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3.1 平均数 沪教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7833946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3.1 平均数 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3.1 平均数 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3.1 平均数 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3.1 平均数 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3.1 平均数 沪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均数 主备人: 教学内容:平均数 P:3334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事例初步了解平均数的概念,体会引入平均数的必要性。2.知道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平均数。3.知道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在该组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4.知道可以使用平均数来比较不同数量的两组同类数据。5.知道在计算人数等实际生活中不能用小数表示的量的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形式。 教学重点: 平均数的意义和它的计算方法在计算人数等实际生活中不能用小数表示的量的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形式。教学难点: 使用平均数来比较不同数量的两组同类数据在计算人数等实际生活中不能用小数表示的量的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形式。教学过程:一、创

2、设情境:五年级语文小组有6名老师,数学小组有5名老师,在学校组织的打靶比赛中成绩如下: 数学小组 序号123456成绩(环)7106769语文小组 序号12345成绩(环)99589提出问题: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哪个小组的老师打靶比赛的成绩好?二、 探究新知(一)平均数1、 小组讨论(1) 数学小组:9+9+5+8+9=40(环)语文小组:7+10+6+7+6+9=45(环)语文小组比数学小组打靶比赛的成绩好(2) 语文小组多一人,这样比不公平,怎样比较更合适呢?可以比较每组平均1人的成绩 数学小组:(9+9+5+8+9)5=8(环)语文小组:(7+10+6+7+6+9)6=7.5(环)说明:

3、两个小组的人数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地使用总成绩来判别哪个小组的老师打靶比赛的成绩好,使学生感受到使用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必要性,从而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2、 引出平均数(1) 将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这组数值的个数,所得的数叫做这组数的平均数。(2) 平均数=总和个数3、 观察条形统计图:(1) 平均数8环和7.5环是不是哪名老师的打靶成绩?说明:这两组打靶成绩的平均数不是指每小组各个成员的实际的打靶成绩,而是“假设” 每个小组的成员打靶的成绩同样多时,每个成员的打靶成绩是多少,因此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平均数与平均分的概念是有区别的。(2)平均数有的老师比平均成绩好,有的老师比平均成绩差。平均

4、数不会大于最大的数,也不会小于最小的数。说明:通过将将所求得的平均数与每个小组成员的实际打靶成绩进行比较,知道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在该组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初步体会平均数是可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二)平均数的计算1、试一试:有一篮子鸡蛋,每个鸡蛋的重量如下:56g,55g,54g,58g,55g,53g,54g。这篮子鸡蛋平均一个有多重?(1)先估计一下,所求的鸡蛋平均重多少克在什么范围之内?(平均重量在53克到58克之间)(2)学生独立解题。2、学习例1:上周每天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的人数统计如下:星期一二三四五人数(人)4652372358上周平均每天有多少人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

5、(1)、学生独立解题:(2)、反馈交流计算方法:(46+52+37+23+58)5 =2165 =43.2(人)(3)、质疑:人数怎么能是小数呢?(4)小结: 在使用平均数表示人时,有时平均数可能是小数。说明:在计算人数等实际生活中不能用小数表示的量的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因为平均数只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代表值,是一个“虚拟”的数。平均每天有43.2到图书馆借阅图书,并不是每天实际有43.2到图书馆借阅图书。三、巩固练习:P34练一练(1、2、3)说明:第一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巩固平均数的计算法分及平均数中人数可以是小数四、 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平均数数学小组:(9+9+5+8+9)5=8(环)语文小组:(7+10+6+7+6+9)6=7.5(环)总和 个数平均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