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3单元 8蒲公英 第1课时 苏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783102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3单元 8蒲公英 第1课时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3单元 8蒲公英 第1课时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3单元 8蒲公英 第1课时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3单元 8蒲公英 第1课时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3单元 8蒲公英 第1课时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3单元 8蒲公英 第1课时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3单元 8蒲公英 第1课时 苏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蒲 公 英本篇课文是一则童话故事,文中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不同。从而告诫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千万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本篇课文一共有四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是故事的开端,写了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荡在天空中。第2、3自然段是故事的发展,写了大多数的蒲公英种子听了太阳公公的嘱咐,落到了黑黝黝的泥土中,但是有两颗种子却有着各自不同的做法。第4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写出了不同做法种子的不同命运和结果。课文寓人生的哲理于故事之中,同时运用了拟人、对比等手法突出人物个性,表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强化

2、了表达效果,有助于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1.学会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嘱咐、迷惑、竞相开放”等词语,会用“嘱咐”造句。2.朗读课文,理解新鲜词语的意思,展开想象,体会童话故事中的情境,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做事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踏踏实实。3.练习按照课文记叙的顺序,运用文中新鲜词语复述课文,积累语言。【重点】展开想象,理解新鲜词语的意思,读懂故事内容,练习按照课文记叙的顺序复述课文,运用文中新鲜词语。【难点】按照课文记叙的顺序,运用文中新鲜词语复述课文。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

3、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课教学以教材文本为依据,引导学生个性化地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该在“对话”“感受”“体验”以及“兴趣、习惯和语感培养”中加以具体落实。2.整合语文教学的多维目标,引导学生以“我要把家安在因为”为话题,作为读书交流的平台,在交流中开展一系列的以读书为主要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并大胆表述自己个性化的解读,教师只需做适当提示、巧妙点拨,简要总结,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引导他们当演员,注重为学生的理解、感悟、积累搭好“脚手架”。拓展、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体

4、会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会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当课堂的主角。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领悟课文,表达个性化的见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准备】1.教学课件。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有效推进教与学。【学生准备】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并自己尝试解决。2课时第课时1.学会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嘱咐、迷惑、竞相开放”等词语,会用“嘱咐”造句。2.在读得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抓住人物对话的提示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运用对比阅读,抓住关键词句,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的顺序理解课文内容。4.联系上下文,

5、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体会“嘱咐”“迷惑”等词语表达情意的作用,会用“嘱咐”说话。【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对比阅读,抓住关键词句,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的顺序理解课文内容。【难点】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理解“嘱咐”“迷惑”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情意的作用。方法一你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说说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什么,或者说说最喜欢的一个童话故事角色是谁。让我们跟随课文,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读童话故事,讲童话故事。学完这一篇课文,我们要举行“故事大王”的讲故事比赛。设计意图从孩子的生活入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一读为快的迫切愿望,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方法二动画导

6、入,揭示课题1.播放蒲公英传播种子的动画,画面音: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微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乘着风儿纷纷出发。2.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蒲公英的孩子们纷纷出发,你们知道它们去干什么吗?生:传播种子。师:对,在它们播种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题目就是:蒲公英板书课题:蒲公英设计意图以动画这种学生喜欢的形式及从旧知识来设置悬念,揭示课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检查自学1.字词教学。(1)第一关:读准生字、词语。出示生字词语:PPT出示:绒球降落伞嘱咐迷惑百万富翁泥土沙漠湖泊读准字音,注意纠正读不准

7、确的发音,结合学情重点指导:“绒、嘱”为翘舌音;“湖泊”的“泊”读“p”,练习“枫桥夜泊”,引导学生根据字义给词语中的多音字选择读音。(2)第二关:评价书写。出示学生课前预习时书写的生字,先看有没有写正确:重点引导学生注意“绒、惑”中“点”和“撇”。“绒、惑”的书写指导:教师示范先观察字形结构的特点,“绒”左窄右宽结构,“惑”上大下小结构,再看“斜钩”的不同,注意“点”和“撇”的笔画顺序和位置。学生再次临写,并对照教材例字,自我纠正。(注意握笔姿势和坐姿的书写习惯的教学。)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设计意图本教学片段打破了以往只是由老师单方面提出易错字词并进行强调的教学常规,让学生自己来

8、观察比较,并及时练写,注意了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2.朗读课文,推进读正确、流利,并进一步推进读懂课文主要内容。(1)指名读第1自然段,听听能不能读正确、流利。相机纠正读错的地方,注意较长的句子的节奏,指导学生读书要做到字正腔圆,清楚流畅。教师要做好示范,再让学生练习朗读。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学生提出来结合图画、查字典或句子尝试理解,感知蒲公英的样子。说一说这一段写了什么。(小降落伞们随风飘荡,出发了。)(2)指名读第2自然段,争取做到字正腔圆,清楚流畅。“亲切地嘱咐”是什么意思?【查字典理解“嘱咐”告诉(对方要怎样做)】这里是谁嘱咐谁?(要告诉学生一般用于长辈或比自己大一些的人告诉

9、你怎样做。)结合生活,你能用上“嘱咐”说句话吗?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出示句子填空(再强化运用):出门前,妈妈嘱咐我:“。”看到我写的作业,老师亲切地嘱咐我:“。”谁能向太阳公公一样亲切地嘱咐小蒲公英们?(指名读或齐读第2自然段。)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太阳公公嘱咐小蒲公英们。)(3)指名读第3自然段,争取做到字正腔圆,清楚流畅。注意指导读好三个叹号。师:画出小蒲公英说的话,再读一读,想想该怎样读。生:大声齐读。生:不满意地读。生:得意地读。(4)指名读第4自然段,争取做到字正腔圆,清楚流畅。注意指导句子的节奏。认识分号,看看每一句写了什么,感知表示一句话中分别介绍不同事物时就用分号。这一段写了什么

10、?(故事的结果蒲公英们的不同命运。)二、默读课文按照课文记叙的顺序说说本课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来源:学+科+网1.先说给同桌听,再指名说。蒲公英种子语言地方结果一颗蒲公英种子另一颗蒲公英种子来源:学科网ZXXK其他的种子师:面对太阳公公的嘱咐,蒲公英种子分别有怎样的表现?后来的结果如何,从课文中选择关键词句,小组合作完成表格。2.小组交流,全班展示。3.借助表格,根据以下提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蒲公英种子随风飘荡,太阳公公它们,一颗蒲公英种子落在,另一颗种子,其他种子落在。第二年春天,落在沙漠里的种子;落在湖泊里的种子;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三、方法小结在概括故事性课文的主要内容时,我们要弄清楚

11、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理出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这六要素串联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即要素串联法。四、抓关键词,体会情感1.结合插图,展开想象,体会蒲公英的可爱。(1)读课文第1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理解“花托、绒球、小降落伞”等词语的意思。(2)想象小降落伞随风飘荡的情景。(自由自在、飘来飘去、快乐可爱)(3)想象着这幅画面,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2.抓住“嘱咐”,体会太阳公公对蒲公英种子的亲切关怀。(1)联系上下文,理解“嘱咐”一词的意思。(叮嘱、吩咐)(2)再读这段话,抓住“别也不要只有才”等词语,体会太阳公公“嘱咐”中包含的情感。(对蒲公英种子的亲切关怀)(3)“金光闪

12、闪、沙漠”“银花朵朵、湖泊”“黑黝黝、泥土、生根长叶”等三组词语分别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4)谁能像太阳公公一样亲切地嘱咐小蒲公英们?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3.理解“迷惑”,感受蒲公英种子的不同命运。(1)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出其中带有“!”的句子,体会“!”表达的不同情感。学生交流汇报:PPT出示:放心吧,太阳公公!我们一定到泥土中去生长!(坚决、果断)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不起、自以为是)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给我带来欢乐!(得意扬扬)(2)标点符号也是一种语言,我们从中体会到蒲公英种子不同的情感。结合关键词语谈谈自己的感受。(大声答道、一定;有什么意思、一定、准会;得意

13、、一定)(3)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关键词及“!”)(4)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蒲公英种子落地后会面临怎样的情况?它们此时又会怎样想?(分小组交流)(5)指名读第4自然段,抓住“早已干死、早已淹死、茁壮成长”等词语,感受蒲公英种子的不同命运。(6)联系第3、4自然段,结合生活体验谈谈对“迷惑”一词的理解。设计意图通过反复的朗读(个别读、同桌对读、小组分角色等),帮助学生熟悉课文语言,为复述课文打基础,同时,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并采用最佳机制,不使学生有厌烦感。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1.分角色朗读全文。2.假如你是其中的一颗蒲公英种子,你会怎么做?为什么?写一写自己的想法。3.全班交流。这节课我们运用了“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的方法,理解了关键词语的意思,从而读懂了课文内容,明白了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的道理,下节课我们来复述课文内容。1.抄写课后第3题词语,争取做到能够默写。2.用“嘱咐”写一句话,并读一读。3.多音字组词。干n()n()泊p()b()降jing()xing()4.比较下面各组字,并组词。竟()竞()拖()托()贝()见()朵()杂()来源:Zxxk.Com【参考答案】3.干净主干湖泊停泊降下投降4.竟然竞走拖住托起宝贝看见一朵夹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