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江西省高二5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834880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江西省高二5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7-2018年江西省高二5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7-2018年江西省高二5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7-2018年江西省高二5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7-2018年江西省高二5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江西省高二5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江西省高二5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昌十中2017-2018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月考考试地理学科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选项选出,并将答案填到选择题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完成下列各题。1. 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中,能形成暖锋的是()A. 甲、丙 B. 乙、丁 C. 丙 D. 丁2. 图中甲、乙、丙、丁四线所在地区,反映晴朗天气的是()A. 丙、丁 B. 甲、乙 C. 甲、丙 D. 乙、丁3. 一股来自内蒙古地区的冷空气由西北向东南推进,给华北地区带来沙尘暴天气,该天气系统是()A. 甲线 B. 乙线 C. 丙线 D. 丁线【答案】1. D 2. B 3.

2、 C【解析】1. 据图可知,M为高压中心,N 为低压中心,甲乙为高压脊,不会形成锋面,AB排除;北半球水平方向呈低压呈逆时针辐合,因此可判断丙为冷锋,丁为暖锋,C错误,D正确。故选D。2. 据上题分析可知,甲乙为高压脊,多晴朗天气,丙丁为低压槽部位,常会形成锋面,带来降水。故选B。3. 一股来自内蒙古地区的冷空气由西北向东南推进,给华北地区带来沙尘暴天气,该天气系统应该是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故选C。下图为某岛屿区域略图,该岛屿气候湿润。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4. 该岛屿气候湿润的主要原因是( )地形阻挡 受盛行风控制 寒流降温 受海洋影响大A. B. C. D. 5. 该岛屿最适宜发展( )A.

3、 商品谷物农业 B. 水田农业 C. 畜牧业 D. 园艺业6. 近几十年来,岛屿上生物种类呈快速减少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 岛屿封闭 B. 地形单调 C. 降水过多 D. 人类破坏【答案】4. B 5. C 6. D【解析】据图中经纬度、海拔等因素,分析区域的气候特征及成因。降水多,需要有充足的水汽条件。海拔低,地形抬升作用不明显。根据气候特征,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导致区域环境生态短时间内明显变化的因素,主要是人为因素。4. 根据图示信息,图中区域为盛行西风影响下的岛屿,受盛行西风及海洋影响大,降水丰沛;地形对西风起到抬升作用,会增加降水,沿岸为暖流,据此选B。5. 该岛屿主要为温带海洋性

4、气候,由于热量不足但水分充裕,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宜发展畜牧业,选C。6. 近十几年来岛屿上的物种快速减少趋势,一般源于非自然原因,多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有关,选D。下图为2012年1月12日至2月9日我国某地气象站每天早晨8时积雪深度、无雪地温和雪盖地温(有积雪覆盖的地面温度)变化统计图。积雪隔绝了地面与大气,阻止了它们之间的热量交换,能够保住土壤的热量。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7. 图中表示积雪深度、无雪地温、雪盖地温变化的三条曲线依次是( )A. 甲、乙、丙 B. 丙、乙、甲 C. 甲、丙、乙 D. 乙、丙、甲8. 下列时间段内,积雪量变化最大的是( )A. l月16日17日 B. 1月2

5、0日21日C. 1月27日28日 D. 1月28日29日【答案】7. B 8. C【解析】试题分析:7. 据图中曲线特点,甲曲线变化幅度最小,说明地面与大气之间热交换弱,积雪覆盖保住了土壤的热量,故甲表示雪盖地温,排除C、D两项;积雪深度只能是大于或等于0,不能低于0,说明丙是积雪深度,故A项正确。8. 比较选项中四个时段,1月16日17日积雪量少,变化小,故A项错误;1月20日21日,积雪量较大,但是积雪量变化小,故B项错误;1月27日28日,积雪量由4cm增加到18cm,变化量最大,故C项正确;1月28日29日,积雪量有所增加,但变化小,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影响气温的因素。【知识扩展】

6、地面温度是大气与地表结合部的温度状况,地面表层土壤的温度称为地面温度,地面以下土壤中的温度称为地中温度。白天,阳光普照,大地接收热量后地面的温度逐渐升高。到太阳落山以后,近地面的气温渐渐降低,地表的温度也随之开始下降。可见,日出日落,地温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同时随着四季变化,也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这些变化一般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地温最高、最低值的出现时间,随深度增加而延迟。地温的高低对近地面气温和植物的种子发芽及其生长发育,微生物的繁殖及其活动,有很大影响。读“水库调洪蓄洪功能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9. 随着水库中泥沙淤积不断增多,a、b的变化特点是A. a延长,b增大 B. a缩短,b增大C

7、. a缩短,b减小 D. a延长,b减小10. 若我国某大河(外流河)中上游修建多座调洪蓄洪功能为主的水库,则A. 枯水期下游流水搬运能力下降 B. 三角洲面积增速减缓C. 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D. 入海水量总量大幅减少【答案】9. C 10. B【解析】试题解析:.10. 若该大河中上游修建多座水库,则泥沙大量淤积库区,河口泥沙淤积量减少,三角洲面积增速将减缓。下图为海南省海口市(20N, 110E)某楼盘平面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1. 下面关于甲、乙、丙、丁四种户型,某客户选房的观点合理的是( )A. 宜选甲,采光好 B. 宜选乙,采光好C. 不宜选丙,夏季暴晒 D. 不宜选丁,夏

8、季暴晒12. “小暑晒霉正当时”。小暑时节(7月7日或8日)是自然界入伏的开始,热天就真正到来了。夏季闷热潮湿给霉菌造成了良好的滋生环境,家里物品易发霉。小暑时节雨水少了,这时候,搬出家里的衣被等物品,放在阳光下暴晒,紫外线就会把其上的霉菌杀死,从而起到防病保健作用。甲、乙、丙、丁四种户型的阳台“小暑晒霉”效果最好的是(北京时间)( )A. 甲阳台1240 B. 乙阳台1500C. 丙阳台1240 D. 丁阳台1120【答案】11. C 12.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时间的计算。要求我们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变化,熟悉在不同时该阳光的照射情况。11. 海口大部分时间太阳直射点在南

9、面,采光更好的是南面,丙在夏季会出现“西晒”,下午气温高,不宜选择。 丁地上午气温不高时有阳光照射,下午没有阳光直接照射,宜选丁。12. 7月7(或8)日太阳直射点接近海口,A、C选项中均为正午直射,阳光难以照到阳台,晒霉欠佳;D选项北京时间11:20时,当地时间10:40,太阳位于东北方位,丁阳台无阳光照射;B选项乙阳台北京时间15:00,当地时间为14:20,太阳位于西北方位,晒霉适宜。是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等,另一方面是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即鄱阳湖水流入长江。读19572008年长江作用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的频率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3

10、. 19572008年鄱阳湖作用频次较高的月份是( )A. 3月 B. 5月 C. 7月 D. 9月14. 下列措施会使M作用变强的是( )A. 围湖造田 B. 雨季提前 C. 赣江上游水库大量开闸放水 D. 三峡水库开闸放水【答案】13. B 14. D【解析】试题分析:13. 46月长江流域还未进入雨季,鄱阳湖的入湖流量减少,期间鄱阳湖补给长江的水量最大,鄱阳湖作用增强。79月长江流域进入雨季,长江中上游汇流量增大,长江作用增强,所以鄱阳湖作用频次高的月份是5月,长江作用频次最高是9月。故选B。14. 围湖造田使湖泊的蓄水能力降低,鄱阳湖作用N作用减弱,A错;雨季提前,只会影响M的时间,对

11、强度影响不明显,B错;赣江上游开闸放水,使鄱阳湖水位变高,鄱阳湖作用N增强,C错;三峡水库开闸放水,长江中上游来水量增大,长江作用M增强,D对。故选D。【考点定位】河水与湖水的关系【名师点睛】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间的相互补给示意图(1)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2)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3)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地当地时间10:00,甲地气温14。此时甲地因受一高压系统影响,天气晴朗无风。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4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5. 经过4小时后乙地的气温最可能是( )A. 10.8 B. 19.1 C. 23.6 D. 24.81

12、6. 未来12小时内乙地的风向可能是( )A. 西北风转东南风 B. 东南风转西北风 C. 一直偏东风 D. 一直偏西风【答案】15. D 16. A【解析】试题分析:15. 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变化可知,该图等高距为200米,甲乙两地相对高度为1600m;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可知,甲、乙两地的气温相差9.6。甲地10:00时受高压影响,气温为14,根据图中比例尺,可知甲乙之间的图上距离大概有两个单位,所以实际距离大概为40千米,结合高压天气系统的速度,4小时后乙地受高压影响,气温应为23.6。但此时为一天中气温最高(14时)的时候,气温应该高于23.6,故选项D正确。16. 结合上题分析甲乙两地

13、相距40km,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40千米的速度东移,所以12小时后,乙地先后经历了从北半球反气旋的东侧到西侧(如下图所示),所以风向应该为西北风转为东南风,故选项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基本知识、等值线图、常见天气系统。读某国地理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7. 下列有关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含沙量大 B. 结冰期长 C. 径流季节变化小 D. 冬季多凌汛18. 该国沼泽广布的原因有( )排水不畅 植被涵养水源作用强 降水丰富 气候变暖A. B. C. D. 【答案】17. C 18. A【解析】17. 由图示经纬度可知,该河流是非洲的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无结冰期、无

14、凌汛,BD错误;全年高温多雨,径流季节变化小,C正确;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A错误。故选C。18. 图示沼泽分布在刚果盆地内,盆地内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盆地内,热带雨林茂盛,植被涵养水源作用强;盆地内雨林气候,降水多,地表水丰富;与气候变暖无关,正确,错误。故选A。2016年8月7日为立秋日,下图为2016年8月7日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9. 引起图中“秋”“冬”分界线西段向南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 B. 地形 C. 降水 D. 洋流20. 该日华南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华北高,主要原因是华南( )冬季风势力较弱 纬度较低 受海洋影响较大 地势低平A. B. C. D. 21. 此时从西南到长江以南地区出现大范围降雨,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A. 受锋面活动影响 B. 受副高活动影响C. 受热带气旋影响 D. 受地形抬升影响【答案】19. B 20. A 21. A【解析】19. 图示我国由南向北呈现了不同的季节特征,“秋”“冬”分界线西段向南弯曲,是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温度低而形成的差异。选B正确。20. 华南较华北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