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3中心对称说课稿(新版)北师大版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782441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4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3中心对称说课稿(新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3中心对称说课稿(新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3中心对称说课稿(新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3中心对称说课稿(新版)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3中心对称说课稿(新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3中心对称说课稿(新版)北师大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中心对称中心对称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第三章第 3 节“中心对称”。下面我将从 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教学程序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中心对称”和下一节“中心对称图形”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轴对称和 轴对称图形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区别,同时与图形的三种变换(平移、翻折、旋转)中的“旋 转” 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实际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中心对称的应用.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 可以完善初中对“对称图形”的知识讲授,并为前面平行四边形的学习做必要的补充。.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

2、解两个图形关于一点对称的概念,并掌握它们的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关 于某一点的对称图形。 (2)能力目标:通过对中心对称性质的发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 猜想、化归、等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 : 深刻体会对称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及运用价值,通过设计简单的对称图形, 体验中心对称的美感,提高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 3.重点、难点 (1)重点: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2)难点:中心对称的性质的应用。 二、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二、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 1.教法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 鉴于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 我确定了以启发、 实践、 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观

3、察、思考、交流、合作的学习品质,以及猜想、类比、 归纳、 概括的思维习惯。 几何图形的旋转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为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我运用了的多媒体技术, 把动态的问题直观地表现出来,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中心对称 的概念与性质。 2.学法指导 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观 2 察事物、思考问题,让学生在画图过程中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并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逐步 理解中心对称的定义和性质,使学生真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质的飞跃。 三、教学程序设计三、教学程序设计 1.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首先复习轴对称与旋转图形的定义,结合课本 6

4、2 页,让学生观察图形,回答问题: 把其中一个图案绕点 O 旋转 180,你有什么发现? 线段 AC 与 BD 相交于点 O,OA=OC,OB=OD,把OCD 绕点 O 旋转 180,你有什么发现? 先让学生从旋转变换的角度分别观察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 必要时采用多媒体演示, 加深学 生的印象,从而引入中心对称的定义。让学生体会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中心对称实际上是 旋转变换的一种特殊形式 (中心对称中要求旋转角必须为 180 度) 渗透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数 学思想方法。接着,对“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概念进行比较,我采用列表格的方式, 从三个方面分别让学生去填,以便加深对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的

5、理解。 2.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手操作,完成第 64 页探究,旋转三角尺,画关于点 O 对称的两个三 角形。学生自己动手画出两个中心对称的三角形后,及时开展中心对称性质的研究。学生在 观察和讨论后,由师生合作,归纳出中心对称的性质 : (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 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 等图形让学生尝试自己证明ABC 与ABC全等,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交流。 3.应用新知 1)讲授例 1。(1)选择点 O 为对称中心,画出点 A 关于点 O 的对称点 A; (2)选择点 O 为 对称中心,画出与ABC

6、 关于点 O 的对称ABC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完成作图, 并规范画图方法 : 要画一个多边形关于已知点的对称图形,只要画出这个多边形的各个顶点 关于已知点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各点即可。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 学生 画出图形后,能否加深对中心对称的性质的理解; (2) 学生不同的作图方法 2) 、课后练习。以适当的练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使学生能熟练画出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巩固学生的作图能力,并会简单应用中心对称的性质 3)、拓展应用 已知四边形 ABCD,分别以顶点 A,BC 边的中点,四边形内部的一点为对称中心,画对称图 形在同一个图形中,进行不同的变式训练,来巩固加深同学们

7、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4.归纳小结 今天这节课即将结束,你能告诉老师你的收获吗? 学生相互归纳和补充(幻灯片展示)。教师应重点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掌握程度.相互交流一下学习过程的感受、认识、想法和收获。 5.布置作业 课本 四、教学评价四、教学评价 本课由问题引入概念,从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 作, 直观地得出两个图形关于某点对称的概念, 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 帮助学生掌握两个图形关于一点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和画法,尽量使图形直观化,效果更 明显。在教学时使学生的尝试和探究贯穿课堂全过程,同时重视教师的引导、指导和示范, 还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等。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