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物理(广东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

上传人:摇**** 文档编号:11783088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物理(广东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5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物理(广东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5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物理(广东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5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物理(广东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5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物理(广东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物理(广东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物理(广东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5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物 理1.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风能 B化石能源 C水能 D太阳能【答案】B【考点定位】能源分类2.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C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D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D【考点定位】声速,声的特性,减弱噪声的方法3.如题3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是海波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 来源:学.科.网Z.X.

2、X.K B可能是松香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 C可能是萘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 D可能是沥青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 【答案】C【考点定位】晶体和非晶体,图像识别4.关于惯性现象的解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受到惯性力作用;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小汽车配置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行一段距离是因为实心球具有惯性,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一切物体都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一种性质,不是力故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说法错误;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跳

3、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利用惯性而不是增大惯性,说法错误;说法和正确,故选C。【考点定位】惯性5.如题5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3V,当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读数为3V,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 A.灯L2断路 B.灯L1断路 C.灯L2短路 D.开关接触不良【答案】A【考点定位】电路故障分析6.如题6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车对人的作用力 B.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C.沙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D【考点定位】相互作用力,二力平衡7.如题图所示是电阻

4、甲和乙的I-U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乙为定值电阻 B.当电阻甲两端电压为2V时,R甲=0.4 C.如题7-2图所示,当开关闭合,电路电流为0.2A时,电路总电阻是15 D.如题7-3图所示,当开关闭合,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电流为0.4A【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I-U图像反映的是电流随电压的变化规律,从图中可看出通过电阻甲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故电阻甲是定值电阻;电阻乙是条曲线,且随着电压增大时,电流增大得更快,故电阻乙不是定值电阻,而是电阻值随电压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的。故A错误。分析有图像的题时一定要牢牢抓住图像,在图像中找信息。当电阻甲两端电压

5、为2V时,从图中可看出通过甲的电流是0.4A,甲的电阻是,故B错误。图7-2是甲和乙串联的电路,当开关闭合,电路中电流为0.2A时,从图中可看出甲两端电压为1V,乙两端电压为2V,总电压为3V,电路总电阻是,故C正确。图7-3是甲和乙并联的电路,当开关闭合,电源电压为2V时,从图中可看出通过甲的电流为0.2A,通过乙的电流为0.4A,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6A,故D错误。【考点定位】I-U图像识别,欧姆定律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8.从桌面掉到地上的乒乓球会自动弹起,球在上升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两空均选填“动”、“重力势”或“弹性势”)由于球与空气有摩擦,上升过程中球的

6、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动,重力势,减小【考点定位】能量转化9.电磁波家族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它们的 相同(选填“频率”、“波长”或“波速”),它们都 在真空中传播,电台发射的某种电磁波波长为3m,其频率是 Hz.【答案】波速,能,1108【考点定位】电磁波的频率,波长,波速的关系10.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适合的单位或数值:一个苹果大约是150 ;水的密度是 g/cm3;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 .【答案】g,1,m【考点定位】长度,密度,质量等物理量的估测11.题11图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甲图所示,将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所示,在小桌上放

7、一个砝码;丙图所示,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个砝码,比较 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当压力一定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此实验中运用到的主要探究方法是 。【答案】甲乙,受力面积越小,控制变量法【考点定位】影响压力大小的因素12.如题12图所示,已知物体A和动滑轮的总重为200N,当物体A匀速上升高度为1m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m,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N,拉力所做的功为 J,(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力、空气阻力忽略不计)【答案】2,100,200【考点定位】滑轮组相关计算,功的计算13.题13图所示为一种自制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

8、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时,该密度计 在被测液体中(选填“悬浮”、“漂浮”或“下沉”)。将其分别放入装有液体密度为和的两个烧杯中,可以判断: 。若该密度计两次测量中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m1 m2。(后两空选“”)14. 【答案】漂浮,=【解析】15. 【考点定位】阿基米德原理,沉浮条件如题14图是一种电热暖手宝及其主要参数,暖手宝内有水及加热元件等,选用水作为吸热或放热物质是因为水的 较大(选填“密度”、“比热容”或“质量”)。使用前要先给暖手宝通电加热,假设所消耗的电能有70%转化为水的内能,则在额定电压下,水由15加热至自动断电,此过程中消耗的电能是 J,

9、所需要的加热时间为 s。c水=4.2103J/(kg.) 【答案】比热容,3105,600【解析】试题分析: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和其它物质相比,在质量和降低温度都相同时,水放出的热量更多。在给暖手宝通电加热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水的内能。故要计算消耗的电能要先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再根据效率求解。由乙图中可看出水的质量是1kg,水的未温是65要求需要的加热时间可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求出,从图乙中可知电热暖手宝的额定功率是500W。【考点定位】水的比热容大,热量计算,功率的计算三.作图题(共7分)15如题15-1图,请在杠杆A处画出把物体拉起时的最小拉力F1,并画出拉力F1的力臂L1。 请在题15-2图

10、中画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和BC的入射光线。 请在题15-3图中甲是插线板,请将乙图的内部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在开关断开时插线板上的指示灯不发光,插孔不能提供工作电压;在开关闭合时指示灯发光,插孔可提供工作电压,若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提供工作电压。 【答案】【解析】【考点定位】杠杆平衡条件,力臂,三条过凹透镜的特殊光线,家庭电路连接4. 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共20分)16.(7分)如题16-1图中物体的长度是 cm,题16-2图中电压表的示数是 V。 题16-3图中量筒里水的体积是 mL。用题16-4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电流相同时,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的实验。(甲、乙

11、是完全相同的密闭容器。闭合开关前,A、B两U形管内液面相平)由于电流产生的热量不易直接测量,因此在实验中是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 来显示甲、乙容器内空气温度的变化,这里采用了 的探究方法。通过对比观察, (选填“甲”、“乙”)容器中导体的电阻产生的热量较多。由此可知,在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 ,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答案】(1)2.45,14 (2)46 (3)高度差,转换法 乙,大【考点定位】长度的读数,电压表的读数,量筒的读数,探究电流产生热量多少与哪此因素有关17.(7分)用焦距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题17图所示。(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 为了便于观

12、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 (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将逐渐向 移动。 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将所缺的实验数据和像的性质补充完整。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cm来源:学_科_网像的性质1301522020倒立、等大的实像315倒立、放大的实像46无正立、放大的虚像请根据实验序号4的成像规律,写出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 。 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 (选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晓红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

13、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她这种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 。 【答案】(1)较暗,上 (2)倒立、缩小的实像,30,放大镜 (3)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4)太阳光没有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次实验中的物距。第4次实验中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生活中的放大镜应用了这一特点。(2) 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透过凸透镜的光变少了,对像的完整性没有影响,只是像会变暗。(3) 凸透镜的焦点是指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透过凸透镜时会在主光轴上会聚于一点,上午9:00太阳光不是于地面垂直,当太阳光照射到与地面平行的凸透镜上时,光线不是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故地面上出现的点不是焦点。【考点定位】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8.(6分)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如题18-1图所示。 此实验加热过程是通过 方式来增大烧杯中水的内能。(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下表是加热过程中不同时刻水的温度记录,其中有一个记录错误的实验数据,请指出该错误的数据是 ,这样判断的理论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