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第十一学校高三三模物理题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1782488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北京市第十一学校高三三模物理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年北京市第十一学校高三三模物理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年北京市第十一学校高三三模物理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年北京市第十一学校高三三模物理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年北京市第十一学校高三三模物理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北京市第十一学校高三三模物理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北京市第十一学校高三三模物理题Word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高三年级三模试卷物理试题 13. 2003年全美物理学家的一项调查中评选出“十大最美物理实验”,排名第一的为1961年物理学家利用“托马斯杨”双缝干涉的实验装置,进行电子干涉的实验。从辐射源射出的电子束,经过两个靠近的狭缝后,在显微镜的屏幕上出现了干涉条纹。该现象最直接的说明了( )A. 微观粒子有波动性 B.微观粒子一种电磁波C.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D.光具有波动性 14.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在万米高空飞经成都空管区域时,驾驶舱右座前挡风玻璃突然破裂并脱落,飞机内外压强差突然失去,舱内温度降到-30左右,迎面的气流速度高达500km/h,机长刘传健驾驶

2、飞机成功紧急迫降,拯救了一百多个人的生命与家庭,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当温度降低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B万米高空气温很低的原因是稀薄的空气和水蒸气,吸收太阳能的能力和受地球辐射的影响要差得多C万米高空气压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大大减少D万米高空空气稀薄原因是气体分子不受到地球施加的万有引力15. 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半衰期越短B. 三种射线中,射线速度最快、射线电离作用最强、射线穿透能力最强C. 氢原子的电子由n=2轨道跃迁到n=1轨道要吸收某一频率的光子 D. 氢原子的电子由n=

3、2轨道跃迁到n=1轨道后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16. 如右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为近日点,Q为远日点,M、N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经过M、Q到N的运动过程中( )A从P到M所用的时间为T/4B从P到Q阶段,速率逐渐变小LC从Q到N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D从M到N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始终不做功 17. 如图甲所示电路为演示自感现象的实验电路。实验时,先闭合开关S,电路达到稳定后,小灯泡L1和L2处于正常发光状态,在t0时刻,将开关S断开,测量得到t0时刻前后流过某一灯泡的电流随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电感线圈L的电阻

4、可忽略不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闭合后,L1灯缓慢变亮,L2灯立即亮BS闭合后,通过线圈L的电流逐渐增大到稳定值C图乙为开关断开前后L2灯的电流时间关系D由图乙分析可知灯L1的阻值大于灯L2的阻值18. 如图所示,一根用绝缘材料制成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质点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质点静止于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A点。当受到突然出现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的作用后,质点开始做简谐运动,当质点经过O点时加速度为零,B点为质点能够到达的最大位移处。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到达B点时弹簧伸长qE/kB. 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qE/kC. 振动的

5、周期是D. 在由A到B的运动过程中,由质点、弹簧和电场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图丙19. 在如图甲的演示实验中,将一个直流电动机和小灯泡并联接入电路中,电源内电阻不计,其中A1、A2是两个电流传感器。在闭合电键S以后,传感器记录下的图像如图乙和丙所示。关于通电后的较短时间内电流减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电流i2的减小是因为电阻的温度增加导致电阻的减小引起的B. 电流i1的减小的主要原因是电动机电阻丝的温度增加导致电阻的增大引起的C. 电流i1的减小的主要原因是电动机转动越来越快,反电动势越来越大引起的D. 若增加电动机所提升重物的重力,电流i1最后的稳定电流值将变得更小 20. 高性能军

6、用飞机的隐身性和雷达的反隐身性总是一对“矛”与“盾”。目前世界上仅有少数几个国家装备了隐身飞机,我军装备的隐身飞机就是大名鼎鼎的歼20。所谓隐身飞机,就是利用各种技术减弱飞机的雷达散射截面积( Radar Cross-Section,缩写为RCS),即减弱飞机在雷达屏幕上显示的有效反射面积,使飞机不易被敌方探测系统发现。目前减小飞机RCS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是改变飞机的外形和结构,减小回波;二是飞机表面采用能吸收雷达波的涂敷材料。隐身飞机对波长为0.010.1m常规雷达波而言,由于RCS值极小,在雷达屏幕上看不到回波,从而实现隐身。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装备了反隐身米波雷达的国家,其雷达波的波长在1

7、10m之间。由于隐身飞机的外形尺寸与米波雷达波长相匹配,当米波照射在水平机翼、垂直尾翼和进气道等处时会发生谐振,对回波有很好的加强作用,导致飞机隐身效果下降,因此米波雷达对于隐身飞机具有很好的探测能力。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隐身飞机飞行时,发动机部位会有强烈的红外线辐射,导致飞机也能够被探测到B. 反隐身米波雷达的作用主要利用了波的叠加、振荡和反射C. 用波长更短、能量更高的雷达波照射隐身飞机,更容易发现它D. 当雷达波照射到隐身飞机的表面时,在飞机的金属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21. (18分)(1)在做“用油膜法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某同学用滴管吸取油酸酒精均匀混合溶液,一

8、滴一滴地滴入量筒,记下体积为V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滴数为N。将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浅盘内的水面上,用滴管吸取油酸酒精溶液,从低处向水面中央滴入一滴。将带有方格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用彩笔将油酸薄膜的形状画在玻璃板上,根据方格数目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积为S,如图所示。已知稀释后纯油酸体积占溶液总体积的比例为。由以上数据,写出油酸分子的直径表达式d= ;关于该实验的误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午配制的溶液,放置到下午某班级物理课堂上做实验,将会导致油酸分子直径的测量值偏小B. 若痱子粉在浅水盘中撒的太多,将会导致油酸分子直径的测量值偏小C. 若在实验准备过程中浅水盘清洗得不干

9、净,留有少量油酸残余,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将会导致油酸分子直径的测量值偏大D. 用油膜法测油酸分子大小的结果是非常精确的(2)利用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质量为m1的入射小球A和质量为m2的被碰小球B的质量关系应该是m1_m2(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在地面上应该先铺放 (选填“复写纸”或“白纸”)。图甲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投影。实验时,先让A球多次从斜轨上C位置静止释放,通过白纸和复写纸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B球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让A球m1从斜轨上C位置静止释放,与B球相碰,并多次重复本操作。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

10、;(填选项前的字母)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B测量A球开始释放的高度h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D分别通过画最小的圆找到A、B相碰前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E测量平抛射程OM、ONC经过测定,m1=45.0g,m2=7.5g,小球落地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所示。若用长度代表速度,则两球碰撞前“总动量”之和为_gcm,两球碰撞后“总动量”之和为 gcm(保留4位有效数字); 用如图丙装置也可以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步骤与上述实验类似。图中D、E、F到抛出点B的距离分别为LD、LE、LF。若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 ) A BC Ds322.(

11、16分)如图所示是一种质谱仪的原理图,离子源(在狭缝S1左方,图中未画出)产生的带电粒子经狭缝S1与S2之间的电场加速后,以速度v进入M和N两板间,板间存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区域,沿直线通过狭缝S3后垂直进入另一匀强磁场区域,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带电粒子打到底片上形成一细条纹。若从离子源产生的粒子的初速度为零、电荷量为+q、质量为m,M和N两金属板间距离为d,两板间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1,测出照相底片上的条纹到狭缝S3的距离L。求:(1)S1与S2之间的加速电压U0;(2)M和N两板间电势差UMN;(3)S3右侧的磁感应强度B2的大小和方向。23. (18分)2017年12月28日

12、,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段“光伏智慧高速公路”在山东济南亮相并正式通车。最上面一层是类似毛玻半透明新型材料,摩擦系数高于沥青路面,不仅可以让轮胎不打滑,而且还拥有较高的透光率,可以让阳光穿透后使下面的太阳能电池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并实时输送上电网。在冬季,这段路面还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消融冰冻积雪,确保行车安全。这段光伏路面下还预留了无线充电的输出线圈,将来可以让带有无线充电输入装置的电动汽车实现边行驶边充电。某辆以蓄电池为能源存储器的电动汽车在该路段试验性行驶,它加装了特制的无线充电输入装置,车的总质量m=2.0103 kg,当它在水平路面上以v=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驱动电

13、机的输入电流I=50 A,电压U=300 V。(g取10m/s2)(1)该车在未开启无线充电功能的状态下行驶时:a. 求驱动电机的输入功率P电;b. 若驱动电机能够将输入功率的90%转化为用于牵引汽车前进的机械功率,求汽车所受阻力与车重的比值;(2)该车在开启无线充电装置的状态下边行驶边充电,仍以v=15m/s速度前进,其他条件不变。已知太阳辐射的总功率P0=41026W,太阳到地球的距离r=1.51011m,太阳光传播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大约有1=30%的能量损耗,该公路有太阳能转化电能效率约为2=10%,无线充电的效率约为3=80%,汽车获得电能后有4=50%驱动汽车前进,其余给汽车的电池充电

14、,求给该汽车供应电能的电池板的最小面积(保留2位有效数字)。24.(20分)由某种金属材料制成的圆柱形导体,将其两端与电源连接,会在导体内部形成匀强电场,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会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该金属单位体积的自由电子数为n。(1)若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外接一个用电器,电路中电流大小为I。a. 求电源从正极每搬运一个自由电子经内电路到达负极过程中非静电力所做的功W非;b. 从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角度推导证明:用电器两端的电压U满足E=U+Ir;(2)经典的金属电子论认为:在外电场(由电源提供的电场)中,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受到电场力的驱动,在原热运动基

15、础上叠加定向移动。在定向加速运动中,自由电子与金属正离子发生碰撞,定向移动速率变为零,从而将定向移动所获得的动能转移给金属正离子,引起正离子振动加剧,金属温度升高。自由电子在定向移动时由于被频繁碰撞受到阻碍作用,这就是形成电阻的微观机理。已知自由电子发生两次碰撞之间的平均距离为L0,热运动的平均速率为u,且u远远大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碰撞的速率,所以自由电子发生两次碰撞的时间间隔主要由热运动决定。根据以上信息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建立适当模型,推导该金属的电阻率的表达式(用L0、n、e、m、u表示),并结合推导结果至少说明2个能影响金属电阻率有关的宏观因素。(若有需要但又未知的物理量,你可以假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