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理5条

上传人:摇**** 文档编号:117832484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理5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商理5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商理5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商理5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商理5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理5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理5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理(共5条) 严忠明 商 理(一) 题目: 创立新品牌的攀龙附凤法则 来源: 本商理来源于严忠明 2001年主持广州南方名酒交易中心开拓会展物业策划案的经验总结 应用: 本商理适应于新开发项目和新产品等新品牌的早期营销策划,可以迅速提升知名度,消除市场的陌生感。对品牌运作决策过程,该方法可作为首选策略之一。 内容: 新品牌是否能较快的被社会认可,在市场上建立稳固的地位,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品牌因为新,如果再加上规模较小,市场的接纳一般需要一个漫长时期。要市场改变消费习惯,接受一个从概念、定位、品位、价值体系乃至形象等各方面均有创新的东西,需要软硬环境的配合,需要相当高的推广成本。如果推

2、广投入太少,市场波澜不兴,新品牌可能无疾而终;如果投入多,则企业压力大。因此,节约推广成本,迅速树立新品牌的声誉,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胜算,更大的竞争力。 攀龙附凤的法则,是通过在市场上寻找一个与新品牌有相同特征的,一个形象和地位无可争议的知名品牌和企业,通过与该品牌建立一定的合作联接“亲戚关系”:这种关系既可以是同质同构的正攀形式,也可以是异质异构的反攀形式,两者不仅有形似,更应有相当的神似。然后,让这种“亲戚关系”以新闻事实的形式为大众所接受,新品牌以此新闻事件为整体营销战略的导入,使市场通过对知名品牌的认识折射出新品牌的价值,对新品牌立即产生亲切感,并不由自主地进行对应比较,产生品牌联想,

3、由此达到使新品牌既节约推广成本,又缩短推广周期,迅速脱颖而出的目的。 解释:对于新品牌、新产品,人们一般惯于按部就班地走立项、论证、投资、开发、生产、推广、营销、获利回报, 然而再通过技术改造进行新一轮的投资的过程。如果对具有相当实力、地位相当稳固的老牌企业,这种有条不紊的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但对没有品牌知名度支撑的中小企业,开发新项目和新产品,在推向市场时势必面临两种威胁,其一是市场认识该新品牌过程太长,推广运作成本太高,中小企业难以长期打消耗战;其二是竞争对手对潜在的利润市场不会袖手旁观,往往在你作了大量推广工作,市场开始产生价值认同的时候,竞争对手会以此作为最佳入市时机,兵不血刃地后来居上

4、。因此,怎样避免腹背受敌,节约成本,最快速地让自己的新品牌在市场上一炮走红,是企业决策者面临的主要难题。 攀龙附凤便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思路。 通过整理和思考企业的背景,明确企业品牌的主要特征,尤其是在市场上具有号召力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特征,确定企业的整体运作方向。在此整合基础上,在同行业寻觅具有同样特征和运作机制的同样项目和企业,作为参照系,这种参照系必须具极高的市场认同。其运作方式和地位具有一定市场范围内的无可争议性,具有行业标志性特征,然后让新品牌与之建立合作或上、下游企业关联或契约性乃至松散性关系,使这种关系以一种新闻事实为大众所接受,以新闻事件导入开始整个营销战略,使市场通过参照系折射

5、出新品牌的价值,从而很快激活新品牌,并产业价值认同,这便是一般意义上的攀龙附凤的营销手法。这个地位稳固的参照系便是我们所指拥有尊贵地位的龙和风。此外,如果借助名人效应,重大事件效应,政府支持作背景等其它事件营销,而不是从品牌对应上寻找参照系,则是属广泛意义上的攀龙附凤手法。攀龙附凤是借助广泛的社会资源,节约成本,短周期营销的手法。从策划的实践经验总结,使用攀龙附凤的手法,应特别注意处理好“正攀”,与“反攀”、“攀”与“附”这两对矛盾关系。 所谓正攀,就是新品牌同参照物之间,具有同质同构特征,两者之间建立的是正面的、相得益彰的联系,如笔者所主持策划的“广州南方名酒交易中心开拓会展物业项目”案,南

6、方名酒交易中心作为一个新品牌,要开拓会展物业,便搜寻到了广交会这个开展会展经济具有无庸置疑地位的参照物,然后,相互建立正面的业务联系,如共同开发中国酒类市场,为国酒创立一个出口基地,共同开展酒类博览业务等,通过这种正面的捆绑连接,使老品牌产生新的生长点,新品牌能站在同老品牌同一起跑线上,迅速被市场认可。 所谓反攀,就是新品牌同其参照物之间,具有异质异构的特征,即新品牌可以作为参照物的挑战者,叫板者出现,新品牌通过在市场上设立一个相对应的参照物,显示自己不同寻常的个性,最后确立自己在市场上同参照系一样的地位。如著名的“百事可乐”推广案,便可以看成攀龙附凤方法中反攀的例子。百事可乐把具有稳固地位的

7、可口可乐作为参照物,因为建立正面联连相当困难,通过周密策划,把自己锁定在挑战者的地位,打出“非可乐类饮料”的宣传口号,实际上,百事可乐让市场认识其特征的参照物还是可口可乐,但又摆出一付同可口可乐完全不相干的样子。不断提示自己同可口可乐如何不同,但又不断在比较。这种处处不可比,但处处作比较的手法,是一种提示法,使市场通过具体的联想认识新品牌,从而树立新品牌的牢固的挑战者地位。一般地,采取反攀手法的新品牌,应具有相当的实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对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如医药等科技领域应慎重使用。 其次,要处理好“攀”与“附”的关系。新品牌同参照物之间到底应是一种什么关系呢?一般来说,攀一个大品牌,建立

8、一些无关宏旨的“亲戚关系”,相对较容易,固然也可以作为炒作的题材,但这是形似,不是神似。神似是通过“附”的手法,建立同参照物的实质性联接,使新品牌具有同参照物具有确定同等的地位和份量,这样,新品牌的地位才能真正得以确定,不至被人指斥为华而不实,借题炒作。 所以,攀是新品牌的敲门砖,附才是新品牌的真实追求,没有攀的联接,新品牌与参照物之间地位悬殊,难以交相辉映,没有附的功夫,攀不过是一个昙花一现的噱头,一时风流,不免被雨打风吹去,最终吹去浮沙仍见金。参照物的尊贵地位不可动摇,而新品牌却仍是漂泊不定。因此决策者要清晰地了解这种相互关系:攀龙附凤使新品牌通过人们对参照物的认识,迅速得以暴露在市场的众

9、目睽睽之下,此法是新品牌发展的催化剂,是企业的提速器,要么加速成功,要么加速死亡。新品牌的优点和缺点都将被放大若干倍,以接受市场的考验,这是对一个企业整体水准的真正检验。 此外,决策者使用攀龙附凤的手法,还应处理好借鉴与创新,短期效应与长期发展的问题,借了参照物的光但又不能在阴影中生存,变成参照物的克隆版,借光的目的不是为了复制,而是为了让市场注意,要适时地推销自己的新品牌和新形象,如果新品牌比参照物有更加出色的创新,新品牌在市场上立足的可能性便更大。而且新品牌要自成系统、高瞻远瞩,具有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完成攀龙附凤的市场切入以后,仍依自身品牌合逻辑地良性发展。所以攀龙附凤对品牌决策人是一

10、种考验,需要有大气魄。三心二意的决策者使用此法往往会弄巧反拙,予人不实之感。失败的例子则往往出现在决策者不理解策划,而策划人不具有一以贯之的决策权。 - 商理(二) 题目:企业营造“活眼”策略论 来源:本商理来源于严忠明1994年至1996年任职某著名服装企业的经验总结 应用:本商理适用于企业如何处理生存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内容:企业没有利润是不可能长期生存的。利润是企业品牌、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因此,企业始终具有盈利空间, 就好像围棋中做“活眼”一样重要,也就是说,企业要有能经受市场考验的最后利润空间。 利用行业及地域的特殊性保持利润空间是据守“金边银角”,利用对手的失算占据地盘是适时

11、“打劫”围歼。这两者围棋手法,正是企业保有盈利空间的常规手法。“金边银角”是最节省成本的营造活眼的地方,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没有这个立足之地,企业便没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拓展市场,围歼对手更是无从谈起。有了“金边银角”造成的活眼,企业才有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前提和基础,企业守住这个活眼,既可以休生养息、坐以待机,还可以巩固阵地,大踏步前进。为此,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来说,不仅要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更应该制定保卫最后利润空间的“活眼”战略,通过制定“活眼”战略,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有基本的根据地。 解释: 在商场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案例,一些并不起眼的小企业,却越做越大,最后成长为著名的大企业;另有一

12、些一开始便大红大紫的企业,却经不住三五年的风吹雨打,会一夜间烟消云散。前者如做领带的著名品牌“金利来”服饰企业,做饲料的企业家刘永好,不管这些项目多么不惹人注目,但因为是个有利润的立足点,终于能够守得云开见日出,得以逐步壮大。后者如名噪一时的“兰德集团”,牟其中聪明过人,但企业没有一个项目是盈利的,企业没有立足之地,靠贷款度日,终不免全盘皆输。做企业如此,做人也如此,如果没有一技之长,守不住最后的利润空间,其前景必堪忧。 这同下围棋的道理是一样的。对于生存来说,做好“活眼”是至关重要的,活眼越多,发展的势便越好。如果没有活眼,或者只有“假眼”,是无论如何也抵抗不住对手的进攻与围剿的,纵使你如何

13、攻城掠地,看起来热闹非凡,终不免全军覆没。 而做“活眼”最节约成本的方式便是布点经营好“金边银角”,布局合理,尽量扩大地盘,做到进退有序,把基础做“厚”,关乎千秋大业。 有了活眼这个根据地做支撑,方有整局的运筹与经营,才可以考虑长期发展问题。因此攻城掠地,打劫围歼,是“活眼”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表现手法。 围棋的这种思路,对企业经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企业要做到进可以攻,退可以守,顺境时可以大踏步前进,逆境时可以休生养息,静待时变,最主要的便是在最困难的情况下都能生存,即做好危急管理。 据统计,当今世界新开办公司能生存5年以上的不超过20%,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公司,从一开始就没有赚过钱,只是市场上的

14、一个消费者,一个猎物。原因在于这些企业在营造“活眼”,准确为公司定位,寻找最后的利润空间方面认识不足,没有能经受市场考验的方略。因此,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制定有效的“活眼”营运策略。 企业的“活眼”营运策略,可以概括为“金边银角,进守退攻”。 所谓“金边银角”,是指企业的最初布局,要占据有利形势,有所依托,赢利方式简单、长久,具有较强的抵抗侵略能力,也即经营好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这“金边银角”战略包括两种类型: 其一,是指在地域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优势,从而在市场上具有不可动摇的品牌影响力。大的企业,如TCL电话在广东的地位,四川长虹在四川的影响,云南烟草在云南的统治地位;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地缘

15、优势,其它对手很难进入其势力范围与之一较高低。中小企业则往往在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乃至某几条街道,某个集市具有独特的地位,如最大、最早、最全面、费用最低、品牌最好等。地域局限会相当顽强地保护旧品牌,新品牌进入成本高,挑战不易。任何企业得以生存都同他在周边环境中,人们对它的期盼与需要密不可分,要让企业在区域人群保持一种协调统一的形象。 其二,是指企业在经营的行业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优势,由此而开拓的市场具有相当的忠信度,地位相当稳定。这类企业多由商标、专利和其它知识产权保护,或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具有行业独特性,享有稳固的利润。这类企业应该同整个行业同步发展,始终保持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 通常一个成功的企业都具有从地域到行业的独特地位,而不成功的企业在两者之间都是飘浮不定的。企业如何在地域和行业定位上找准切入口,建立稳固的地位,便是企业“活眼”营运方略的重点。 企业“活眼”营运方略包括“活眼”的选择、定位、维护、发展策略。“活眼”的选择、定位同整个企业的建立密切相关,往往企业最初的盈利方向,最拿手的行当,便是其最后的利润空间。企业和个人所筑的金边银角,往往是企业最熟悉的行业,最拿手的专业,自己的看门本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