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四川省高新校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840559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四川省高新校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7-2018学年四川省高新校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7-2018学年四川省高新校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7-2018学年四川省高新校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7-2018学年四川省高新校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四川省高新校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四川省高新校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外国语学校高新校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卷 第I卷 选择题1、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小题,48分)1、“在最小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材料主要反映了: A、人口膨胀的压力 B、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C、井田制的瓦解 D、精耕细作的必要性2、探究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根据提示,下表空白处应填入政策保障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铁犁牛耕的使用前期,积极作用为主小农经济 作用后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资*源%库 导致瓦解的主要因素

2、井田制的破坏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近代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壮大A. B. C. D. 3、 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关于这一现象出现“根本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B封建王朝后期社会动荡C、以土地守财观念的影响 D“重农抑商”政策的刺激4、唐朝水轮赋描述当时发明的一种南方灌溉工具:“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终夜有声。”这种工具是:A翻车 B立井水车 C、高转筒车 D、水排5、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 技术先进

3、,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6、 据荀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工官)之事也。”这里的“工师”是:A、 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 B、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C、管理市场经营的官员 D、管理官营手工工匠的官员7、 中国古代的纺织业和陶瓷业技术水平极高,特别是丝织品和瓷器成为中国外销的重要商品,下面有关纺织业和陶瓷业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商周时期,中国才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B、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在纺织业部门C、唐三彩是中国古代瓷器的著名代表D、粉彩瓷器工艺首次出现于唐朝8、 有学

4、者这样描述晋商大院:他们修建了一座又一座庞大无比的庄园,将自己的惶恐与自卑以一种更宏大的形式掩盖与张扬。这些大院,遵循礼制,顺应风水,面南为尊,突出中心,等级森严,内外有别,其要点细节都能在意识形态中找到对应。该学者意在:A、 强调晋商富可敌国的原因 B、暗示晋商和朝廷关系密切C、表现晋商尊礼崇佛的信仰 D、揭示晋商衰落的深层原因9、“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这材料折射出当时 A商品交易受政府的严格管理,有时间限制 B 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C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10、下列各项史料中,能

5、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A、 (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B、 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C、 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D、 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11、 辛弃疾说:“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家,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期不侔矣。”这种现象表明当时:A、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 B、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C、 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 D、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12、“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

6、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 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B、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13、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以下各项是对这一表述的理解,其中不恰当的是:A、 海禁加剧了寇患 B、海禁的负面作用明显C、海禁会使商人铤而走险 D、应当废除海禁政策14、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

7、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关系现象的出现,实质上反映了: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富余劳动力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普及15、“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国内贸易中心的转移 D、民族工业的产生16、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

8、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 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A、 B、 C、 D、17、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说:“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上述材料说明:A、 民国的建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共和政体保证了国内的公平竞争C、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产业革命 D、民主共和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9、18、民国时期火柴大王刘鸿生说:“真正使我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这一材料主要反映了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得益于: A、南京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1935年的“币制改革” C、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 D、民族资本家的爱国行动19、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13家,1940年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这种变化是由于:A、 马关条约的签订 B、民族工业的繁荣C 、国共内战的开始 D、抗日战争的爆发,大量民族工业内迁20、祝大椿原为英国怡和洋行买办,后投资

10、实业,他的公益纱厂“纯系华人资本,后为营业起见,利用怡和洋行推广销路,让一部分之股份于英人,改为中英合办”。他因兴办实业,由清政府赏给二品顶戴。张謇是甲午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他创办大生纱厂,依仗清政府的扶植,取得了“二十年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由此可知:A、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B、清政府实现了从重农抑商到重商主义的转变C、外国资本主义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D、政府政策在民族工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1、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的“三大热潮”,它在这三个阶段的共同点是: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

11、会的进步 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格限制 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但又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性A. B. C. D. 22、戊戌变法期间,有人作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 反清革命 B、全盘西化 C、易服、废止缠足 D、倡导婚姻自由23、“文明”是以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为标志的关于社会进步的概念。“各个区域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受生产力水平的局限和高山、大河、海洋、沙漠的阻隔,加上人们缺乏沟通的技术和横向交流的驱动力,使各个文明区域相对封闭。”这一历史现象主要反映了各文明区域的:A、 整体性

12、和兼容性 B、地域性和独立性 C、统一性和民族性 D、整体性和多样性24、人类首次实现环球航行的航海家麦哲伦,他完成环球航行需要经历的大洋路线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B、 大西洋地中海太平洋大西洋 C、 大西洋太平洋地中海大西洋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第II卷 非选择题2、 材料题(4个大题,共52分)25、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选集(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展的。“一五”计划对中国工业发展

13、有何意义?(5分)材料二 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1万个以上,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投产,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巨变,也使原有工业布局明显变化,一定程度改变了旧中国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现状。 陈争平 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531957年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3分) 材料三 (3) 材料三表格中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说明我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巨大变化?(4分)材料四 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实现,为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我们在1

14、958年和1959年取得了农业生产的连续大跃进,粮食两年增长46%,棉花两年增长47%。充分发挥农村人民公社这种社会组织形式的优越性,动员全国农民和全国人民从各方面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我们就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农业生产和建设的跃进速度,也就完全有可能提早两年或者三年实现原定在十二年内实现农业发展纲要。1960年政府工作报告(谭震林)(4) 材料四制定的目标是否达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原因何在?(4分)(5)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工作基本原则的认识。(2分)26、 (14分)开放才能走向强盛,封闭只能走向落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极大发展。汉武帝在位期间是汉王朝最为强盛的时期,他派使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从长安经新疆、中亚直抵地中海东岸的道路,被称为“丝绸之路”。随着东西交往的密切,佛教于公元1世纪时传入中国。公元910世纪,中国的造纸技术又通过丝绸之路西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