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西师大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7836384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西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西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西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西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西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西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西师大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通过学习能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绘的情境。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来源:学科网ZXXK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学习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介绍唐代诗

2、人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擅长绘画,精通音乐和书法,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合称“王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他十七岁离家远在长安时写的。2.鼓励学生朗诵平时积累的王维的诗。3.多媒体出示王维的诗,学生朗诵。 鹿 柴 (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 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4.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两遍。二、诵读课文,探究初成。1.多媒体出示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3、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学生自由诵读,读准字音。(初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诗文,读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3.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纠正不准确的发音。(2)找出难记的字,互相交流,学习识记方法。(3)借助注释和自己学习古诗的经验试着理解诗中的词语和诗句。(学生互动,教师点拨。)5.教师简介时代背景:王维十四岁就离开家乡,到长安去谋取功名。(多媒体出示王维和兄弟分别的画面)在分别时,他的兄弟们含着泪送了他一程又一程,是那么的依依不舍。王维这么小的年纪,他还是一个孩子呀,就远离了亲人,不知要经历多少磨难,多少坎坷!时间过得可真

4、快呀,小小年纪的王维离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已经整整四年了。一晃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大街上人流如潮,男女老少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有的在给自己的孩子买新衣裳,有的人们是多么开心哪!望着那热热闹闹的场面,想到自己的亲人,便挥笔写下这首千古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6.理解课题。(1)课前我们搜集了有关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资料,谁来用一至两句话介绍介绍?(九月九日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我国古代,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要举行各种活动,如:登高、插茱萸、赏菊、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等。如今,这个古老的节日又增加了新的内容,成为一年一度的“老人节”。因为两个九意味着

5、生命长久、健康长寿。)(2)山东是指的什么地方?(古时候指华山以东的地区,并非专指今天的山东省。在这里专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3)你知道“忆”是什么意思吗?(忆:想念,思念。)(4)“兄弟”指什么?(泛指家中的亲人。)(5)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题目的意思?(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思念家中的亲人。)7.鼓励学生带着对家乡的思念,再深情地读一遍课题。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1.学习古诗第一句(多媒体出示古诗:独在异乡为客)来源:学科网ZXXK(1)指名朗读,学生评议,教师指导。(2)多媒体突出显示重点词:独、异乡、异客。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点拨。多媒体出示: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异乡

6、: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3)鼓励学生根据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多媒体小结: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4)指导朗读,读出诗人做客他乡的孤独、寂寞。(5)谈话过渡:作者在异乡求功名,那么到了节日的时候,诗人的内心是怎样的呢?(每逢佳节倍思亲)2.学习古诗第二句(多媒体出示古诗:每逢佳节倍思亲)(1)名读、齐读、教师范读。(2)学生自读,再集体交流。(3)多媒体突出显示重点词:泥融、鸳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点拨。多媒体出示:每:每当。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亲:家乡的亲人。佳节:

7、美好的节日。这里指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4)鼓励学生根据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多媒体小结: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5)感情朗读,读出世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6)谈话过渡:诗人看到长安菊花开,他会想到家乡菊花盛开的样子;看到长安的亲人团聚,会想到自己的家人团聚;看到长安的人们重阳登高,他又会想到自己的亲人重阳登高,现在让我们来学习第三和第四句。3.学习古诗第二句(多媒体出示古诗3、4行: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名读、齐读、教师范读。(2)学生自读,再集体交流。(3)多媒体突出显示重点词:泥融、鸳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

8、理解,教师点拨。多媒体出示: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登高:登上高处。古时候有一种习俗,就是在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他们认为登高可以避灾。遍插:都插上了。茱萸(zh y):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在重阳节这天大家在头上插上茱萸,登上高处,据说可以避邪,消灾。少一人:指诗人王维。(4)鼓励学生根据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多媒体小结: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5)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来源:学科网ZXXK4.教师师大声范读,学生小

9、声跟读,指名再读。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整首诗的意思,体会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5.感受古诗的韵律:古诗文有一个特点,具有韵律美,我们可以通过停顿和重读把它表现出来。启发学生分析停顿。课件小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6.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指名读师生评读教师再指读师生齐读学生自由读7.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练习背诵古诗。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1.朗读、背诵:齐读、个人背、男女生背、师生背、全班背。2.在这首诗中哪两句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3.“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他每逢

10、佳节倍思亲?(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孤单。)4.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5.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你们还学过哪些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古诗?(学生自愿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朗诵给全班师生听。)6.多媒体出示表达诗人思念家乡的古诗,学生朗诵积累。 除夜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归 家 唐杜 牧 来源:学科网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

11、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京师得家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课堂作业新设计】1.读句子,写古诗。(1)我独自一个人居住在他乡,每到过节的时候我就更加思念自己家乡的亲人。 (2)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都登上高处,一个个都插上茱萸,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2.把节日和相应的传统饮食连接起来。 端午节 水饺 重阳节 月饼 元宵节 粽子 中秋节 元宵 春节 菊花酒3.理解古诗,完成练习。(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写的一首广为传诵的诗篇,深切地表达了诗人对_ 的思念之情。(家乡和亲人)(2)本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曾

12、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4.以叙述的口气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1.读句子,写古诗。(1)我独自一个人居住在他乡,每到过节的时候我就更加思念自己家乡的亲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都登上高处,一个个都插上茱萸,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把节日和相应的传统饮食连接起来。端午节(粽子) 重阳节(菊花酒) 元宵节(元宵) 中秋节(月饼) 春节(水饺) 3.理解古诗,完成练习。(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写的一首广为传诵的诗篇,深切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家乡和亲人)(2)本诗中的千古名句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曾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4.以叙述的口气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 诗人王维因为要在长安谋取功名,不得不与自己的故土和亲人告别,作客他乡。远在外地的他,时常想起家乡的朋友和亲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王维想:家乡的亲人、兄弟们一定在插满茱萸的高山上祝愿我在外乡一帆风顺吧!遗憾的是,我无法与亲人、兄弟们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