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寓言二则鹬蚌相争苏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783133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寓言二则鹬蚌相争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寓言二则鹬蚌相争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寓言二则鹬蚌相争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寓言二则鹬蚌相争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寓言二则鹬蚌相争苏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鹬蚌相争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鹬蚌相争是讲鹬要啄河蚌的肉,被河蚌夹住了嘴,双方互不相让,结果被打鱼的人一起捉走。这则寓言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第三方得利。【学情分析】:学习本课,需在多读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句,在理解寓意上下功夫。边读边问几个为什么,如鹬和蚌怎样做才不会被打鱼的人捉走?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三维目标】:1.学会正确读出有关语言的语气。2.理解课文,提高表达能力及理解寓意的能力。3.体会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所说明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提高表达能力及理解寓意的能力。【教学难点】:体会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所说明的道理。【教具】:录音机、图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2、复习巩固,引入新课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寓言两则的第一则故事狐假虎威,狡猾的狐狸借愚笨的老虎的威风吓唬百兽,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其实自己并没有什么本事。2.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则寓言故事。(板书课题:鹬蚌相争)二授新1.初步理解。师:通过课前预习,同学们应该明白了鹬蚌相争这个故事。鹬是一种水鸟。蚌是指河蚌,肉质很鲜美。争是指争持,对抗。这个故事讲的是鹬要啄河蚌的肉,被河蚌夹住了嘴,双方互不相让,结果被打鱼的人一起捉走。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第三方得利。2读文,深入理解(1)师:请同学们齐读第1、2自然段,看鹬和蚌分别想怎么样?(学生读文,师讲解。)师:从

3、“不住地朝下看”,可以看出鹬很饿。“多好的一顿美餐呐!”从鹬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它非常想吃河蚌的肉。从“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可以看出它馋得受不了了。“立刻”,说明鹬飞下来的动作速度,表现了它想吃河蚌已无法控制。师:这两段是故事的起因部分(第一部分):写“鹬啄蚌肉,蚌夹鹬嘴。”(板书:(起因)“鹬啄蚌肉,蚌夹鹬嘴”)(2)师:请同学们自由读3、4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学生读文,师讲解。指导读)师:“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渴死你,看你松开不松开!”说明鹬知道河蚌离不开水,用“渴死”来威胁河蚌,想使它松开。“今天”“明天”“渴死”等词要重读,“看你”要拉长声音,突出鹬的傲慢心理。我们

4、来听一下录音(播放录音)。师:“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就会饿死你,看你还啄不啄我!”说明河蚌在以牙还牙,夹住鹬的嘴巴不松开,用“饿死”来反击。“今天”“明天”“饿死”“看你”等词要重读,表现出河蚌不肯让步的坚定态度。“看你还啄不啄我”表现了河蚌的报复心理。我们来听一下录音(播放录音)。师:这两段是故事的经过部分(第二部分):写“鹬蚌吵个不停,互不相让。”(板书:(经过)“吵个不停,互不相让”)(3)师:鹬蚌相争谁输谁赢呢?请同学们读读第5自然段。(学生读文,师讲解。)师:“鹬和蚌吵个不停,谁也不肯让步。”这是过渡句,前半句承接上文,后半句是它们被一起捉走的原因:它们只顾争吵,没有发现打鱼

5、的人。“这时候”是指鹬蚌争吵时候。“毫不费力”形容一点儿力气也没费,很容易。师:这两段是故事的结果部分(第三部分):写“鹬和蚌被打鱼的人一起捉走。”(板书:(结果)“被打的鱼人一起捉走”)3.拓展,升华。(1)出示插图。师:课文那一段写了图中的情景呢?怎样来概括图意呢?(指明作答,板书“渔人得利”)(2)师: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学生讨论,师总结:生活中要学会与人谦让,如果互不相让,只会落得两败俱伤,第三方得利。)(3)如果你是鹬或蚌,应该这样做才不会被捉走呢?(学生讨论,指明作答,师总结:互相谦让。)三作业搜集一些别的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附:板书设计(起因)鹬啄蚌肉,蚌夹鹬嘴鹬蚌相争(经过)吵个不停,互不相让渔人得利(结果)被打鱼的人一起捉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