落最为亮堂的眼睛,黑暗中的无声对话者。晚曦殆尽,乡野渐渐被黑幔吞噬,这时一村落的某个人家便会亮起第一盏灯火,于是另一家也亮了,另一村落也亮了,一盏再一盏,全亮了。它们相互欣赏着,相互安抚着,相互守护着,直到一个小村落安然眠睡,直到一个大村落高枕无忧。子夜的乡村常是万籁俱寂,很容易就被一声突兀的狗吠刺破天地

14、,刺破酣卧在天地的村落。一盏灯火赫然醒来,在狗吠中也赫然有了起床声,赫然有了开门声,一个村落苏醒了;透过门窗的灯火穿过黑色热烈地奔向远方,于是又一盏灯火醒来,又一个村落醒来。透过门窗的万家灯火穿过黑色依旧热烈地奔向远方,一个接连着一个,大大小小左邻右舍的村落齐刷刷的全醒了。村落与村落似乎真的很近,近的只要这有意无意的一盏灯火,整个乡村便在注目;却又好像真的很远,远的让乡人们循了灯火总要趟着黑走上个千折百回,完结一个焦虑一个心事,收获一次喜悦一次乡情。在我的乡思里,不断演绎着这样一幕幕播种和颂传乡情的美丽记忆:黑夜一来,一两户人家的小村落的孩子便寂寞无聊起来,只有白天那销魂的“游击”还意犹未尽,一屁股落在大门槛上饥渴地胡乱向嘴里扒着饭,眼珠一动不动死瞅着远方大村落那蛊惑人心的蔚然灯火,仿佛那儿战事正酣。女人见了,一阵骂。孩子便不情愿地站起身靠着门框叉着腿撅着屁股继续死瞅,女人又是一阵骂。正在喝酒的男人白了一眼女人和孩子,猛地将一杯老白烧倒进肚里,微醺着走出门,孩子会意地屁颠颠的紧撵过去。女人捧着碗追出门,正要开骂,发现一弯新月站在东屋角像自己孩子一样正死瞅着自己,她犹豫了。女人看了看走在阡陌上披着一身月辉的男人与孩子,又看了看远方大村落那确实令人禁不住要去消遣一番耳舌的蛊惑灯火,忽然也鬼使神差般朝着眼前一高一低两个人影默默撵去。男人听出女人的脚步声,便扭头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