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20届高三地理10月月考试题201910300397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7831550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2020届高三地理10月月考试题201910300397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辽宁省2020届高三地理10月月考试题201910300397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辽宁省2020届高三地理10月月考试题201910300397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辽宁省2020届高三地理10月月考试题201910300397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辽宁省2020届高三地理10月月考试题201910300397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2020届高三地理10月月考试题20191030039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2020届高三地理10月月考试题201910300397(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10月月考试题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9 年第七届世界军运会将在武汉(300N,1140E)举行。组委会为方便其他大洲足球球迷欣赏本国军人风采又不对本地球迷欣赏球赛产生冲突,灵活安排赛程。世界各地球迷看球的最佳时间段是当地时间 13时至次日1时,比赛时长约 2 小时。据此完成1-2题。 1.为了同时照顾英国和中国球迷市场,中国队开始球赛时世界时为 A.14点 B.16 点 C.19点 D.21 点 2.里约热内卢军运会在 7 月份举

2、行 A.温度较高,利于考验军人品质 B.别国运动员无需适应季节差异C.风速小,对比赛影响小 D.降水较少,利于军人水平发挥当地时间2017年12月10日凌晨3时,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经过连续作业,将首批重约250吨的新站建设物资卸运到南极罗斯岛(16346E、7454S)新建站区。读下图完成3-4题。 3. 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将首批新站建设物资卸运到南极罗斯岛时,物体的影子朝向A. 东南 B. 西南 C. 西北 D. 东北4. 新站建设选择南极罗斯岛最主要原因是A. 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B. 渔业资源丰富的地区C. 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地区D. 对外运输便利的地区下图所示沙漠地区年平均

3、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l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读图完成5-6题。5. 该沙漠冬季存在稳定积雪的影响因素有植被 大气环流 地形 水文A. B. C. D. 6. 关于该沙漠积雪的叙述正确的是A. 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B. 增强地面反射,增加大气温度C. 冬季绿洲区空地雪面蒸发量大于沙漠区D. 一年中积雪期土壤含水量最高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图中甲地经常出现浓雾迷漫的现象。读图完成7-8题。7. 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8. 图中甲地山谷浓雾弥漫数日不散,主要是因为A

4、. 太阳辐射较弱 B. 气温较低 C. 暖湿水汽充足 D. 风力较弱一般情况下,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是向上输送的,表现为蒸发过程。而在特定情况下,水汽可能会在地表或土壤中凝结而向下输送,这就是逆湿现象。荒漠中的绿洲在夏季是一个冷源和水汽源。完成9-10题。9. 下列地区,最容易出现逆湿现象的是A. 绿洲边缘的荒漠 B. 荒漠边缘的绿洲 C. 绿洲中心 D. 荒漠中心10. 我国西北地区的逆湿现象可能A. 导致沙漠扩大 B. 加剧风力侵蚀 C. 导致降水增多 D. 改善土壤条件右图是我国某省气候舒适日数分布图。气候舒适状况与气温、湿度、风速有关。人体对温暖、凉爽的天气感觉舒适。读图回答11-13题

5、。11.从图中等值线分布规律推测,甲、乙两地的气候舒适日数可能分别是A. 90 280 B.110 310C. 90 310 D.110 27012.与丙地相比,甲地气候舒适日数偏少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 B风力强C地势高 D植被多13.仅考虑气候舒适状况,最不适宜游客前往丙地休闲旅游的月份是A1月和2月 B5月和6月 C7月和8月 D11月和12月下图为2019年4月8日14时我国局部等压线分布图 (单位:百帕)。回答14-16题。14.控制图中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A.低压槽 B.高压脊 C.冷锋 D.暖锋15.此时乙地风向为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16.未来银川的天气变

6、化是A.气温降低 B.气压降低 C.连续性降水 D.风力减小下图示意R河流域,R河最终注入L湖。L湖后期因面积缩小一分为二。据此回答17-19题。17R河径流量从源头到河口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18L湖“一分为二”的原因不包括A人类过度引用河水B流域内蒸发量增大C源头冰川融水增加D湖泊中部地势较高19L湖萎缩对周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为A农业灌溉水源减少B空气水汽含量增加C当地气温日趋升高D土地的荒漠化加剧读黄河某河段流域内潜水(是指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平的地下水)等水位线(单位:m)分布图。完成20-21题。20. 东营市附近地区地下水的大致

7、流向是A. 东北流向西南 B. 西北流向东南 C. 东南流向西北 D. 西南流向东北21. 图示黄河段初春季节A. 含沙量最大B. 主要靠雨水补给C. 可能发生凌汛D. 主要靠地下水补给等坡度线是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左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等坡度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右图为该地河谷中传统村落分布图。读下图回答22-23题。22. 左图所示区域( )A. 甲河段比乙河段流速快B. 乙河段侵蚀作用比甲明显C. M 地坡度比池塘周围陡D. 乙河段水位季节变化比甲小23 从资源利用的角度考虑,右图中村落前池塘的布局有利于( )A. 汇聚坡面径流 B. 增加大气降水 C. 扩大耕地资源 D. 预防

8、洪涝灾害2011年,巴西一位老人在巴西里约热内卢(2254S,4311W)附近的一个小岛救下了一只濒临死亡的企鹅(下图所示),然后将它放归海里。此后每年的6月,这只企鹅都会回来看他,与这位老人相处8个月后,在次年的2月返回阿根廷南部的岛屿海岸(55S附近)。据此完成24-25题。24对企鹅选择与老人一起度过下半年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这里的温差更大 B可享受沙滩阳光C这里的食物丰富 D可躲避游客侵扰25企鹅在由里约热内卢返回“家园”的过程中,最可能A顺风南下,水温降低 B逆流而上,水温升高C偶遇冰山,搭载南行 D白昼渐短,黑夜渐长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

9、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26-27题。26K岛天然植被迅速恢复的原因A地形多样 B土壤肥沃 C水热充足 D地质稳定27K岛1983年火山爆发的原因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生长边界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消亡边界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消亡边界下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地河谷剖面图。该河谷两侧山坡植被景观截然不同,一侧植被茂盛,另一侧植被稀疏。据此完成28-29题。28. 从成因看,该河谷为A.冰蚀谷 B. 断层谷 C. 背斜谷 D. 向斜谷29. 该地河谷植被茂盛的一侧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10、 侧,光照较强 B. 侧,热量较多C. 侧,蒸发较弱 D. 侧,降水较多“鼠穴”是由于水涡旋带动石块或砾石的研磨作用在河流溪间的基岩河床上形成的圆洞。由于水流中携带的砾石对坑穴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使得坑穴壁光滑如镜,其形似井,地貌学上又称之为“壶穴”。(如下图)。据此完成30-31题。30. 形成壶穴的最主要的地质作用是A. 侵蚀作用B. 变质作用C. 岩浆冷凝D. 堆积作用31. 壶穴多分布于A. 水流缓慢的下游河段B. 高温清洁的水域环境C. 裂隙发育的上游河段D. 稳定半封闭的水域环境下图示意伏尔加河三角洲位置变化及里海海平面变化。结合相关知识,回答32-34题。32.1900-1978

11、年伏尔加河三角洲变化的特点有面积不断增大坡度逐渐趋缓向东南方向扩展增速先慢后快A.B.C.D.33.2000年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可能位于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34.若在该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将导致河口及附近水域A.三角洲面积缩小 B.河口盐碱化加剧C.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D.生物多样性增加新疆巴里坤湖(如下图所示)位于天山东段,科学钻探发现其沉积物粒径从大到小分别有砂砾石、粉沙黏土、黏土石盐石膏。据此完成35-36题。35从河口到湖心,巴里坤湖沉积物依次为A砂砾石一粉沙黏土一黏土石盐石膏B粉沙黏土一砂砾石一黏土石盐石膏C黏土石盐石膏一粉沙黏土一砂砾石D砂砾石一黏土石盐石膏一粉沙黏土3

12、6巴里坤湖某地层自上而下为砂砾石层、粉沙黏土层、黏土石盐石膏层,这反映了该地质时期A湖盆地壳下沉 B气候趋于干旱 C湖泊面积扩大 D河流侵蚀趋强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阿留申群岛属于形成年代较晚的火山群岛,长1900千米,由300多个细小的火山岛(当中有57座火山)组成。群岛四季温差小,多雨雾和强风。据此完成37-38题。37推断阿留申群岛主要的植被是A草甸、苔藓B落叶阔叶林 C荒漠、灌丛D针叶林38阿留申群岛多雨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寒流B西南风C极地东风D西北季风下图为某山脉南、北两城气候资料图,实线表示气温,虚线表示降水。据此回答39-40题。39.该山脉山麓自然植被所具有的特征是A.耐干热

13、 B.喜温凉 C.耐低温 D.喜湿热40.关于该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判断正确的是A.1月南坡大于北坡 B.7月北坡大于南坡 C.南坡和北坡都是7月大于1月 D.相等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40分)4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材料一 乌干达共和国(图6),有“高原水乡”之称,被人们称为“非洲的明珠”。首都坎帕拉建在一些山头上,面积约200平方千米,大街上到处都是芭蕉树,被称为“芭蕉城”。 图6材料二 坎帕拉的气候资料(图7)。 图7(1) 简述乌干达被称为“高原水乡”的原因。(6分)(2) 说明坎帕拉气温特点及其形成原因。(8分)(3) 结合水循环知识,分析维多利亚湖年内水位季节变化很小的自然原因。(8分)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下图中的H湖是青海省第二大湖泊,目前湖面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湖区人烟稀少,位于西风带,全年盛行高空西风,冬春多大风,湖北岸和东岸可见到沙堆或新月形沙丘。共有二十多条河流从四周注入H湖,使之形成一个独立的内陆水系。湖中有鸥、野鸭和鱼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