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教案清明节的由来语文S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7828594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清明节的由来语文S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清明节的由来语文S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清明节的由来语文S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清明节的由来语文S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清明节的由来语文S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清明节的由来语文S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语文教案清明节的由来语文S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明节的由来”教学内容 语文版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124至127 页“清明节的由来”。教材与学情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相传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晋文公为报答介子推的好处,封他做个大官,介子推不肯做官,背着老母亲躲到了山里。晋文公找不到他,就用烧山的办法使他走出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却不见介子推出来。后来发现介子推和老母亲死在一棵烧焦的老柳树下,于是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位寒食节,规定要在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用烟火烧饭,以表示对戒子推地悼念。第二年晋文公又把那棵死而复生的老柳树,命名为“清明柳”,又把寒食节后的一天定为清明节,表达了介子推的爱国思想,晋文公

2、的勤政廉明和对介子推的怀念。本课地着力点应放在引导学生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体会介子推写的血书的含义。教学中,可让学生结合插图、对话框,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感悟,认识到介子推对晋文公地希望,希望他多想些治国安邦的办法,做一位清明的国君。本篇课文虽以叙事为主,但是整个事件的每个情节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要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感受和领悟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在阅读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知道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由来,体会介子推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崇高思想。2、引导学生在阅

3、读读课文时,注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介子推所写的血书的含义。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昏、臣、邦、熄、葬、袖、坟、鞭;要求会写的字有:族、昏、臣、偷、割、狼、咽、治、邦、君、派、荒、熄、坟;要求掌握的词语有:头昏眼花、随臣、偷偷的、割下、狼吞虎咽、治国安邦、国君、荒山野岭、 熄灭。来源:学科网ZXXK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清明节的由来,理解介子推写的血书的含义。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体会介子推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崇高思想。教学时数:来源:学&科&网二课时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春秋五霸晋文公的简介及相关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借助古诗,导入新课。1、提问:有一首诗寄托了活着的人对死去

4、的人的哀思,谁能朗诵给大家听一听?(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路人遥指杏花村。)2、揭示课题:那么清明节究竟是怎么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清明节的由来教师板书:清明节的由来3、谁能把你课下搜集到的与清明节有关的习俗和体育活动和大家分享一下呢?(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和体育活动。)【设计意图】由一首诗引发学生以往的生活积累,既温故又引新知,何乐而不为?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产生好奇,这样一堂好课就有了好的开端,让学生搜集关于清明节的习俗资料,将课内与课外融合,然后汇报交流,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注重平时的知识积累。

5、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出示自学提示:1、 学生自读课文,用笔圈出要求会认的字并将其读熟。2、 标清自然段,读通读顺读熟每一句话,了解课文大意。3、 用波浪线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工具书弄懂其意,并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借助屏幕出示没有拼音的字,指名读。借助卡片认读生字、生词。开火车读每一自然段。4、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粗略知晓课文大意。让学生学会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疑难,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读中体会汉字特有的节奏美,在交流中体会如何成长,互相取长补短,学会如何正确评价他人。三、品读课文,感悟理解。来源:学科网ZXXK1、

6、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此段内容浅显,学生可以自己读一读,读完之后说一说知道了什么。读后将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和大家共同解决。(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清明节是4月5日。比较难理解的词语有“感人肺腑”“传统”等。【设计意图】此段为文章的略写部分,大可放手让学生通过朗读而明其意,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思想。质疑问难,让学生在疑中思,疑中品,疑中学,疑中乐,培养学生的善疑善思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课时来源:Zxxk.Com重温旧知。指名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二、 细读课文,解决问题。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边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设计意图

7、】在读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既锻炼了读的能力,又培养了合作意识,一举两得。提问:介子推对晋文公的希望是什么,晋文公做到了吗?你从那看出来的?从而体会“清明”的涵义,理解清明节为何而来。(第一个问题学生可以引用介子推的话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理解的话来说一说。让学生理解介子推 说这一番话的真正用意,从而进一步理解“清明”的内涵)来源:Z。xx。k.Com【设计意图】抓住课后问题,让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理解,教师要善于引导,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化难为易,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课文内容。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介子推和晋文公生活的年代,可出示春秋时期的地图,让学生粗略地知晓这个

8、故事的历史背景。让时先预习的同学简单介绍一下介子推和晋文公。【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抓住重点词句教学,体会句子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孩子知识的来源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本,更应该走出课本,开拓视野,更好的理解课文的内涵是有帮助的。而这种思想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完全一致。2、联系上下文,重点理解“狼吞虎咽”和“语重心长”“治国安邦”“贤明”的意思,从而理解介子推希望重耳做一个清正、廉明的国君,国家安定兴盛,百姓安居乐业。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君臣对话的部分可分角色朗读,认真体会介子推和重耳对话时的语气。【设计意图】朗读的训练在三年级尤为重要,分角色朗读是体会文中人物的品质

9、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此可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读中将情融于人物,与人物同欢共喜,读的到位,对于更好的理解课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指名读课文的4、5自然段。体会介子推回绝了重耳的中用和感谢,可以从中看出介子推的高贵品质。(不图回报、不被利益所动,关心国家兴盛,理解百姓疾苦)。5、介子推宁死不当官,却留下血书的真正用意,更深一步体会介子推这么做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重点理解“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这句话。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读一读。体会介子推的人品和这句话对重耳的影响至深。理解为什么重耳将介子推死的这天定为“寒食节”,从而理解清明柳所代表的真正的意思。

10、(春天万物复苏,杨柳返青,暗含对介子推的深切怀念,加深对清明内涵的理解。)【设计意图】本文的内容暗含的东西较多,课文的难点也在这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将难点分化,化难为易。而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正是将难点化解,取众人之长。议后再读,读中细品,更好地理解课文。对于诗句的理解不可逐字逐句地细究,做到知大概就可,教师可以适当点拨。要让学生多读,熟读成诵,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中始终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6、晋文公做到了吗?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说说晋文公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与介子推有什么联系?对百姓有什么影响?(晋文公用实际行动回报了介子推的用

11、心良苦,他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他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成功。如果没有介子推用生命来激励他,晋文公就没有后来的功绩,所以介子推是晋文公成为明君的重要因素。百姓们安居乐业,对不局功劳、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这一自然段难理解的词语较多,如“鞭策”“座右铭”“井井有条”“安居乐业”“不居功高”等,这些词语可以在理解课文时加以理解。)7、回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介子推和晋文公的品质。再一次理解清明节的由来。【设计意图】语文课应当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说的训练尤为重要,说好说不好都要说,要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新课程标准指出:“口语表达的训练要体现在语文教学的各个角落。

12、”三、拓展活动:学习清明节由来的另一个说法。(即学习连接)四、巩固字词1、分析字形。“肺”字的笔顺。共笔,最后一笔是竖,它穿过横、横折钩,一通到底,且直且长。“昏”“荒”二字不可多一点。、把字写好看。“荒”“策”“墓”上中下结构的字,要写紧凑,不可过长。“邦”字,左右结构,左高右低。、学生书写练习。;五、填写花篮。(课后练习题)六、总结全文。【整体设计意图】整篇课文的教学,紧紧围绕“清明节怎么来的”展开,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紧紧围绕着课后习题来展开思索,由疑入手。人们常说学成于思,思源于疑。本课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此为抓手,解词析句,探究问题,深入地理解课文,从而达到知识、能力、情感

13、共同提升的目标。其次,教学中,让读书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将课后的问题顺利解决,从而理解清明节缘何而来,进一步地认识中国传统民俗,对晋文公和重耳的高尚品格有所了解。让学生在读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更深地领悟课文的思想内涵。教学中,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帮助理解整篇课文。教学中,师生本着民主、平等的原则,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学习课文带给人的美好享受。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附板书: 清明节的由来 晋文公 勤政清明 介子推 不被利益所动 不图回报 【评 析】本课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质疑,又在课文中寻找答案,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文章内涵,让读贯穿本课教学的始终。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了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读出了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深刻寓意,较好地体现了三维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