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藁城市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783396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4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藁城市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藁城市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藁城市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藁城市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藁城市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藁城市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藁城市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河北省藁城市第一中学河北省藁城市第一中学 2018-2019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 题(无答案)题(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48 小题,每题 1 分,共 48 分) 1、有位学者这样评价我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他的学说开创了一个崭新时代,为秦统一中 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集权制国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以下符合其学说的观点是 ( ) A.“兼相爱,交相利” B.“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D.“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2、有学者研究论语后认为,孔子很少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仁。该学

2、者进而认为战国时有 一位思想家的学说弥补了孔子很少讨论的“群体的仁” 。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 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 3、 资治通鉴指出 : “汉历中衰,当更受命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 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这体现了( ) A.无为而治的思想 B.外儒内法的观念 C.尚贤非命的主张 D.天人感应的学说 4、南宋时期,陆九渊在鹅湖和教授兄韵中云:墟墓兴哀宗庙钦,斯千古不磨心。涓流积 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竞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 须辨只今。诗中“易简工夫”和“支离事业”分别指 A. 儒学佛学 B.

3、 理学心学 C. 心学理学 D. 道教儒学 5、 西游记 一书记载了孙悟空等人学习道家的法术甚至医术, 后来却皈依佛教 “明心见性” 的故事。而他们取经的目的又是为了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君更好地治世。这表明( ) A.唐朝实现了三教合归儒 B.文学创作应该尊重史实 C.唐朝道家地位开始衰弱 D.三教合流符合政治需要 6、朱熹认为“君权”是符合“天理”的,君主应循天之理,按天理的原则治理国家,要完 全摒弃一切私意,转为天下之大公。朱熹在此强调的是( ) A.“君权神授” ,肯定君主意志是天理 B.“君为臣纲” ,规范君臣秩序 C.“天人感应” ,君主承天意教化民众 D.君主亦应“存天理,灭人欲”

4、7、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 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对这段话理 - 2 - 解正确的是( ) A主张人人平等,平民都有参政权 B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爱国 C论证了儒家“仁义道德”的虚伪 D否定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 8、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学校既是教育机构,还是权衡利弊的场所。针 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 。这表明黄宗羲( ) A.主张建立权力制衡机制 B.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 C.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D.认为学校应培养实用人才 9、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因“魏

5、诏守令劝课农事”而发议论说:“历来传为美谈、 德政的所谓劝农 ,实质上等于伤农。”有人把这称之为“王夫之定律” 。据此分析“王 夫之定律”( ) A.摆脱了小农意识的束缚 B.否定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C.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D.具有近代经济思想色彩 10、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 ,周的“秩序井然” ,战国的“清 新” ,汉的“凝重” ,六朝的“清瘦” ,唐的“丰满华丽” ,宋的“理性美” ,元的“粗壮豪放” , 明的“敦厚繁丽” ,清的“纤巧” 。这里周的“秩序井然” 、战国的“清新” 、唐的“丰满华 丽” 、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 A宗法制、“

6、百家争鸣” 、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 、政治清明、理学盛行 C分封制、“百家争鸣” 、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 、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11、有文献记载:“今又有巧便之法。造木板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木为子,盔字既 满用木楣楣之,使坚牢,字皆不动,然后用墨刷印之。”该“巧便之法”创制于(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清代 12、国画,又称“中国画” ,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 趣,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以下有关国画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山水画是以描写山川

7、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如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 B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的通称,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C风俗画以社会风俗为题材,属山水画的一种,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 3 - D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如八大山人的松鹰图 13、 屈原开创了香草美人艺术手法的传统,离骚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喜” 中的 “美 人是屈原借以表明心志的譬喻。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屈原通过笔下的“美人”主要表达( ) A.追求小康社会的理想 B.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C.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 D.渴望国家富强的情愫 14、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古典诗词的如痴如醉和另类

8、赏析。下列 有关古典诗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居易是盛唐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 B宋词的繁荣主要是由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李清照生活在北宋,她属于婉约派 D唐诗宋词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文人墨客的文艺创新 15、 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 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 ) A. 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B. 多元化的创作风格 C. 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D. 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16、林则徐至广东禁烟时称茶叶、大黄是“制夷之大权” ,认为“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 窥视中华。 ”魏源则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表明( ) A.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第一

9、人” B.“天朝上国”观念有所改变 C.英国受制于中英贸易 D.华夷观念被打破 17、梁启超指出:“海国图志之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则其在 中国历史上关系不得谓细也。”这表明海国图志( ) A.极大地震撼了当时的思想界 B.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为维新变法莫定了理论基础 D.是近代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18、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花大把的金钱制造军舰、购买大炮,这种表象的文明化,只要砸钱便 可以办到,而恰恰改革政治法律和国民气质是相当不容易的事。在他看来,洋务运动( ) A.指导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B.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 C.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 D.对传统中国改造有限

10、19、梁启超指出,近代中国“新思想之输入,如火如荼矣。然皆无组织、无选择、本末不具, 派别不明,惟以多为贵。 ”出现这一现象的时代背景是( ) A.救亡图存运动的推动 B.阶级成分日趋复杂 C.西方新思想不断涌现 D.世界市场日益形成 - 4 - 20、1908 年梁启超著的王荆公是 20 世纪评议王安石及其新法影响最为持久的著作。梁启 超称王安石“三代以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这表明梁启超( ) A.把王安石打扮成追求民主政治改革先师 B.期待光绪皇帝能以宋神宗为改革的榜样 C.为戊戌变法宣传维新思想提供历史依据 D.希望从历史中找到救亡图存的精神资源 21、有学者指出:“戊戌政变后

11、,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 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新学家们带来的最深远的“解放作用”是( ) A.唤醒民众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 B.传播西方政治学说的启蒙意义 C.指导维新变法的实践经验 D.启示知识分子继承改良道路 22、严复提到 : 在生物界里,开放的“四达之地”的物种,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与世隔绝的“孤 悬岛国”的物种,则竞争力较弱,一旦有“外种闯入,新竞更起,往往年月以后,旧种渐湮, 新种迭盛。此自舟车大通之后,所特见屡见不一见者也” 。这一材料( ) A.批判清廷顽固保守误国殃民 B.借用进化论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C.主张君主立宪反对中体西用

12、 D.冲击了牢筑夷夏藩篱的排外思想 23、京师大学堂最初计划设道学、政学、农学、工学、商学等 10 科。戊戌变法失败后,京师 大学堂被保留下来,实际只办了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二堂,“兢兢以圣经理学诏学者, 日悬近思录 、朱子小学二书以为的” 。这反映出( ) A京师大学堂仍以理学为宗旨 B“中体西用”成为社会思潮 C顽固势力竭力阻挠教育改革 D近代教育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24、民国初年,“孔道会” 、“孔社” 、“尊孔会” 、“孔圣会”等民间团体兴起,多以“昌 明孔教,救济社会”为宗旨。1915 年 2 月,宣布“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 本” 。这反映了民国初( ) A.孔子的地位达到最

13、高峰 B.民间思潮左右了政府的决策 C.社会出现广泛的信仰危机 D.民众享有充分的言论结社自由权利 25、从梁启超的“新民” 、谭嗣同的“新人”到鲁迅的“改造国民性” ,到 20 世纪 60 年代以 后的“斗私批修”“破四旧” “灵魂深处爆发革命” ,提倡所谓“纯粹的人、高尚的人、脱 离低级趣味的人” , 构成了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一条最主要的思想线索。 这条线索是( ) A.只有改造人才能改造社会 B.思想观念对政治变革的影响 - 5 - C.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 D.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 26、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 在积极

14、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 ) A.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的国情 B.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良方 C.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时代潮流 D.中共的政治影响不断扩大 27、孙中山在中国实业如何能发展一文中说:“惟所防者,则私人之垄断,渐变成资本 之专制,致生出社会之阶级,贫富之不均耳以国家实业所获之利,归之国民所享。 ”其 主要观点是( ) A.反对私人资本发展,追求社会公平 B.强调发展国家资本,力求造福国民 C.主张平均地权,防止贫富不均 D.关注工人利益,反对阶级分化 28、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严厉批评义和团运动的“愚蒙之质”和“狂妄之举” ; 但在 1924 年 的演讲

15、中,他却称赞义和团运动让“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 。出现这一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 ) A.国共合作形成 B.农民运动的高涨 C.民主革命发展 D.民族主义成主流 29、有外国学者认为,毛泽东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 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这里的“功绩”是指( ) A.民族独立解放 B.社会主义建设 C.民族复兴富强 D.发展人民民主 30、“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 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毛泽 东的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于(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井冈山的斗争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新民主主义论 3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泽东同志“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提出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 的著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 ” 。下列选项中能体 现“第二次”结合的是( ) A.“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