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科版 (1)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783191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科版 (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科版 (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科版 (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科版 (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科版 (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科版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科版 (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设计学 科小学科学年 级六年级课 题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课 型实验探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教学重点: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对产生的气体的判断。教学难点: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教学方法观察、实验、分析、阅读教学用具小苏打、白醋、集气瓶、玻璃盖、蜡烛、火柴,试验记录卡、课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激趣引课1、实验演示:点燃放在烧杯里

2、的蜡烛,将课前制好的二氧化碳气到入烧杯,蜡烛熄灭。观察、质疑开课之初,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实验现象,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2.观察小苏打和白醋3.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2、出示小苏打、白醋,让学生猜测两种物质是什么?1、出示小苏打和白醋讲解:这是我们家里经常使用的做饭材料小苏打和白醋,你准备怎样来认识它们?2、强化观察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出示幻灯片)3、教师出示课题,讲评各组观察情况1、提出实验研究任务:“把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猜测;表达汇报自己的观察方法阅读、记忆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填写观察记录表,汇报观察结果。汇报自己

3、的猜想对学生的观察行为给予必要的指导对形成科学的观察方法、严谨的观察态度尤为重要,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生命意识的教育。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4.解释新物质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制定自己的实验计划。3、提出实验要求 4、宣布开始试验5、巡视指导学生实验。6、实验总结:实验步骤、现象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谈话激趣,引导学生思考: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有什么性质和特点?2、教师演示: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盛有二氧化碳集气瓶学生讲述试验的方法、步骤。整理、完善实验计划。学生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学生交流、汇报实验现象完善实验报告内容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这

4、些现象说明混合实在小学生进行的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控制。完善实验报告是对知识进行巩固加强不可缺失的重要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5.总结引深6.练习将二氧化碳倒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3、要求学生分别用空气、自己做混合实验时产生的气体做上述实验,体验两种气体的不同之处。4、指导学生看书,了解 “二氧化碳”命名的过程5、揭示二氧化碳的名字1、总结学习内容2、探究引申:瓶子里剩余的液体还是白醋吗?出示练习题目验产生的气体的性质。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和对上述现象的认识。学生实验,体验两种气体的不同之处。学生汇报整理实验材料。阅读课文阅读课本43页的资料练习通过实验,树立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知识和能力的形成要在生活中加以应用,延伸这是科学学科的主旨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激趣引课1、实验演示:点燃放在烧杯里的蜡烛,将课前制好的二氧化碳气到入烧杯,蜡烛熄灭。观察、质疑开课之初,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实验现象,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板书设计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小苏打 + 白醋= 二氧化碳气体+醋酸钠 1 : 3 新的物质化学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