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语文教学调研试题(一)(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7836652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语文教学调研试题(一)(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语文教学调研试题(一)(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语文教学调研试题(一)(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语文教学调研试题(一)(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语文教学调研试题(一)(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语文教学调研试题(一)(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语文教学调研试题(一)(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语文教学调研试题(一)(含解析)注意:本试共8页,21小题,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鲁迅曾区分两种读书方法:一种是“看非看不可的书籍”,那必须 :一种是“消闲的读书随便翻翻”。前者目的在求知,不免 ;后者意在消遣,自然更可体味到读书的乐趣。至于获益,则实在 A. 费尽心机 正襟危坐 难以名状B. 费尽心机 道貌岸然 难分轩轾C. 劳神费力 正襟危坐 难分轩轾D. 劳神费力 道貌岸然 难以名状【

2、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费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劳神费力:耗费精神和力量。跟句文意可知,对于“非看不可的书籍”肯定要耗费精神和力量,所以此处应该用成语“劳神费力”。 正襟危坐: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道貌岸然:形容外貌严肃正经,实际上内心险恶。现多用贬义。此处根据语境“前者目的在求知”可知,读书应该严肃,所以应该用成语“正襟危坐”。 难以名状:形容无法用语言形容。难分轩轾:轩和轾分别指古代车辆的车轮的外圆和内圆,很难区分其准确的大小

3、,因此引申为不分伯仲,难以区分。此处根据语境是不分伯仲,难以区分的意思,所以应该用成语“难分轩轾”。故选C。【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2.把“这也难怪好的书店老板,于生意经外,还加上一点文化味”。这句话填入下列文段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书店是商业活动的场所,老板当然也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可经管

4、书籍毕竟不同于经营其他商品,它同时也是一种传播文化的准精神活动。 正是这一点,使得读书人与书店的关系,并非一般的买卖关系,更有体威相关、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味道, 书业的景气与不景气,不只关涉到书店的生意,更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折射出当代读书人的心态与价值進求。 书业的凋零,“不胜感伤之至”的不只是书店的掌柜,也包括常跑书店的读书人,因其同时显示出文化衰落的迹象。 A. 处B. 处C. 处D. 处【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根据语境

5、可知处是在说“书业的景气与不景气”,处是在说“书业的凋零”,D 处是在说“文化衰落的迹象”,这三处都与所给句子的内容不符。处根据前面的语境可知是在说“经管书籍也是一种传播文化的准精神活动”,正好解释了所给句子的“还加上一点文化味”,所以句子应该放到处。故选A。【点睛】“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合乎语境。高考“连贯”题备受命题者的青睐,考查形式包括排列句序(要求将一组打乱顺序的句子按一定的逻辑关系重新排列)、复位填空(要求将语段中抽出的句子放到合适的位置)搏补或续写(要求根据语段中心内容和具体情境在指定的位置上填入合适的词语或在后

6、面续写恰当的句子)等。3.如果要从历代文人中为梅、兰、竹、菊各选一位代言人,按顺序匹配最合适的一项是A. 苏轼 杜甫 陆游 陶潜B. 苏轼 屈原 陆游 王维C. 林逋 杜甫 郑夑 王维D. 林逋 屈原 郑變 陶潜【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梅”的代言人应选“林逋”,因为林逋甚喜梅,故在孤山种植了数百株梅花,一首山园小梅

7、成为林逋的代表作,也成为“千古咏梅绝唱”,这一首诗不仅写出了梅的形,而且也写出了梅的神,把梅花不畏严寒、傲雪凌霜的高贵品格表现的淋漓尽致。“兰”的代言人应选“屈原”, 屈原喜欢兰花, 屈大夫的学堂遂被改建成为芝兰庙,广植兰草,后人藉此以示永久的纪念。后人既尊屈原为兰花花神,便将兰花视为正气之所宗,以表示对邪恶的怨怼,对权势的忿懑,和对国破家亡的悲愤。郑變喜欢画竹子,他的诗里面也多有竹子,所以选他为“竹”代言。陶渊明自然是菊的代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他的隐逸生活。故选D。【点睛】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所以,更显示出

8、它的复杂性,主要包括古代文学常识和古代文化常识。古代的文化常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和刑法、宗法和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天文、古代音乐等。对于这些常识都要有所了解,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辨。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人一直喜欢幻想,所以有神话、宗教、文学,人越来越理智成热,从前的幻想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人一直在寻找幻想的新形式。在今天,这种新的幻想形态已经卓然成形,那就是科幻。从前人信神,现在人信科学,它们都能给人提供安慰和希望,但科学的安慰和希望比从前的神真实可信,从这个意义上,科学不但是现代的神,而且比旧神更加威力强大。科幻就

9、是科学神话的最佳载体,或者说是旧神话与科学的合体。A. 神话、宗数、文学和科幻等都是人类幻想的结果B. 科学从本质上来看和神话、宗教、文学是一样的C. 科幻是人基于对科学的信仰而创造的新幻想形态D. 科幻将会取代人类社会曾经出现的各种幻想形式【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本题可采用“概括浓缩”法,即抓住语段的中心论点,看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一般可舍弃论据,对论点进行概括浓缩。由第一句可知“神话、宗教、文学”是人们以前的幻想,从前的幻想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人一直在寻找幻想的新形式,由第二句可知“科幻”是人们今天的幻想,现在人信科学,科学是现代的神,科幻就是旧

10、神话与科学的合体。整段文章就是在说“科幻”是人们今天的新的幻想形态,而是以科学为基础,综合这两点只有C选项最符合。故选C。【点睛】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压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综合考查理解、分析、筛选、概括等语言表达能力。不论何种形式的压缩语段题,都要做到准确把握语段的主旨和内容;同时要求做到语句简洁、语言简练、不遗漏主要信息、符合字数要求。做好压缩语段题需要具备两种能力:一是“筛选”,二是“概括”。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邵山人潜夫传陈维崧山人名潜,宇潜夫,扬之通州人也。生即聪敏异常儿,以授以经生家言,则恚甚,不肯读。或投诗赋古文辞,则大

11、喜,昼夜疾读不辍。间操笔为之,则大工。山人虽名家子孙,然家实贫,性又不善治生产。妇,里中小家子也,庸奴其夫,日求去。妇既去,山人贫益甚,仅仅拾橡剉荐以自给。性卞急,与人语,稍抵牾,辄谩骂。食物多禁忌,间会食,食器中有非山人所素食者,報叱去,不顾也。里中儿争匿笑之。里儿既多訾謷山人,而山人亦不乐居里中,则跳而客游。居南中,为李本宁先生上客,之梁溪,则邹彦吉先生客之。来吴中,而与王伯谷雅登谈诗一昼夜也。居无何,山人念客游久,郁郁不得志,间一归通州。而属有世変,里门且荡析久,则转徙于皋之委巷中,而是时山人亦已老矣。山人既无妇,老又无子,仅觅一里媪给鋪食。室中止庋数十卷书,门无牡,户无扊扅。或瞰之,则

12、绳缚其枢耳。县令常馈以金,一夕为小偷胠箧,去立尽,山人怅且恨,与客语,辄诟骂不绝云。山人于周秦两汉六朝书,无所不习,尤善文选。诗则工五言古诗,精善籀篆,李潮八分书。最攻字学,点画不少舛,著书数十万言,多为人取去,残失过半。已刻者,州乘资失俪志邵山人诗集,诗则冒观察为锓之粤中。观察与范玺卿,于山人里中最相知深也。山人病且死,而给其医药者,观察之子巢民先生。死之日,轻纪其后事,则长孺黄先生之力居多。或曰:“山人性卞急,善骂。”维崧居东皋七八载,山人每过维崧,辄温语竞日。山人早过,而维崧尚卧未起也,对坐待日暆耳。然则谓山人善骂人,岂信然哉!生见国家太平之盛,以一布衣为诸侯上客者,垂六十年,老而茕独以

13、死,悲夫!(节选自陈迦陵文集卷五)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室中止庋数十卷书 庋:放置B. 则绳缚其枢耳 枢:门轴C. 点画不少舛 舛:不幸D. 诗则冒观察为锓之粤中 锓:刻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邵潜从小聪敏异常,但不肯读儒家经典,一生没有通过科举出人头地B. 邵潜家境贫苦,却有名门子弟的习气,不愿意做农事,以致生计艰难C. 邵潜喜欢诗文辞赋,精通文选,擅长古诗、书法和字学,著述颇丰D. 作者与邵潜有过交往,他认为同乡人关于邵潜喜欢骂人的传言不可信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妇,里中小家子也,庸奴其夫,日求去。(2)生见国家

14、太平之盛,以一布衣为诸侯上客者,垂六十年,老而茕独以死,悲夫!8. 请简要概括邵潜的形象特点。【答案】5. C 6. B 7. (1)(他的)妻子,是同乡小户人家出身,把自己丈夫看作是见识浅陋的人,每天都想着要离开他。(2)生活在太平盛世,凭一介平民的身份成为诸候的上宾,将近六十年,年老后孤独地死去,真是令人悲伤啊! 8. (1)率性急躁;(2)不治生计;(3)才华出众(学问广博);(4)孤独贫困。【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C选项“舛:不幸。”错误,舛:差错的意思。故选C。【6题

15、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分析综合能力。属于主观概括性信息筛选。解答本题,要求考生认真审题,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内容进行分析归纳。B选项“不愿意做农事,”错误,原文“山人虽名家子孙,然家实贫,性又不善治生产。”的意思是山人虽然是名门望族的后代,但家境其实贫困,天性又不善于料理生计。原文是说他“天性又不善于料理生计”, 而不是“不愿意做农事”。故选B。【7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小家子:小户人家出身。庸奴:把看作是见识浅陋的人。日:每天。(2)见:在。以:凭借。布衣:平民。垂:将近。茕:孤独。【8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文章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