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机械运动-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1782872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机械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机械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机械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机械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机械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机械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机械运动-(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国际主单位 : 符号:m 千米、米、 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km m dm cm mm m nm 米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03101010103103 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 值. 单位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2、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 :刻度尺 刻度尺的分度值(相邻两刻线之间的 长度) 最小刻度值为:0.1cm(1mm) 1.零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紧 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正确使用刻度尺 例:图中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那一个正 确?( ) D 没对齐零 刻度线、 没有与被 测边平行 、

2、没紧贴 正确 2.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视线与尺面垂 直);要注意区分大格及小格的数目,要估读 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01 cm 物体的长度是1.15cm 测量结果包括数值和单位,数值又包括准 确值和估读值。 01234(cm) 该物体的长度为_, 准确值为_, 估计值为_ 3.26cm3.2cm 0.06cm 01 cm 物体的长度是1.10cm 2.70cm 3.55cm 下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物体的长是 , 0 1 2 3 4 5 6cm 1cm 3.2cm 下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物体的长是 , 0.1cm 3.00cm 在实际的

3、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 ,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 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例如:现有卷尺(分度值1cm)和卡尺(分度值0.1mm)根 据需要选择测量下述物体所用的工具: 1.测量跳远长度需用_. 2.测量铜丝的直径需用_. 卷尺 卡尺 三、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秒,符号 s. 常用单位:小时(h),分钟(min).毫秒(ms) 1h60min1min60s 注意:光年是长度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 2、测量工具:停表 、钟表等 1s=1000ms 使用秒表的方法: 第一次按动启动,长短指针开始转动; 第二次按动暂停,长短指针暂时停止转动; 第三次按动

4、回零,长短指针迅速回到零点. 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 字单位为s。 先大盘后小盘, 明大格知小格, 两盘相加得结果。 0 31 2 33 4 35 6 37 8 39 41 10 43 12 14 45 16 47 18 49 20 51 22 53 24 26 55 57 28 59 0 1 2 6 7 8 9 10 11 3 4 5 12 13 14 右图所示,该秒 表所示的时间为 _min_s。3 38.4 (1)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2)改进测量方法 (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减小误差的方法: 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下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 值分别是4.62 cm

5、、4.62 cm、4.63 cm,此物体 的长度是 。4.62cm 求平均值时,平均值有效数字的位数 应与记录数值的有效位数相同, 对于除不尽的数,则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确定最后一位数。 测纸厚,细丝直径 累计法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辅助工具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 化曲为直法(替代法) 二、运动的描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 两千米高空飞行时,发现有一个小虫似的东 西在身边蠕动,他伸手一抓,大吃一惊!原 来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 问题: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飞行的子弹? 新课导入 想想议议我们根据什么说这些物体是运动的?

6、 飞驰的猎豹穿梭宇宙的彗星 缓慢的蜗牛 它们的共同特点:位 置随时间不断地变化 。 一、机械运动 珠穆朗玛峰由于地壳运动高度在变化 天体的运动 正个宇宙都是有运动的物质组成的, 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1、机械运动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判断物体是运动和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 参照物 2、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 (1)可以任意选择,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 (2)一旦被选定为参照物,无论它是运动还是静止,我们都假定 它是静止的。 (3)研究物体本身不能作参照物。 (4)不特别说明,一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1.选:参照物

7、(即假定一个物体不动); 2.看:被研究的物体相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的位 置变化。 若有位置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 若无位置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说他静止没动,路旁 的孩子们赞叹他前进得真快,一个说他静止,一个 说他运动,谁说得对?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 也不同。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前进的两个物体,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都在运动;以其 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是静止的。 相对静止 生活中相对静止的现象和例

8、子。 空中加油机正在给两架歼击机加油 同步卫星相对地面不动,成为传 送广播和通讯信号的中继站 【揭示谜底】导入新课中的问题“飞行员为什 么能抓住飞行的子弹?” 图中的特技跳伞运动员只有在他们保持 时,才能形成一定的造型。 子弹飞行的快慢与飞机相同,子弹与飞机运动的方向 相同,子弹离飞行员的远近不变,它们相对静止。 相对静止 如图所示,在2012年4月22日举行的中俄联合 军军演中,中国海军的舰艇组成一字型编 队正在同速前进,若以其中一艘舰艇为参 照物,其余的舰艇是 的。静止 运动快慢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路程比时间(百米赛跑) 2.相同时间比路程(龟兔赛跑) 【刨根问底】:

9、时间相同通过比较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路程相 同通过比较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快慢,那么如果时间 和路程都不一样,我们该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呢? 【课本想想议议3】 小明跑100m用时17秒,小明跑50m用时8s,又该如 何比较他们谁跑得快呢? 能否计算出一秒钟他们各自能跑多少路程? 这种比较的方法实际上是上述中的哪一种方法? 同时比路长;同长比时间; 路时均不同;比值快慢见。 (2)公式: 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1)物理意义及定义: 公式的变形: 求路程 求时间 意义: 定义: 二.速度 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 读作“米每秒” 读作“千米每时” (3)单位:

10、 1 米/秒 = 3.6 千米/时 换算关系: 汽车的速度是15m/s,它表示 _。 汽车每秒通过的路程是15m 0 300m 600m 900m 1200m 0 200m 450m 750m 1200m 三、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0 10s 20s 30s 40s 0 10s 20 30s 40s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大小经常变化的直线运动。 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 1.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 表示路程,得到路程时间 图像。 2.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 速度,

11、得到速度时间图像。 t/s v/(m/s) 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 也可以用公式 来计算它的速 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说到某一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在哪 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 自行车运动员做变速运动 交通标志牌 表示该路段允许通过的最大速度是 120Km/h; 从该标志牌处到徐州还有 100Km 4.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金属片 测量器材:刻度尺、停表 S1 S2 金属挡板 s3 t3 t2 t1 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便于测量时间 金属挡板的作用:便于测量时间 实验数据表格: V2=t2=2.5sS2=0.3m V3=t3= t1- t2=S3=S1-S2= V1=t1=4sS1=0.6 m 平均速度 运动时间 路 程 0.3m 1.5s 0.2 m/s 0.12 m/s 0.15 m/s 【结论】 小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V3V2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 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